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京東方醫院:從癱瘓到站立,除了康復治療, 耐心與愛心不可或缺

2021-01-10 大眾網

  23歲的小凡(化名),去年秋天,因一場意外導致頸胸腰椎多處骨折,且脊髓損傷十分嚴重,醫生第一次見到小凡,是在輪椅上,他的媽媽推著來的,這已是他術後第9天了,初診判斷小凡的左下肢已完全癱瘓,右下肢力量非常差。小凡媽媽不斷地懇求醫生:「我兒子才23歲,他不能在輪椅上一輩子啊。」

  好在23歲的小凡

  遇到了30歲的王磊醫生

  王磊——合肥京東方醫院康復醫學科治療師,主要負責骨科康復。小凡第一次看到王醫生還有點害羞,但王磊醫生的與生俱來的親和力不由得讓人親近起來,很快在王磊醫生的引導下,兩個人康復治療配合得十分默契,4個月後,小凡已能自由行走了。

  看到兒子現在已經可以重新站立甚至自由行走,與正常人基本無異,小凡的媽媽十分激動,小凡在媽媽的鼓勵下,提筆寫了一封感謝信,寫了很久很久……

  小凡媽媽將感謝信送到了院長辦公室。從信件中,我們看到小凡用青澀、質樸的語言表達了無限的感激。小凡說他很幸運能夠遇到王磊醫生,「他是一個真正把患者當親人朋友一樣的人,我的每一點進步他看在眼裡都非常高興,使我非常感動,也是促使我持續鍛鍊的動力,連站起來的可能都沒有的我,在王醫生的幫助下,現在我能站起來走路了。」

  從癱瘓到站立,除了康復治療,

  耐心與愛心不可或缺

  除了19歲的小凡,王磊醫生還溫暖過很多很多人……

  案例一

  34歲的張先生去年6月1號在工地上幹活不慎高處墜落,導致腰椎骨折、脊髓嚴重損傷,雙下肢不幸完全性癱瘓,在王磊醫生的精心康復治療下,經過近7月的康復,張先生已可佩戴支具行走。

  患者吐真言:入院剛開始,我躺在床上都不能動,王磊醫生天天給我按摩治療,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在生活上也很關心我,每天上班下班都會去病房看看我,陪我說說話,一連7個月,天天如此,我現在穿著支具都能走路了。我想真心地跟王醫生說一聲你辛苦了,非常感謝。

  案例二

  小王是個在校大學生,因課外時間活動時不小心崴了一下造成髕骨脫位,在我院做了髕股內側韌帶重建術,出院後,由於自我康復效果不佳,骨科錢三祥醫生建議小王繼續做康復治療,但因為課時衝突、又臨近期末考試,導致常常不能在醫生正常上班時間來做康復治療,王磊醫生每次就約她午休時間做康復治療,現在,小王下肢力量基本恢復,完全脫離輔助具正常行走,又恢復到以前蹦蹦跳跳、青春活力的時候了。

  患者吐真言:他是一個好醫生,因為上課的關係,王磊醫生就主動約我中午的時候來給我做復健,有的時候還正趕上他吃飯的時候,有一次見我來了,他扒了兩口飯就來給我做治療,我心裡想等半小時的治療後,飯可能都涼了吧。總之我很喜歡這位大哥哥。

  這張照片是中午12點20分,同事從食堂吃完飯回來看到王醫生還在耐心地為小王指導康復訓練。

  同事吐真言:在患者眼裡,他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醫生;在同事眼裡,他更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哥哥。不管什麼時候,只要讓他幫忙,他都會毫不猶豫地答應;無愧於工作的楷模,他的手機裡,都是患者的身影,記錄患者的點點滴滴,用每天的進步點亮他們的希望之光。

  「只要患者好就行了」

  合肥京東方醫院的康復科是介於門診和住院部之間的地方,也是我們去食堂必然經過的地方,王磊醫生跟我們開玩笑說:「吃飯,屬我們科室最方便,拐個彎就到了」,但我們知道,他們常常會因為患者的隨機到來而趕不上飯點,當患者表達感激時,王磊醫生習慣於很自然地回答一句——「只要患者好就行了」。

  「當一個個癱瘓的患者能夠下地行走,生活自理的時候,我看到了全家人眼裡有光,我覺得康復師是一個能夠給人帶來成就感的一份職業,正所謂康復一人,解救一家,不是麼!」王磊醫生戴著眼鏡,但我們還是看到他眼底的光亮。

