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了!十幅名畫為何變成了大猩猩?

2021-01-20 貓眼電影

香蕉為什麼會著火?

猩猩威利為什麼要在婚禮上痛哭?

安東尼·布朗名畫系列背後到底有多少秘密?

...

大家別著急哈

小編這就來帶您深度解讀「威利名畫系列」

挖掘安東尼作品中潛藏的故事

展覽中的「威利名畫系列」包含安東尼·布朗創作生涯中的兩部作品:《威利的畫》(2000)與《夢想家威利》(1997)。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隻名叫威利(Willy)的可愛小猩猩,它經常感到自卑,但依然有腦洞很大的幻想世界。在「威利名畫系列」中,安東尼就讓威利豐富的幻想走入了名畫中,用詼諧幽默的方式重新詮釋了藝術史上的名家作品。

一、麵包與火苗

熟悉安東尼作品的朋友們都知道,安東尼是一個狂熱的「超現實主義畫派」鐵粉,從第一部作品《穿越魔鏡》開始,安東尼便經常在畫面中直接(或間接)借鑑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馬格利特及達利等人的作品。在「威利名畫系列」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安東尼的這種致敬手法。

比如,下面這幅作品:

這裡,威利一不小心進入了法國畫家米勒筆下的《拾穗者》的世界。神奇的是,米勒畫中遠處高高堆起的谷堆在威利的世界裡卻變成了各種各樣的麵包。許多觀眾都非常奇怪這一點:

「為什麼要變成麵包呢?蛋糕不行嗎?」

實際上,如果大家曾經觀賞過超現實主義畫家的作品,便會驚奇的發現,這些大師們真的!真的!很愛畫麵包。

安東尼最愛的馬格利特就經常把麵包直接畫在作品裡。「瘋子藝術家」達利也曾在大街上扛著麵包,像行為藝術一樣在眾人面前炫耀。對於他們來說,超現實繪畫的目的就是炸開井然有序的藝術準則,讓尋常的事物在碰撞中變得不尋常。如此說來,麵包雖是大家餐桌上天天可見的普通食物,但藝術家卻偏要用一種高大上的行為去表現麵包的獨特性,這就「迫使」觀眾會站在畫作前思考「麵包」背後的意義(麵包表示:好累)。這種方式表面上看起來戲謔,實際上卻在無意識中突破了思維的定式。安東尼非常欣賞超現實主義畫家這種思考路徑,因此不僅僅是《威利的畫》,在1987年出版的《克裡斯蒂都知道》中,安東尼也將馬格利特的麵包繪畫悄悄地安放在爸爸背後凌亂的背景中。

當然,超現實主義畫家不僅對尋常物感興趣,還對尋常物的表現方式感興趣。比如,下面這幅作品中,安東尼直接借鑑了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的著名作品《記憶的永恆》。

這幅畫中,威利夢見自己獨自行走在荒涼的沙漠中,圍繞他的是碩大的香蕉形象的不明物體。雲層翻滾,烈日驕陽烤得左上方的一隻香蕉燃起了通紅的火焰。

等一下!為什麼香蕉會著火呢?

重點來了,請朋友們拿出小本本記好:

因為,這也是超現實主義繪畫流派的一種表現手法。

在馬格利特的繪畫中,他經常讓一些從來不會著火的物品——比如,雞蛋、紙團、鑰匙與小號,統統燃燒起熊熊大火。我們從常識認為這些東西在現實中是不會著火的,但馬格利特就是要突破常識,在這種意外的情境中探索人們的情緒。

大家可以體會一下,當我們面對著火的鑰匙時,自己的情緒是否會跟著火急火燎呢?

實際上,「燃燒物品」的藝術手法是超現實主義畫家用畫面形式調動在場觀眾情緒的一種互動手法。就像《威利的畫》這幅作品中,遠處燃燒的香蕉何嘗不在「燃燒」觀眾的內心呢?火焰勾起了觀眾一種煩躁、焦慮的情緒,而這種情緒也正是威利身處達利繪畫中的感覺。同樣,如果大家到展廳現場仔細觀看安東尼創作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您也會在小細節裡發現一把燃燒的鑰匙。在小編看來,這可能代表著愛麗絲面對即將到來的奇幻世界恐懼不安的情緒。

二、我的夢境,我的恐懼與欲望

在我們大家的印象裡,安東尼·布朗一直被冠以「超現實主義繪本大師」的稱號。仔細想想,難道僅僅是因為借鑑了超現實主義繪畫中的麵包或者火苗,就可以被稱為大師了嗎?

