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兔棲息於北美北部寒冷的地區,在雪地上行走時如履平地,彈跳力十分驚人,在遇到危險時,北極兔會跳起來,並且像袋鼠一樣只用後腳快速跳躍,奔跑起來的樣子像羊駝,再加上那雙大長腿,簡單說就是迷你版羊駝。在夏天,常見於灌木叢邊或有巖石的地方。
北極兔是哺乳動物,比普通兔子體型要大,頭比普通兔子的長,耳朵雖然很大,但卻比普通兔子的小很多,腳掌寬且有厚毛,腿又細又長。北極兔主要以苔蘚、植物、樹根等為食,偶爾也會吃肉,一年生育一次,每窩能產2~5隻幼仔,它們的數量有限,甚至還沒有北極狐的數量多。
北極兔有著非常靈敏有力的四肢和長著長毛的大腳掌,跑起來時速可達65 千米左右且不會在冰雪中下陷,人們因此還給它起了個「雪鞋兔」的稱號。另外,當遇到危險時,北極兔還會站起來,並像袋鼠一樣後腿快速跳躍。
北極兔是兔子界的大哥大,不但體型比普通兔子大,就連腿都比普通兔子的腿要長。普通兔子有著長長的耳朵,可北極兔的耳朵卻短小很多,這是因為在寒冷環境下,長耳朵不利於對抗強風,還會讓自身溫度下降。不過它們還是繼承了兔子家族聽力好的優質基因,而且這對耳朵還是它們溝通的幫手:北極兔的耳朵可以根據不同的位置和姿勢傳達出不同的信息,並以此與同伴交流。
北極兔每年只生一窩小兔子,每窩2 ~ 5隻。雖然繁殖能力不高,但存活率卻很高。北極兔在出生時並非像普通兔子那樣雙眼緊閉,10 多天後才能睜眼,它的好視力一出生就有了。
兔子一般是以植物的根和莖等為食,但北極兔偶爾也會吃肉,尤其是深藏在地洞中的食物。它們會先聞出食物的所在地,然後再挖出食物。
北極兔的警報系統
北極兔通常20 ~ 300 只不等地群居在一起。北極兔並不羞怯膽小,因為這些兔子之間有著強大的通信系統,彼此間會用肢體動作來傳達信息;它們在發現危險時,還會在地上留下嗅覺標記,向途經此處的同伴傳遞信號;它們的大耳朵除了能獲取各種危險信息之外還能傳遞信息,北極兔的耳朵可以猶如軍艦上的信號旗一樣,舞動著給同伴傳達各種信息。
極地變色龍
在寒冷的冬天,北極兔會長出兩層厚厚的毛,裡層為茂密的短毛,可以保溫,外面覆蓋著蓬鬆而又細的長毛,像防護罩一樣,既可以防寒又可以防止髒汙碰到身體,從遠處看除了耳尖處是黑色的,其他地方均為白色,和冰天雪地渾然一體。隨著天氣變暖,冰雪融化,大地漸漸地露出來了,北極兔的毛髮顏色也會隨著天氣的變暖而變化,背部漸漸變成淺灰色,頸部和胸腹部則呈暗藍灰色。北極兔的毛髮之所以隨著天氣變化,和變色龍一樣變色,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免遭天敵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