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裡的雲
聲明: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01
《神鵰》中,我至愛痴情瀟灑的郭襄,我喜歡情深不殤的程英,我敬佩高潔決然的公孫綠萼,我唏噓烈火焚身的李莫愁......
可你若問我願意做這個故事裡的誰,我會回答:郭芙。
我不願像郭襄、程英、陸無雙那樣,為一個不可能的男人痴守一輩子。
我也不願意像公孫綠萼那樣絕望地為那個男人si去。
我更不願意像小龍女那樣「為了過兒,其他所有人又算得了什麼」。
我願意有美貌有家世有背景,驕傲蠻橫,受不得一點委屈。
哪怕不太聰明,不太能幹,甚至可以不必溫柔體貼。
《神鵰》一書,堪稱一部「情書」。
書中人物個個敏感多情,為情苦,為情累,為情生,為情si,只有郭芙是個例外。
一片情天恨海之中,這個嬌俏大小姐完全像個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人人為情輾轉反側、寤寐思服,她卻閒庭信步、片葉不沾。
雖也有追求者讓她難以取捨,但是痛苦的是他們,她渾然不知相思為何物。
姑娘們都對楊過青眼相加,只有郭芙白眼相敬。
楊過與小龍女成親,程英、陸無雙黯然傷懷,公孫綠萼萬念俱灰一心求si,郭襄峨眉山上青燈古佛孤獨終老......
唯有郭芙,渾然不覺半點兒難過或嫉妒。
那麼多人為了愛情,自殘自sha傷人傷己,可郭芙呢,太太平平地嫁得如意郎君,安心地做著少奶奶。
雖然直到最後,她才撥雲見日,豁然明白,自己又何嘗是倖免的那一個。
但即便心裡有一點小小的缺憾又如何?
誰又能說郭芙不是整個故事裡最幸運和幸福的女人呢?
如果得不到心底最渴望的愛情,那麼,得到世間最安穩的幸福,也便是再好不過了。
最後楊過與郭芙在城牆上相視一笑。
在那個時間點裡,《神鵰》裡所有的年輕人才真正長大。
他們終於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要用怎樣的態度面對人生和所處的世界,才走到了《射鵰》一開始郭靖黃蓉就已經到達的狀態。
02
郭芙的出身,幾乎是金庸所有小說中的最高一檔。
父親是足以競爭金庸武俠小說世界觀最強者的郭靖。
母親是丐幫幫主嬌俏聰慧的黃蓉。
外公是「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的東邪黃藥師。
丈夫是遼國皇族后羿氣度不俗的耶律齊,後來還繼承了丐幫幫主之位。
甚至連小妹郭襄都開創了《倚天》中的關鍵元素峨嵋派。
此外,還有一個和她關係密切的楊過。
這些人,無一不是《射鵰》三部曲中鼎鼎大名的角色。
縱觀金庸其餘小說的主角,能與郭芙在出身上相提並論的,大概只有身為大理國皇族的段譽了。
但若單論武學界成就,段譽仍與郭芙的家族相去甚遠。
由此可見,在出身上,金庸對郭芙是極為偏愛的。
她從小被簇擁著長大,大武小武對她言聽計從。
然而,金庸仿佛又和讀者開了個巨大的玩笑。
這些人卓絕的能力,和郭芙本身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一個身世極為顯赫的家庭,卻培養出了一個行事魯莽、能力低下的孩子,不得不說是一種黑色幽默。
我覺得郭芙真的是一個超級神奇的人。
這個人最牛bi的地方在於:本事不大,口氣不小,具有把一切事件攪成shi的能力。
郭靖肯定不是想這麼教女兒的,畢竟,郭家的祖訓和郭靖本人的人品擺在那兒。
黃蓉也絕對不想把郭芙教成這樣,畢竟,她清楚女兒是個草包。
郭芙不肯努力,遇事不動腦子,衝動,情商低,經常犯錯,還不願意反省,根本不可能繼承郭黃二人的衣缽。
那麼郭芙為啥會成為這樣一個幾乎脫離她整個家族體系特質的人,我想了很久,終於想到了一個人。
那就是,曾痰吐東邪,杖毆西毒,痛罵四絕,義救北丐,掌摑北俠,怒斥西狂的「飛天蝙蝠」——柯鎮惡。
郭靖、黃蓉見到師父,自是高興異常,留著他在島上長住,無論怎樣不放他走了。黃蓉慢慢套出真相,暗地裡派人去替他還了賭債。柯鎮惡卻不知道,不敢回嘉興去,閒著無事,就做了郭芙的遊伴。忽忽數年,郭芙已滿九歲了。
郭芙和柯老在衝動魯莽、惹是生非上,簡直是一脈相承。
但人柯老做事憑的是心中一股浩然正氣,而郭芙行事靠的是「我爹我娘我外公」。
03
郭芙是個鈍姑娘,一是遲鈍,二是愚鈍。
楊過正好跟她相反,對人對事心思細膩極度敏感。