NO,naive!(敲黑板.jpg)

超現實主義流派最大的特色,便是借鑑了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有關夢境的說法。在佛洛依德看來,夢境中發生的事情揭示了做夢者潛意識中深藏著的欲望與恐懼。

通俗點說,我們平時或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害怕的事情,這些情緒統統都被理性、常識等現實因素壓抑在內心世界的深處。但沒覺察到不代表它不存在,欲望與恐懼一直在蠢蠢欲動,等待著時機釋放。

有觀眾曾問小編,為什麼威利要在婚禮那幅名畫作品裡哭呢?

熟悉安東尼作品的觀眾知道,在「威利系列」中主要有三個人物:「威利」、暗戀的女孩「米莉」以及經常欺負威利的「鬧事大鼻子」。上面這幅作品中,安東尼將兩幅作品搬到了一個世界裡,他讓威利變成了《吶喊》中那個面臨世界末日尖叫的怪物,同時讓大鼻子和米莉扮成了一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新婚夫妻。

那麼,威利究竟為什麼會哭呢?

因為在這個超現實世界裡,威利看到了他潛意識中最害怕的事情——大鼻子搶走了他有些暗戀的米莉,毀滅了他的幸福。如果我們翻閱「威利系列」其他故事,其實很難看到威利有如此畏難的恐懼情緒。面對大鼻子的欺負,威利總是可以用很多方法幫助自己脫離困境。但在安東尼帶來的潛意識繪畫裡,威利卻深刻認識到,無論自己用多少小伎倆擺平大鼻子,內心深處他依然害怕著這個「強者」,而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loser,無法保護心愛的米莉。因此,當威利真正面對了真實的內心恐懼時,他留下了淚水。

在「名畫系列」另一幅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威利相似的擔憂。

這幅作品裡,安東尼將威利與米莉替換成了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與達芙妮。傳說,愛神丘比特被阿波羅的懊惱所激怒,於是向阿波羅射出一隻金箭,同時向達芙妮射入一隻鉛箭。於是,阿波羅瞬間愛上了達芙妮,他熱情似火,達芙妮卻冷若冰霜。她憤然拒絕了阿波羅的求愛,在河神的幫助下,變成了一株月桂樹。在《威利的畫》中,米莉的雙手正如達芙妮一樣開始長出月桂樹的枝椏,她輕飄飄地向天空中飛去,差點把威利也帶起來。威利害怕極了,一把抱住米莉的雙腿,怯怯地望著米莉,似乎在乞求她的停留。

在「威利系列」中,威利確實有些喜歡米莉,從故事角度我們其實很難覺察出威利面對米莉時的心理活動。但在這幅致敬作品裡,威利的潛意識再一次暴露,不管他在故事中如何淡定地同米莉相處,在「阿波羅與達芙妮」的世界裡,威利面對米莉實際是有些自卑的,而這種自卑的源頭,有可能正是來源於面對大鼻子時潛意識的恐懼。

But!

像上文所說,潛意識不僅包括恐懼,還有欲望。威利在潛意識裡也想成為強者,想當大英雄,受到米莉崇拜。

偶爾,威利也會幻想自己成為一名騎士,身著英武戎裝,在戰馬的嘶吼中將手中長矛刺向惡龍。不遠處,米莉正跪在地上,默默祈禱著騎士不要受到惡龍的傷害。在威利充滿英雄救美的幻想中,安東尼為他加入了「聖喬治屠龍」的故事背景。傳說,惡龍盤踞在城牆外,要求國王把公主奉獻出來,公主害怕極了,便請求路過的聖喬治幫助。於是,聖喬治便殺了惡龍,解救了公主。仔細看去,惡龍的形象正是讓威利感到恐懼的大鼻子,在畫面前端,大鼻子經常佩戴的帽子已經狼狽地掉在了地上。或許,這正是安東尼用畫面講故事的魅力,我們並沒有看到這場對抗的結局,但墜落的帽子似乎已經表明了威利的勝利。

三、藝術的創新與重複

作為繪本大師的安東尼·布朗曾是英國利茲藝術學院的一名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這段經歷讓安東尼有機會認真學習了許多藝術史方面的專業知識。在成為童書插畫師之後,安東尼也曾在畫廊工作過一段時間,為觀眾講解名畫背後的故事。講解的過程中,他發現許多觀眾對藝術史非常感興趣,只是困惑於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切入。於是,在創作《威利的畫》這部作品時,安東尼便在畫面中安插了許多藝術史上的奇聞異事小彩蛋,來幫助觀眾賞析作品。

在這幅作品裡,安東尼模仿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文西著名的作品——《蒙娜麗莎》。傳說,這是一幅無法確定身份的女人像,但在達·文西細膩的筆觸中,她卻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蒙娜麗莎為什麼會微笑?

