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杯茶,正如蘇軾的一生,一盞清茶,一生不羈

2021-01-08 鄧朝芬說歷史

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澀,第三口甜等回味時,才明白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甜是它的饋贈。人生亦是如此。

李白的詩裡飄著酒氣,蘇軾的詩裡更多的是溢出茶香。不管是「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的粗獷和隨意,還是「浮石已幹霜後水,焦坑閒試雨前茶」的悠然閒適,嗅著著縷縷茶香,我們仿佛能看到宋朝茶文化的繁榮景象,更能品味出人生味道。

「香濃奪蘭露,色嫩欺秋菊」是蘇軾《寄周安儒茶》詩裡的句子,全詩太長啦,600字,120句,從取水到煎茶到斟茶到喝茶,整個過程,實在是不想贅述,選這一句,重點是言明茶的香,茶的色,至於好味道,就不言而喻了。

蘇軾留下了近百首關於茶的詩詞,但還不是最多的;陸遊寫了三百來首!歐陽修、 梅堯臣 、辛棄疾、黃庭堅、楊萬裡、李清照這些文人墨客對茶的描述都不少,因為喜歡蘇軾,所以讀他的詩詞就多了一些。

人生如茶,講究水質和火候,有的事要親力親為。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汲江煎茶》

茶講究「緩火炙,活火烹」,活水,就是有源頭常流動的水;活火,是肉眼看得見的燃著火苗的火。為了喝上好茶,自己去江邊釣石處取深且清的水。而且是懷著浪漫的喜悅心情,不然他也不會說大瓢裡舀了月亮,小杓是「分江」——江水為之減輕了分量。

「茶雨已翻煎處腳」是其形態,沸騰的茶末像潔白的乳花在翻卷,「松風忽作瀉時聲」是其聲勢,倒出的茶水發出林間松濤鳴蕩的聲音。而放開了喝過之後,是坐在那裡聽荒涼的城市裡,或短促或悠長的打更聲。

一如人生——繁華過後,獨自承受的寂寞和冷清。

人生如茶,茶具有精緻有簡陋,然而我只求吃飽睡好就心滿意足。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人活水發新泉。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我今貧病長苦飢,分無玉碗捧蛾眉。且學公家做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試院煎茶》

這裡的「蟹眼」、「魚眼」是指水的沸騰程度,水冒蟹眼泡是剛剛好,大一點魚眼泡時也尚可,再往下煮,就老了——過猶不及。衝水的瓶子有的用金,有的用銀,用金瓶和用銀瓶的該是兩種不同的體會吧?

李約為朋友親自動手煎茶,文彥博為了老友拿出珍貴的茶具,我是貧病交集,無緣美人捧玉碗奉茶。磚爐燒火,石銚煮水,不用腹有詩書,吃飽睡足就好——實在要求不高。

就像生活中的我們,知足才能常樂。

人生如茶,想要達到極致,條件很重要,磨礪也必不可少。

龍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 雪芽 雙井散神仙,苗裔從來北苑。湯發雲腴釅白,盞浮花乳輕圓。人間誰敢更爭妍,鬥取紅窗粉面——《西江月·茶詞》

龍焙是最高級別的茶,古老的泉水是最好的煮茶水。茶聖陸羽的《茶經》裡說「滴水高下有二十品,廬山古蓮泉居第一」,好水泡好茶,這是茶的極致。

雙井的雪芽也是非常珍貴的,出自北苑。北苑是哪?那是專門做御茶的地方,什麼 龍團鳳餅 、龍鳳團、小龍團、密雲龍、龍團勝雪都是在那裡加工出來的。

沏好的茶湯牛奶一樣美味潔白,杯盞裡浮冒著細小圓潤的泡沫。此時的茶,經過了炙、碎、碾、羅、衝等一系列操作,早已不復當初模樣。

他們說這是一種極致的美,沒有什麼能與之爭鋒,除非是閨房裡對著紅窗的粉面佳人。

什麼都是最好,這是一種人生的極致。不過一般人難以得到,我等常人,怕是難以企及。

人生如茶,別的我寧可不要,只求月圓花好。

環非環,玦非玦,中有迷離月兔兒。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圓還缺缺還圓,此月一缺圓何年。君不見鬥茶公子不忍鬥小團,上有雙銜授帶雙飛鸞——《月兔茶》