這兩個人的相遇對彼此來說都是災難。
超乎尋常的鈍感讓郭芙失去趣味,沒有半點兒幽默感,也失去體察力,別人傳達的信息她只能作膚淺的字面理解。
不過我一直覺得鈍感也是一種福氣,可以少受一些傷,少生很多氣,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減少了很多麻煩。
比如楊過企圖在言語上佔她便宜的時候,總是不能如願。
楊過和郭芙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李莫愁抓了程英、陸無雙姐妹,楊過想追過去瞧瞧。
郭芙道:
有什麼好瞧的?這惡女人一腳踢si了你。
楊過狡猾地說:
你踢si我?不見得吧。
其實楊過是在拐著彎兒罵郭芙是「惡女人」,她卻渾然不覺,還覺得這傢伙是個蠢∣材,連話都聽不懂。
這樣的例子書中多如牛毛。
楊過在郭芙面前有滿滿的智商優越感。
但是很不幸,郭芙在楊過面前也有滿滿的優越感,因為她是郭家的女兒。
郭芙的鈍,就像棉花一樣,楊過縱使是千斤重拳打過來,也只能泥牛入海,悄無聲息地就被化解了。
但是當角色轉換,輪到郭芙出手時,殺傷力就太大了。
因為鈍,郭芙說話往往掌握不好輕重和分寸。
偏偏楊過又極度敏感自卑,隨便一句話就能氣得他七竅生煙。
正所謂「無招勝有招、亂拳打si老師傅」是也。
總之,要論頭腦、武功和口才,楊過勝郭芙百倍,但要論殺傷力,楊過卻是只輸不贏。
郭芙本就驕橫無禮,在別人面前只是一般的無禮,到了楊過面前就要無中生有、有則加倍。
楊過本來就容易受傷,別人欺負冤枉他尚可,但是到了郭芙面前,他的自尊心、自卑感也更加倍。
於是這二人之間擦槍走火的概率也增加了數倍,恩怨糾葛之深也遠勝於常人。
只是,這其中緣由不但笨∣蛋郭芙不明白,聰明剔透的楊過也一直沒整明白。
郭芙的鈍讓她在與楊過的交鋒中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也有吃虧的時候,比如遇上陸無雙這種牙尖嘴利毫不相讓的對手,她就只有直接動武了。
不過她貴為郭靖與黃蓉的女兒,一生中又有多少人敢像陸無雙那樣直接跟她叫板呢,多半是忍聲吞聲任她欺負了。
自負好強的楊過在這世上除了小龍女,從不肯對任何人有絲毫相讓,便是在郭靖黃蓉面前也不肯低頭,偏偏對郭芙無可奈何。
這兩個執拗的人在一起,分分鐘就要炸毛的感覺。
04
「斷臂一事」便是楊郭二人都太擰導致的。
郭芙冤枉楊過偷了妹妹去絕情谷換解藥,楊過冤枉郭芙偷了小龍女的淑女劍來與他編故事。
郭芙恨楊過在武氏父子面前胡說八道壞了自己名節,楊過恨郭芙胡編亂造詆毀小龍女的名節。
殊不知這一切都是重重誤會而已,但是這兩個驕傲又倔強的人梗起來就像兩頭紅了眼的鬥牛一般。
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郭芙若只是羞辱楊過的話,楊過也只能生生悶氣,並不會跟她動手。
但是當她言語辱及小龍女,楊過則是無論如何不能忍的。
盛怒之下他打了她一巴掌,而郭芙本來並沒有說謊,挨了這一巴掌之後更是怒極恨極,於是便釀成了悲劇。
本來以她那三腳貓的功夫,不可能佔到便宜,但是楊過受傷後無力閃躲,又絕不肯認輸乞憐,於是一條大好胳膊就被生斬了下來。
郭芙終於闖了她人生中最大一個禍。
然而在這件事中,楊過的做法其實非常的「雙標」。
同樣是關乎女子名節的事,他無中生有,隨口就來,雖然出於好心,但確實毀了郭芙名聲。
郭芙說小龍女的那些話,雖然不好聽,卻都是實情。
劍是小龍女主動送的,跟尹志平的事是小龍女承認的,在楊過這就變成了郭芙偷劍+污衊小龍女,還動手打人。
所以楊過被砍手,自己得擔一半責任,小龍女再擔一小半,郭芙最多是個次要責任。
而楊過斷臂之事同時引發了令人深思的問題。
如果說故事的情節安排楊過一定要斷臂,那誰來斷他的臂就異常重要。
因為情節的推動是要讓楊過成長、成俠,就要放下怨恨。
楊過不能「以牙還牙」地也砍掉郭芙的一條胳膊,因為他知道砍她一條胳膊只有使雙方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再無半點兒益處。
同時,這個角色還要對楊過看似沒有殺傷力。
於是,非郭芙莫屬。
罷了,郭芙就是楊過的劫,是楊過的業,命中注定,只好受著了。
沒有她,楊過就不會去全真教,不會在活死人墓中遇到小龍女。
沒有她,楊過就不會斷臂,不會遇見大雕習得獨孤求敗的武功。
沒有她,楊過和小龍女也就不會分別16年......
