易經:人越是沒錢的時候,這三件事越是不能少!有錢沒錢都要看看

2021-01-09 一葉史

說起《易經》,它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也是一本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把你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更是一本排憂解難的書,當你遇到生活裡裡面的苦難、挫折時,根據《易經》所說,書中的卦辭就是解決你問題的最好方法。

易經:人越是沒錢的時候,這三件事越是不能少!有錢沒錢都要看看

小時候家裡窮,同學都有一點零花錢,而自己的卻沒用。

長大之後,對窮有一種深入骨髓的恐懼。於是拼命賺錢,但是卻沒怎麼花錢,反而享受賺錢的過程。

反觀自己這一路走來,發現,沒錢、窮,並不可怕,想要改變,不是說埋頭苦幹就夠了,而是一定要多做這三件事,否則只會窮一輩子。

第一,存錢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印度某地有一個小市場,裡面有很多賣菜的小販,但是他們並沒有本錢,於是,每天他們都要去找當地的高利貸,借1000塊錢來買菜,然後再賣出去,

一天下來,能夠賺100塊錢,還掉利息50,還剩50,這就是淨利潤了。

大多數小販,在每天結束買賣後,就去喝酒,吃好吃的,結果50塊錢立馬花光。於是第二天又繼續重複這樣的借錢、還錢、花錢的生活。

有人曾經觀察過這個小市場,重複這樣生活的小販,不是一個,而是很多。有的甚至重複了這樣的生活已經十幾年。

然而,也有極個別的例外,有幾個小夥子,在拿到利潤後,苦了一段時間,累積下了自己的資本,於是用自己的錢來做生意,最終走出了這個小市場。

大多數的窮人,賺錢後,想的就是立馬買好吃的、買衣服,及時行樂,極少想過把錢存下來,作為自己改變現狀的資本。如果你想改變現在的沒錢的狀況,腳踏實地只是最基本的,並不能根本改變你的問題。

最關鍵的還要通過存錢來累積出原始資本。存錢,不是讓你抵禦風險,而是為了準備,迎接機會。

第二,請教

十多年前,認識一個很厲害的人,他是當時天涯的版主。和他聊天的時候,他說,對自己最大的投資就是投資大腦,但是最好的方法,卻不是去讀書上課。而是向身邊的人請教。

別人一個問題,用了自己十多年時間摸索,終於掌握了方法。你去請教別人,哪怕花點錢。還要把這個經驗、方法學到手了。那麼你就等於瞬間擁有了別人十多年的經驗,做事情的時候,自然就把其他人給比下去了。

他這番話讓如醍醐灌頂。以前自己要面子,不好意思向別人請教問題,都是自己摸索,結果又花時間、又花錢,而且還沒什麼效果。之後,按照他這個方法,不斷向身邊比自己厲害的人請教,學別人的工作經驗和為人處事的技巧,讓自己少走了很多的彎路。窮人一無所有,越是如此,越要豁出去,尤其是不能死要面子。多向比自己厲害的人請教,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第三,斷交

最初參加工作的時候,和周邊幾個同事關係很好。經常一起吃喝玩樂。當時下定決心想考一個證,於是呆在宿舍裡面看書,同事看到,說考了沒用,拉我出去完。想沉下心來學一點東西,同事又說,學了沒用,不如出去玩。

就這樣,五六年下來,業餘自己並未有任何寸進。於是,我自私的把原因歸咎在我這些同事身上,並與他們減少了往來。不過事實證明我是對的。我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在我自己的事情上,也認識了不少厲害的人物。我的生活也終於有了起色。反觀他們,還是老樣子。

大多數窮人,其實並不缺少朋友。但是窮人的朋友,只會是窮人。窮人的窮,不光是沒錢,有的時候,更是眼界以及欲望。看不到長遠的,沒有足夠欲望來改變。對於身邊想改變的人,更多是不解和恐懼,甚至想把他們給拉回到現狀陪自己一起窮。

如果你還想改變現狀,不想窮下去,那麼最好和身邊那些沒上進心的窮人斷交。因為,他們不但成為不了你的助力,甚至會扯你的後腿。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只知道埋頭苦幹,不知道根源在改變周邊的環境。

否則,在忙不過是窮忙。就算有了點錢,也不過是在窮人裡面裝富翁。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

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古代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都在26歲之前,就熟讀了《易經》。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再看看如今。

