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這是國人的傳統思想,結婚生子是人生的頭等大事,於很多人來說,這不是尋求幸福的歸宿,更是一種職責所在。
可是在時代裡,很多東西都變了味道,早年是"養兒防老",如今何嘗不是"養兒啃老"?這麼說雖然不夠嚴謹,但何嘗不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
年少時,父母需要盡義務將孩子們養大,供他們吃穿,供他們讀書,但在強烈的社會競爭下,有些人便在畢業後,高不成低不就,選擇了回家啃老。
即便是自己有工作的,但也時常入不敷出,少不了爹娘補貼,而在婚姻大事面前,又有哪個父母能置身事外?
高昂的彩禮,高居不下的房價,很多年輕人都少不了要爸媽幫襯一把,又多少已到了退休年齡的父母,為了補貼子女兒不敢退休?
現實總比我們認知的更加殘酷,結婚生子後,需要的該是孩子盡贍養義務了,但卻還有不少人以及跟水蛭一樣,仍舊要吸早已年邁的父母的血。
普通家庭如此,連國家一級演員張洪傑都無法擺脫這樣的宿命,這樣的結局令人唏噓,75歲的他仍舊要為生活奔波,而且還要帶著病妻一起,這樣的事,讓人看著就悲憤。
百善孝為先,《百孝篇》開篇就曰: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經》中也云: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可在現實裡,已有多少人忘記了"孝"字怎麼寫?
張洪傑的不幸,不是一個家庭的不幸,而是時代的不幸和悲涼!
張洪傑,1945年出生於吉林公主嶺,那時的東三省的經濟很蕭條,他的家庭更是十分貧窮,全家靠著父親的一點微薄的收入,時常吃不飽穿不暖。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們早早就要學會在社會中討生活,為了生活,他跟著別人去學唱評劇,一學便是8年。
在這8年的學藝生涯裡,他嘗盡裡骨頭,但為了出人頭地,有一技之長傍身,他依舊咬著牙,熬過了嚴冬熬過了酷暑。
他聰明、有天賦,又非常刻苦努力,因而老師也對他傾囊相授,後來也終於憑藉這一技之長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起碼溫飽無憂。
到了該結婚生子的時候,便在媒人的介紹下認識了妻子,媒人一張嘴,對方總是萬裡挑一的,但到底有多少靠譜,實在得認真掂量。
不過,那時的相親,沒有我們這麼麻煩,只要兩人覺得各方面合適便能過一生,而令他意外的是,婚後他才知道妻子不過是臨時工,並沒有正式編制。
不過木已成舟,多計較無疑,他是一個忠厚仁義的男人,即便是被"騙婚",但已經娶了對方便要肩負起一個丈夫的職責,他與妻子在婚後相敬如賓,恩愛和睦,並一同孕育了2個女兒1個兒子。
他們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也幸福美滿,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張洪傑的事業也在婚後漸漸出現了轉機。
1991年,46歲的他受《三國演義》劇組邀請,成為了導演助理,3年後,49歲的他又被吉林省曲藝團的團長看中,將他從公主嶺調到了長春。
大器晚成的他,也正是在這一年才真正開始了自己的銀幕生涯,同年《九香》的編劇杜麗娟到吉林省曲藝團來找男演員,經人推薦,張洪傑出演了這部電影,並且榮獲了長影的"小百花"優秀男配角獎。
1998年時,他又參演了由趙本山籌拍的電影《男婦女主任》,並飾演了村長,憑藉影片中的精彩演繹,他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往後的他再接再厲又先後參演了《今天是個好日子》、《臺灣海峽》、《民工》、《插樹嶺》、《城裡城外東北人》、《老牛家的戰爭》等影片。
張洪傑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老戲骨,而且集編劇、導演、表演於一身,作品數不勝數,但因為出演的多是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並出演過不少村長的角色,所以有著"中國第一村長"的稱號。
2010年,65歲的他還憑藉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村官普發興/雨後祥雲》中樸實執著的雲南村官普發興,榮獲了第4屆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特別表演獎。
他是《先結婚後戀愛》中的滕飛的父親,《我的土地我的家》中的張老存,《好歹一家人》中的老孟頭,《紅白喜事》中的開哥的父親老京東,《老米家的婚事》中的老米,《離婚協議》中專橫跋扈的辣公公高恆源,《歡喜密探》中的車伯。
在今年播出的《花繁葉茂》中他還飾演了老支書,而此時的他已經75歲,他與其他一些老戲骨不同,別人是為了興趣,他卻是為了生活。
在後來事業上順風順水的他,生活裡卻過成了一團亂麻,妻子在1994年時,因突發腦溢血病倒,雖然手術順利保住了性命,但一度癱瘓,喪失了行動和語言功能,但52年來他卻不離不棄,相依相守!
此時的他,雖然事業有了轉機,但他卻對生病的妻子依舊不離不棄,呵護備至,甚至在拍戲時都要帶著妻子,親自照顧。
這樣的感情令人動容,但我們也會不由問他的兒女呢?畢竟妻子還病著,帶著來回折騰終究不是事。
這便戳到了張洪傑的痛點,他的孩子不僅不替他分擔絲毫,還要他來照顧他們,大女兒生病的錢要他出,作為父親他心疼女兒,疾病面前,怎麼能分那麼多你我。
他不僅要替兒子賣房,連兩個女兒結婚時的婚房也由張洪傑負擔,男女平等,是他的孩子他都寵著,他也認了。
可是他需要負擔的似乎永無止境,二女兒與丈夫投資失敗的錢,他要負擔;兒子不工作在家吃喝玩樂,他要養著;連才7歲的孫子的婚房,他也要提前給買好布置好。
更可笑的是即便這樣,他的退休金還由三個孩子輪流領取,而他自己一分拿不到,還有這麼多義務實在可笑,這樣的孩子要來幹嘛?
正如他在節目中感慨的:我身後有十多匹狼。因而他如何能停下來安享晚年,於是75歲的他只能帶著病妻輾轉於各個片場。
這樣的子女讓人為之心寒,但他卻對兒女的心裡話,卻仍舊說道:你們健康就好!
面對這樣一個老父親,你們又如何忍心?這是張洪傑的家庭不幸,又何嘗不是這個社會的悲哀?可是在這背後,又何嘗不是父母一度的縱容釀造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