  「努力做一個好人,努力做一個好醫生。」這是王磊醫生行醫的樸素追求,也是千萬萬萬醫務工作者執仁心、行仁術的動人寫照。

  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合肥京東方醫院:從癱瘓到站立到行走的康復之路
    好在23歲的小凡遇到了30歲的王磊醫生王磊——合肥京東方醫院康復醫學科治療師,主要負責骨科康復。從癱瘓到站立,除了康復治療,耐心與愛心不可或缺除了19歲的小凡,王磊醫生還溫暖過很多很多人……案例一34歲的張先生去年6月1號在工地上幹活不慎高處墜落,導致腰椎骨折、脊髓嚴重損傷
  • 精準康復治療顯神通 癱瘓母親重新站立行走
    健康報網煙臺訊(通訊員 黃瑾)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康復疼痛科通過精準康復治療,幫助身患脊髓炎並伴有雙下肢運動障礙、臀後皮膚嚴重燙傷的年輕媽媽重新恢復站立行走。 31歲的孫女士是一位年輕媽媽,經常熬夜勞累的她不幸得了脊髓炎,導致第四胸椎以下感覺運動喪失,如此嚴重的打擊讓她喪失了生活的信心。
  • 折耳貓癱瘓,主人卻要將它安樂死,康復後在醫院幫助其它弱小動物
    小貓是被路人在街道邊發現的,當時跟它一起的還有一隻小貓,不過另外一隻貓很不幸沒有堅持到最後。不過被救助的小貓身體狀況也很差,如果不是及時被發現,恐怕再看到時就是兩隻已經離世的小貓。路人將小貓送去了動物醫院,獸醫給小貓注射了一些營養液和抗生素。
  • 湖南農大動物醫院首採「中西醫結合」治療癱瘓銀狐犬
    彭先生去抱它,它竟然叫著扎到床底下不出來。&nbsp&nbsp&nbsp&nbsp「帶到樓下圍著小區走了一圈後,朵朵說什麼也爬不起來了,我去抱它,它叫得挺痛苦。」彭先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戚戚然。「沒辦法,我帶它前後去了幾家寵物醫院,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都查不出病因。治療了一段時間後效果一點都不明顯,並且建議我們給它採取『安樂死』」。
  • 合肥寵物醫院驚現「寵物針灸 市民稱收費低廉效果不錯
    這就是合肥一些寵物醫院推出的「寵物針灸」、「寵物按摩」的神奇功效。不過記者採訪中發現,能享受到這種服務和治療的寵物,數量還是非常少。感興趣不?那就帶上你家阿貓阿狗來試試吧!A 給貓按摩:「招財貓」也來享受按摩說起最需要治療的小動物,記者立即想到了那隻只有三條健康腿的「招財貓」。
  • 合肥京東方醫院護理管理勝任力提升班第四講開講
    為轉變護理管理思維、提升護士長及護理骨幹目標管理與質量管理能力,2020 年 11 月 28 日,合肥京東方醫院護理管理勝任力提升班第四期課程正式開講,課程特邀請河南省宏力醫院楊磊副院長、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簡偉研教授分別進行主題為
  • 花甲老人四肢麻木 康復治療助力站起來
    花甲老人張奶奶兩個月前突然四肢麻木,雙手不靈活,後發展到癱瘓在床不能動彈,到醫院檢查後最終診斷為腦脊髓炎。經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康復醫學科團隊精心治療一個多月,近日,這位「康復明星」張奶奶出院了,笑呵呵地自己走出病房。
  • 濰醫附院康復醫學科引入外骨骼機器人——癱瘓病人行走不再是夢
    近日,濰醫附院康復醫學科的外骨骼機器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款醫用外骨骼機器人是由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程洪教授團隊研發,濰坊醫學院康復學院引進並在濰醫附院康復醫學科使用。活動現場,一位因脊髓損傷臥床兩年不能站立行走的大爺,在外骨骼機器人的輔助下實現了站立行走,而且在佩戴外骨骼機器人的10米測試和6分鐘測試中成績均為滿分。
  • 魯山縣愛心醫院有愛心 每年為貧困戶墊支醫療費10餘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紅汛通訊員師紅軍喬新強本報平頂山訊11月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魯山縣愛心醫院康復科看到,一名白衣大夫正在給一名兒童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治療。「俺孫女在這治療3年多了,現在基本能生活自理了。
  • 狗癱瘓後,主人用這些護理知識和自製小車撐起的是它活下去的尊嚴
    ,最後的治療手段,目前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因為狗狗的特殊性,狗狗的癱瘓在寵物醫院的診斷和治療上,以及寵物主人的經濟能力和耐心上,都會導致狗狗癱瘓的最佳治療時機錯過,所以給大家的建議是,假如寵物主人有經濟能力和條件,在給狗狗治療癱瘓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比較大一點的寵物醫院,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原因引起的癱瘓,現在寵物的中醫臨床運用已經非常成熟,再加上配合手術治療
