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不平凡的過往,都鐫刻下不平凡的印記,讓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你我,感動、感悟、感懷。
2020年,我們共同經歷了一場又一場錯綜複雜、極不尋常的「攻堅戰」——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戰,絕對貧困殲滅戰,「十三五」收官戰,外部輿論引導戰……風雨、急流,堅守、衝鋒,奉獻、犧牲,奪勝、打贏!當歲月流轉激蕩成河,當歷史腳步去了又來,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龍江大地映射的恢宏思想之光,集聚的磅礴價值之魂,綻放的絢麗文明之花!
一年來,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大戰大考中強化責任擔當,在決戰決勝中踐行初心使命,堅定不移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切實增強思想引領力、輿論引導力、價值凝聚力、文化支撐力,助力龍江振興航船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堅定主心骨,以「新思想」鑄魂立心
「欲事立,須是心立。」一年來,面對一系列急事難事、大事要事,全省在深學徹悟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堅定「主心骨」、把準「定盤星」,從黨的科學理論中把握戰略定力、汲取智慧能力,開闢龍江振興發展新境界。
「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下足「大學習」功夫
一年來,全省不斷在理論武裝中求實、求深、求新、求效,探索黨政指導與媒體引導相結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相結合、機制推動與交流互動相結合、理論深化與實踐轉化相結合的學習實踐。
建立起上下貫通、系統完備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帶頭開展學習10次,舉辦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讀書班,引領全省上下共悟真理、共創輝煌。
搭建起全媒體、互動式理論學習平臺。於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黑龍江兩周年之際,在「極光新聞」客戶端開設學「習」頻道,創新推出「百萬黨員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活動,打造理論學「習」節目《好好學習》《一起學習》,引導龍江黨員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帶動廣大幹部群眾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繫實際學。
上「強國」、登「極光」,看視頻、聽經典,讀原文、悟原理……尚學之氣滿龍江!
「有思想、有價值、有高度」——做足「大研究」文章
「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語重心長、言猶在耳。
一年來,全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搭乘專家、基地、課題「三駕馬車」,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組織完成中央「馬工程」重大研究項目《對接「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實踐研究》,中標國家社科基金91項,設立省社科研究規劃項目549項,在中央「三報一刊」發表理論文章20篇,在黑龍江衛視《新聞聯播》播出「智庫專家談振興」訪談21期,深入闡釋全省政策舉措、發展效能,引發強烈反響……
一本本理論書籍重磅出爐,一篇篇理論文章深邃解讀,像冬日裡的暖陽、春季裡的清風啟迪心靈、陶冶人生。思想的火焰正在龍江升騰!
「接地氣、冒熱氣、添生氣」——備足「大宣講」功課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這一要求,一語道破理論武裝的根本旨歸:「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
一年來,圍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等重大主題,組織省委宣講團集中宣講120餘場、市縣黨委宣講團宣講4600餘場,開展「百姓宣講 志願同行」理論宣講9000餘場,每一場都發自心底、源於信仰,匯聚真情、傳遞力量。中宣部授予黑龍江省基層理論宣講工作三項表彰——團省委「青年講師團」被評為理論宣講先進集體、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周蘇婭教授被評為理論宣講先進個人、「黑龍江宣傳」被評為優秀理論宣講微信公眾號。
——形式多樣化。線下「旮旯秀」「板凳會」,線上「短視頻」「微動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越來越多,「幹部講」和「群眾講」結合的越來越好,「我要說」和「一起說」的氛圍越來越濃。
——內容靶向化。突出宣講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最困難最憂慮最急迫的實際問題,把「陳情」和「說理」協調起來,把「陽春白雪」轉化為「下裡巴人」,讓「大道理」變成了「小清新」。
——隊伍多元化。張慶偉等領導同志以上率下,用深學徹悟的一條條「民生計」,將新思想講出了新溫度;抗疫英雄等各級各類典型閃亮登場,用親身經歷的一段段「難忘情」,講述寒冬溫暖、傳遞人間大愛;「90後」「00後」等廣大青年脫穎而出,用「後浪」奔湧的一股股「精氣神」,彰顯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風採;工人農民等基層志願者主動請纓,用發自肺腑的一句句「真心話」,和家鄉父老共同感黨恩、念黨情,告訴人們:新時代,讓生活更美好!
