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悉心照料,今天(1月6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從南京六合龍袍溼地飛向了廣闊的天空。這隻白尾海雕是由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救助、放飛,特別的是,它還佩戴了GPS定位器。未來,它的行動軌跡將為人類研究猛禽提供幫助。
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工作人員為白尾海雕佩戴好GPS定位器,並把它裝入木質箱子,運往六合龍袍溼地。
據了解,白尾海雕是12月2號晚上,由安徽阜陽太和縣公安分局趙廟派出所連夜送到紅山森林動物園。當時,這隻白尾海雕無法正常活動,保持伏地狀態,頸部位置好像存在異物。不過,在一路顛簸過程中,白尾海雕居然將口中的「異物」吐了出來。
抵達動物園後,救護中心工作人員立刻為它拍攝了頸部X光片,確認「異物」已經全部排出,經救護人員鑑定,「異物」是一隻殘餘的斑鳩。經過體檢還發現,白尾海雕體況正常,但是非常瘦弱,脂肪度很低。隨即,工作人員為其進行補液,提供營養支持。
救助初期,這隻白尾海雕採食正常,精神狀態不錯,但是中間突然開始「絕食」。於是,獸醫採取「補液 + 給予灌服刺激胃腸道運動的藥物」的方法對其治療。一周後,工作人員又對它進行了人工填食,其後,白尾海雕終於可以自主採食,並能夠飛行,行動正常。
救護中心工作人員陳月龍介紹,這隻白尾海雕大概4歲,剛到救護中心時,體重3100多克,現在體重3500多克。根據食物的剩量和它的糞便情況看,小傢伙的體況還是不錯的,達到放飛條件。
當天下午,在六合龍袍溼地,工作人員把木箱打開後,白尾海雕立即飛向了天空。值得關注的是,這隻放飛的白尾海雕佩戴著GPS定位器,是由南京林業大學動物生態學實驗室的學者們安裝。
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魯長虎教授介紹,海雕屬於大型猛禽,一隻成年海雕體長可以達到1米,翼展可達2米,數量稀少。其中,白尾海雕成年之後尾巴是純白的,非常漂亮。通過研究白尾海雕的運動軌跡、遷徙特徵,可以更好地了解白尾海雕,從而達到保護它的目的。
據了解,2020年,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救護中心共收容救護陸龜、豬鼻龜、野豬、貓頭鷹等野生動物共計96種2157(頭)只,其中,禽鳥類總量為1294隻。這些野生動物的來源主要是執法部門查處和市民及公安救護。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孫西嬌 編輯/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