郭芙斷了楊過的臂,但也在某種意義上成就了楊過。
斷臂之後的楊過,才真正開始成長。
他徹底釋放了內心的豪情與傲氣,徹底堅定了對龍女的感情,徹底完成了境界的升華。
無論是性格還是武功,洗去浮華,不再華而不實,散發出所謂「俠」之人格魅力。
05
郭芙為人處世堪稱低∣能,但是她也有純真樸實的一面。
她的個性剛直不阿、嫉惡如仇,雖是女子,為俠風範不輸鬚眉。
她一言一行發於本心,從不矯飾作偽,身邊人從不需要去猜她的心思。
武家兄弟曾經與她糾纏多年,後來各自成家,她卻與他們的妻子相處融洽、親如手足、全無芥蒂,說明她並不是一個難相處的人。
耶律齊一表人才,武功人品都過硬,他會愛上郭芙也說明她絕不是一個毫無可取之處的姑娘。
郭芙對待父母親人那是豁出性命地好,對待工作也是兢兢業業。
她從不追求浪漫、刺激,一生跟隨父母鎮守襄陽。
黃蓉臨產、郭靖受傷之際金輪法王來襲,她勇敢地衝上去與其對打,披頭散髮左支右絀仍兀自咬緊牙關惡鬥,全然將生死置之度外。
那一刻,這個姑娘的倔強和蠻勁深深地打動了我。
十六年後,襄陽城外,楊過不顧自身安危救下郭芙丈夫耶律齊,郭芙才「幡然悔悟」。
在此之前,郭芙都是活地渾渾噩噩,一直不明白自己內心。
直到這次楊過救下耶律齊,郭芙下拜感謝,終於明白了自己對楊過的情感。
然而此時,自己已經把楊過當成了跟父親一樣可以依賴的大哥,已經轉變為親情。
郭芙終於明白,原來這麼多年,自己是喜歡楊過的。
英雄是一個逐漸養成的過程。
事實上,楊過當初偏激的性格成就了愛情當中的某種執著,最終與小龍女修成正果。
而在道德上,這種偏激對俠義大道進行了妥協,他放棄了個人的恩仇,而成就了大我。
06
那麼楊過這些年來對郭芙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郭芙最後自己對楊過所說「我一生對你不住」,她這輩子實在虧欠楊過太多。
楊過無數次救她於危難之中,她卻一次也沒有回報過,反倒一次次傷害他,斷他右臂令他終身殘疾,誤傷小龍女以至於她中毒無救。
如此大仇楊過卻從未真正跟她計較過,除了兩次盛怒之際打了她耳光,再也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報復。
因此,有人推斷楊過愛過郭芙,所以才一直原諒她,包容他,放不下她。
對此我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小龍女對楊過的愛裡是幾乎沒有自我的,一切都以楊過為先,楊過就是小龍女的整個世界。
這樣深度、濃度、純度都登峰造極的愛,幾乎是人世間不存在的,但又正是楊過所需要的。
而程英、郭襄、陸無雙、公孫綠萼這些姑娘們雖然個個思慕楊過,甚至願意為他死,但是她們都有自己的個性,永遠做不到如小龍女這般愛到完全忘我,甚至不顧他人死活。
愛一個人愛到可以為他而si,並不是最高難的境界。
而愛到為對方不計自我,永遠以對方為先,視對方為唯一,視世間其他所有為無物,這才是最高難度的愛。
而我們這位愛壑難填的楊大俠,在感情上有「集郵癖」,一生追求的就是得到全世界的愛。