打好主動仗,以「強擔當」戰疫立行
以往春節,「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而2020年春節,「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全戰線同志以忠誠擔使命,用責任寫擔當,挺進一線、深入「紅區」,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熱溫度,在這場艱苦卓絕的大戰中燃起一把火,撐起一片天!
強主導、立主流,更好強信心
疫情襲來,亦真亦假、莫衷一是的各類信息也蜂擁而至,疑惑、焦慮、彷徨、恐慌——滄海橫流時、雲遮霧罩中,人們迫切期盼,有一個「字正腔圓」的權威之聲帶領大家明辨是非、衝破陰霾。
「鐵肩擔道義,熱血鑄忠誠。」全省迅速建立疫情應對宣傳引導機制,統籌理論輿論、文化文明、網上網下、大屏小屏、省直地方等多方媒介資源,掰開揉碎講道理,深入淺出話常識,強化顯政宣傳,鼓舞精神士氣。開設抗疫專題專欄30餘個,舉辦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56場,播發原創報導4600餘篇。在疫情反彈的緊要關頭,及時連線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作出科學解讀。中央媒體刊播黑龍江省抗疫報導7000餘條(次),創造了一周十上央視《新聞聯播》,一個月內在《新聞聯播》發稿28條(次)的紀錄。塔斯社、路透社等40餘家境外媒體,對黑龍江省戰疫和對俄援助情況作了系列報導。
及時的消息、深入的解讀、鮮活的影像、理性的評論,背後是宣傳人無畏的逆行,頑強的衝鋒,執著的堅守,辛苦的付出,激發出的是龍江人越是艱險越向前、越是危急越勇毅的篤定:「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盡所能、傳正能,更好暖人心
「我報名、讓我來、我先上!」戰疫中,「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願紅」……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星火成炬,點亮了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照亮了龍江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溫暖了平凡而又勇敢的每一個你我!
作為「逆行者」的同行人,全戰線以「筆」為戰刀、以「紙」作戰旗,以「藝」戰疫、以「讀」攻毒,出版《新冠肺炎防控手冊》等防疫科普讀物11種,創作徵集戰疫主題文藝作品1.7萬餘個,組建「雲表演」藝術團,開展「文化進萬家 健康你我他」網絡文藝志願服務,打造「網上文旅」,推出大批線上展館、展覽、全景VR旅遊,發出居家閱讀倡議,推出抗疫專題讀書節目「聲音的力量——豐盈人生」。
作為「正能量」的傳遞人,全戰線廣泛宣傳王春天、於鐵夫等抗疫典型的先進事跡,宣傳龍江人「既樂見風景也不拒風雨,既喜見寒梅又無懼寒霜」的堅毅品格,用一篇篇文稿讚美一個個英雄,用一幀幀鏡頭記錄一幕幕感動!
「龍江加油」!「中國加油」!潤溼的眼底透出堅毅的目光,投向明天依然有風有雨卻更加有夢有愛的奮進徵程!
搭平臺、搭把手,更好聚民心
「要廣泛發動和依靠群眾,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戰略部署,也是全戰線的工作導向、力量源泉。
迅速開通「戰疫情,人人在行動——我向書記、省長說句話」網友建言徵集平臺,開設《防控疫情在線幫》節目,搭建起了解民情、傾聽民聲、匯聚民智、紓解民難的橋梁,徵集留言34萬餘條,解決問題7萬餘個。組織智庫專家獻計獻策,提出高質量對策建議500餘篇……同呼吸、共命運,「初心」與「民心」心心相印。
在全國率先發出「抗擊疫情 志願同行」倡議,動員道德模範捐款2億餘元,組織40萬餘名志願者投身一線,開展入戶排查、值崗消毒、心理疏導等志願服務活動10萬餘項,直接幫扶群眾24萬餘人……舍小家為大家,聚小我成大我。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抗疫鬥爭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必將取得全面勝利。願山河錦繡、國泰民安!願和順致祥、幸福美滿!
