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鵝日記》(2005),呂克·雅克執導的生態紀錄片,影片以紀實並輔之以旁白的手法,描繪了帝企鵝在南極氣候條件極度惡劣的條件下,靠著強大的意志力,為了生存和繁衍而進行的艱苦旅程。呂克·雅克特在惡劣的天候環境下,與三名組員一同待上十三個月,拍攝這部令人讚嘆的自然電影。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人魚童話》(1993),鯨魚版的《外星人E.T.》,傑西是被人領養的孩子,離家出走逃到海洋公園,跟鯨魚交上了朋友。當黑心的公園主為了騙取保險金,打算殺死鯨魚時,傑西奮不顧身救了朋友一命。該片為美國「93年度十大賣座影片」,1994年創世紀獎最佳影片;1994年環境媒體獎最佳影片。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01),李安執導,蘇拉·沙瑪等主演。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名叫理察·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在學習共存的過程中,帕克成為派重返人世的最大希望,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與狼共舞》(1990),凱文·科斯特納執導並主演。白人軍官鄧巴在南北戰爭之後自願到西部前線駐守,結果跟語言不通、文化不同的蘇族戰士交上了朋友。片中,鄧巴有一個兩條前腿都是白色的野狼朋友,鄧巴給它起名「兩隻白襪」,因為這隻野狼,蘇族人給他起了一個印第安名字——「與狼共舞」。該片在第63屆奧斯卡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在內的七項獎項。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南極大冒險》(2006),改編自1958年日本派遣越冬觀測隊的真實事件,講述了八條雪橇犬在殘酷的大自然中努力集體求生的故事。這八條被留在冰天雪地南極的狗兒們不畏冰雪,依然奮勇求生守在原地,這場生存競賽是在跟時間賽跑,狗兒們克服風雪的考驗,再度跟主人重逢。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馬利和我》(2008),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歐文·威爾遜、詹妮弗·安妮斯頓主演。根據暢銷書《馬利和我:和世界上頭號搗蛋狗的幸福生活》改編。傑羅甘夫婦剛剛結婚不久,兩人的事業都很成功,兩人想要個孩子,又怕自己沒經驗應付不來,因此打算先從照顧小狗開始,拉布拉多犬馬利就此走進了他們的家庭。在拍攝過程中,馬利從幼犬到14歲大小需要有22隻狗來飾演。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愛貓之城》(2016),希達·託倫執導的紀錄片,展現了伊斯坦堡的居民和自由自在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貓之間溫暖而充滿愛意的關係。伊斯坦堡的貓並不能簡單歸類為人們平日所見的家貓或流浪貓,它們自由地出入於人類的生活,親密但又保有自由,介乎於野生與馴養之間。這裡的貓之所以特別,因為它們也是這裡的居民,伊斯坦堡是它們的城市。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忠犬八公的故事》(2009),改編自1925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理查·基爾等主演。一位大學教授收養了一隻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後的每天,八公早上將教授送到車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辭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然而八公在之後的9年時間裡依然每天按時在車站等待,直到最後死去。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一隻海豚的傳說》(2014),改編自真實故事,小哈裡·康尼克、艾什莉·賈德等主演。講述了一個男孩在好心人幫助下,救助一條尾巴受到嚴重傷害的寬吻海豚「溫特」的感人故事。海豚沒有了尾巴就失去了在水中保持平衡和遊泳的能力,一群海洋生物學家、獸醫、假肢製作者們聯合了起來,為溫特創造了人工尾鰭。圖片來源:高品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