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徐志摩詩文裡的「翡冷翠」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第一次見「翡冷翠」這個詞,是在徐志摩的詩文裡。那時我還是個正在讀初中的小孩,滿腦子充滿著詩意的幻想,對這座城市卻一無所知。然而許多年後,命運竟把我從遙遠的亞洲帶到了佛羅倫斯身旁,看來這是我與佛羅倫斯特別的緣分。

  翡冷翠值得拜訪的地方太多了,薄伽丘和比特拉克曾進行過精神交流的大學、但丁的故居以及達文西觸摸過的天花板……甚至滿城的街角處處有著可以探訪的符號,反倒不知該往哪兒去了,也就不再著急。畢竟,翡冷翠是一次看不夠的。

  剛來佛羅倫斯的那個下午,我就去了老橋。二戰期間,阿諾河上的9座橋都毀於戰火,唯有老橋得以倖免,據說是希特勒當年從翡冷翠撤兵時特意下令繞過此橋。這個戰爭狂人當時心裡閃過什麼念頭我們已不得而知,幸運的是,後人今日還能見到這座見證了風雨滄桑的老橋。一句老橋多麼親切,不知為何翻譯成中文卻變成了「維奇奧」橋,硬要把義大利語中的「老」再音譯一遍,讓這個名字失去了原本的韻味。

  站在老橋上眺望聖三一橋時,忽然間想到當年但丁就是在那裡偶遇貝特麗斯。僅此一瞥,造就了他《神曲》裡的女神。這才恍悟,生活裡發生的大多是期待之外的事,期待之中的往往很難如願。生命的精彩便在於此,期待之外的,是機緣,也是宿命。

  阿諾河邊的畫家,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友好。他們展著畫布,拿著筆低頭在勾畫著聖三一橋的輪廓,但卻對路過的遊人露出輕蔑的眼神。詢價時,他們不耐煩地先開價75歐元。在得知你會說義大利語時,又降到50歐元。當你抱怨太貴時,他們又說算你30歐元的學生價吧。

  我想我是理解他們的,我覺得他們是真正懂得佛羅倫斯的人。他們畫這裡的橋景和人,而他們也有著生在這裡的根。這麼多年來,遊人的熙熙攘攘擾亂了這座城市最原始、寧靜的狀態,他們大概也覺得煩吧。所以,對於藝術人的情緒,我向來是不討厭的。我深深理解,畢竟有時候,藝術和飯碗不能兼顧。

  波光粼粼的河流背後佇立著久負盛名的烏斐奇畫廊。排了3個小時的隊後,我腰酸背痛。但當走入美術館,疲憊感便瞬間消失殆盡。窗外廊橋美得如畫,身處其中,覺得自己也踏入了畫中。好的博物館佔盡天時地利人和,這裡曾趕上「天時」,因美第奇的光輝時代而出彩;又佔盡了「地利」,從館裡的窗子望出去便可見對面的廊橋和更遠處的聖母百花大教堂;至於「人和」,感謝美第奇賦予它生命,也得感謝它誕生在義大利這樣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國度。

  其實在我生活的城市米蘭,也有著與美第奇齊名的豪門家族斯福爾扎,相比之下卻似乎鮮有人知。文藝復興的聲波被米蘭和佛羅倫斯均分,前者在現代社會改頭換面,成為最徹底的時尚弄潮兒,後者還穿著古舊的衣著坐在託斯卡納的豔陽裡沉靜微笑。我從收藏著《最後的晚餐》的時尚城市向東走向後者。佛羅倫斯的古老昏黃,讓每一個去拜訪它的人也學會了在路途上褪去華服。

