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振興戰略既是適應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選擇,又是解決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舉措。從目前來看,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依然不平衡,擺在眼前的是加快農村農村金融制度的創新。2019年12月4日,由中和農信主辦、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資助的「中國農村農村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研究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辦,共同討論農村金融改革發展問題。
中國農村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研究報告發布會現場
在「中國農村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研究報告」發布會現場,專家們一致認為現在中國農村金融領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供給側無法滿足農戶日益增長和千變萬化的金融服務需要,而在供給側最核心和最主要的矛盾是金融牌照供給不足。在這一點上,中和農信作為一直紮根於農村,始終服務於縣域內中低收入群體的金融服務機構來說,一直致力於為其量身定製以小額信貸為主的多元化金融服務產品。中和農信所提供的金融服務,能夠很好地解決農戶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大限度上精準匹配農戶需求。
中和農信提供的小額信貸服務,背後的邏輯是普惠。小額信貸為無法從正規銀行獲得貸款的農戶提供服務,對正規銀行信貸形成了重要的補充。其次,小額信貸在給予農戶信貸支持的同時,幫助農戶獲得信用記錄,完成由「信用白戶」到「信用畢業」的過程,降低了中低收入、中低資產、低社會資本的農戶獲得正規信貸的門檻,改善了農戶的融資能力。最後,小額信貸的特殊信貸合約形成了與正規銀行迥異的客戶篩選機制,能夠為農戶提供更為靈活的貸款方式,如規模更小、期限更短、時間更快等,這是小貸信貸益貧普惠的重要理論機制。
中和農信一直倡導「負責任的金融」理念,積極投身於中國農村金融的建設中。在為農戶提供金融服務的同時,秉承「打通農村金融最後一百米」的使命,注重客戶保護與賦能,提升客戶的綜合實力、抗風險能力,為農戶普及金融知識、進行生產技術培訓等,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體現出「負責任的金融」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來源:中訊財經網
聲明:
1、中國周刊網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責任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