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標題:《淚目!這張ICU病房的牽手照刷屏了!網友:看到愛情最好的模樣》
7月27日
港大深圳醫院ICU
在兩張並排擺放的病床上
躺著一對牽著手恩愛57年的伉儷
70多歲的彭女士小腦出血
經搶救剛恢復意識
她請求見陷入昏迷的老伴高先生
最後一面……
▼
一名70多歲的老奶奶躺在病床上
握著老伴高先生的手
呼喚著「老頭子,老頭子……」
兩張床靠在一起
仿佛就是世界上最近的距離
這是一次不到10分鐘的見面
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
有最留戀的凝望
也有最難捨的一次牽手
這是7月27日晚8時40分許
發生在醫院ICU的動人一幕
夫妻倆先後病重住院
分隔兩個病區
呼喚著「老頭子」的是彭女士,今年70多歲了,是港大深圳醫院神經內科的患者。
7月8日,彭女士因小腦出血入院,7月27日,尚未完全脫離危險期的彭女士,意識恢復了清醒。
醒來後,她得知一直照顧她的老伴在7月17日晚上,因為在家突發急性心梗,被送入港大深圳醫院的重症監護室(ICU)。
彭女士的老伴高先生已經80多歲了,進入ICU時需要依靠呼吸機幫助呼吸,且近日病情每況愈下。
一邊是在神經內科住院的母親,一邊是在ICU住院的父親。這讓他們的女兒高女士倍感焦急。「父親是7月17日晚上7點多在家突然昏倒的,我當時在外面,是家裡的保姆給我打的電話。我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並同時往醫院趕。」
幾分鐘後,院前急救醫生趕到,並立即對高先生進行了現場心肺復甦。但由於心臟停跳時間太長,高先生的大腦因為長時間缺氧,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一直沒有清醒過。
妻子想見老伴最後一面
醫護協力完成老人心願
據高女士介紹,高先生和彭女士在上個世紀60年代結婚,婚齡已經57年。
雖然老兩口平時也會吵吵嘴,但感情一直特別好,誰也離不開誰。到了晚年,雖然父母親身體都不太好,各自都做過幾次大手術,但兩人一直相互扶持走到今天。
「我知道父親這次可能回不來了,看著他身體情況一天天變差,我真的壓力很大。那一邊,母親還在住院,意識還沒有完全恢復,我也不敢告訴她。」高女士說,到了7月26日晚,她發現母親能簡單地跟她交流了。
「27日下午的時候,我感覺媽媽的意識更清醒了,我當時試探著把爸爸的真實情況告訴她。我跟她說,父親已經住院十幾天了,一直沒醒過來,可能這次扛不過去了。」
「當時我媽媽的身體還很虛弱,她告訴我,想見父親一面。」聽聞彭女士的心願後,ICU聯合神經內科值班醫生,對高女士母親的身體情況作了評估認為,高女士的母親情況較為穩定,可以幫助老人實現這個願望。
十分鐘的見面
許是二人最後一次牽手
7月27日晚8時40分許,在醫護人員及家屬的陪同下,彭女士的病床被推進了ICU病房,推到了她丈夫高先生的病床旁。
彭女士見到高先生,一直喊著「老頭子,老頭子」……
「其他的話媽媽也說不太出來,她的身體還是很虛弱,連翻身都翻不了。醫生一直在密切觀察母親的身體狀況,怕她太激動導致病情加重。每個人都小心翼翼。」一直陪在母親身邊的高女士說,父親一直昏迷,其實不知媽媽來了。最後媽媽握了一下爸爸的手。他們見面不到十分鐘,最後因擔心她再待下去太激動,病情加重,醫生決定儘快送我媽媽離開ICU。「當時我心裡清楚,可能這是父母兩人見的最後一面了。」
