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悅寶大咖說》第三季微課直播第五期:想讓寶寶成為「萬人迷」?培養「親社會行為」最關鍵!如約而至~悅寶園金牌講師Lee老師為家長們細緻講解了如何培養孩子的謙讓、分享、協作和互助等親社會行為,從而為孩子今後能更好地融入集體、融入社會做好鋪墊。小編特意整理了這篇回顧文,帶大家了解下本次課程的重點吧~
Romp n』Roll認證「New Parents as Teacher」培訓師
幼兒早期教育專家
國家心理諮詢師
家庭教育指導師
擁有10年幼兒教育實踐經驗
親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形成和維持良好關係的重要基礎,是一種積極的社會行為。兒童心理學家曾說:一個親社會能力低的孩子,比沒上過大學的孩子未來更不易。因為孩子雖然小時候有家在庇護,但長大後還是需要獨自面對社會。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親社會能力也就變得尤為重要。
不同年齡段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特點
在講座最開始,Lee老師首先為家長們講解了孩子親社會行為的發展特點。孩子在12~18個月之間,會開始表現出一些親社會行為。在這之前,他們對別人的痛苦沒有什麼反應,說明嬰兒不是生而具有「同情」、「安慰」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後天習得的。
而當18個月以上的幼兒看到別人的痛苦時,平均有1/3會表現出親社會行為,還有2/3的幼兒沒有表現出親社會行為,說明有個體差異,因為孩子的親社會行為也會受到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認知因素的影響。
其實,孩子在3歲之前的情緒誘因還是以生理需求是否滿足為主。到3歲以後,才會以社會性需要是否滿足為主,各種親社會行為也會隨之發展。不過這些行為還不能得到真正的內化,需要從「他律」過渡到「自律」,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們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進行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親社會行為?
1
提供親社會行為榜樣
父母的教養方式影響著孩子親社會行為的發展。採用民主型教養方式的父母多採用較為溫和的、非強制性的說理方式來教育孩子,所以孩子也能從父母的教育、教養行為中習得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同時,父母應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規範自己的行為,注意與周圍人的和睦相處、積極合作,為孩子樹立一個學習、模仿的良好榜樣。
2
運用移情訓練
移情訓練是指引導孩子體驗在某些情境下他人的心理感受,進而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況時能作出恰當的反應。利用移情來教育孩子,使其具有內在的自我調節能力,比一味地限制、要求等外部約束要有效得多。孩子遇到類似情境時,在作出消極行為前,便會回憶起以往的體驗,浮現出受害同伴痛苦的表情,於是便會抑制自己的消極行為,而做出互助、分享等積極行為。
3
及時表揚和鼓勵
孩子的親社會行為無論是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都需要得到群體的認可。因此,精神獎勵對鞏固孩子的親社會行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孩子一旦出現了親社會行為,家長要及時強化,如表揚、獎勵等,使孩子獲得積極反饋,達到逐漸鞏固的目的。反之,習得的親社會行為可能會逐漸消退。而恰當地運用表揚、獎勵,可以有效地促進孩子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4
提升協調合作能力
協調合作是親社會的基礎條件。雅斯貝爾斯曾說:我只有在和別人交往中才能存在,沒有人生活在一座孤島上,與人協作是生而為人的必備能力。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和他人交往,剛出生和家長交往,慢慢開始和朋友同學,最終需要和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交往。這時候孩子的協調合作能力就會變得非常重要。
Lee老師在這裡舉了一位家長跟他分享的例子:
有天兒子在書房玩拼圖,隔壁的鄰居帶孩子來串門,孩子立馬跑去看兒子玩拼圖,並要插手一起去拼。可是兒子不願意,一把將那個孩子的手打開。我看見這一幕,立即對兒子說,你們一起玩吧!可以選擇分工,比如一個找圖,一個負責拼圖,兩個人玩不僅速度快,而且很有意思呢!兒子看著自己點頭,對鄰居的小朋友說,我們一起玩吧!
有時候,孩子並不懂得協調合作,需要父母在旁邊引導。只有父母不斷地引導,孩子才會逐漸明白協調合作的重要性,更會感受到協調合作的愉悅。
5
在家裡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員,家長不能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完成。對一些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要引導孩子自己做。比如一些簡單的家務,讓孩子和大人一起努力完成,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只有孩子真正有了獨立能力後,Ta才會真正有能力幫助別人。
6
多參與集體活動
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很有助於孩子親社會能力的鍛鍊。孩子在集體活動中能學會與他人交往、交談、互相幫助、解決問題,一起合作完成任務,還能慢慢自己找到化解矛盾的辦法。
在悅寶園,每個月會舉辦集體生日會,並且每逢聖誕節、萬聖節等各個節日都會舉辦趣味十足的主題活動,此外還會定期安排沙灘派對、野餐會等戶外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們體驗到集體遊戲的快樂,還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參與意識,促進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發展。
除了這些綜合性的培養方法以外,Lee老師還有針對性地,通過大量列舉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例子,來為家長們分析了謙讓、分享、協作、互助等這些親社會行為具體該如何培養,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成長。
讓孩子擁有親社會能力,是一項伴隨孩子一生的能力,更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相信在爸爸媽媽的用心培養下,孩子們都可以逐漸擁有親社會能力,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一路砥礪前行,越走越遠。
下期《悅寶大咖說》中,悅寶園金牌講師Walter老師會帶領家長們了解兒童語言的發展特徵,學會與寶寶高水平的溝通。敬請期待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