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不想要這個水壺了。」
「為啥子耶?才用了幾個月的嘛?」
「我這個嘿土,班裡同學都用很酷的水壺。」
這是前幾天,方先生和兒子的一段對話,對話完,方先生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兒子年僅5歲,還在讀幼兒園,竟然就滋生了虛榮心,開始被面子觀念所困。
兒子想要換新水壺
3日晚上7點過,記者在渝北區新光天地商場見到了方先生,方先生全名叫方華全,家住江北區長安錦繡城,是一名保險顧問,今年36歲,他的兒子豪豪今年5歲,目前在讀幼兒園大班。
方華全說,自己和兒子的這段對話發生在去年12月底的一個下午,當天,方華全早早地結束了業務,便去幼兒園接豪豪放學,豪豪見到爸爸,卻並沒有表現出驚喜,反而顯得悶悶不樂。
方華全仔細一問,豪豪才指著自己的粉色水壺抱怨很土,還說,班裡不少同學都在用一種名牌水壺,外觀很酷,顏色也很漂亮,自己也想要一個。
舊水壺才背了幾個月
方華全說,他回家後給老婆談論起此事,老婆也很震驚,稱這個水壺其實才給豪豪買了幾個月,至少還有8成新,「豪豪以前也沒有從這方面抱怨過,這是豪豪第一次表現出這樣的虛榮心和面子觀念。」
方華全說,後來,老婆專門去幼兒園了解了一下大概情況,當天,兒子的好朋友背著新買的水壺來上學,而班上不少同學都背這種牌子的水壺,似乎形成了一個小小的聯盟,「可能是有人又嘲笑了一下豪豪的水壺,這才讓他內心產生了委屈。」
奶奶想馬上去買新水壺
方華全說,給豪豪買一個新水壺其實很容易,比如這個元旦節,孩子的奶奶知道這件事後還很激動,想馬上領孩子去商場買新水壺,說不能讓孫孫被看不起。
但方華全和老婆暫時阻止了奶奶的衝動,他們擔心,這樣會助長孩子的虛榮之心。
方華全的老婆曼曼也告訴記者:「這件事情說小也小,但卻關係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想請教下專業人士,獲得一個科學的處理方法。」
市民熱話題:小孩子有攀比心嗎?
陳女士(38歲 女 甜品烘培師):我家女兒在上小學,那次用羨慕的口吻給我說,同學的爸爸開的是寶馬去接她,我不禁想到家裡只有一臺幾萬元的代步車。
張先生(34歲 男 置業顧問):我兒子讀幼兒園喲,上次我說給我兒子買塊電話手錶,兒子還給我說,一定要買XXX牌的,別的牌子要遭笑。
孫琳(31歲 女 花藝):我的兒子才2歲多,還沒有到表現攀比心的年紀,我覺得作為父母做好引導,是消除孩子攀比心的關鍵。
點評:4大秘訣,糾正孩子過剩的攀比欲
青少年教育專家、英國心理學會特許諮詢心理學家陳志林說,攀比心是一種人的本能心理,小孩子也不例外,適當的攀比心其實可以成為孩子進步的動力,但如果攀比心太強,尤其是對物質方面,就可能讓孩子心理扭曲,甚至走上彎路。因此,像豪豪這種物質類攀比的行為,家長最好不要一心軟或一激動就去滿足,此外,還應該從多方面來糾正孩子過剩的攀比欲——
1、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現出攀比心,比如去議論誰的包包更貴,誰家的車子更好等,要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2、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比如讓孩子通過參與勞動等形式,自己賺取部分零花錢,讓其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此外,有條件可以帶著孩子去體驗一天父母工作場景,讓其知道父母賺錢的不易。
3、當孩子嚷嚷著讓自己買新玩具或新衣服時,找出孩子原本的玩具和衣服,和他一起回憶購買時間等,讓孩子意識到,其實自己根本不缺這些東西。此外,在給孩子買衣服、玩具時,可以讓孩子親自參與選擇。
4、可以利用家長會,與其他孩子家長、老師溝通,共同努力,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和諧、平等、互助的環境。
都市熱報-廂遇首席記者 王薇 受訪者圖
編輯:陶冶
校審:羅再芳
總值班:嚴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