這個問題幾百年來一直困惑著世人,同時也引發了許多神秘的傳說。有人說,蒙娜麗莎古怪的微笑,其實是因為得了牙周病而導致牙齒掉光的結果。還有人說,蒙娜麗莎之所以露出這樣的微笑,是因為她即將身為人母。沉迷藝術故事的安東尼非常了解這樣的傳說,於是他特意在畫面左側放置了一副假牙,來回應牙周病的說法。威利則在這幅畫中變成了一個玩偶,大猩猩模樣的蒙娜麗莎緊緊地把它攬在懷中,溫柔的眼神似乎是在期待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子。

實話說,小編在通覽安東尼作品的時候,腦海中最經常浮現的就是蒙娜麗莎。因為,安東尼一直有意無意地將蒙娜麗莎安排在自己的各類作品中。

比如,《大猩猩》中漢娜上樓梯時出現的畫像,或者《公園裡的聲音》中髒髒同爸爸回家的路上,那位與藝術家哈爾斯筆下《微笑的騎士》跳起舞來的女人——小編分辨了一下,原來都是蒙娜麗莎!這種循環使用某個形象的方法,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無意識地記住了這幅名畫。不得不說,大師就是大師,巧妙科普藝術的手法,真是妙妙妙!

小編認為,安東尼的作品中確實有許多創新,但經常也有戀舊般地重複使用。除了蒙娜麗莎之外,早期創作中的許多形象安東尼都會拿來反覆使用。

比如,下面這幅作品中,安東尼模仿波提切利的作品《維納斯的誕生》。

原畫中維納斯女神姿態怡然地從海中出生,左上角的風神與晨曦女神為她吹拂發梢,右側的花神則為她披掛華裳。但在安東尼筆下,維納斯則變成了沐浴中的「維納猩」,畫幅上方的花灑與貝殼裡的小香皂都讓整個畫面看起來充滿了趣味。

於是,好多觀眾又問小編了,為什麼「維納猩」非要擺出這個姿勢呢?有讀者認為,「維納猩」的姿勢或許借鑑了安東尼最喜歡的女明星瑪麗蓮·夢露的姿勢。非常棒,小編也覺得有一定道理!但是,小編在查閱資料的時候突然發現,原來這個「維納猩」的形象其實在安東尼繪畫早期就已經出現了。從藝術學院畢業後,安東尼曾在當地畫廊從事賀卡繪製工作,在這段時間中創作出的許多形象——比如沐浴的猩猩等,都成為日後安東尼作品中的主要元素。

當然,除了「維納猩」之外,還有猩猩與小熊。

大家去展廳的時候,也可以找找看哦,其實還有許多類似的元素,安東尼一直在重複使用。所以說,每個天才藝術家的作品,一定都是在創新和重複之間搖擺產生的,創新會帶來新穎的思考,但元素的積累卻可以為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說了這麼多,小編依然還是沒能把展廳內所有的名畫系列講完...(捂臉)

比如,這個:

這個:

還有,這個:

可以說,安東尼每幅作品背後,都有一個非常龐大的世界觀及藝術觀等著大家去挖掘。不過大家千萬不要擔心,展廳內會有專業的免費講解等著大家來一起來解密哦!

行,小編也要再去展覽現場深度學習了

期待與大家相遇呀!

開啟盛夏藝術之旅

「安東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館」等著你!

