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門轉轉,你會發現這段時間的流浪犬貓明顯增多了。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受疫情影響,有些寵物主擔心貓狗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於是將它們殘忍拋棄。其實現在並無證據證明貓狗會感染和傳播新冠病毒,選擇棄養無疑是將它們置身於比病毒更危險的環境中。
昨天,蘑菇君的後臺收到這樣一條留言:
我上周在小區裡撿到一隻貓,這隻貓乾乾淨淨、活蹦亂跳,看起來並不像長期流浪在外的樣子。但我在小區業主群裡尋找貓主人許久也沒有人來認領,想必是被主人拋棄了。我決定領養這隻貓咪。但是我家裡已經有一隻貓稱王稱霸了,再帶回去一隻該如何相處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解決,無論是撿回來的流浪貓還是新買回來的寵物貓,和原住民(家裡原來的那隻貓)的磨合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鏟屎官打好輔助才行。
第一步:健康體檢
首先我們要保證新成員的健康,因為貓咪之間可傳播的疾病較多,一隻貓生病,往往也會殃及另一隻。如果是正規途徑購買的貓咪,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如果是撿的來歷不明的貓,無論它外表看起來是否正常,都一定要做健康體檢!尤其要重視傳染病篩查!如果因為疫情原因不能去寵物醫院體檢的話,建議先在家進行自查疫情期留守在家的貓咪健康嗎?觀察這4點就夠了。需要提醒的是,自查的準確性有限,在未去醫院進行全面體檢前,都需要將貓咪單獨隔離,也需要注意在接觸過程中不要被貓咪咬傷或者抓傷。
第二步:交換氣味,此過程持續15天左右
貓咪從來都不是「自來熟」的動物,它們的領地意識非常強,對突然闖入的陌生動物,它們有著天然的敵意。所以,別急著讓它們見面,要將新成員安頓在原住民不常去的地方,讓兩隻貓互相習慣和接受。
對動物來說,它們交換信息的途徑主要是通過氣味。如果新來的貓咪身上有家裡熟悉的味道,那原住民就不會那麼排斥新成員了。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悄悄交換它們用過的毯子、毛巾玩具等,同時也可以撫摸這隻貓之後再去撫摸另外一隻貓,讓它們逐漸熟悉彼此的味道。
第三步:遙遙相望,此過程持續一周左右
兩隻貓咪熟悉了彼此的氣味之後,強烈的好奇心會驅使它們想要去見對方,但是這個時候千萬不可操之過急。它們接受彼此的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在正式見面之前,先用玻璃門將它們隔離,或者在門邊留個小縫,讓它們能看到彼此卻不能接觸到對方。
這是一個試探期,要讓它們頻繁地會面,讓它們知道對方將長期生活在這裡,並適應這種安排。這個階段主要觀察新成員和原住民的態度,如果兩者都比較平靜,不再試圖攻擊對方,那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
第四步:不定期會面,此過程數周至數月不等
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暫時解除隔離,讓兩隻貓時不時碰個面,但是必須要主人在場才可以進行。注意觀察貓咪們的情緒,如果出現炸毛和打架,要立即終止見面。如果只是彼此試探、哈氣,並沒有過激的行為,則可以繼續觀察。如果它們開始互相聞鼻子和屁屁,說明它們的見面非常愉快,可以適當延長會面的時間。
從真正見面到完全接納對方,這個過程比較漫長,具體試貓咪的情況而定。有些性格活潑的貓咪很短的時間就可以玩到一塊兒去,而有的貓咪已經習慣了獨居,想要讓它適應另外一個同伴的存在,需要鏟屎官多花一些精力了。
第五步:維護穩定,促進和諧
經過漫長的適應期,原住民和新成員終於能夠愉快地玩耍了,但是鏟屎官也不要放鬆,要繼續維護好革命成果。
首先,一定要做到不偏心。新成員的到來,對原住民來說是一種威脅,所以千萬不要冷落了原住民。
其次,生活用品、玩具要準備充足。吃飯、喝水的盆要多準備一些,避免它們因爭奪食物而打架。如果是兩隻公貓的話,至少需要準備3個貓砂盆,以免心情不好引起自發性膀胱炎。如果兩隻都是母貓,準備兩個貓砂盆就夠了。當然,玩具也要準備雙份,相信你也不願意看到貓咪因爭奪玩具而打架吧!
另外,一些特殊情況也要注意:
1. 如果是一公一母兩隻貓,沒有繁殖需要的話,建議還是先做好絕育;
2. 一旦其中一隻貓生病,要立即將它們隔離飼養,避免交叉感染;
3. 如果新成員是流浪貓,性格可能會比較孤僻,對主人可能也會有一定攻擊性,和原住民磨合的時間會比較長,這種情況就需要主人耐心調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