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樹芬設計師
主持人:您是學金融的,在銀行做很合適,為什麼會轉去做設計?
鄭樹芬:我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設計這個行業,然後看了很多書,一直在積累。只是剛畢業的時候,家裡希望我找一份比較安穩的體面的工作,所以我便去了摩根大通銀行,在銀行一做做了11年。有了積累後,在銀行第9年的時候就開始做項目,我會利用下班時間,午休時間去工地看看,解決一些問題,那時候上班之餘的時間安排
主持人:您沒有設計的背景,轉做設計時,是怎樣說服一些公司加入的?
鄭樹芬:在銀行的時候,我在最高端的部門,當時所有的客人都是最高端的。而且銀行的培訓機會很多,我們去的地方很多,接觸新東西的機會很多。見了最高端的客戶,了解到客戶的生活模式,喜歡的東西。同時我有這方面的天分,我說服客人的時候,很大部分客人是享受生活的,跟我之前的接觸有契機。我在銀行工作了11年,積累了社會的閱歷和人脈資源。最初做設計案子的時候,是做我在銀行的朋友的,然後朋友介紹朋友,口碑漸漸就有了。
適當的放手就是最好的管理
主持人:那你的金融背景,會不會對管理設計公司更有幫助?
鄭樹芬:嗯,我在美國銀行學到很多管理方面的知識,我們這一行也蠻像銀行的,雖然一個機構人多,但一定會有大框架,大方向是很規範的。同時公司給每一位員工的空間很大,只要你有能力,有興趣,就能有公平的回報,而且做事情我們會像銀行一樣給你提供條件和機會,所以兩者的相似度還是很高的。
主持人:設計師都是很多個性的,員工的空間是怎麼體現的?
鄭樹芬:我不會去管員工什麼時候上班下班,他們只要按照我的大框架規定去做事就可以了。而且在討論設計方面,我很鼓勵那些年輕人,有興趣的時候儘量去做,儘量大膽一些,所以還是比較開放式的管理,讓他們在工作方面空間越寬越好。
了解你的客戶才能給他們最好的
主持人:您也為一些明星做過他們的家,有哪些是方便透露的?
鄭樹芬:我接觸的那些明星富豪都是比較低調,也籤了保密協議的,所以我只是說一般的規律。一些富豪因為也是做國際性的生意,所以辦公室要求很高,他們會比較喜歡內斂和豪華一點的,會借鑑皇宮的設計,不是一定會金碧輝煌,而是會古典含蓄一些的,能經典留存。而明星接觸過蠻多,他們的變化會比較大,會在前幾天喜好很簡約的裝修,幾天後又喜好很奢華的裝修,在設計方面他們變化,跨度比較大。有些明星他們本身接觸的東西都是很國際化的,家也是比較國際化的,會吸收現代的東西,也會在家裡放古典的東西,可以說全世界的東西都有,很現代的家具,古董家具,中式、歐式等等。
主持人:那些豪宅的業主,他們會不會比較迷信一些奢侈品的材料,材料都要用最好的?
鄭樹芬:一般會,如果是私人住宅,當然需要那些材料,品質方面一定要高,另外配合我們的設計,要去挑一些很流行的東西,品質方面也要高,都要用最好的,還有品牌也是最好的,所以這方面就比較普遍有要求的。
主持人:他們比較喜歡用智能化的東西嗎?
鄭樹芬:很喜歡,第一是很方便,第二是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當所有人都不在的時候,你可以預先安排什麼房間亮燈,什麼時間關掉,對於住的那些人幫助很大,而且會根據你家的大小來安排。
混搭就是讓不同的元素完美結合
主持人:網上很多人評價您是最能夠將中西文化融入當代設計的設計師,這句話怎麼理解?