換句話說,我偏執地認為楊過一生尋找的,並不是愛情本身,而是自我找尋,彌合自我傷口的一個過程。
他彆扭且頑固地歷經了無數的遺憾與痛苦,才做到自我接納的人生過程。
真正的愛情,那種靈肉結合的完整而全面的愛情,我認為楊過是沒有的,對任何人都沒有。
楊過一生主要只在做一件事——自我接納,以及從「小混混」走向「俠客」的過程。
楊過喜歡過郭芙,這裡我只用喜歡,因為愛包含了更多,我認為尚未達到。
楊過在全書中,唯有對郭靖一家自卑,郭靖自不必說,英雄仁義受人敬仰,黃蓉精怪但也只是小有忌憚。
但對郭芙的態度確實很明顯地可以看出他喜歡郭芙。
那種喜歡,和年少時男生逗女生如出一轍,每每遇到郭芙,楊過總是感到自卑,這是極不正常的。
因為楊過剛出道時在英雄大會上,已經超越了全真教的三代弟子,甚至與二代弟子間的差距已然不大。
這在江湖上,以楊過當時僅有十多歲的年紀,是非常有資格自傲的事情。
但是楊過在面對郭芙時,仍然很自卑。
可以說,在楊過的一生中,唯獨郭芙,這個武功、涵養、頭腦都欠缺的草包丫頭從來都不把他放在眼裡。
於是,郭芙成了楊過唯一的敗績。
等到了十六年後,給郭襄的生辰禮物就更加匪夷所思。
楊過不重視功名,漂泊的十六年裡所聽說的都是處置一些土豪惡紳,少有為國為民的事跡。
但在郭襄這件事情上,殺蒙古先鋒,炸毀糧倉,幹掉霍都,沒一件事情像是他想做的,也沒一件是郭襄關心的。
這麼做更多怕是因為在廟裡面郭芙誇耶律齊的那幾句話吧,這才像楊過的性格,像一個吃醋男人的性格。
即使在與小龍女重逢後認為此生死而無憾的楊過,還是忍不住要在千軍萬馬之中、生死危亡之際贏過郭芙。
而楊過又對郭芙戲言,只有向他下跪磕頭才肯救她丈夫。
這話一出口,楊過又惱恨自己出言輕薄。
他神鵰大俠楊過一向豪情萬丈,何時這麼小肚雞腸地待過別人,偏偏到了郭芙面前,就是忍不住要暴露自己內心的陰暗面。
這一點令楊過無比難以釋懷。
原來到此時,楊過依舊驅不開長久以來在郭芙這個一無是處的姑娘面前自卑的心魔。
然而令楊過萬萬不曾想到的是,這個一向驕縱蠻橫、目中無人的郭大小姐這次卻服了乖,一言不發就翻身下馬跪地磕頭,讓楊過大吃一驚。
換做平時,郭芙是寧可死了也不會低頭求楊過的,而這次為了丈夫卻毫不遲疑地放下了身段。
可見,郭大小姐並非永遠不可一世,在某一人面前她會收起自己的鋒芒變成一個溫順可人的女子,但是那個人永遠不會是楊過。
耶律齊是跟楊過完全不一樣的男人。
他出生在父慈子孝、手足情篤的貴族家庭,幼年便得遇名師,順利地長成一個風度翩翩溫和謙厚的君子。
楊過初見他便不甚服氣,心中便起了要處處勝過他的念頭,因此特意請教了完顏萍「拼命三招」以勝過他。
郭芙與耶律齊在一起,他只會保護她周全,包容她的缺點,給她最大的自由。
郭芙在耶律齊這裡得到的都是肯定、讚美、安全感,她自然也就不會去跟他鬥法。
07
楊過和郭芙一樣,都是情感上晚熟的孩子,性格也多有相似之處,註定無法相諧。
郭芙是因為被保護得太好,少經世事,而楊過卻是因為少年時代歷經滄桑,耽誤了成長。
郭芙認為人人都應當對她好,因為她是郭靖與黃蓉的女兒,從小遇到的人都是如此待她的。
而楊過何嘗不是認為人家天生就應當對他好,我這麼帥、這麼聰明,你憑什麼不為我傾倒?