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

《易經》一書,是一本可以學終生、用終生的書籍,書中的知識對我們的一生都是有幫助的。

但是很多人覺得《易經》都是全篇文言文,讀起來晦澀難懂,根本看不進去。

給大家推薦這本《圖解易經》,這套是白話文圖解版本的,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對應的注釋和插圖,書中蘊含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無一不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多次公開推薦《易經》,感嘆越早讀越能比別人更進一步。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猶太人:越是沒錢的時候,越要逼自己養成這2個習慣,財運自然來
    猶太人:越是沒錢的時候,越要逼自己養成這2個習慣,財運自然來活著就是一場寂寞與孤獨的修行,無論高尚與卑微,都要強烈追逐自己的命運,只有你想要,然後才可能擁有。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經歷,或痛苦,或歡悅;或雨雪紛飛,或陽光明媚。
  • 稻盛和夫:越是沒錢時,越要逼自己去做3件事,財運自然來
    有句話這樣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古往今來,幾乎沒有人不對金錢有偏執,誰不想掙更多的錢?也只有馬雲那樣的「大佬」才有底氣說:我對錢沒有興趣。稻盛和夫在《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中說道:如果你現在沒錢沒人脈,沒關係,逼自己去做三件事,財運自然來。一、不哭窮,不抱怨稻盛和夫說:「心不喚物,物不至,所有的幸福和苦難,都是我們內心吸引的。」所以在自己不得志的時候,不要抱怨,不要哭窮,因為越是哭窮抱怨,招來的苦難將會越多。世界從來都是只為強者喝彩,不為弱者送去同情。
  • 一個男人越沒錢,越要逼著自己養成這3個習慣,好運自然來
    一個男人越沒錢,越要逼著自己養成這3個習慣,好運自然來世界上總共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窮人,另一種則是富人,一個沒錢,一個家財萬貫。他們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差距,無非是因為習慣不同。絕大部分人都處在同一個起跑線,或者說同樣階層。沒有誰比誰更有價值,也沒有誰比誰更優秀。大家都是出身普通,為什麼別人能夠成為億萬富翁,而你卻碌碌無為?難道不應該找找自己的原因嗎?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我們許多人都出身一般,人微言輕,需要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去改變命運,繼而水到渠成,大器晚成!
  • 猶太人:越是沒錢,就越要逼自己養成這2個習慣,富人看破不說破
    猶太人告訴我們:越是沒錢,就越要逼自己養成這2個習慣,富人看破不說破,窮人卻不自知!一、養成賺錢的習慣富人靠著錢生錢,能夠「越玩越富有」,而窮人靠著攢錢賺錢卻「越忙越窮」。一盒猶太人和一個窮人手裡都拿著一百元,猶太人用手中的100元批發了100雙襪子,他來到一處人流量很大的街道,在街邊做起了襪子生意,一雙襪子3元,兩雙襪子5元,一天過去了,猶太人靠著襪子的差價淨賺了150元,實現了用錢賺錢。而另一個窮人呢?他十分珍惜這100塊錢,他計算著自己一天只吃三個包子,可以夠自己生存一個禮拜。可是一個禮拜之後呢?他依舊身無分文。
  • 我太想有錢了,做夢都窮醒了,你越是這樣,你就越沒錢
    我做夢都窮醒了,我太想有錢了,太想成功了,太想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動力和欲望被半吊子專家們演繹為成功的第一心理法則,他們會告訴你「動力越大,欲望越強烈,離成功就越近。」但殘酷的現實恰恰相反,那些凡是天天打雞血,嗓子喊到嘶啞,高呼著要成為千萬富翁的人,幾乎沒有能達成所願的。
  • 越是窮人,越要在這3件事上大方,路方能越走越寬
    而且在許多事情上,越窮的人在這方面花的錢越多,因為如果把錢存起來,自己就會失去生活好起來的希望,從而一直窮下去。許多人不知道這些應該大方花錢的東西是什麼,把錢存到這些東西上,而在一些不應該花錢的地方不斷花錢,這樣還會越來越窮。而且事實上該大方花錢的事情還有不少,其中這3件是最重要的。
  • 不管有錢沒錢,東北年夜飯上不能少的傳統「四大件」,都是下酒菜
    本期導讀:不管有錢沒錢,東北年夜飯上不能少的傳統「四大件」,都是下酒菜春節就要到了,年夜飯是春節最熱鬧的日子,在東北,家家戶戶都非常重視三十晚上的年夜飯,都會做得非常的豐盛,因為東北冬季氣候寒冷,所以肉菜會做的多一些,大魚大肉擺滿了節日的餐桌。
  • 人到中年「沒錢不碰三藝,落魄不思三人」!一旦違背,好運不會來
