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生命中的大事,看病是其中一項,也是一般人遇到概率最高的事情,誰能不生病?為了保障農民生了病有錢治療,國家推出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這項保險毫無疑問,解決了很多農民的看病難題,以前每年繳納100元的新農合保險費,真的生病的時候,在當地的醫院可以直接報銷,如果需要轉診的話,當地醫院開具轉診證明,農民在大醫院看病,然後回來辦理報銷手續。報銷的比例也能達到50%以上,可以說是非常划算了。
大多數農民都認為新農合很划算,紛紛繳納,但新農合近年來,繳費幅度一直在上漲,從以前的一年100元漲到今年的一人250元。其實新農合今年不光除了繳費金額發生變化,就連合療本也要統一更換為社會保障卡了。
這也就意味著以後合療本將退出歷史舞臺,農民看病不用合療本,而改用社會保障卡,農民要趁早辦理,以免吃虧。
換了社會保障卡之後,其實對於農民來說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有3個。
第一,社會保障卡可以將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統一起來。以後養老和醫療實現一卡通,社會保障卡既可以用來看病,到時候還能用來繳納養老保險,領取養老保險金。有的地區繳納新農合的時候直接可以拿著社會保障卡去。統一之後,一卡結算,對於農民來說,不管是看病還是領養老金都方便很多。
第二,社會保障卡兼具銀行儲蓄功能。和城鎮職工的社會保障卡一樣,農民的社保卡也可以作為儲蓄卡來使用,它也具備一般銀行卡的儲蓄、結算功能。
第三,農民住院結算、報銷更便捷。以前農民住院報銷需要拿一大堆的材料,新農合合療本、繳費發票等等,有的時候不小心一個材料忘記拿了,就辦不了報銷手續,但是有了社保卡之後,住院前只需要刷刷卡,住院後也是直接刷卡結算,方便的多。
有好處就有弊端,換成社保卡之後,農民反映有下面幾個弊端。
第一,以前合療本能記載詳細的花費清單,農民對於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能有個清楚的了解,但是換成社保卡之後,還得去專門的機構查詢才知道。
第二,有的農民年紀大了,用慣了合療本,換成高科技的社保卡,反而有點不太適應,特別是需要綁定手機,輸入密碼等操作,年紀大的農民覺得很困難。
提個醒,合療本退出歷史舞臺,農民看病要用「新卡」,你拿到了嗎那麼各位農民朋友,你們那裡的合療本更換成社保卡了嗎?你們認為更換之後更方便了嗎?歡迎交流、分享。獲取更多三農資訊前點擊右上角藍色關注按鈕,精彩期待與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