雖然父母見面的時間很短,但高女士已經心懷感激。「本來我沒想到醫生會同意把我母親從另一個病區推進ICU來見我父親,但他們不僅同意了,而且立刻安排了。我真的非常感謝他們。
網友們紛紛評論
「被感動得稀裡譁啦」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年少時因愛結髮
年老時為愛盤發
這大抵是愛心最美好的樣子
有關真愛的故事,還有很多——
▼
她用幾萬次的呼喚
助植物人丈夫甦醒
這是一個河北滄州的普通農家。22歲的丈夫武澤輝因車禍變成植物人,所有人都勸妻子張倩男離開他,她卻決定守住他,不放棄一線生機。
醫生說,試試呼喚療法吧,「讓他耳邊總有個親切的呼喚聲,一刻也不要間斷……」擦洗、按摩、餵飯,她當起了丈夫的「母親」。
每隔15分鐘呼喚丈夫的名字,窗外四季輪換,她的決心始終如一。
春天來了:「快看啊,咱家的桃樹開花了。」
夏天熱了:「麥子熟了!起來,我們一起收麥子去。」
秋天涼了:「快起來,過秋呢,咱們該收棒子(玉米)了。」
冬天下雪了:「下大雪了,快起來掃雪去。」
兩年後一個春天的早上,她像往常一樣和丈夫「聊著天」。忽然,丈夫的眼睛裡竟然閃出一絲光芒,清晰地叫出了她的名字……
他背著漸凍症妻子環遊中國
王效民是安徽蕪湖人,今年58歲。
2014年,妻子餘永花患上漸凍症,逐漸無法動彈,無法說話。餘永花以前的願望是出去旅遊,但一直沒有實現。
王效民考慮到漸凍症不好治,就想抓緊時間帶她多出去看看,不希望她留什麼遺憾。就這樣,他背著妻子踏上了旅途。
因為給妻子治病,家裡的房子也賣了,平時都是借住在各地的親戚家。
在旅途中,夫妻二人都是自己搭帳篷、做飯,以節省開支。靠著退休工資,四年時間裡,從安徽到浙江,從河南到西藏,他們走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雖然苦,但也很快樂」,這是王效民旅途中最大的感受。
他們在大山深處舉辦「眾籌婚禮」
2016年,就讀於三峽大學的慕志斌和山東大學的張福鳳雙雙參加了「重走長徵路,凝聚中華魂」公益活動,兩位年輕人由此結緣。活動結束後,慕志斌來到貴州大方縣對江鎮元寶小學,成為一名支教老師。
張福鳳也辭去濟南的工作,追隨到男友身邊。
兩個人為元寶小學帶來了外面的新氣息,很快就成為孩子們愛戴的老師。
在元寶小學朝夕相處一年後,慕志斌和張福鳳決定相許終身。然而,每月500元的支教補助,讓他們無法舉辦一個哪怕稍微體面一點的婚禮。
元寶小學校長王光文為這對年輕人發起了「婚禮眾籌」。
「我們必須要用這場婚禮,留住這段美好的記憶,讓志願者精神嵌入山區孩童成長的點點滴滴。」王光文以元寶小學官方的名義,向全國網友發出了籌款呼籲,通過網絡眾籌募集到宴席費用和新人雙方父母往返貴州的路費。
2017年6月28日,這對外鄉人簡樸而隆重的婚禮,成為貴州那個小山村最重要的事,比所有的節日都熱鬧。兩位年輕人在鄉親和孩子們的見證下,彼此說出了發自肺腑的宣言:
「我願娶你為妻,共同經歷人生中每一個時刻,永不分離。」
「我願以你為夫,無論今後的路是崎嶇或平坦,永不分離。」
世間愛情千千萬萬種
但你們卻是彼此的唯一
祝願每個嚮往愛情的人
最終都能達成所願
也祝願天下有情人
琴瑟在御,歲月靜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天正能量』,來源:綜合南方都市報(記者李榕)、燕趙都市報、貴州都市報等
● 往期精選
粉絲互動
留言獲贊前三名
請3天內在原文處「寫留言」處回復【地址+姓名+電話】,以便安排郵寄(包郵)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