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和其他一些蹄類草食動物之所以能站著睡覺,是長期進化過程中適應的結果,為了可以更快速的啟動而逃離被獵食的危險。
在黑暗、私密的環境內,脫得一絲不掛,四仰八叉地躺在舒適的大床上,安安靜靜地睡足8個小時。
對於站上食物鏈頂端,有強大的軍隊警察等國家機器為你保駕護航的你,還需要加上兩道防盜門才可以享受到如此奢侈的睡眠。
對於很多動物來說,這種睡眠連想都沒有想過。
我們知道,睡眠是所有動物不可或缺的內在生理性需求。
但是,俗話說,「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
意思是說,睡眠期間是動物最容易受到攻擊,最危險的時候,即使是獸中之王的老虎也不例外。
為了避免這種風險,動物們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進化出了各種各樣的睡眠「策略」。
比如,有一些鳥類(包括雞)和水生哺乳動物(像海豚、鯨等)可以用半邊腦睡眠半邊腦保持清醒,做到真正「睡覺時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馬和其他一些草食蹄類動物「採取」的則站著睡的「策略」。
馬需要的睡眠時間很少,每24小時平均需要2.9小時。
就是這2.9小時還被分配到兩種睡眠模式中:
像人一樣躺下睡
但是,不同於人類,馬只有在需要快速動眼(做夢的)睡眠時才需要躺下。
研究發現,馬對這種睡眠的需求非常少,正常情況下每24小時只需要幾分鐘到數小時。
而且,也不是每天都需要有躺下睡的時間,最長可以達數天內不需要躺下睡。
就是這短暫的躺著睡的時間,還會被分割成15分鐘的間隔周期。
站著睡
馬和其他一些草食動物都是在廣闊的草原上倖存(進化)下來的被獵食動物,維持生存最大的本事就是跑。
而馬體型龐大,體重可達數百斤,而且脊柱僵直,一旦躺下去,如果突然遇到攻擊,不可能像兔子那樣一下就蹦起來,躥出去。
按照進化論的說法,那些只會躺著睡的馬在進化長河中早都成了獵食者口中的美味,只有可以站著睡,像法拉利那樣,隨時可以加速到最大速度的馬才得以延續下來。
總體上說,不論白天還是夜晚,馬主要的睡眠是站著打盹。
而且,打盹的時候,馬頭始終是朝著將要逃命的方向,比如,朝著樹林,即使沒裝進箱子也朝著箱門的方向。
只有在「確認」安全的環境下,特別是成群在一起時,馬才會躺下睡一小會;並且需要,不同馬匹分組輪值站崗以策安全。
因此,一匹馬單獨在一起時,幾乎不會躺下去睡。
我們知道,睡眠的第一個突出的外在表現就是肌肉失去張力,不能維持站立或坐姿。因此,陷入睡眠第一個徵象就是瞌睡「點頭」。
馬是如何做到睡眠中肌肉不失去張力的呢?
事實上,站著睡時,馬的肌肉也會失去張力,它們卻不至於跌倒的秘密在於,馬的腿部關節周圍「配置」著有特殊的肌腱和韌帶形成的就如同癱患者康復訓練時所佩戴的裝具一樣的支撐裝置。
這些特殊的支撐裝具可以在睡眠前「鎖死」關節,避免陷入睡眠後肌肉失去張力而跌倒。
事實上,不僅是睡眠時,馬在閒暇時也經常採取這種方式在不臥倒的情況下來休息腿部肌肉。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言以蔽之,馬之所以可以站著睡覺,都是生活給逼的——誰也不要看著誰活得比誰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