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失的小灰
瀘州主人急尋飛丟的鸚鵡,飛羽沒長全還不會覓食
「一生只認一個主人,不會自己覓食,氣溫低於 20℃會死亡,冬天需要烤火,不每天陪護,會得抑鬱症……」27日,家住瀘州南光路世紀錦灣的施先生連著在朋友圈發了多條信息,稱家養的灰鸚鵡「小灰」不小心飛丟了,這隻鸚鵡飛羽還沒長全,只能滑行一二十米,關鍵需要每天陪護,現在他很擔心獨自在外的鸚鵡。施先生的消息被眾多朋友轉發、擴散,直到27日下午,小灰仍沒回家。施先生說,小灰顏值高,還會說「灰灰,你好,灰哥哥」等詞,希望發現小灰的好心人能主動聯繫自己。
調皮好動早晨陽臺玩耍不慎飛失
27日早上,施先生如往常一樣,起床後便將小灰的籠子打開,讓它出來活動活動。7點過,施先生在陽臺洗衣服,黏人的小灰也跟著施先生一起來到陽臺,飛上飛下,興奮得不行。8點左右,調皮的小灰不小心飛出陽臺,著急的施先生也立馬從7樓趕下去,由於施先生家陽臺面朝街面,下樓後的他立馬問了門衛和街邊負責停車位的大爺,但他們都說並沒有見過一隻鸚鵡。
「灰灰、灰灰、灰灰……」一個早上,世紀港灣小區中都聽得到施先生在喊著一個小名,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在尋找走丟的小狗,施先生說,為了尋找小灰,上午他特意請了半天假,小區裡裡外外、包括周邊的街道和附近的木崖公園,都找了好幾圈。
遺憾的是,聲音吼啞的他仍然沒能得到小灰回應,情急之下,施先生在小區裡和小區附近都貼上了「尋鳥啟事」,直到27日下午6點,仍然沒有關於小灰的任何消息。
機緣巧合屋外飛來一隻小鸚鵡
談起和小灰的相遇,施先生說也是機緣巧合。去年也是這個時節,一隻不到半歲的鸚鵡落在自家窗戶棚頂上,飛進屋後,便停在施先生愛人肩上,啄個不停,把她給嚇了一跳。
回家後的施先生,猜測是哪家的鸚鵡飛丟了,正好那段時間有人在找鸚鵡,尋著電話打過去,對方卻說,自家鸚鵡找到了。於是,小灰就這樣留下來了。
事實上,從沒接觸過鸚鵡的施先生未曾打算自己飼養小灰,此前,他曾將小灰送於一位朋友飼養,但朋友半月後又將小灰還了回來,就這樣,施先生開始琢磨怎樣養好小灰。
施先生介紹,剛開始的一個多月裡,小灰很抗拒,遇人都很謹慎,也不願親近。那段時間,他每天要花3、4個小時來陪小灰,「下班時間幾乎都花在小灰身上了,連愛人都吃醋了。」
一個多月後,小灰開始親近施先生,每天早上和晚上,下班在家的夫妻倆都會將小灰從籠子裡放出來活動活動,這時候的小灰是最為興奮。常常站在施先生手臂上走上走下,不時還親親施先生的耳朵、嘴巴和鼻子,以示親近。
就算自己獨立活動,小灰也是個黏人的跟屁蟲。施先生說,不過小灰只黏自己,常常自己去哪兒,它也跟在後邊;哪怕施先生上個廁所,小灰也會在門外啄門發出聲響,以示自己的存在。
地位頗高每天都會有人陪它玩
養了4、5個月以後,小灰開始慢慢說話了,「剛開始會說『你好』,後來學會了『小灰』,又把『你好』忘記了。」談起小灰學習說話的過程,施先生一副寵溺的樣子,由於愛人養了小雞,每天早上餵小雞時會發出「gegege」的詞語,於是小灰就學會「哥哥」這個發音了。
在施先生看來,小灰智商極高也非常可愛,有時候家裡來了客人,大家不停地逗它時,小灰往往擺出一副高冷範兒,如果大家都在陽臺聊天之類,耐不住寂寞的小灰又會主動發言「你好」,引起大家的注意。
除此之外,小灰還非常討孩子喜歡,朋友的小孩哭鬧不止,朋友和施先生視頻,攝像頭對著小灰,看著小灰在畫面中,孩子立馬就安靜了……
「一開始我們餵米,後來就把米磨成了米粉給它喂。」施先生說,不懂如何飼養鸚鵡的他們也在小灰的夥食上下了不少功夫,「它就是喜歡那種把皮咬掉的感覺,諸如夾碎的核桃、瓜子等帶皮的堅果類都是小灰的愛食,水果、青菜它也喜歡。」施先生特別談起吃瓜子,「小灰的速度比常人『快多了』。」
施先生說,每天回家,陪小灰一個多小時已經是雷打不動的,如果自己出差,則由妻子代替,如果夫妻二人都出差,那就讓爸媽代為照顧,但是絕不能哪一天不陪它。
自理太差不會覓食令主人擔心
照顧小灰的過程中,施先生也了解到不少關於灰鸚鵡,比如「一生只認一個主人,不會自己覓食,氣溫低於20℃會死亡。冬天都要烤火。不每天陪護,會得憂鬱症,會拔自己的羽毛,直至只剩頭頂無法拔到的羽毛,最後死亡……」
施先生說,灰鸚鵡的壽命是50到80年,如果不出任何意外,小灰是完全可以陪家人一起到老的,在他看來,小灰已經不單單是一隻簡單的灰鸚鵡,而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施先生說,小灰的飛羽沒長全,只能滑行一二十米,應該飛不遠,希望木崖公園、南光路和大驛壩附近的好心人能幫忙留意一下,小灰獨自在外,並且不會覓食,這讓他非常擔心。如果好心人有小灰的消息,可聯繫他。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徐慶
(圖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