鄭樹芬:我們家裡很早是賣中國古董名師家具的,我年輕的時候常常去店裡面。那個時候我就很喜歡,看這方面多的不得了。有時候會跟家裡人去挑貨,去每一個地方挑,他們是把一個家具拆散之後賣的,買回來的時候就像垃圾一樣,他們拿去工廠拼合,破的地方還要修補。然後拿到香港去賣,另外很多外國人到我們店買很多東西到歐洲去賣。那個時候我就有了這方面經驗。而且我在歐洲呆了那麼多年,看到人家最漂亮的東西。所以我一回來做很多案子是用中西去混搭的。當中西最好的東西要混搭起來的時候,我們要從不同的空間去想,也要去看看有很多很好的東西,可以得到很多靈感,我們看到的顏色花紋,絲布,都會有很大的幫助。當中西方面很隨意混搭的時候,你可以用很多不同的元素,首先安排空間裡的框架,然後去做好中西的這個比例,這些很基礎的元素就已經能夠表達到這個房子的空間是多美。還有就是去安排那些線條,用這個方法處理是非常漂亮的。處理好這些東西的時候,空間感受完全是不同的。
主持人:您覺得自己在生活中是一個怎樣的人?您在生活中的愛好是什麼?
鄭樹芬:我最喜歡的是收集藝術品。我一開始看藝術品的時候,都是只看不買,只是欣賞。後來無論是名家還是普通畫家的作品,只要我喜歡都會買一兩件回來家裡擺放,最近三四年,我都是挑自己喜歡的,而且會增值的藝術品來買,會考慮投資回報方面。這些愛好也對我幫助很大,我們現在設計一些房子也要換一些東西,如果客戶只是需要一部分的藝術品裝飾一下,就不需要買那麼貴,如果大家談得來,也會相互分享一些,溝通的時候是比較順暢的,加上我自己本身的興趣,所以很享受。
主持人:有很多設計師,在做設計公司之餘會投資做一些其他的,您有沒有在做一些投資?
鄭樹芬:我做銀行的時候,就已經去投資開餐館。那個時候就在香港一個海灘旁邊開了一個店,不算是很大,是義大利的餐廳。後來挺忙沒有時間管理,就賣給一個老外,現在做的還是很好。轉做設計這一行後,因為很喜歡這一行,可以接觸很多不同的案子,做的時候要專心一點,所以暫時沒有其他投資。如果減少這一行的事情,我也會專注在藝術品,和幾個朋友開一個畫廊這樣。
完美的家要有內涵有故事
主持人: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最近工作方面的計劃?
鄭樹芬:我們希望在做大陸的設計時能夠拿多一點私人會所的案子,因為每一個人要求的風格是不一樣的,有一些喜歡中式的,有一些人喜歡歐式的,如果能夠在私人會所去做一系列的,完全不同的東西,對我們自己也是很好的素材。另外也希望能夠做一些公共空間,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分享一下我們做出來的東西,這是比較理想的。比如說像醫院還有幼兒園學校。
主持人:您能不能跟我們分一下自己的家?
鄭樹芬:我的家還在裝修,之前我的家一般是很隨意很簡單的,牆身用料很簡約,質量上比較好,房子就比較OK了。現在特意在家裡面重裝修,你可以看到每一面牆身有不同的造型、面料和顏色,我很想讓喜歡的面料在家裡都運用起來。當然要去挑一些很特別的,還有是質量上比較好的。我現在很想在家裡看到很多喜歡的東西,家要以人為本,所有的東西要去配合人,要去配合我們的生活方式,這是最理想的。家應該是這樣去弄的,年輕的時候很喜歡很簡約很乾淨,什麼都沒有的,在我們這個年齡之後,好和不好的東西也是一個記憶,在私人空間能夠看到很多東西,能夠有很多不同的回憶。所以一個完美的家要美之外,內涵也是要有的,歷史也應該有,故事也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謝謝。
設計師簡介:
鄭樹芬是SCD香港鄭樹芬設計事務所董事、香港著名設計師、英國諾丁漢大學碩士。鄭樹芬(Simon chong)先生置身於中華民族文化的研究,被媒體譽為亞洲最能將中西文化融入當代設計的香港設計師。90年代初,他毅然辭去摩根大通的高薪職務,在香港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設計公司,如今在全國擁有多家設計事務所。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成功打造過無數個具有國際精品的項目,將中西文化融合做到了極致,同時以其「內斂驚豔」的設計手法完成了諸多明星及社會名流的豪宅官邸。其設計項目遍布中國、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地,在業界享有良好的信譽和口碑,設計作品屢獲設計界殊榮,同時也受到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並分別與2004年及2006年發行自己的作品集《居室韻律》《構》。
設計師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