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和熊》自今年1月份起,在西瓜視頻上進行了全網免費獨播,這部動畫片是風靡全球以及點擊量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的俄羅斯國民級親子育兒佳作,豆瓣評分達到了9.6分,可謂是口碑炸裂。該動畫片不僅在俄羅斯家喻戶曉,還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暢銷世界。這讓我不免有些好奇,它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該動畫片的簡介是:在俄羅斯的原始森林中有一條鐵路從中穿過,在鐵路旁邊有個小木屋,那裡生活著曾經的馬戲明星大狗熊米沙和人類小女孩瑪莎之間發生的一件又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的確,看到這個簡介,想看的心又更上了一層樓。這是一部適合家人和孩子一起觀看的親子教育動畫,它可以讓家長更懂孩子,反過來,也可以讓孩子更懂家長。
正所謂孩子不調皮永遠長不大,調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動畫片中瑪莎是出了名的搗蛋鬼,每天早上一起來,鄰居們都要做好準備遠離她,沒有夥伴的她,只能追著蝴蝶或者兔子玩。或許是因為運氣,她遇見了善良的米沙,但其實,米沙與瑪莎的初次見面並不愉快。米沙在外釣完魚回家看見瑪莎把自己的家弄得非常糟糕,但是米沙並沒有發脾氣只是把瑪莎安全地送回了家;瑪莎打擾到了米沙的冬眠,米沙只是裝睡也沒有朝瑪莎大吼大叫;米沙煮東西給瑪莎吃瑪莎在一旁搗亂差點一把火燒了廚房,但米沙也只是讓瑪莎面壁思過了;瑪莎屢次在冰箱裡亂拿東西,米沙只是邊用熊掌關住冰箱邊用熊指嚴肅的警告瑪莎下次不要再這樣。
當然米沙也有生氣的時候。一起在河邊釣魚的時候瑪莎一直問問題令米沙非常煩躁,這時候米沙並沒有對瑪莎不耐煩,只是對著河怒吼一聲,接著又與瑪莎一起釣魚;瑪莎打翻了米沙果醬以及吃完了米沙果子,弄得米沙右手熊掌套上玻璃器皿取不下來,米沙生氣地去採果子,瑪莎跟著去,煩躁的米沙只怒吼一聲就去採果子了,並沒有不讓瑪莎不跟著;瑪莎屢次問米沙雪地上的腳印是誰的,米沙屢次告訴瑪莎還是什麼都不知道,為了教會瑪莎腳印是兔子留下來的,米沙帶著煩躁和憤怒像兔子一樣跳起來,一遍遍地教著瑪莎這是兔子的腳印。
一份樣本量10萬數量級的研究報告顯示:在中國,20.6%-32.5%的兒童遭受過不同程度的身體暴力,15.4%-23.7%的兒童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情感/精神暴力。試想當家裡只有你和孩子時,你去上了個廁所,出來就看到客廳一團糟,孩子坐在一團糟中衝著你笑,這時候你會生氣朝著孩子撒氣還是會像米沙一樣,朝著空氣撒氣後繼續和孩子玩?我相信多數的家長都做不到像米沙這樣的。你可以邊收拾邊對著手裡的玩具撒氣,然後告訴孩子玩具玩好了應該放回原處,而不是任由它在地上受涼,玩具也像你一樣怕冷的。孩子需要你的耐心,而不是無情打罵,你給他足夠的耐心,他也會從中學習到的。不要孩子一做錯,你就罵他打他,你生氣但是不能失去控制,讓他失去了對完成這件事的信心,要像米沙一樣,給孩子足夠的包容和耐心,讓他健康成長成才。
我非常佩服外國友人的育兒方式,不是中國傳統的封閉式教育。他們不會給孩子施加自己的思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這就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鄰居家的孩子從前是一個非常活潑好動的孩子,臉上的笑容從來沒消失過,我一放假回來就陪她玩,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一看到他,都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笑容也漸漸少了。他曾給我透露過,媽媽給他報了無數個補習班,說趁著年齡小記東西記得快,就讓他多學一點,多會一些本領。只要一不在學校,就是在補習班。每天都是久坐學習,從來沒有過娛樂活動,這不免讓我有些心寒。勞逸結合這個成語是對的,要在學習中增添娛樂才能以更好的狀態吸收知識點。如果只是不停的死讀書,到頭來,你連倒數的同學都比不上。
這些重擔對孩子來說太過於沉重了,在這個年齡段,他們需要的是放鬆的學習,而不是拼了命的學習,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你們而活的,是為了他們自己而活。外國的放養式教育讓許多孩子走上人生巔峰,他們對孩子沒有過多的教育和謾罵,而中國一味地給孩子灌輸只有讀書才有好出路,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它才會給你應有的回報,多少孩子因為這句話苦不堪言?
孩子的健康也是個大問題。就像洛克說的,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康的精神。
孩子在補習班中度過一天,就少了今天應有的運動,身體免疫力會下降,大腦也得不到循環,身體自然就不會好了。在平時,孩子在娛樂中會大汗淋漓,這是一種健康的運動,會讓孩子得到應有的健康。瑪莎每天調皮搗蛋,但是又會幫米沙做事,會給米沙做吃的,會給米沙拿水,這是在娛樂之餘又學習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何樂而不為呢。
要做孩子的老師,先做孩子的朋友。在動畫片裡米沙不僅願意陪瑪莎玩,還願意配合瑪莎跟她一起玩。這樣的娛樂活動對一隻成熟的熊來說是幼稚並且容易的,但米沙不會輕易表現得非常厲害,或者是嫌棄這個遊戲,而是像沒接觸過一樣的陪著瑪莎開心地玩,這樣的事情若是換到我們的身上來,絕對是做不到的。一是因為我們覺得陪伴在孩子身邊或者與孩子玩遊戲這件事情並不重要並不值得,而且遊戲玩多了並不利於孩子成長成才,反而會令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二是我們因各種原因敷衍地陪伴著孩子,孩子說什麼都是口頭答應卻從來沒有真正去實現孩子的願望。
其實,父母給予孩子該有的陪伴孩子才會覺得父母是愛自己的,覺得自己是生活得非常幸福的,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的教育是最有效最有用的。比如在動畫中米沙和瑪莎在釣魚時教會的生活技能;在雪地中米沙教會瑪莎認識兔子的腳印;在滑雪中瑪莎能夠自己反省到自己的錯誤。在各種各樣的遊戲中,瑪莎得到了米沙的陪伴和教育,這樣瑪莎在生活中對米沙做出了她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在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中,瑪莎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感覺,也學到了自己所學不到的東西,米沙給予的陪伴,給予的知識,是瑪莎一輩子不能忘記的。米沙沒有對瑪莎有一點點的不耐心和敷衍,他從來都是把自己好的一面呈現給瑪莎,讓她在他這裡,能一直這麼單純的生活著,我希望你們也能像米沙這樣,給孩子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不是老是把自己最不好的一面給孩子做反面教材。
到底,這部動畫片給家長和孩子們帶來了些什麼呢?我相信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孩子是上天帶給我們的禮物,我們應該讓他們好好地在這個世界活得精彩。不要給孩子太多的負擔,他們這個年齡段是美好的年紀,應該活在幻想和美好裡,而不是活在補習班裡,被成績壓倒。
放下你的手機,陪孩子玩玩遊戲,陪孩子出去走走,陪孩子看看《瑪莎和熊》,他們需要你的陪伴和理解。到時候,你會發現他們遠比你想像中的還要缺愛,你的陪伴,會讓他們得到愛。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