這月兔茶是團茶中的名品,產於四川彭水。「環」和「玦」言其形,圓者為環,有缺口者為玦。文人墨客常把龍鳳茶比喻為「月」,因為它的形狀是圓圓的一輪。「方圭圓璧」,都是玉器,形容團茶的珍貴和精緻。

月亮缺了可以再圓,這個「月亮」缺了就沒法再圓了。茶餅要弄碎了再衝泡嘛!富貴人家的公子都不忍心用小團茶鬥茶,因為那上面有一對嘴銜綬帶的鸞鳳鳥。

那,是夫妻恩愛的象徵啊!

說到鬥茶,最早記錄見於陶谷《茗錄》裡記載的「茶百戲」,就是在用沸水衝注茶末,在湯麵上形成各種圖案和字跡。簡單來說就是用水在茶盞裡衝點作畫和書法,所以叫「水丹青」。要說古人也真是能琢磨,喝茶不只喝色香味,還得比畫畫。

這是一門高雅的藝術,不經過長年累月的練習不會有結果。只是再怎樣生動形象的花草蟲魚,都是須臾就幻滅,留在心裡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短暫的記憶。

恍若人生,歲月匆匆走過如白駒過隙;而在逐漸老去的年華裡,最美好的希冀,不過是夫唱婦隨,有個真心相待的伴兒而已。

其實我一點也不懂茶,我只是喜歡在茶的暖暖香氣裡讀詩詞,茶香溫暖我的身心,詩意撫慰我的靈魂。在寒冷的冬夜裡,穿越千年,仿佛故人重逢,把彼此的珍藏已久的心事,娓娓道來。

蘇軾說「自古佳茗如佳人」,生活中能有這種感受,也是一種幸運。

蘇軾的豁達心態,就是這些他所遇到的人,他所經歷的事情練就的,蘇軾對待命運坦然豁達的態度,也影響著後來的我們,感謝蘇軾,用他的詩詞安慰了現在的我們。

在這裡推薦大家多讀一些蘇軾的作品,去學習他豁達的心胸,去學習他無所畏懼的處世態度,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小編一直在看這本《蘇軾詞傳》,裡面都是蘇軾最經典的作品,可以讓你擁有「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淡定跟慷慨。

這本書還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結合蘇軾的生平際遇來品評蘇軾的每一首詞,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蘇軾作品的含義,更能讓我們更了解蘇軾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套書中還有《辛棄疾傳》。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抗金英雄,雖然他是武將出身,但是卻因為不得志把滿腔熱血寫在了自己的作品中,成就一番文業,他與蘇軾被稱為「蘇辛」,被稱為「詞中之龍」。

辛棄疾的一生跟蘇軾的遭遇類似,都是動蕩不安的一生,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與命運抗爭,也沒有放棄自己,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這套書中還有更經典的《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全套書都是選取作者最經典的詩詞,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環境,生平際遇,為他們的詩詞寫出注釋,幫助我們理解詩詞的含義,理解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

讀這些詩詞可以幫助我們陶冶情操,理解詩詞的含義可以教會我們更多人生哲理。

買來自己讀,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氣質,增長見識;買來給孩子讀,可以幫助孩子積累詞彙,提高理解能力,一舉兩得。

