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吃什麼傳統食物?寒露節氣習俗風俗盤點

2020-12-05 閩南網

寒露吃什麼傳統食物?寒露節氣習俗風俗盤點

寒露吃什麼傳統食物?

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菊花酒做法一般是用甘菊花2000克、枸杞500克、當歸500克、生地黃1000克,加水適量煎汁,用紗布過濾後待用。用糯米3000克,洗淨後加清水適量煎至半熟瀝乾,與菊花汁混勻蒸熟,拌入適量酒麴,裝入瓦壇中,包好發酵,直到有甜味時即成。

花糕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花糕因「糕」與「高」諧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希望自己或親友能平安吉祥、百事俱高。 制花糕的原料分為皮料(精粉、大油、水)、酥料(精奶、大油)、餡料(棗泥、花生仁、葡萄乾、青椒、黑芝麻、熟江米粉、小磨香油、蜂蜜、桂花等),經和面、制酥、包餡後,將生坯拍成兩個片中間夾上各種果仁,然後上爐燒烤,即成外形美觀,色澤素雅的重陽花糕。

柿子

  民諺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軟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澀、性寒,入肺、脾、胃,清熱潤肺。其所含的維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兩倍。可以養肺護胃,清除燥火,經常食用能夠補虛、止咳、利腸、除熱。 空腹食柿子易患胃柿石症,所以最好飯後食用,儘量少食柿皮。同時也要控制食量,不宜同食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等食物,患有慢性胃炎者、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和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螃蟹

  老南京關於寒露的習俗有吃螃蟹、收拾夏裝等。也有俗話說「寒露髮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等農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蒸食螃蟹最營養!用手捏住螃蟹兩排腿根處的大蓋兩側,然後用牙刷刷所有能刷到的地方。儘量刷乾淨再放在盛器裡;再將薑末放在小酒碗內,加熬熟的醬油、白糖、味精、黃酒、麻油攪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最後,將螃蟹上籠,用火蒸15至20分鐘,至蟹殼呈鮮紅色時取出。

芝麻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後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 黑芝麻熬成的芝麻糊,再加上一些冰糖,每天早晚喝一次,可以有效減少肺部的刺激感,同時還可以滋潤呼吸道,消除呼吸道壁上附著的痰液,這樣很快就可以潤肺止咳,連呼吸都覺得非常順暢,秋季咳嗽的人不妨試試這個妙方吧。

寒露節氣習俗風俗盤點

吃花糕

  寒露節氣一般與重陽節在時間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後,有吃花糕的習俗。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

觀紅葉

  寒露節氣,北京市民有到香山賞紅葉的習俗。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溫催紅了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我國幅員遼闊,跨越緯度範圍比較大,各地的紅葉在遼闊的大地上呈現的時間是不同的。適合寒露觀紅葉的是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河以北。

登高

  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逐漸地,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寒露登高習俗在北京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鬥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鬥蟋蟀兒的高潮期。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秋釣邊

  在我國南方,寒露節氣,炎熱已退,陽光和煦,正是出遊的好時節,人們紛紛外出賞花、吃螃蟹或釣魚。因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飲菊花酒