相關焦點

  • 「吶喊」二創變成可愛動物扭蛋 為何日本設計總愛玩轉這名畫?
    【吶喊】二創變成可愛動物扭蛋 為何日本設計總愛玩轉這名畫?最近港人壓力大,應該都會想大聲「吶喊」一番。提到「吶喊」,就不得不提挪威畫家愛德華孟克的同名代表作。如今《吶喊》已是家喻戶曉,周邊商品亦是推陳出新。
  • 7幅迷惑又高價的世界名畫!
    其實名畫代表著名氣和價值高,但並不代表著都能被大眾所接受。 不是所有的名畫都像《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薩達· 蒙迪》一樣得到了大眾的認可。 就在全世界最貴的8幅畫中就有3幅,它們以迷惑的外觀迷惑得達到了驚人高價。
  • 當世界名畫變成Q版頭像,蒙娜麗莎俏皮,梵谷可愛
    世界名畫我們可能不太了解,但這組Q版激萌的世界名畫頭像你一定要保存!誰看了不說一句太可愛了呢?直戳我心呀~李奧納多·達·文西第一幅《蒙娜麗莎》,塑造了一位資本主義時期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典雅恬靜,雖沒有眉毛和睫毛,但面龐看起來十分和諧,蒙娜麗莎的微笑神秘莫測,似笑非笑,有專家利用微表情理論得出結論: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散發著神性和人性的光輝。
  • 故宮有幅傳世名畫,畫的是老虎卻像只病貓,專家:放大10倍再看看
    從金銀首飾到瓷器名畫,應有盡有。而今天要說的便是其中一件很奇特的畫,名叫《峰虎圖》。可是在《峰虎圖》這幅畫中,老虎卻成了「病貓」,不僅一點都不威風,而且看上去萎萎縮縮,顯得很頹喪。這樣的老虎論誰看了都不習慣,那麼這幅《峰虎圖》是如何成為傳世名畫的呢?
  • 古典十大名畫,第八幅真的是美極了,你喜歡哪一幅呢?
    小編最喜歡的一幅畫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一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中的少女有沒有給人一種舒適的視覺體驗:順便給各位觀眾老爺再推薦幾幅名畫。1、《自由引導人民》,是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創作的一幅油畫。於1874年被羅浮宮博物館收藏。無論是從畫面構圖還是整體氛圍來說都是精彩絕倫。
  • 世界名畫遭遇肥貓!有貓的名畫才是真跡,你們人類不懂藝術!
    有一天,她突然想讓自己的貓進入PS世界名畫,並不覺得效果很好。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手裡又多了一隻貓。彼得羅瓦和她的橘貓扎拉圖斯特拉一起重新「創作」了150幅世界名畫,並總結出版了一本名為《肥貓藝術課》的書。 傑克·大衛·路易的名作《越過阿爾卑斯山的聖伯納德狹口的拿破崙》中,拿破崙取代了橘貓。 時星人:我要徵服世界!
  • 科普聞名世界的74幅名畫
    15、迭哥·德·席爾瓦·委拉斯開茲——英諾森十世肖像該畫或許是作者最為傑出的一幅肖像,畫中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羅馬教皇。三幅畫中三對舞伴,三個場合,三場舞會,三段愛情的發生。不久,他用這位少女做模特兒,創作了這幅名畫。61、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級浪,這幅畫是根據俄羅斯民間傳說創作而成的,你能看出這幅畫妙在哪裡嗎?
  • 當世界名畫的主人公變成小鴨鴨...
    舉報   繪畫是人類藝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色彩、構圖以及畫家自身的技法、創意,誕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世界名作,不過對於任何一幅畫作
  • 龍珠:七種大猩猩形態,賽亞人被刪去的設定,悟空變成白神大猩猩
    還有一個就是可以變成大猩猩提升十倍戰鬥力。並且,重傷恢復這個能力對早期實力弱的時候還有用處,變強之後這個能力就顯得有點不給了。但是,變成大猩猩,無論是達到什麼程度,都可以繼續提升十倍戰鬥力。可惜,變成大猩猩需要有尾巴。悟空和貝吉塔的尾巴都無法再生長出來了。但是,隨著龍珠超和龍珠Z中各種超級賽亞人的出現,一些厲害的作者也隨著畫出了各種版本的大猩猩形態。算起來也有七種之多。
  • 小學生網課上出cosplay風 經典名畫來一套
    還要把它們給穿上,我拍照的時候容易笑,好幾遍才完成這幅畫。在NG了十多次後作品眉目之間透露出一本正經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冷峻的小眼神別說,還真有幾分神韻《抱銀鼠的女子》為了這些名畫大家是把能用的全都拿出來了同樣是二年級的李明爔一口氣扮演了兩幅名畫/////