相關焦點

  • 人心若能如茶,便清和靜雅
    人生的幸福如茶,當生活中、工作中或事業中取得了收穫和成績時,就如一杯剛衝好的濃釅的茶,翻滾著、蒸騰著,是那麼的耀眼、那麼的誘人,遠遠地就能感受到他那份熱情和不平凡,讓人羨慕、讓人垂涎;但這一切總歸會要歸於平淡,如一杯綠茶,衝了三遍,慢慢地變得不再濃釅,最後變成了一杯白開水;亦如乾陵前武則天的無字碑
  • 人間有味是清茗:一杯茶裡的日常與市井
    其實不然,茶道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百姓日用而不知」茶可解渴提神,亦可祛病消疾;茶可聯絡感情,亦可化幹戈為玉帛;茶可敬神祭祖,亦可會友待客…正如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會幹涸,茶道只有充分融入生活的每一個日常,才會生生不息,歷久彌新。人間有味是清茶。「泡」在人間煙火裡的茶,最有滋有味。神農在民間「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 人生不是一杯茶
    靜處一室,一個人,一杯茶,一本書,沐浴著暖暖的冬日陽光,是不是也可以享受一下都市田園的味道?也許還可以放上一段輕音樂,配上雞鳴狗吠,泉水叮咚……二個人,一張小圓桌,煮茶輕聊,以茶當酒,天南地北,或人生,或世事,或許還有風月……一盞茶、一支煙是不是也可以讓快節奏生活幻化成一首田園派的詩韻?
  • 茶的味道,品過才知道!
    茶的味道,只有品味過才知道。 就像人生的路,只有走過才知道。 「食罷茶甌未要深,清風一榻抵千金。」東坡飯後一杯茶,臥榻酣睡已知足,何必再問鏡花水月? ▲▲▲ 從詩中我們可以讀到:茶能養生,也能修心。功名利祿、煩事擾心,皆不如一盞清茶入喉的滋味。
  • 10首帶茶香古風歌:此生相依,人間白首;千金不易,清茶淡粥……
    01人就像茶得受得了高溫熬,葉片從浮到沉由卷至舒艱辛多少,採茶詩裡一首歌唱破春曉……——《採茶紀》原唱:雙笙02為理雲鬢,為簪銀鉤。明月可鑑,情深亦壽。此生相依,人間白首。千金不易,清茶淡粥……——《白石溪》原唱:洛天依/樂正綾03誰家門前歌聲悠然,半杯清茶半闕臨安,盞中茶暗香冉冉繞三圈,抬頭看日光傾斜,心隨流水潺潺身輕欲上九天……——《梅塢尋茶》原唱:少司命04小徑踏夜白月下,奉杯茶,置杯久茶淡香早發,那一口濃烈難咽下……——《霽夜茶》原唱:小曲兒05
  • 詩詞丨李白VS蘇軾,一個穿越了千年,一個讀懂了歲月
    無拘無束,逍遙獨立於天地之間,任何時候都相信在人生逆旅當中,自己的使命和價值。而蘇軾的一生,則不斷印證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深刻道理。「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這是浪漫的詩仙李白約會知己,舉杯暢飲,還要相約明日以琴助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是惆悵的詩仙李白在經歷了人生太多的榮辱和悲歡之後,對憂愁的深刻解讀。
  • 十句蘇軾詩詞:句句經典,寫盡人生百態
    ——蘇軾《西江月》世間萬事都宛如一場虛無縹緲的幻夢,人生到底經歷了幾度這涼意的秋?當我們走到人生的某一個階段,肯定也像蘇軾這樣感慨過,不論是對時光,還是對人生。其實,在感慨之外,好好生活,努力過好這一生才是最重要的。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浣溪沙》人間最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呀。
  • 蘇軾「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烏臺詩案」(上)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蘇軾和弟弟蘇轍參加了禮部貢舉考試,兄弟二人同科進士及第,一時間名聲大噪,傳遍了整個京師。當時的主考官翰林學士歐陽修,他毫不掩飾對蘇軾的讚賞之情,更是預言蘇軾幾年的時間就會成為北宋文壇的一面旗幟。
  •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想要自由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身上多了很多的褒義的或者貶義評價的詞語,仗義、圓滑、小氣、花瓶等等,褒義的我們引以為豪,去發揚光大它。貶義的我們力求改之。這些評價就像一張張的標籤貼在了我們身上。我相信大多數人不喜歡被打上一個固定的標籤。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萬物皆備於心,心養浩然之氣,蘇軾豁達佛系的一生