    人到中年「沒錢不碰三藝,落魄不思三人」!一旦違背,好運不會來每個人的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或多或少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人到中年,經歷起伏後,會明白白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不要沮喪,應該更多挫折勇敢,會走出困境。所以當我們遇到麻煩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農村有句古話,「落魄不思三人,沒錢不碰三藝」,這裡說的「三人,三藝」你知道哪三件事嗎?
  • 人到中年,沒錢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活成了以下這3種樣子
    02 認命其實中年人沒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認命。人生當中有許多的事情我們都會感到無能為力,於是有許多人會和你說讓你認命吧,於是慢慢地,你就真的相信了所謂的命運。但是,你真的甘願沒有奮鬥過就要這樣認命嗎?其實人生當中,沒有什麼是不能改變的,風水輪流轉,沒有人能永遠幸運,也沒有人能永遠忍受挫折。
  • 不是因為有錢卻善良,而是因為有錢才善良!窮生奸計,富長良心?
    不知你有沒有在農村生活過,在很多人想來,農村人都是淳樸的,田園風光多好啊……那是因為你沒有見識過農村的是非和複雜。農村固然有很老實本分的農民,也有流氓無賴,農村社會是最慕強崇富的,如果你沒有能力,光靠善良可混不開。如果你體會不到的話,建議去看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 2019年,「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獻給那些在外漂泊的人
    一、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每年的這個時候父母都在家中等著在外的子女回家過年團聚。三、在外打工的日子不好過,離家出來打工都是為了生存,東走走西看看在外流浪的日子裡,不知浪費了多少時間。摸一摸口袋,發現布貼布。查一查銀行卡,發現卡裡不到4位數。真是夠慘的,但不管怎樣,沒錢也該回家過年。
  • 越是窮人,越在這3件事上摳門,很真實別不信!
    人在世上不能沒有錢,而錢可以解決各種麻煩,它可以保護父母的健康,並保護家庭和子女的順利成長,因此,幾乎每個人都在努力致富。但是,富人和窮人都是一天不到的事,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裕,都可能與你的習慣有關。
  • 越是高智商的人,越會裝傻
    其實越是高智商的人,越會裝傻,正所謂大智若愚,市面上機靈鬼好多,人與人之間相處,總會有好多人攀比誰更聰明,人活到老了以後,「難得糊塗」更是難得。 我們辯證思考——真正高智商的人,還用得著表現自己多聰明?就像一個有錢人,還用天天裝有錢嗎?沒錢人才裝呢!
  • 社會心理學:一個人越是「神經質」,越是有這5個表現
    很多人聽到「神經質」這個詞,就會產生不舒服感,尤其是當別人說自己是「神經質」的時候。那麼,你真的了解「神經質」嗎?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簡單形容「神經質」的話,那就是——過於敏感,不過這顯然不能很好地概括其特徵。
  • 窮人定律:一個人越窮,越是喜歡顯擺這3樣東西,很準,別不信
    窮人定律:一個人越窮,越是喜歡顯擺這3樣東西,很準,別不信 真正優秀的有錢人,往往都是很低調的,因為他們都知道,哪些東西是自己的,不管怎麼炫耀還是一樣的。但是那些越是沒錢的人,卻越是喜歡去顯擺。他們想要讓別人知道他們的生活有多滋潤。
  • 59秒冷盤點:沒錢就不能貓?以下幾種人再有錢也不能養
    隨著現在養貓的大流,很多人都想養一隻屬於自己的寵物貓,可以在自己無聊的時候多陪陪自己,甚至還能體現自己混的不好。最近,有些「小年輕」給獸醫小明發來私信,問養一隻貓咪一個月大概要消費多少錢。是不是沒錢就不能養貓了?
  • 當你沒錢沒勢的時候,不要和這3類人來往,不然會越來越窮
    當你沒錢沒勢的時候,不要和這3類人來往,不然會越來越窮我們在生活中也不是一定會一帆風順的,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來到人生的一個低谷期。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我們在這個時候可能面臨著自己沒錢沒勢的狀態,很多人在這個時間段奶裡面都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了自我懷疑。
  • 「有錢不做三買賣、沒錢不碰三生意」是什麼意思?聰明人乖乖遵守
    但是所有的創業項目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很多人盲目辭職創業,最終發現,自己虧了很多錢之後項目可能都無法啟動或者市場預期偏離自己的設想,最終又只能無奈地再次進入職場了。很多創業前輩總結出很多實用的創業經驗,是非常值得創業者一看的。俗話說得好——沒錢不碰三生意,有錢不做三買賣,到底是哪些生意不能做呢?
  • 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忌 諸 事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