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二季度起在歐洲不再禁用轉基因雞飼料

2020-12-03 人民網海南站
   

  針對德國媒體報導快餐巨頭麥當勞雞飼料含有轉基因成分一事,麥當勞歐洲公司發言人在回覆中新網記者郵件採訪時表示,從2014年第二季度起,麥當勞已不再要求大部分歐洲供應商只使用非轉基因雞飼料。

  不過,記者臨近29日凌晨時收到的這份聲明,並未對麥當勞在中國市場是否曾經用過轉基因雞飼料這一問題作出回應。截至發稿時,麥當勞中國區尚未對記者28日下午和29日上午的兩次詢問作出回應。

  當地時間4月27日,德國《明鏡》在線報導稱,麥當勞在歐洲範圍內的門店在製作炸雞塊和雞肉漢堡的原料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雞飼料。

  麥當勞歐洲公司發言人在給記者的郵件中承認,從2014年第二季度起,麥當勞將終止對供應商的一項限制。這項限制規定供應商在歐洲大多數國家只能使用非轉基因的雞飼料。郵件稱,其他主要零售商已採取類似的舉措,但未具體說明有哪些零售商。

  這位發言人表示,這一改變將不會影響到麥當勞食物的品質。麥當勞歐洲公司仍將致力於在所有食品中使用非轉基因成分。

  對於作出這項決定的原因,這位發言人解釋稱,儘管其使用的大部分雞肉都產自歐洲,但這些雞所食用的飼料中所含有的大豆多數卻產自巴西。由於巴西當地非轉基因大豆的產量越來越少,麥當勞的雞肉供應商在2014年3月底之後已經無法再確保獲得足夠的非轉基因大豆,用於生產麥當勞在歐洲所需的雞飼料。

  據這位發言人提供的信息,截至2014年3月底以前,麥當勞一直要求其歐洲區門店的雞肉供應商使用非轉基因的豆粕(soymeal)和玉米作為其飼料來源。

  麥當勞歐洲公司發來的郵件中提供的數據顯示,據歐洲飼料製造商協會估算,去年歐洲用於生產飼料的大豆中有90%是轉基因大豆。這封郵件援引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觀點指出,轉基因飼料對於肉、奶、蛋等的品質或安全性不會產生影響。

  麥當勞歐洲公司以發言人名義發來的英文聲明全文如下:

  McDonald’s Europe remains committed to using non-GM ingredients in all our food。

  With regards to animal feed, until the end of March 2014, McDonald’s required chicken suppliers to source soy meal and maize of non-GM origin for their feeds in Europe。

  Although the majority of our poultry meat is sourced from within Europe, the majority of soy used in the poultry feed is sourced from Brazil。

  In Brazil, less and less non-GM soy is being produced and our poultry suppliers have now confirmed that from the end of March 2014 onwards they will no longer be able to guarantee the supply of non-GM soy for chicken feed in sufficient quantities for all our European requirements。

  Therefore, similar to moves made by other major retailers, from Q2 2014, we will end our restriction on suppliers using only non-GM chicken feed in the majority of our European countries. The change will not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food that we serve in our restaurants. The European Feed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estimates that 90% of all soy used in feedstuffs in Europe last year was GM. The WHO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states that GM animal feed has no effect on the quality or safety of meat, milk, or eggs。

  McDonald’s continues to work closely with agricultural and scientific experts, our suppliers and local and national farm assurance schemes for guidance on this issue。