    心養浩然之氣,學富五車,知錯能改——蘇軾豁達佛系的一生。一說起蘇軾,大家都知道,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豪,畫家,他的詩詞豁達奔放,又不拘一格,倍受人們的推廣與熱愛。殊不知,蘇軾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也因此養成了豁達樂觀的思想,縱觀蘇軾的一生,亦可分為四個階段,這些呢?可以從詩詞中大致體現出來,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吧。
  • 詩中茶韻丨——清正,清幽,清雅,清心
    品茶即品人,誰說醉人唯美酒,清茶一杯也醉人。清茶一杯,是古代清官廉潔的象徵,體現了茶道清寂無為的禪味。近年來,黨中央以清茶一杯來招待國內外賓客和同志,既不失禮又體現廉正,為人們所稱道。清康熙和乾隆皇帝舉行大宴會也只是喝茶吃點心,而不用豐盛酒宴。明李贄寫了《茶夾銘》:我無老朋,朝夕唯汝。世間清苦,誰能及子。
  • 一個鳳梨酥,一杯清茶,享受下午美好的時光
    端杯清茶,在有風的門廊說說話、品嘗鳳梨酥,看路上放學的孩子們嘻嘻哈哈的邊鬧邊走過;提著鳳梨酥離開時還說不定碰到哪個久不見面的朋友穿過公園的濃蔭。絕佳的購物體驗真的讓人覺得舒適,可以免費品一杯清茶,一塊鳳梨酥,感受一下美好的時光,微熱山丘在我心中體驗絕佳。價格也還算合理,10枚420NT,包裝也算是精美的。就是我心心念已久的鳳梨酥:微熱山丘門店。
  • 新的一年,一杯茶,敬生活所遇
    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年,一杯茶,滿懷心意,敬過去所遇之人、所遇之事!無論是敵人還是朋友、壞事還是好事,都是我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筆。最近幾天,氣溫驟降,空氣裡添了幾分寒意,壓箱底的羽絨服也套上了。節日裡閒來無事,泡一杯熱茶。
  • 蘇軾最後一首詩,點明人生三境界,極少人能到達,蘇軾道出緣由
    蘇軾最後一首詩,點明人生三境界,極少人能到達,蘇軾道出緣由怎樣的生活才有意義?什麼樣的人生才有價值?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你來到這個世上,活在這個世上,一定有你應該做的一些事情,也肯定少不了你不願意做的事情。但是,既然我們來了,那就要把握住自己的一生,活好自己的一生。你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哪怕再爛,再臭,那也是獨一無二的。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蘇軾的名氣很大,才華也是無人能及,他不僅詩寫得好,詞更是一絕,另外在書畫方面還有著極高的造詣,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同時也是北宋最具有創造的大文豪,千百年來人們極為推崇蘇軾。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若人生只如初見 自古佳茗似佳人
    品千年茶道,悟智慧人生,在一盞清茶中,見天地,見自己,見眾生。 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說,"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仿佛在邂逅茶的那刻起,茶葉繾綣飄舞於茶湯間,鵝黃清雅,清素淡雅,宛如琥珀久藏其中,那一刻的清新可人,如宋詞的溫婉爾雅,暗香浮動。 每段茶緣似乎像一名女子的情緣。顰眉嬉笑間,暗藏著一個女人的故事。
  • 沏一壺好茶,靜待一生對飲的人
    給我一杯茶,我可靜我 若有閒暇,我想一書、一茶、一整天。 茶有濃淡,有冷暖,人亦有起伏,有悲歡。且飲一杯茶,任所有的開心、不快都隨茶葉沉澱,心頭了無牽掛。
  • 人間有味是清歡,非常喜歡這句詩,治印留念,感慨人生
    蘇軾信手描繪出一幅淡雅的水墨小品:冬盡春發,乍暖還寒;雨細風斜,疏柳淡煙;日出霧散,清水淺灘;雪沫清茶,蒿筍春盤;品茗把盞,有味清歡。多美的意境,人嚮往之。蘇軾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特別的存在,學貫儒釋道,才通詩書畫。蘇軾的一生也最好地體現了兩句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首《浣溪沙》是蘇軾從黃州再遷汝州時所作。
  •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用蘇軾的話來說,咱們該「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找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境界。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子由,即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軾與蘇轍兄弟二人一向感情深厚。嘉祐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