唱響主旋律,以「最強音」放歌立言
「導人心者必導於言。」面對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的深刻變化,全戰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全面打開「能說」「善說」的「龍江話筒」「黑土音響」,堅決落實管網治網責任,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構建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和應急處置機制,確保全省思想輿論陣地風清氣朗、固若金湯。
突出宣傳主題,講述脫貧小康收官好故事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十三五」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這些重大的標誌性成果「裝點此關山」,成為龍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生動註腳、華彩樂章。
牢牢把握被中宣部列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首批宣傳省份的有利契機,在中央主要媒體集中刊播成就性報導50餘篇,累計點擊量突破10億。全年推出「六穩」「六保」「脫貧攻堅」等七大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100餘場,首創以摘帽國貧縣(市)作為「脫貧攻堅」新聞發布主體,獲各方好評。聚焦「十三五」輝煌成就,推出《砥礪奮進這五年》《幸福十三五 築夢十四五》《擘畫新藍圖 開啟新徵程》系列報導,營造了「全省黨員幹部以真情換真心,全省人民群眾以真心感黨恩」的濃厚氛圍。
12月24日,張慶偉同志在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鞏固拓展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脫貧摘帽地區鄉村振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全省上下堅信「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必將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
把握宣傳基調,傳遞團結穩定鼓勁好聲音
躬逢盛世偉業,置身錦繡北疆,面向遼闊未來,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為龍江振興提振士氣、凝心聚力,始終是全戰線遵循的基本方針。
聚焦全省「料峭之春、會戰之夏、奮進之秋、火熱之冬」推出系列報導,大力宣傳龍江經濟復甦步伐逐月加快,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亮眼答卷。人民日報刊發張慶偉同志署名文章《堅持以改革增活力促振興》,光明日報「紅船初心」等兩個專版集中刊發反映龍江振興風貌的系列文章,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凝聚奮進力量、堅定發展信心。
聚焦全國兩會、中央全會等重要節點,統籌各級黨報黨刊黨網,協力打造新聞宣傳「頭條工程」,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會議精神,全景呈現黑龍江省學習宣傳貫徹熱潮。創新全國兩會宣傳模式,運用「全息+5G+4K+AR+AI」等新技術,推送重點報導1300餘篇,舉辦「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實現農業現代化」主題新聞發布會,彰顯「中華糧倉」戰略地位,獲中宣部6次表揚。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每一項好成績的取得,每一句好聲音的唱響,都凝結著全省百姓「一個汗珠摔八瓣」的辛勞奮鬥,都源自於龍江人民「愛拼才會贏」的衝勁闖勁。3700萬龍江兒女,每個人都了不起!
拓展宣傳格局,展現全面立體真實好形象
「展形象」是宣傳思想工作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使命。全省在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加快推進以對俄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中主動策劃、強勢發聲,切實肩負起「展形象」的龍江使命。
把握在全球率先有效控制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出版發行等「風景這邊獨好」的「中國之治」「中國之智」,用一篇篇報導、一幅幅照片、一個個鏡頭,全方位、全領域、多視角、多元化展現龍江風採、中國氣派,引導國際社會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認識。對外文化交流合作走向深入,俄語節目《你好,黑龍江》在俄落地播出,紀錄片《我們的男孩》讓中俄人民情感升溫……
彰顯「國際範」,傳播「中國風」,拓展共鳴點、增強認同度、提升感召力,龍江外宣搭船出海展形象,借勢發力美名揚!