楊過和郭芙的一生都在以小孩子的方式相處。
若非千軍萬馬這一場小風波,楊過也見不到郭芙的另一面,他們也不會有和解的一天,郭芙更是不會明白她多年來的心事。
楊過一直認為郭芙討厭他,郭芙自己也一直以為是這樣。
但其實原來自己並不討厭他,甚至無比地想親近他,如果他像對妹妹郭襄那樣對她,她會多麼欣喜。
她跟他鬧彆扭、吵架、翻臉,都只是因為他不能像耶律齊那樣順著她寵著她。
郭芙,她從來就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就連嫁給耶律齊這樣的完美丈夫也是手到擒來、毫不費勁。
但是卻總有一樣東西叫她無限掛懷、充滿遺憾,那就是楊過。
如果沒有這場和解,功成名就風光得意的神鵰大俠恐怕心中也有一個永存的遺憾。
所以當郭芙一向他低頭,楊過也馬上軟了下來,說出了真心話:
只要你不嫌棄我,看得起我,就夠了。
這句話包含了他十六年來的辛酸委屈。
從少年時代認識她起,他就努力想與她平起平坐,為了得到她一句認可,他出生入死數次,歷盡辛酸,人到中年終於等到這一天。
十六年的光陰是楊過的成長史也是郭芙的成長史。
十六年,楊過從到處惹相思的美少年成長為大俠。
十六年,也使魯莽的郭芙變成了其父母的得力助手,弟妹的好姐姐,提起丈夫就自豪處處體貼崇拜他的小妻子。
他們在互相喜歡又互相傷害的成長過程中發現了最真實的自己。
最後郭芙的盈盈一拜和楊過的衝鋒陷陣,他們最終完成了「相逢一笑泯恩仇」。
當郭芙意識到自己那些年深愛楊過的同時,也是楊過發現自己對郭芙也始終牽掛的同時。
這領悟的一瞬間,也是釋懷的一瞬間,甚好。
所以《神鵰》中,我認為真正有成長過程的,只有兩個人,楊過和郭芙。
08
武俠是屬於少男少女的故事,太多人早早地經歷愛恨情仇,贏得一世聲名,很少有人像郭芙這樣人到中年才明白自己喜歡誰。
愛情是敏感人的遊戲。
郭芙悟性太差,那不是她所長,所以她錯過了楊過。
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她嫁給了耶律齊這樣的偉岸男子,又何嘗不是天大的幸事。
鈍感讓郭芙過濾了許多相思、嫉妒、求不得之苦,也讓她全身而退得到俗世的幸福。
郭芙這一生雖然沒有什麼才能,也沒有立下什麼大功,卻也是為國為民大節不虧,江湖後人說起她來怎麼也得尊稱一聲「女俠」。
她這一生有過有失,卻也有節有義,最重要的是有福。
作為一個女人,她經歷了一場暗無聲息但有始有終的初戀,又嫁給了一個完美的夫君。
人生在世,我們應該有所斬斷,有所捨棄,我們更需要內心的一種覺醒,一種洗盡鉛華的覺悟。
我不喜歡楊過,是因為楊過三觀性格和我不對路,這是我的個人偏好。
但無論把楊過神化為深情完美的大俠,還是把楊過貶斥為卑鄙無恥的混蛋,怕是都辜負了金庸先生創造這樣一個人物的苦心。
而郭芙,原本是不可能在《神鵰》一眾出色的人裡引起較大議論的。
金庸本人在小說裡已經多次官方吐槽她「草包」、「刁惡」、「橫蠻潑辣」。
但我們仍不難發現,金庸一方面不停地罵她,而另一方面,又賦予她這世上幾乎最好的所有。
我們嘲諷某些人會說「沒有公主命,卻得了公主病」,然而郭芙,是既有公主病,也有公主夢,更有公主命。
所以,回到開篇的問題,如果可以選擇,我只願做這個故事裡的郭大小姐——
貌美如花,任性嬌蠻、愚∣蠢遲鈍、生活幸福,婚姻美滿,尊榮富貴,父母萬能......
~END~
(圖/網絡)
作者:咖啡裡的雲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訴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願你能在我的文字裡感受到溫暖和深情
推薦閱讀:
世間人多如賈寶玉,愛著林妹妹,卻娶了寶姐姐,楊過倒是得償所願
淚眼問綠萼:如果一切可以重新來過,你是否依然如故,無怨無悔?
李莫愁之悲歌:當不幸與執念打成一個死結,終其一生也無法解開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我姓郭,單名一個襄
她隱忍而又情深,情深卻又不殤——程英,我不同情她,我只喜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