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顧元森)「窗外冬日的暖陽,只能隔著玻璃眺望,頭頂是十五的月亮,可是河邊不再有燈光……」3月26日,江蘇高院微信公眾號推出MV《第十四天》。現代快報記者了解,這首MV的詞曲作者是江蘇高院的法官趙俊和朱嶸,兩人組成的「奶奶灰樂隊」,已經被不少網友熟知。《第十四天》是他們繼《寧海路75號》和《給你》之後,推出的又一新作品。
△左邊是趙俊,右邊是朱嶸。受訪者供圖
《第十四天》打動網友,紛紛點讚
「街角的小巷,有人戴著口罩歌唱,他唱著愛與信仰,讓人輕易溼了眼眶……其實英雄未必有鎧甲和翅膀,逆流而上也是一種力量,就像四季總會有烈日和冰霜,冬天過去櫻花開滿山崗……」MV《第十四天》的歌詞通俗易懂,旋律琅琅上口,溫暖中蘊含著力量。
江蘇高院微信公眾號中如此寫道:《第十四天》這首歌,獻給一直默默付出的你。無論是聽從號召居家隔離不添亂,還是在各自崗位堅守奔忙,那些感人的瞬間,永駐心田。我們終將摘下口罩,迎來最明媚的春天。
這首MV推出後,引起不少網友關注,「MV創意真棒」「娓娓道來,直達心扉」「歌詞很美」……網友們紛紛評論。網友「@飛天喵」評論道,「第一時間轉發,為系統裡面的偶像樂隊點讚」。顯然他是法院系統的工作人員;還有網友說,「這首是疫情期間最讓人感動的一首歌」,「厲害了奶奶灰樂隊,法院人的驕傲,不僅能辦案,還能各社會傳遞正能量。」網友「@木其月」稱,自己從《寧海路75號》一路追來,成為奶奶灰樂隊的忠實擁躉。「淡淡的歌詞,淡淡的旋律,總能絲絲撥動人的心弦。」還有不少網友開玩笑「建議出道」「辦演唱會吧」。
兩名法官坦陳創作初衷,致敬所有為抗疫默默付出的人
「《第十四天》是我們樂隊推出的第三首MV,第一道是《寧海路75號》,第二首是《給你》。」曲作者朱嶸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去年5月份推出的《整卷少女》,作詞是法官趙俊,但作曲不是朱嶸,所以不能算是「奶奶灰樂隊」的作品。「《第十四天》是我們樂隊的第三首作品,也是我們省法院的第四首作品。」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前年推出的《寧海路75號》的是以法官的視角創作的,去年推出的《整卷少女》《給你》分別是寫法院書記員、執行幹警的。與這三首作品不同,《第十四天》並沒有局限在法院系統,而是以普通人的視角,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寫了普普通通的人,不管是白衣戰士,還是普通的防疫志願者,還有一個個普通人,都能在這首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至於歌名為什麼叫《第十四天》,我們大家都知道疫情隔離中14天的意思,『第十四天』預示著希望,表達出這樣一種希望。」朱嶸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首MV從年後就有了創意,很快就創作完成了。不過受疫情影響,一直沒有到錄音棚錄製,最近錄製完成後,經製作後發布。
詞作者趙俊在個人微信中稱,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將永遠被人們銘記。「我們看見,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這不尋常的數十天裡,被填進了太多焦慮和淚水,慌亂與等待,感動和憤怒,失去與祝福……有人組織捐款、捐獻物資;有人用文字和畫面忠實記錄;有人當起了志願者,為抗疫醫護人員提供各種便利;也有很多專業或非專業的音樂人,寫出了很多優秀的歌曲,鼓舞著我們,給我們力量。在疫情最嚴峻的那段時間裡,奶奶灰樂隊也寫了首小歌。」
趙俊說,這首歌的名字叫做《第十四天》,一是因為歌詞寫於今年元宵節前夕,是武漢封城的第十四天;二是因為這次新冠肺炎的隔離期是十四天,所以對於惶惶不安的疑似病例來講,安然度過第十四天,應當意味著解脫和希望。「我們寫下這首歌,致敬所有為抗擊疫情默默付出的人們,同時也想讓它帶來一些溫暖和希望。」
揭秘「奶奶灰樂隊」,兩名法官是網紅
不少網友對《寧海路75號》記憶猶新,兩年前,這首MV推出,作品中有大家熟悉的寧海路、江蘇高院大樓,還有法庭等場景,歌曲旋律優美,歌詞打動人心,這首MV發布會,一時在網上引起了轟動,很多網友稱其為「機關民謠」。不少網友從那時起,便知道了江蘇高院有兩名有才的法官——趙俊和朱嶸,他們一個作曲,一個作詞,兩人組成的「奶奶灰樂隊」一舉成名。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趙俊生於1983年,朱嶸生於1977年,6歲之差,趙俊滿頭黑髮,朱嶸的頭髮已經灰白。趙俊特別喜歡朱嶸的灰發,覺得很時尚,於是便買來一瓶灰色髮蠟,周末時抹上,把黑髮染成灰發。趙俊喜歡狗,養了一隻雪納瑞,雪納瑞的毛也是灰色的。有一次,兩人開玩笑地說,組的樂隊名字就叫「奶奶灰樂隊」。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法官是嚴肅、理性、不苟言笑的,不過江蘇高院的法官趙俊和朱嶸仿佛是另類,他們創作的作品清新自然,讓人耳目一新。正因為如此,每次他們推出新作品,便會引起大量網友關注。
趙俊這個名字,不少人可能覺得陌生,但說起「桂公梓」這個名字,很多人熟知。「桂公梓」是趙俊的網名,他曾用這個網名出版過反映法官生存狀況的長篇小說《決不妥協》,還寫過科幻短篇小說《金陵十二區》,並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一舉成名。朱嶸是江蘇高院執行局法官,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當年他在蘇州大學法學院讀書時組過樂隊。畢業後,忙碌的工作使他不得不遠離愛好,「當年的文藝小青年已到中年」。
朱嶸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和趙俊的工作都很繁忙,創作音樂作品只是業餘愛好,看到大家喜歡他們的作品,他們很開心。
連結
《第十四天》
窗外冬日的暖陽
只能隔著玻璃眺望
頭頂是十五的月亮
可是河邊不再有燈光
安靜的廣場
那遙不可及的遠方
我有點想念
奶茶店的那個姑娘
街角的小巷
有人戴著口罩歌唱
他唱著愛與信仰
讓人輕易溼了眼眶
總在風起後
懷念如水一樣的平常
人生本來就這樣
是經歷與銘記的過往
是否世上真的有靈藥與妙方
能夠治癒那些苦痛和悲傷
是否起航免不了暴雨和風浪
才令人嚮往地久天長
他戴著紅色的袖章
在小區的門口站崗
她穿著白色的衣裳
奔忙在自己的戰場
命運的無常
平凡的人無法阻擋
但是總有傻瓜
守在你身旁
其實英雄未必有鎧甲和翅膀
逆流而上也是一種力量
就像四季總會有烈日和冰霜
冬天過去櫻花開滿山崗
你說世上一定有靈藥與妙方
能夠治癒那些苦痛和悲傷
你說起航免不了暴雨和風浪
此時我們嚮往地久天長
窗外冬日的暖陽
只能隔著玻璃眺望
人生本來就這樣
是經歷與銘記的過往
(編輯 李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