高揚主基調,以「正能量」樹人立德
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全戰線始終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堅持宣傳引導、典型引帶,堅持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月映萬川、輝映萬物。
築愛國主義之基
「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扎在土裡。」高舉愛國主義精神旗幟,出臺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具體措施,建立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廣泛開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和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重大宣傳活動、「奮進新時代 聚力強軍夢」全民國防教育月活動、新時代愛國主義思政課融媒體直播活動、「我和我的祖國」等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命名全省第七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5個,在綏芬河市設立國內唯一一家中共六大歷史資料館。五大連池市保護紅色遺址遺蹟、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的做法,入選中宣部愛國主義教育創新案例……
脫貧攻堅、全面小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龍江兒女自豪地說:「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祖國的強大,是生命最厚重的底色,是生活最幸福的暖色。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
固思想道德之本
「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出臺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實施意見,創新選樹機制,制定全省道德模範和「龍江最美人物」學習宣傳活動管理辦法,打造「龍江群英榜」系統綜合平臺,推出「龍江楷模」「新時代龍江好少年」等先進典型272人(個),命名第六批全省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20個,13人被中宣部選樹為全國先進典型,24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冷友斌當選全國誠信之星,實現黑龍江省零的突破。舉行「戰疫有我·感動龍江人物(群體)」「最美脫貧攻堅奮鬥者」等系列發布儀式,組織開展「奮鬥的榮光」扶貧隊長丁鐵剛先進事跡宣講會、「青春在戰疫中綻放」巡迴報告會、百名道德典型百場報告活動……
從不斷湧現的「好人」到各行各業的「最美」,從受到表彰的「奮鬥者」到默默無聞的志願者……灼灼之光匯聚成了一道璀璨的道德星河。讓我們追著這束光、融入這道河!
樹精神文明之風
「文明花開結碩果,同心掬得滿庭芳。」全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工作進一步深化,哈爾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復牌成功,實現「三連冠」。樺南縣成功躋身文明城市行列,創造了「首創首成」的佳績,實現了「摘掉貧困帽,掛上文明牌」的華美蝶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廣泛拓展,5584個中心(所、站)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作用發揮更加突出。鄉風文明建設深入推進,全國鄉風文明建設現場會在通河召開,通河縣樺樹村入選首批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志願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在全國率先建立「省級事業機構+議事機構+社會組織」的志願服務頂層架構,成立志願服務基金會,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愛國衛生運動不斷深化,「餐桌革命」專項行動守護「舌尖上的健康」、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文明之風潤澤龍江,文明因子「日用而不覺」:餐桌上,「公筷公勺」「光碟行動」漸成時尚;馬路上,相互禮讓、各行其道成為默契;上網時,健康瀏覽、理智表達成為習慣……一街一景、一言一行,每一個「小氣場」匯聚成文明「大氣候」。龍江人民洋溢著美的笑容,龍江大地湧動著愛的暖流!
錨定主目標,以「軟實力」惠民立本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決策,標誌著文化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近年來,全戰線始終把文化強省、旅遊強省建設作為重要戰略目標,把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作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手,主動作為,創新實幹。
優化供給服務,滿足新期待
人民是時代的主人,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推動文旅融合,根本目的在於更好適應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
制定《全省優秀文藝作品創作生產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建立三級重點作品創作管理機制、文藝創作展演示範點,立項扶持話劇《國之重器》等21部作品。長篇小說《父親的入黨申請》、電視劇《中國糧》入選中宣部重點跟蹤項目,電影《去找崔道植》榮獲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打造「城市之光」「金色田野」活動品牌,推出第四屆農民文化藝術節、「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等群眾性文化活動7000餘場。開展「書香滿龍江」全民閱讀,舉辦「書中自有春日」等主題活動600餘項。推進數字農家書屋閱讀平臺建設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提供免費圖書10萬餘種,農村電影放映9萬餘場。實施省精品圖書出版工程,19個項目獲國家級基金資助,以省委名義表彰第二屆黑龍江省出版獎。黑龍江博物館新館、文學館和版畫博物館建設有序推進……