  • 名畫和貓,我選擇舍貓救名畫
    在新一期《奇葩說》中有一個有趣的話題"奇葩星球美術館著火了,你只能救一幅名畫或者一隻貓。你會如何選擇?」。說它有趣是因為整道題不會有完全正確的解題方式。至於那一個選擇更能讓人理解,或者打動人,取決於答辯者所站的高度。
  • 齊白石畫鼠,畫成兔子,為何成天價名畫?專家:看「鼠」字咋寫的
    「斷章取義」看局部,要真是把老鼠畫成了兔子,那怎麼可能畫出一幅就值一千多萬的名畫來呢?>豐年多鼠圖在專為生肖而作的《豐年多鼠圖》裡,齊老也仍然堅持把老鼠真實的「偷食」模樣畫了出來,畫中的確有三兩隻鼠兒畫得有些像兔子,那為何他把生肖鼠畫成
  • 龍珠:貝吉塔除了弗利薩,為何不怕基紐這些人?大猩猩戰鬥力18萬
    其實,早期的貝吉塔有一個大底牌,那便是變成大猩猩。基礎戰鬥力就達到一萬八的貝吉塔,變成大猩猩之後,戰鬥力提升十倍。這樣一來即便是戰鬥力達到十二萬的基紐都不是對手了。因為貝吉塔和悟空不同,即便變成大猩猩也不會失去理智。並且,貝吉塔變成大猩猩和悟空戰鬥的時候,悟空說了這樣的一句話:沒想到變成這麼笨重的形態,速度居然沒有減慢!
  • 張明傑:傳世名畫李公麟《五馬圖》為何會流失日本?
    如果要選定我國十件傳世名畫,這幅畫卷極有可能名列其中。只是這件稀世之寶1930年流入日本,後又傳毀於「二戰」戰火。誰知就在去年歲末,東京國立博物館官網公布,將於「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特展(1月16-2月24日)上,展出這件消失已久的名作,令世人大為驚喜。
  • 老虎被他畫成喪家之犬,為何卻譽為傳世名畫?專家:往老虎屁股上看
    傳世的名畫或者是古董更不在少數,很多作品讓現代人看了都驚嘆不已。 但是有一幅被掛在故宮博物院的古畫卻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只見這幅畫上畫了一隻老虎,但是給人的感覺卻非常的不舒服
  • 看見世界丨世界十大名畫
    羅浮宮於1804年首次展出了這幅畫。在20世紀之前,《蒙娜麗莎》在藝術界之外鮮為人知。但在1911年,一名羅浮宮前僱員偷走了這幅畫,並把它藏了兩年。盜竊案以後,鞏固了這幅畫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並使數百萬人接觸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2.'The Last Supper' 最後的晚餐
  • 他將老虎畫成「病貓」,為何卻成為了傳世名畫?專家:看老虎眼睛
    ▲老虎畫像現在但凡能夠進入故宮的古畫基本上都可以定義為傳世名畫,歷史上有那麼多人畫老虎,恐怕也有好幾幅經典的虎圖入藏故宮了吧?故宮流傳下來的名畫中確有虎圖,但最著名的一幅虎圖《蜂虎》,卻畫得讓人看了不禁大笑:這幅畫把老虎畫得像「病貓」一般的樣子!看到這幅虎像,不少網友笑道:這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 一幅名畫,一隻貓
    新一期的《奇葩說》剛剛討論了:如果博物館有一場火災,有一幅名畫和一隻貓,只能救一個,你救誰?我下意識的念頭就是救畫,我知道,也許有人會說,貓咪是生命啊!難度生命沒有一幅畫重要嗎?但是我知道這幅畫它所帶來的價值,我知道它能帶來的影響,甚至我能夠想像到這幅畫能讓後人如何驚嘆。它既然是幅名畫,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也許沒有第二幅《蒙娜麗莎》,也沒有第二幅《清明上河圖》,即便有一些技術可以保存它的樣子,但是它不是原來的那一幅了,從那個時代留存下的「美人」在火中燒死了。貓雖然活著,但它總會有死去的時候,救下它,也只是暫時救下!而救下畫,即是永遠的救下。
  • 歐巴馬為何形容「中國像800磅大猩猩」?
    「中國在亞太像一隻800磅的大猩猩。」此話最近出自歐巴馬之口。據僑報網2月23日報導,一國總統說別國像大猩猩?先不用驚訝,這句話其實是一句美國俚語。不過,美國政客在談到中國時,十分愛用。歐巴馬說:「我們在那裡(亞太)的關切是,中國就像一隻800磅的大猩猩。如果我們允許他們設定那裡的貿易規則,美國企業和美國工人就會被排除在外。」
  • 麥當勞竟用2幅海報搶走千萬名畫風頭!跨界藝術背後還有啥野心?
    10月5日,當國人還在國慶長假中歡騰時,倫敦蘇富比發生震驚世界的一幕——英國街頭藝術家班克斯的作品《女孩與氣球》在拍出140萬美元的高價後(約合人民幣968.6萬元),隨即啟動自毀模式,頃刻間作品被暗藏在畫框內的碎紙機切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