  • 成都高新區在建三甲醫院最新動態來了 京東方醫院年底開診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日訊(記者 陳淋)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內首家三甲標準綜合性醫院——成都京東方醫院將於年底開診,而另一家備受關注的三甲標準醫院——四川省婦幼保健院(四川省兒童醫學中心)天府院區,也有了新進展。
  • 合肥什麼醫院可以治療橋本氏病?
    合肥什麼醫院可以治療橋本氏病?安徽中醫藥附屬醫院甲狀腺科是一家集診療、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甲狀腺病大型專科醫院。醫院按照國內外標準化專科醫院的建院模式,以高質量創新診療和服務模式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高品質診療服務,真正做到專科、專業、專病、專治。橋本氏病有什麼症狀?
  • 腦出血引發偏癱後遺症 蘇州九龍醫院康復治療助力患者快速恢復
    「我才40歲出頭,我想儘快回到從前……」近日,42歲的患者肖先生來到蘇州九龍醫院康復醫學科,向接診的康復治療師坦露了自己的心聲。 不久前的一個深夜,他突然出現頭暈、口齒不清等情況,於是緊急趕到九龍醫院,急診拍片結果提示為腦出血(即「出血性腦卒中」)。 經過醫院神經外科的精心治療,肖先生的病情逐漸穩定,但留下了右上肢體活動受限的問題。在醫生的推薦下,他來到了康復醫學科,希望能讓自己的右上肢儘快恢復自如活動。
  • 術後癱瘓患者護理指南:早期康復護理、鍛鍊深度解析
    02、早期肢體康復治療的時機康復治療時機的選擇對於降低神經外科術後的致殘率至關重要。傳統觀念認為一側肢體偏癱患者在早期應臥床休息、制動、靜養,而不適宜進行康復訓練。然而對於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再生與修復過程而言,癱瘓病人運動功能的恢復可在發病後數日開始,1-3月可達到最大程度的恢復,三個月後因廢用綜合症、誤用綜合症等繼發障礙而使恢復減慢。
  • 中風康復訓練要趁早
    事實上,康復訓練宜早不宜遲。只要病情穩定的患者,即沒有生命體徵急劇變化的情況下,四十八小時後就能進行康復治療了。在專家看來,中風後不願動或家屬照顧太好致使病人活動太少是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大忌」。在急性卒中救治過程中,有腦梗死急救能力的醫院、120急救中心、病人家屬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 運動康復哪家強?這家醫院裡藏著一個康復健身房
    走進巴彥淖爾市醫院門診三樓西區康復醫學中心,寬敞明亮的康復大廳內,有帶影像的「走步機」、仿真場景的「腳踏機」、髖關節運動訓練儀、無軌跡懸吊系統......各種功能的運動康復設備擺放有序,很多人以為這是醫院的「健身房」,仔細觀察,原來是運動康復室。
  • 雙腿殘疾女孩收養癱瘓流浪貓,為貓咪定製輪椅幫它治療重新站立
    ,同樣的際遇讓女孩想要幫助小貓咪重新站立起來。經過檢查之後,醫生告訴女主人貓咪還有治好的可能,女主人馬上決定幫助貓咪繼續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貓咪的雙腿漸漸可以站立起來了。多虧了善良的女主人收養了癱瘓的貓咪,還一直堅持幫助貓咪治療。
  • 下肢康復機器人上線 康復訓練變有趣了
    對於下肢癱瘓的患者來說,堅持康復訓練對患者自身及家屬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上周,南京腦科醫院康復科多體位智能康復訓練機器人(又稱下肢康復機器人)正式投入使用。   「使用機器人康復,讓我重新體驗到了正常走路的感覺,真的非常開心。」
  • 癱瘓在床,四年照料!西城這位老人終於站起來了~
    5月18日起 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採取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 養老機構將設置探訪專區 家屬可預約探訪關愛扶助 傳遞溫暖在咱們西城善果養老照料中心有一位因為年輕時脊柱損傷癱瘓在床的老人因為無力負擔養老院的費用養老院為老人爭取到了政府補助同時用愛心奉獻護理和照料了老人四個年頭
  • 我家的布偶貓在前一個月後兩肢突然癱瘓了,站立不起來
    我家的布偶貓在前一個月後兩肢突然癱瘓了,站立不起來,我們經人介紹來到康睦動物醫院找到蘇喆院長經檢查診斷是微循環血液循環障礙,我們當時特別焦慮怕好不了了,經蘇院長雷大夫治療輸液理療三天有了一些好轉,後來又經王嶼大夫針灸理療按摩貓咪每天都有好轉,經過幾次針灸理療治療貓咪可以站立走路了,我們特別高興,敬佩醫院醫生高超醫術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感謝蘇院長的精準讓診斷及治療方法得當,感謝王嶼醫生高超的針灸治療及醫院護士精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