相關焦點

  • 科學網—轉基因飼料安全性之爭
    基於此,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研究者們普遍認為,通過「橫向轉基因」進入人類及其他哺乳動物的消化道的轉基因成分是不存在的。這一理解在當初對於轉基因食物的「安全性」評估起了根本性的作用。 而現在,科技發展出了更為精密的檢測技術,發現有部分DNA並沒有被消化系統摧毀。英國學者在食用轉基因食物的志願者的排洩物中已經發現了被轉入的DNA片段。
  • 麥當勞虐雞門:斷喙是虐雞嗎?
    流言: 最近,網上流傳著「麥當勞虐雞」的視頻和討論。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美國一家為麥當勞供應雞產品的農場會用機器燒掉雞的嘴。不少人覺得這樣太殘忍了,是工作人員在虐待雞。真相: 對於不了解養殖作業的人,看到雛雞被燒斷喙部的視頻,很容易產生「員工是在虐待動物」的猜疑。
  • 在歐洲,巨無霸的英文名「Big Mac」 不再是麥當勞的專屬商標
    歐盟知識產權局(European Un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EUIPO」)裁定其他公司可以和麥當勞共同在歐盟範圍內使用 「Big Mac」這一名稱。2017 年麥當勞慶祝巨無霸誕生 50 周年的時候,愛爾蘭一家名為 Supermac 的連鎖快餐店向監管機構提起了訴訟,它指控麥當勞「欺佔商標」。
  • 他們不吃轉基因食品?
    有關央視名嘴崔永元的傳聞近日又炒得沸沸揚揚,據說他放下「金話筒」,跑到美國調查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問題去了。從轉基因技術誕生那一刻起,爭論便從未終止。吃轉基因食品後患無窮?歐美人從來不吃? 有關轉基因食品的幾大聳動傳聞 1.餵食轉基因飼料的豬患嚴重胃炎的比例遠高於餵食非轉基因飼料的豬 2013年10月,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黃崑崙教授向外界表示,受農業部委託中國農業大學做轉基因大米的小型豬90天餵養試驗已經完成,結果表明轉Bt基因抗蟲水稻與非轉基因大米對豬具有同樣的營養和安全性
  • 中國人是不是進口轉基因農產品的「小白鼠」
    「今天的農作物已不再是『天然』品種,而是經過千百年人工選育獲得的品種。」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說,雜交育種和轉基因兩種技術都是利用基因重組原理實現了基因的轉移與交流,從而滿足高產、優質等需要。
  • 西方實驗:豬吃轉基因飼料159天後子宮增重25%
    導語:近日,中國大陸61名院士請求轉基因水稻產業化,其依據之一是中國農業大學用轉基因大米做的90天豬餵養試驗顯示轉基因大米沒發現問題。但2013年6月,澳大利亞科學家把轉基因餵豬的時間延長到159天,發現雄豬患嚴重胃炎比例比傳統飼料餵養的豬高400%,雌豬子宮重量平均增加25%。
  • 劉永好自曝新希望飼料含轉基因迷霧:價格低廉被廣泛採用
    劉永好所稱的「肉蛋奶中國的直接的轉基因並不多」,是否意味著其肉蛋奶產品全部間接依靠轉基因飼料?「這些飼料的原料、玉米轉基因的很少」是否意味著飼料中的豆粕原料轉基因的很多?  對此,時代周報記者致電新希望董秘辦劉圍,其回應「這是媒體的放大」而不願多談。時代周報記者進一步發採訪提綱致電其媒體公關部門,截至發稿時仍無回應。
  • 浙江連續截獲含轉基因及檢疫性病害的倉鼠飼料
    央廣網杭州12月29日消息(記者李佳 通訊員姚靜)記者今天從浙江檢驗檢疫局獲悉,12月24-27日,浙江檢驗檢疫局杭州郵檢辦事處連續從英國進境郵包中截獲4批次倉鼠飼料,共計56.69千克。  此次截獲的倉鼠飼料有著以下特點:一是飼料成分複雜。內含大豆、小麥、葵花籽、花生、玉米、豌豆等多種種子。二是含有轉基因成分。
  • 國外組織呼籲星巴克採用非轉基因飼料生產的有機奶
    食品夥伴網訊   據食品導航網站消息,日前國外一個抵制轉基因組織向星巴克等多家公司發出倡議,要求採用非轉基因飼料生產的有機奶作為原料。Ben & Jerry's公司回應稱,今年夏天前均採用非轉基因配料,然而放棄使用轉基因飼料生產的牛奶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完成。星巴克對此並未作出回應。
  • 到底跟轉基因有沒有關係?
    歐洲倉鼠,通常被稱為普通倉鼠,曾經在整個歐洲。歐洲倉鼠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是基石物種,它們是從歐洲紅狐到歐亞雕等大型鳥類的重要獵物。魯辛說:「如果我們失去了這個物種,生態系統可能會崩潰」,這反過來又可能損害依賴環境來提供食物,水和其他服務的人類社區。「Rusin補充說,物種的滅絕也將使世界變得色彩斑斕。它的黑腹,白色斑點和慄子背使它成為「也許是歐洲最美麗的齧齒動物之一」。
