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22時38分,《等著我》欄目如約而至。舒冬、七月繼續引領我們感受執著的尋人故事。
可以說,每一期節目都給我們帶來感動,都給我們人生的啟迪。讓我們在聆聽感人故事的同時,品味人生百態,從而更加珍惜家庭,珍惜生活!
本期第一個尋人故事,是關於一個屢受生活打擊,依然扛起養家重擔,堅定信念尋找丟失26年兒子的故事。
今年50歲的徐軍在江蘇連雲港做水產生意,承包了700畝水塘,每天都將養殖的蝦送往全國各地,生意紅紅火火。在《等著我》錄製現場,這位漢子在訴說自己故事時,卻幾次落淚,泣不成聲。
1990年,徐軍的兒子出生了,這個漂亮的小孩讓全家人都覺得很幸福。徐軍為兒子取名「小龍柱」,希望他能頂天立地,健健康康地長大。徐軍到現在都還記得兒子小時候最愛吃的食物就是油炸酥蝦。1992年3月31號,奶奶讓小龍柱出去玩一會再回來吃飯,誰料小龍柱出門玩耍後就再沒回家。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徐軍和家人用盡了一切辦法尋找兒子。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就這樣在一夜間崩塌了。
為了緩解妻子的情緒,徐軍決定再要一個孩子,可是第二個孩子出生不到30天,就因為敗血症而夭折。第三個孩子也因缺氧窒息離世。屢受打擊的徐軍沒有被擊垮,節目中幾次說到自己是男人,自己要振作起來。隨著第四個孩子生下來,慢慢長大開始上小學後,自己的生活也有了起色。他和妻子靠自己的雙手,勤勞工作,賺錢還完了欠帳。隨後,從承包一片水塘做蝦料生意開始,慢慢擴大經營範圍,自己養蝦。
因為丟失的大兒子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炸蝦,發貨時徐軍都會時不時的想,自己養的蝦發的多了,丟失的兒子一定就能吃到自己養的蝦。也正是在這個念頭的支持,讓他們不斷做大自己的養蝦生意,發展到現在經營有七百畝的水塘養蝦。
在現場,打開希望之門後,徐軍和自己的妻子終於見到了丟失26年的兒子。丟失的兒子也是兩年前,無意中知道自己是收養的,才開始尋找自己親生父母。在現場,徐軍讓兒子吃到了自己做的油炸酥蝦,一家人苦盡甘來,開始新的生活。
在感受徐軍一家面對多次打擊,仍然堅定信念,面對生活不氣餒的故事後,第二則故事是一個讓人扼手嘆息的尋親故事,也是一個感受姐弟親情、母愛無私的故事。
1999年,張永豔的爸爸因患癌症去世,媽媽用弱小的肩膀扛起這個家。後來媽媽為永豔和弟弟找了一個繼父,可是繼父好吃懶做,兩姐弟選擇了出門打工,雖然很辛苦,但他們相互支撐著。直到有一天,弟弟在蘇州打工突然失聯。誰知道苦難並沒有停止,繼父因犯錯入獄,卻被獄友盯上了家裡的積蓄。媽媽為了保住給弟弟的蓋房錢,慘遭殺害。
直到去世,媽媽都沒有見到弟弟,這讓永豔十分絕望。她將媽媽的葬禮刻錄成光碟,在媽媽的墳前發誓,一定要找回弟弟,守住這個曾經破碎的家。張永豔來到《等著我》的現場,帶著媽媽的碟片,完成了媽媽的遺願找到了弟弟。
原來弟弟當時痴迷上了玩老虎機,輸錢後選擇逃避,不願意回家。生活過得不如意,也不和自己的媽媽、姐姐聯繫,讓自己的媽媽生活在對兒子無盡的牽掛中。當媽媽遇到歹徒搶劫自己錢財時,不是顧及個人安危,而是為了保住給兒子的蓋房錢,遭遇不測。
兩個尋親故事讓我們感觸頗深,最令我們痛心的還是張永豔的弟弟,自己失聯讓媽媽傷心。以至於媽媽慘遭毒手,不幸遇害。也希望我們不要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從現在開始孝敬我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