  寒露節氣,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就有飲「菊花酒」的習俗。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寒露|秋深露重,北雁南飛,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來了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史書記載說「鬥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秋季節氣之中,「變天」節奏最快的,是寒露。氣溫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寒露。降水減少幅度最大的,是寒露。
  • 寒露是什麼意思啊 2018年寒露是幾月幾號
    寒露是什麼意思啊 2018年寒露是幾月幾號時間:2018-09-28 19:28   來源:川北在線綜合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寒露是什麼意思啊 2018年寒露是幾月幾號 有句詩叫天高晝熱夜來涼,草木蕭疏梧落黃。說的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寒露節氣,寒露是什麼意思啊?
  • 夜讀|寒露:霜染紅葉,蟬噤荷殘,夜涼如水
    《寒露節氣:秋中之秋》作者丨宋英傑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二十四節氣中,有兩個節氣是描述露水的,一個是白露,瑩瑩白露;一個是寒露,悽悽寒露。它們倆的差別在哪兒呢?冬小麥每年重複著寒露種、芒種收這樣的循環。所以寒露對於節氣起源地區而言,是冬小麥的「落地」節氣。中原地區的諺語是:「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當然,隨著氣候變暖,冬小麥播種的時間有所推延。例如從前華北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但現在,往往是「小麥點在寒露口,點一碗收一鬥」。
  • 今日寒露 | 露凝而白,大人小孩保健「往這兒看」
    現在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有何習俗,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寒露養生要防燥養胃,要把孩子的「重口味」給降下來,飲食清淡,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等,特別是生薑。我國古代就有寒露的飲食良方,即:「朝朝飲水,晚晚蜜湯。」現在為大家推薦一款寒露養生飲品「蜜桔銀耳茶」,大人小孩都愛喝哦!
  • 薦讀|今日寒露:霜染紅葉,蟬噤荷殘,夜涼如水
    10月8日3時55分迎來寒露節氣,霜染紅葉,蟬噤荷殘,夜涼如水。《寒露節氣:秋中之秋》作者丨宋英傑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二十四節氣中,有兩個節氣是描述露水的,一個是白露,瑩瑩白露;一個是寒露,悽悽寒露。它們倆的差別在哪兒呢?白露時,白天是夏熱,早晚是秋涼。
  • 今日寒露,夜涼心暖,衣薄情深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今日16時15分  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    回雲隨去雁,寒露滴鳴蛩。    寒露時節陽光和煦  人們用各種活動  來享受這美好的時光  登高  寒露往往和我國傳統的重陽節相遇
  • 遼寧瀋陽:寒露節氣,萌松鼠貯食忙
    2020年10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節氣。隨著天氣變冷,在遼寧瀋陽北陵公園裡的松鼠們在樹上樹下竄動異常的忙碌,並且四處張望地將尋覓到的堅果掩埋起來,開始為冬季儲藏食物了。
  • 農村俗語「寒露雷聲發,大旱一百八」是什麼意思?蘊含什麼道理
    文/青夕農村俗語「寒露雷聲發,大旱一百八」是什麼意思?蘊含什麼道理?現在如果要想知道天氣氣溫怎麼樣,大家去看天氣預報之類的就能知道了。可在過去科技還沒有這麼發達,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預測天氣的時候,人們是怎麼判斷天氣變化的呢?人類的智慧和才能永遠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過去的人們更是聰明,這點事兒還是難不倒他們的。
  • 聽 寒露|廣東話 潮汕話 客家話 閩南話
    寒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寒露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即將凝結成霜。今天讓我們和大灣區之聲主播一起看白雲紅葉蟬噤荷殘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鍾。
  • 農村俗語「寒露雷聲發,大旱一百八」啥意思?這年景是要壞事?
    昨天是寒露,是一年中天氣變化的轉折點,我國傳統將寒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過了寒露,天氣會越來越冷,露水增多,氣溫跌破零度,要進入冬天的預備階段。目前很多地區已秋意漸濃,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寒露,是我國24節氣的第17個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
  • 24節氣中的寒露,看古人如何用古詩詞描寫寒露
    24節氣中的寒露,看古人如何用古詩詞描寫寒露玉蝴蝶 · 望處雨收雲斷作者:柳永望處雨收雲斷,憑欄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是指輕風拂過水麵,白蘋花漸漸衰殘,涼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樹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襲,葉子已片片枯黃。【4】「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是指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傷。我的故朋舊友,不知你們都在何方?【5】「煙水茫茫。」是指眼前所見只有一望無際的秋水,煙霧迷茫。【6】「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
  • 8日3時55分「寒露」:霜染紅葉,蟬噤荷殘
    新華社天津10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0月8日3時55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寒露」。此時節,霜染紅葉,雜樹蕭疏,蟬噤荷殘,夜涼如水。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七個節氣,它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氣,也是天氣由涼變冷的表徵。
  • 成都10年來最熱寒露 29℃仿佛夏日重現
    成都10年來最熱寒露 29℃仿佛夏日重現 2013-10-08 16:07:39  來源: 四川在線  編輯: 劉明燕  責任編輯: 張偉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快寒露了,「三白二黃一黑」要常吃,別忘兩件事,順利過秋身體棒
    寒露前後,常吃這「三白二黃一黑」,做好兩件事,秋冬季節身體棒。「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快到了。秋分前為「白露」,後為「寒露」,此時涼意遞進,地面的露水即將凝結成霜,故有寒露之名。
  •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冬小麥啥時候種?
    小時候待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在老一輩的人嘴裡總是能聽到很多俗語,那時候聽到這些俗語總覺得沒什麼道理,還會覺得有些迷信,但是長大了以後才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其實都是農民伯伯積累下來的經驗,特別是關於節氣的俗語,對於莊稼的種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實用價值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俗語就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冬小麥到底啥時候種呢?
  • 穀雨節氣的習俗風俗 穀雨三候指的是什麼意思、如何養生
    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明日(4月20日)我們將迎來「穀雨」節氣。穀雨是什麼意思  穀雨,意為雨生百穀,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個時節,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滿是暮春美景。  白居易在《春日閒居三首》中寫道:「陶雲愛吾廬,吾亦愛吾屋。屋中有琴書,聊以慰幽獨。
  • 明日寒露,除了登高賞菊,記得吃「1米2菜」,天氣寒冷不懂吃真虧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明天就是「寒露」節氣了。寒露一過,也就意味著正式開啟了「秋凍」模式。一天比一天冷的天氣,直到寒冷的冬天到來。秋意漸濃,再加上「燥熱易上火」,這個時候如果不懂得怎樣吃確實很吃虧。今天,寶媽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寒露節氣過後的飲食原則吧!
  • 霜降是什麼意思 霜降節氣進補吃什麼傳統食物風俗習慣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寒露後寒意漸生,孩子「不睡3覺,不吃2飯」,喜迎冬日病痛少
    寒露是秋天的第五個節氣,寒露一過,晝短夜長越發明顯,日照減少,寒意漸生,早晚溫差較大。所以每到這個時節,很多大人都擔心溫差變化會引起孩子感冒、生病,所以在孩子的飲食起居方面格外留心。除了感受溫度,寒露過後在「不吃2飯」與「不睡3覺」這兩方面也同樣值得寶媽們注意。
  • 如何用英文表達中國二十四節氣!
    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雨水、霜降等「二十四節氣」指導著中國的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一些民間節日習俗也與這些節氣相關,成為社區文化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知識在家族和學校中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