  • 蟲子都不能吃的轉基因大豆 人能吃嗎?
    15年來,轉基因大豆在安全性爭議聲中,進口數量不斷攀升。日前,農業部批准發放三個可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大豆安全證書,又掀起了一場無解的爭論。事實上,此前已有五個轉基因改良大豆被批准為進口用作加工原料。而引進轉基因大豆的主要原因則是我國大豆的生產遠不能滿足自足。
  • 轉基因在美國的標識戰爭
    在美國有關轉基因最熱門的新聞應該來自大的食品公司「General Mills」,這家公司在上周宣布,他們的早餐穀物品牌Cheerios將不再含有轉基因成分。這條新聞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讓曠日持久的「轉基因」食品爭議再一次在美國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什麼是轉基因食品?為什麼轉基因食品在世界範圍內能引發如此的爭議?美國的態度是什麼?美國人怎麼看待轉基因食品?
  • 剖析國際十大「轉基因安全事例」
    但此事後來一度被說成是「轉基因大豆引起食物過敏」,作為反對轉基因的一個主要事例。實際上「巴西堅果事件」是研發單位在開展安全評價時發現過敏及時停止的轉基因案例,這種轉基因大豆也根本沒有上市。恰恰說明對轉基因植物的安全管理和生物技術育種技術體系具有自我檢查和自我調控的能力,能有效地防止轉基因食品成為過敏原。2.
  • 轉基因魚風波
    我們可以用轉基因技術來提高動物體內生長激素的含量。一種做法是給動物體轉入生長激素基因,比如給大西洋鮭轉入體型最大的三文魚——大鱗大麻哈魚的生長基因。     這種生長基因只有在溫暖的季節才起作用,為了讓它一年到頭都能工作需要給它帶上一個常年開著的「開關」——學名稱為啟動子。這個開關是從美洲大綿魚尉那裡轉來的。美洲大綿魚尉血液內含有抗凍蛋白,使得它們能在接近冰封的水域生存。
  • 孟山都轉基因了世界的良知
    令人不得不拍案而起的是這個製造了不斷影響全球生態災難的公司,至今依然活得風生水起,並持續在轉基因這類關係人類糧食與食品安全的關鍵話題上,乃至其對人類食用轉基因食品所可能產生的身體影響上掌控著話語權。它的轉基因產品對人類社會的滲透幾乎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對它的唯一有效的個人防禦,就是每次在購買糧油類產品時,我都要小心翼翼關注購買的產品使用的原材料是否標記了「非轉基因」。
  • 糧食、飼料輪番漲價,肉雞養殖成本節節攀升,怎樣養才能賺到錢?
    2020年上半年,豆粕行情主要受供應面主導,一季度以漲為主,二季度則高位回落。雖然二季度豆粕價格開始下滑,但作為飼料另一主要成分的玉米價格卻上漲。進入今年4月,玉米價格開啟了「大跨步」的上漲節奏,東北地區單月累計漲120元/噸-150元/噸,華北地區漲220元/噸-280元/噸。
  • 【果殼網專訪】四位科學家的轉基因圓桌談(下)
    (註:參見《抗結核的轉基因牛,中國製造》)詹姆斯·默裡:我發覺在美國情形也一樣。公眾對正面故事的反應平淡,而負面故事則被完全不成比例地傳播了。不過我很高興你們報導了這個研究,對我而言,這個研究真的非常重要。詹姆斯·默裡:我覺得自從2005年起,全世界其他國家研發的轉基因動物加起來,都沒有中國研發的多。
  • 山西吉林局地多種動物異常 疑禍起轉基因玉米(組圖)
    一名狗販子也與記者聊起,現在狗經常出現肝腹水或者腎腹水的情況,剖開肚子總會有很多水。他說,他現在一般不收購那些肚子大的狗,因為這些狗會虧本。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動物出現了讓人不解的異常?  對於豬的異常,榆樹興源種豬繁育場場主趙萬勝認為是因為吃了黴變的玉米。黴變玉米會導致豬的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可能會導致豬發情晚、豬流產、死胎等現象。
  • 星巴克禁用塑料吸管,網友神回復以後用蔥喝星冰樂
    而快餐巨頭麥當勞更是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開始全面售停塑料管了,可以看出他們對這種白色垃圾的打擊是下了大力氣的,而就在近日,另外一個消費巨頭公司星巴克也宣布了一向決定。星巴克宣布,該公司的產品將會在2020年前將使用生物可分解材料製作的吸管。例如紙吸管,以及特別設計的杯蓋。而現如今,在西雅圖的星巴克店面裡已開始提供替代性吸管。
  • 用化學常識解釋轉基因
    拉丁語起源於義大利拉丁姆地區,拉丁姆地區的氏族建立了羅馬帝國,拉丁語遂成為羅馬帝國官方語言,也是歐洲古代的學術語言。拉丁語與歐洲多種地方語言雜交,形成後來的各國語言。第三個介紹美國遺傳學家摩爾根。他通過果蠅雜交實驗,在1928年確認控制性狀的基因存在於細胞核裡的染色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