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梁錐刺骨,聞雞夜起舞」是形容古人學習艱苦的成語,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聞雞起舞的祖逖。祖逖為北地大族,為世家高官,與很多高官士族家的放蕩子不同,祖逖自幼便有著對國家的忠義之情,他少年意氣風發,輕財重義,喜歡接濟窮困之人,為當時人所看重。除了出生望族之外,他在學習時三更聽聞雞邊起來讀書練武的精神更是激烈著後人,且讓我們來看一下他的奮鬥史吧。

亂世中的忠臣名將
祖逖因為年少的優秀品格和聞雞起舞刻苦學習早已為人所知,在當時選舉人才為九品中正制的時候,像他這樣的人才朝廷自然不能放過,因此在很早的時候,他就被推舉入孝廉。然時局為晉末期,時期民生不堪,為官者多貪汙腐敗,魚肉鄉裡。祖逖自然是不願意與這些人同流合汙,他在平時便與自己好友劉琨兩人讀書練功,以期望能有一天忠君報國。在此時間,戰亂連綿不斷,祖逖終於等來了他建功立業的時機。
《晉書》祖逖常懷振復之志

事業先從中原開始
當他開始為國家建功的時候發現,整個國家的財政軍事匱乏,當時的皇帝司馬睿在忙著建立政權,財政比較困難,國庫中只有幾千匹布,根本無法對他進行有力的支持。只能認命他為豫州刺史,給他一千人的餉銀,三千匹布,讓他自信招募軍隊,自行製作兵器進行北伐,整個國家當時能給他的裝備只有這些。然而,這絲毫阻擋不了他為國奉獻的熱情,一場為國盡忠的奮戰將在中原打響。

收復故土
在此前往中原之際,有一次祖逖經過大江,曾經暗暗發誓:如果自己不能收復故土,自己就會像這大江一樣,漂泊無依!而後他帶領著自己的宗族子弟,即使這些人 本身出生貴族家庭,他也帶領著族人從最開始的耕地種田,擔柴挑水來進行簡單的軍營建設。而後逐漸的招募兵勇,帶著許多流民開始訓練,祖逖的決心和毅力感染了許多人,人民開始相信跟隨祖逖能有一番成就,於是乎諸多兵民跟著祖逖一起為故土奮戰。祖逖帶領他們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土地,使「石勒不敢窺兵河南」。
總結
曾經深夜聞雞起舞劍的祖逖對的起自己曾許下的心願,他曾經勵志以身許國,而其後他以自己的行動踐行了自己許下的諾言,收復了河南境地。祖逖在歷史星河中有著自己獨特的燦爛的星光,那是以愛國愛民為思想所作出的貢獻。對於曾經顛沛流離的流民,和當時流失的河南故土來說,祖逖的收復使得他們有了歸屬,時至今日,祖逖依舊是人們傳揚歌頌的英雄,因為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
參考文獻:《晉書》、《通鑑》、《資治通鑑》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