到博物館看展覽、在家門口聽大戲、去文化站上網衝浪……全省文化惠民工程遍地開花,既有「便利快餐」又有「饕餮盛宴」,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深化體制改革,釋放新活力
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效益!深化體制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旅生產力的根本途徑。全戰線始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運用改革思維、改革辦法,推動文旅之舟在改革之海揚帆遠航。
傾力打造「極光新聞」客戶端融媒平臺,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組建全國首個區塊鏈新聞編輯部,形成多聲部的宣傳矩陣,註冊用戶已達210萬。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實現省市縣三級貫通。建成全省智慧旅遊平臺,對接重點景區視頻94個、閘機31個,形成一體化的智慧旅遊監管服務模式。省廣電網絡集團與國網整合,黑龍江新聞社、省演藝集團改革,黑龍江日報印務中心、冰城畫廊轉企改制……
各項改革蹄疾步穩,方法路徑愈加成熟: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堅持系統觀念,下「一盤棋」、打「組合拳」;堅持法治方式,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在深化改革中完善法治……
強化產業發展,培育新動能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也是全省文旅產業發展一直以來的目標。
編制文化強省建設規劃和全域旅遊、冰雪產業規劃,出臺國有文化企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省屬國有文化企業重大事項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支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工程納入全省「十四五」規劃。推動龍騰文化藝術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北方劇場冰秀項目建設。組織文旅企業參加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獲優秀組織獎和優秀展示獎。加強旅遊資源推廣,成功舉辦第三屆旅發大會、首屆「未來影像·冰雪電影展」、文旅助農直播等活動,組織家鄉明星、網絡紅人為龍江「打call」,為實現文旅產業全鏈條、多元化、集群式發展聚能加油。在「2020年冰雪旅遊十大人氣傳統目的地」榜單上,黑龍江佔據「半壁江山」,哈亞雪黃金線路領銜「冰雪旅遊十大人氣線路」。
如今,全省文旅產業資源要素配置進一步優化,各類文旅市場主體不斷壯大,標誌性的文旅產業項目逐漸增多,「一核、一帶、兩廊、三區塊」的產業空間布局正在推進……陌上花漸開,希望次第來。實現龍江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們有信心有能力。
鍛造主力軍,以「大宣傳」強勢立業
「宣傳思想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全黨動手。」「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全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全力推動宣傳思想工作實起來、強起來。
以黨建為統領,增強組織力
讓黨的旗幟高高飄揚,是宣傳思想工作的方向所在、力量所在、優勢所在。
始終把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放在首要位置,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宣傳思想工作,加強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宣傳紀律、工作紀律,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打造健康向上的機關文化,激發乾部愛崗敬業、求實奉獻的工作勁頭。
當好黨的「喉舌」,堅定不移地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旗幟鮮明愛黨、護黨、為黨,龍江宣傳人初心不改、使命不怠!
以《條例》為遵循,增強凝聚力
《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作為宣傳領域的主幹性、基礎性黨內法規,以剛性的法規制度為全黨開展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導和重要支撐。
省委出臺貫徹落實《條例》的若干措施,明確55項重點任務,並提出「四個納入」的工作要求,把各方職責明確起來,把各種力量調動起來,構建橫向聯合、縱向互通、齊抓共管的「大宣傳」格局,確保中央和省委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展若干措施解讀報導,13位市(地)委宣傳部長集體發聲闡釋,掀起立體式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全省宣傳思想工作發生深層次、根本性變革,宣傳思想部門底氣十足、信心倍增,工作共融、資源共享、制度共建、發展共贏的局面正在形成。
以「四力」為目標,增強戰鬥力
宣傳思想工作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沒有「幾把刷子」是幹不了的。
深入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加大幹部培訓力度,加強年輕幹部使用,培厚人才成長沃土。開展「讀書成長季」活動,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提升信息工作質量,實施「盛軒」品牌計劃,在中宣部高端信息平臺發稿數量創歷史新高。開展「鑄魂小康龍江」調研,形成重點調研成果78篇。開展「走城入縣訪村」調研,省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分別率隊,實現重點線路和特色調研點調研全覆蓋,6篇調研成果入選「全國優秀調研報告」。
腳行萬裡眼自開,思如大江筆如鋒。全戰線幹部「四力」不斷增強,「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腳步愈發勤快,「萬事浮雲都勘破」的慧眼愈發深邃,「紛繁世事多元應」的頭腦愈發靈活,「文章不寫半句空」的文風愈發樸實。
「知向何處則方向不惑,明所從來則動力充足。」
2021年是建黨百年、「十四五」開局之年。
百年大業,像一泓清泉,流淌著歲月之歌;
新猷大展,似一把火炬,引領著前進之路。
徵途漫漫!不畏山高路遠的宣傳人,山川會回饋以最奇絕的秀色;
惟有奮鬥!勇於頑強拼搏的龍江人,歷史會回報以最壯麗的山河。
(責編:李宏頔、李忠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