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鹽邊縣最後2臺位於天成絲綢與宏源紙業的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淘汰完成,這標誌著鹽邊縣已全面完成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生態立縣」戰略進一步落地和深化。
↑↑↑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被全部淘汰或改造
為深入推進全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持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燃煤鍋爐淘汰工作,將其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推進。
為從根本改善環境空氣品質,將汙染物排放降到最低,鹽邊縣對全縣城市建成區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進行了全面摸底排查,並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形成了《鹽邊縣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任務表》,分三年逐步實施淘汰。在2018、2019年完成13臺燃煤鍋爐淘汰任務的基礎上,2020年全力推進並最終完成最後2臺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的替代工作。
↑↑↑舊鍋爐
控制煤炭消費、推廣清潔能源,是從源頭上治理大氣汙染的重要途徑。隨著最後2臺燃煤鍋爐的淘汰,預計每年全縣可實現二氧化硫減少排放32.31噸,氮氧化物減少排放11.76噸。
近日,記者來到宏源紙業,廠區內乾淨整潔,燃煤鍋爐淘汰後,新鍋爐已改造為流化床新式鍋爐投入運行。據該公司負責人郭藍佶介紹,燃煤鍋爐被取代後,現在企業已經實現更為環保的生產,廠區空氣品質進一步提升,新鍋爐超過95%的能源利用率,比原來提升了20%到30%,產能達到原鍋爐的1.8倍。
↑↑↑舊鍋爐拆除中
據悉,宏源紙業投資1600萬餘元用於燃煤鍋爐淘汰和新鍋爐改造工作。「我們希望能為鹽邊藍天白雲貢獻一點綿薄之力。」 郭藍佶說,儘管使用新鍋爐費用更高,但是長遠來看,每年1.8倍的產能,無疑是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贏。
縣經信科技局副局長官尚鵬介紹,全縣15臺燃煤小鍋爐已全部淘汰報廢,其中直接淘汰11臺、煤改電2臺、改為流化床鍋爐1臺、生物質燃料鍋爐1臺。在今後工作中,縣經信科技局將聯合其他相關單位,嚴格國家產業政策及省市相關文件要求,嚴把準入關,嚴禁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的建造,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節能減排,優化能源結構,不斷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重,以減少煙煤排放汙染為抓手,進一步改善全縣環境空氣品質。
【來源:鹽邊縣融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