  那天發完朋友圈,朋友在下面留言問我,「徐志摩的翡冷翠一夜到底什麼意思啊,我真是看不懂。這下你都親自去了,快給我解釋一下」。

  喏,你看我都來過翡冷翠了,也依然不懂。但我們又何必嘗試去讀懂他人心裡的翡冷翠呢?你一旦來過這座城,我想,你心中就有自己的翡冷翠了吧。

相關焦點

  • 徐志摩口中的翡冷翠,一個被「獅子家族」守護了300年的古城
    不過,大家似乎更喜歡徐志摩對它的稱呼——翡冷翠。這個聽上去高冷又清雅,極具詩意的名字確實更符合這座古城的身份。佛羅倫斯市區至今仍保持著古羅馬時期的格局,城中多為中世紀建築。是一座非常古樸典雅的城市。這個不大的城市裡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烏菲齊美術館和皮提美術館舉世聞名,世界第一所美術學院、世界美術的最高學府佛羅倫斯美術學院也建於此。文藝的氣息滲透在這座古城的每一條街道裡,精美雕塑、寫生的藝術家、以及街頭藝人,隨處可見。
  • 徐志摩最愛的地方:翡冷翠佛羅倫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作者/飄雪從威尼斯驅車來到詩人徐志摩最愛的地方: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翡冷翠佛羅倫斯。已經是傍晚時分,雖然外面還亮著但是已經8點多了。民以食為天,簡單洗漱後還沒有來得及看一下這個城市的模樣就到餐廳吃晚餐,不得不說義大利不愧是設計的殿堂,任何一家餐廳都是經典之作。白色的餐布上擺放好的刀叉和礦泉水,還有剛剛烤好香氣四溢的麵包。
  • 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佛羅倫斯,全世界遊客爭先打卡,為何如此?
    作為文藝復興重鎮,個人認為徐志摩先生提出的譯名「翡冷翠」更加貼近於其原本的語發音,同時又展現出了她優雅獨特的氣質。米開朗琪羅曾經在設計聖彼得大教堂時說:「我可以蓋一個比聖母百花大教堂更大的圓頂教 堂,但也絕對無法企及她的美麗」。
  • 渴望自由, 追求真理,徐志摩和他的新月派抒情詩
    12月,《現代評論》周刊在北京創刊,徐志摩為主要撰稿人。 1927年9月,第二本詩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書店出版。1928年徐志摩與聞一多、饒孟侃、葉公超等創辦《新月》月刊。 然而他赴日、美、歐、印等地旅遊。11月,最有名的代表作《再別康橋》問世。 1931年8月,詩集《猛虎集》出版。
  • 最美人間四月天:才子徐志摩短暫的生命裡有四位愛人,有點擠
    1930年,徐志摩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濟南號」郵政飛機北上,途中因大霧瀰漫,飛機觸山,不幸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生命短暫,生前身後,感情的世界裡分外熱鬧!在徐志摩感情的世界裡,只有先來後到,沒有最愛。
  • 徐志摩北京生活:在兵部窪胡同與陸小曼共築愛巢
    距今九十六年前,公元1915年秋天,錫拉胡同裡出現了一位陌生的少年。他看上去也就十七八歲的樣子,身材修長,面容清秀,鼻梁上架著一副圓眼鏡。講起話來,雖然帶點南方口音,但吐字清晰,好似珍珠落玉盤,輕澈圓轉。  這位少年,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詩人徐志摩。  光緒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保寧坊。
  • 【鏡鑑】跟著黃永玉去翡冷翠
    原標題:跟著黃永玉去翡冷翠 跟著黃永玉去翡冷翠 2015-02-08李輝鏡鑑 鏡鑑 微信號jingjianpd 功能介紹清醒自信,砥礪前行 鏡鑑的話 黃永玉先生在《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一書中說過這樣的話:「任何一個環境或者一個人,初次見面時就預感到離別的隱痛時,你必定愛上它了。」
  • 林徽因的詩告訴你:為何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都對她一生深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我們來看世人對這首詩看法:有人認為這首詩是林徽因為徐志摩而作;也有人認為這首詩是林徽因為出生的孩子而作,我覺得都有道理。1920年,16歲的林徽因與父親遊歷歐洲時與徐志摩相識,兩人都視對方為自己愛上寫詩的源頭,徐志摩給了她最美的青春記憶……而後,兩人在新月社中的活動,為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共擔翻譯,詩,一直陪伴著兩人各自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息!
  • 翡冷翠精準好營養,鏟屎官必備的良心寵物糧
    在寵物行業飛速發展的時代裡,鏟屎官們對於自己愛寵的口糧品質是尤為重視的。國民優質寵糧的代表——翡冷翠,以其出色的品質和專業的配方獲得市場認可,翡冷翠貓糧更是受到了越來越多養貓人士的追捧和喜愛。那麼這款貓糧品牌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為何會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和追捧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讀一下這款目前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貓糧品牌,「翡冷翠la phinath」!
