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曾母暗沙僅有400公裡,曾建華人王國,納土納為何成了印尼的?
在我國,南海是最大的一片海域,總面積達到了350萬平方公裡,其中屬於中國範圍內的有210萬平方公裡。這是我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域。
大家都知道南海最難是曾母暗沙,但是少有人知道,在曾母暗沙西南400公裡外,還有一個納土納群島,那裡曾經建立一個華人王國,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為何如今成了印尼的一部分?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納土納群島的前世今生。
納土納群島,中文名字是安不納群島,距離我國國土最南端曾母暗沙,僅有400公裡。這裡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傳統的管轄地帶。
在南海,中國漁民活動非常頻繁,為了作為標記物,中國漁民給這裡的島嶼取了很多有中國特色的名字,如今成了這裡是中國土地的鐵證。
比如說,比較大的太平島、中業島是因為羅卓英在南海接收日軍投降時的兩艘軍艦。而南威島則是代表了國民黨軍隊在南海宣誓自主權揚威異域的形象。
再往前追溯,1909年清朝的水師提督李準帶兵巡視南海,先後命名了15座島嶼,包含了伏波島、甘泉島、珊瑚島等。
1935年國民黨政府又公布了所謂的「九段線」,並且認可了法國人、荷蘭人的一些島嶼命名,實際上傷害了中國在南海的權益。
新中國成立後,南海的島嶼大都有了一個中國文化的名字。比如最有名的曾母暗沙,其實原來叫詹姆斯,改成曾母,很容易讓人想到那個曾子的母親。
納土納群島,是南海最大的群島,比其他島嶼面積加起來都大得多。中國古代在這裡的捕魚航海行動,都離不開納土納。
打一個或許不恰當的比方,九段線內的那些小島嶼,相當於蒙古高原上的敖包,而納土納就是一片綠洲一個大型營地。
早在漢朝前,這裡就被中國命名為「漲海」,納土納群島則被稱為「極大崎頭」 。比如說,東漢楊孚《異物志》:「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意思是說,在漲海中的崎頭嶼群島這片水域,水淺,而且多有暗礁。
到了宋朝,越南雖然早已從中原王朝獨立,但是納土納群島始終都被認為是宋朝的國土。
明朝鄭和下西洋,把納土納附近海域稱為「石塘」,而納土納群島則稱為「石塘嶼」,納土納最大的島嶼大納土納島,被稱為「萬生石塘嶼」。在此時,萬生石塘嶼實際上已經成了鄭和船隊的海上中轉站,有上萬人在此生活定居,這就是「萬生」一詞的來歷。
鄭和下西洋在朱瞻基統治時期被迫結束,但是朱瞻基把納土納正式納入了明朝的統治,並且授予了「安不納」的名字。安不納意思是,你們安心在此居住,永遠不用繳納賦稅。明朝廷還派曾沅芳為代表的一幹船工,帶著皇上手諭及各自家眷駐守此島。後來,人們根據賜名「萬生嶼、安不納」,就把這裡稱為「萬生石塘嶼」,或者「安不納島」。
曾沅芳的妻子,後來在萬生石塘嶼成了老壽星,威望極高,被人稱為「曾母」,這就是曾母暗沙的最早源頭。因為曾母的緣故,納土納群島周邊有一些曾母西群島,曾母南群島等地名。
在《碧血劍》中,講述了袁崇煥的兒子袁承志幫助李自成推翻清廷然後功成身退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袁承志下了在南洋建立了一個自己的國家。而在真實的歷史中,袁承志的原型是潮州人張杰緒。張杰緒和和袁崇煥沒什麼關係,也和中原武林沒什麼關係,但是他和袁崇煥一樣都是廣東人,袁崇煥是東莞人,而張杰緒是潮州人。張杰緒不滿滿清的統治,帶著幾百殘兵敗將一路逃到萬生石塘嶼,在明朝最南的邊疆建立起一個自己的王國。
張杰緒建立納土納王國後,並沒有建立國號而是僅僅自稱為國王,不斷收留逃離在此的漢人。從鄭和下西洋,到張杰緒建立納土納王國,中國人在這裡長期生活統治了200多年,這裡當然是中國國土。
可惜,明朝末年荷蘭在南海的勢力不斷崛起,自然不願意封鎖馬六甲海峽的納土納群島建立一個不屬於自己管轄的王國。張杰緒死後,荷蘭吞併了納土納,把這裡併入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範圍內。
荷蘭在納土納群島做了很多壞事,首先就是把安不納群島改成了納土納群島,因為在荷蘭人看來,不納稅是不可能的。同時,荷蘭人在當地禁止教授漢語,企圖切斷當地華人與中國國內的文化聯繫。
等到鴉片戰爭後,清朝連大陸都差點守不住,更別說孤懸海外的納土納了,根本不可能收回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納土納群島自古以來是中國國土,但是荷蘭殖民者在南海地區的擴張,註定了清朝這樣的封建王朝無法守護這一塊海外土地。
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在南海宣誓主權,明確劃分出了九段線,為了避免與荷蘭殖民者發生矛盾,納土納群島從那時起,就開始正式脫離了祖國懷抱。
但是,二戰期間,荷蘭殖民者被日本軍隊打敗,納土納群島又被納入了日本統治範圍。三年後,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原先被德國打到王國的荷蘭殖民者又捲土重來想要重新統治印尼地區,最終,經過三次戰爭,印尼取得獨立,
印尼獨立後,長期表達了對納土納群島的主權要求,畢竟這裡是南海的南出口,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但是,納土納群島的主要居民是華人,印尼主體民族是爪哇人,也是鞭長莫及。
納土納華人長期保持了中國人的一些文化傳承。很多曾氏後裔,長期留著祖傳的象牙胸牌,據說,它是隨船下西洋的專職人員幫助雕刻而成的。在這個胸牌上就有「萬生嶼 安不納」、「宣宗癸丑年」等字樣,中間是一立體島嶼,中下部是水紋。另一面則刻著從沅芳公沅字輩開始的20個家譜老派字。
但是,納土納群島的人口太少僅有1萬多人,也沒有出現一個類似於李光耀那樣的強人。所以,印尼的爪哇人、馬來人,實際上根本不懼怕納土納華人喧賓奪主,始終不願意讓納土納群島獨立出去。反觀馬來西亞聯邦,則是害怕華人無法控制,就讓新加坡獨立出去,建立一個華人國家。
解放後,很多納土納華人也回到祖國,他們也希望作為整體加入中國。畢竟,這裡主體民族都是華人。
據新加坡媒體報導,納土納華人在90年代與中國領導人會談,希望併入中國。而鄧小平表示,97年回歸之後會考慮納土納群島問題。但是,大家也知道,鄧小平97年香港回歸前就已經去世,納土納群島回歸問題還沒有提上日程就已經夭折。再加上當時中國海軍空軍不足以控制南海,更難把影響力擴展到納土納。所以,這些事或多或少造成了印尼的98年排華事件。
印尼九八排華事件中,納土納群島的華人被屠殺殆盡,再加上後來的印尼的移民政策,如今納土納群島的華人比例已經降到了10%以下,政治經濟上的影響力微乎其微。
目前納土納群島的歸屬問題,印尼是堅決主張,我國則是從未正式承認印尼對納土納的主權合法性。直到2015年11月,外交部回應爭議時才講:「印尼對中國的南沙群島沒有提出領土要求,納土納群島主權屬於印尼,中方也沒有表示異議。」
未來納土納群島會不會回歸,我們不妨交給時間來驗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