  • 林徽因27歲時,因病寫了首詩,徐志摩讀後:佳句天成,妙手得之
    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她27歲那年在病床上寫下的一首詩,此詩之美讓徐志摩都讚嘆不已。當時徐志摩和幾位好友一起前來探望,她躺在床上念出了這首詩,徐志摩聽後,忍不住評價:佳句天成,妙手得之。不僅如此,還拿牛希濟的經典作品《生查子》作比,要知道作為文壇巨匠和徐志摩是很少如此盛讚一首詩的。林徽因在這首詩中所詠嘆的是春風中的一樹桃花,全詩總共可以分為兩節。
  • 「雲遊義大利」跟著美第奇家族去看看那讓人魂牽夢繞的翡冷翠之城
    因為一部《美第奇家族》而愛上了佛羅倫斯、文藝復興還有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美第奇家族,今天我們跟隨美第奇家族的腳步去看看這座在詩人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之城,追尋文藝復興的歷史,也以此來祈禱現在身處疫情漩渦的義大利,早日迎來光明之日。
  • 徐志摩: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徐志摩與張幼儀她是他的原配張幼儀,那一年,20歲的徐志摩奉家人之命娶了16歲的張幼儀為妻。也是那一年,這個本該追求著浪漫愛情的詩人,對所有愛情的嚮往化為烏有。徐志摩與林徽因愛上一個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林徽因的美貌與才華,激發了徐志摩潛藏著的詩情。大概林徽因是愛著徐志摩的,但是她又是理性的,她遠沒有像徐志摩愛她那樣瘋狂不顧一切。
  • 從《波吉亞家族》&《翡冷翠名門》賞歷史劇之魅
    圖:《翡冷翠名門》講述佛羅倫斯城各權貴家族的爭權奪利  近日,終於抽時間看完了拖沓數年的《波吉亞家族》(The Borgias),加之數月前追完的新劇《翡冷翠名門》(Medici: The Master
  • 金庸在這部作品裡,將徐志摩的渣描寫得淋漓盡致
    而徐志摩繼續尋找著自己認為的靈魂伴侶,那就是陸小曼。這兩人可算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了,陸小曼本來是徐志摩的朋友王賡之妻,所以當初徐志摩逼迫原配離婚的戲碼再次上演。這次的主角是陸小曼。她在和丈夫的談話中大致是這樣說的:"我已經把生命的軀殼給了你,你就讓我活一回吧。"
  • 徐志摩的四個女人,誰的結局最好?
    林徽因把那塊殘骸放在臥室裡,保留了一輩子。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託人帶話給凌叔華,希望她給徐志摩的墓碑題字。凌叔華強抑悲痛,寫下「冷月照詩魂」五個字。11915年,15歲的張幼儀,嫁給了18歲的徐志摩。據說是張幼儀的四哥張嘉璈做的媒。
  • 徐悲鴻贈《貓》徐志摩
    徐悲鴻1930年為徐志摩畫贈的這麼一幅紙本立軸《貓》(84釐米×46釐米),簡單幾句題跋,讀出好多舊事。北京匡時拍賣公司總經理董國強告訴我,這幅畫曾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舊藏,而之前從徐志摩處如何流出,收藏它多年的主人是誰,現在還沒有找到確切史料。徐悲鴻旅歐8年,回國後對中國傳統繪畫的舊弊持批評態度,但在他身上,實際上還是留存了很多傳統文人的性情,朋友間常有字畫唱和。
  • 罵徐志摩,懟胡適郭沫若,「平頭哥」魯迅為何越罵越讓人敬佩?
    No.3 徐志摩被罵矯情,無病呻吟 魯迅曾明說不喜歡徐志摩的詩,私底下更是冷麵無情地嘲諷所謂民國四大才子之一的徐志摩空有其表,抨擊說徐志摩寫出來的詩文像是雞肋,不僅多是「無病呻吟」的無用之詩,而且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也不知道究竟能幹什麼用?
  • 徐志摩的《沙揚娜拉》究竟是寫給誰的?
    徐志摩與泰戈爾、林徽因徐志摩的愛情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他的詩作也是經久不衰的話題。作為新月派詩人的代表,徐志摩既有新月詩人所共有的紳士風情,又有許多文人所不及的靈活多變、揮灑自如的才子氣度,所以在他身上表現出來的既不是郭沫若的熱烈瘋狂,也不是聞一多的莊嚴沉重。
  • 賞析徐志摩《沙揚娜拉》
    原詩:徐志摩《沙揚娜拉-贈 日 本 女 郎》.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沙揚娜拉!賞析徐志摩的組詩《沙揚娜拉》十八首,寫於1924年5月隨泰戈爾訪問日 本期間,收在初版的《志摩的詩》裡。 再版時作者刪除了前十七首,只剩下「贈 日 本 女 郎」一首,可見他的珍愛。 沙揚娜拉,日 語「再見」的音譯。這首詩再現了一位溫柔嬌羞、禮貌多情的日 本 女 郎形象。
  • 從《沙揚娜拉》讀懂徐志摩的愛情,道一聲珍重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沙揚娜拉!胡適評價他:「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林徽因說:「可我從未聽見他抱怨過任何人,攻擊過任何人。這是他那不愛計較的天性所決定的。可越是這樣,反倒越是有人以攻擊他為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