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境內影像首次記錄亞洲胡狼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我國境內影像首次記錄亞洲胡狼

新華社拉薩7月9日電(記者春拉)近日在西藏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區域,攝影師拍攝到一隻亞洲胡狼。這是我國境內首次通過影像確認有亞洲胡狼分布。

7日16時左右,攝影師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海拔3500米左右的西藏日喀則市吉隆溝考察拍攝動植物時,發現一隻類似狐狸的獸類,並拍攝到非常清晰的影像資料。

「當時我們的兩位攝影師拍攝完錐花綠絨蒿,正準備乘車離開時,突然發現了這隻類似狐狸的獸類。在近3分鐘的時間裡,共拍攝了20餘張圖片。」西藏生物多樣性影像保護機構組織發起人、攝影師羅浩告訴新華社記者。

8日下午,經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晟等權威專家確認,照片中的動物為亞洲胡狼,系犬科犬屬動物。他說,這是我國首次通過影像實證記錄的方式,確認亞洲胡狼在中國有野外分布。

「亞洲胡狼在分類學上與狼同屬,但體型更接近豺。其分布範圍較廣,在北非到中東到南亞區域都有發現。這一犬科物種的首次確認,也表明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區域,可能有更多人們未知的動植物物種存在,需要更多的科學考察。」 李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相關焦點

  • 中國境內首次發現亞洲胡狼 與狼同屬體型更接近豺
    首次發現亞洲胡狼原標題:科考隊稱發現一「中國新物種」:在喜馬拉雅南麓拍到亞洲胡狼中國境內首次發現犬科新物種——亞洲胡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亞洲胡狼。7月7日,科考隊員彭建生、董磊、徐波、餘天一等人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吉隆溝區域考察時,拍攝到狐狸一樣獸類的清晰影像。8日下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晟向澎湃新聞確認,照片中的動物是亞洲胡狼,系犬科犬屬動物。據李晟介紹所知,這是我國首次通過影像實證記錄的方式,確認亞洲胡狼在中國有野外分布。此前人們從未在中國境內拍攝到該動物。
  • 我國首次發現的亞洲胡狼,究竟是什麼動物?
    旅行隨筆:嗨,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圖報,每天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本期,我們百家號:圖報將帶你一起來了解一種名叫亞洲胡狼的動物。話說,前不久,我國的科學考察人員,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吉隆溝區域考察時,拍攝到狐狸一樣獸類的清晰影像。
  • 首次發現亞洲胡狼 比狼腿短體型更接近豺
    原標題:我國境內影像首次記錄亞洲胡狼   原標題:我國境內影像首次記錄亞洲胡狼   新華社拉薩7月9日電(記者春拉)近日在西藏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區域,攝影師拍攝到一隻亞洲胡狼。這是我國境內首次通過影像確認有亞洲胡狼分布。
  • 首次發現亞洲胡狼 到底長什麼樣?
    原標題:我國境內影像首次記錄亞洲胡狼新華社拉薩7月9日電(記者春拉) 近日在西藏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區域,攝影師拍攝到一隻亞洲胡狼。這是我國境內首次通過影像確認有亞洲胡狼分布。7日16時左右,攝影師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海拔3500米左右的西藏日喀則市吉隆溝考察拍攝動植物時,發現一隻類似狐狸的獸類,並拍攝到非常清晰的影像資料。「當時我們的兩位攝影師拍攝完錐花綠絨蒿,正準備乘車離開時,突然發現了這隻類似狐狸的獸類。在近3分鐘的時間裡,共拍攝了20餘張圖片。」西藏生物多樣性影像保護機構組織發起人、攝影師羅浩告訴新華社記者。
  • 首次發現亞洲胡狼 此前從未在中國境內拍攝到該動物
    據澎湃新聞7月8日報導,中國境內首次發現犬科新物種——亞洲胡狼。  7月7日,TBIC(西藏生物多樣性影像保護機構)科考隊員彭建生、董磊、徐波、餘天一等人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吉隆溝區域考察時,拍攝到狐狸一樣獸類的清晰影像。
  • 狐狸還是狼?中國境內首次拍到亞洲胡狼
    原標題:狐狸還是狼?中國境內首次拍到亞洲胡狼 7月7日,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區域,西藏吉隆鎮周邊,攝影師意外拍攝到了一隻長相類似狐狸的動物。經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員李晟辨認,它是一種犬科動物,名為亞洲胡狼,此前在中國從未被影像所記錄。
  • 中國境內首次發現亞洲胡狼,被稱為「中國新物種」
    7月7日,科考隊員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吉隆溝區域考察時,拍攝到狐狸一樣獸類的清晰影像。後經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確認,照片中的動物是亞洲胡狼,系犬科犬屬動物。這是中國首次在境內拍攝到亞洲胡狼的身影,是新的發現,也被成為」中國新物種「。
  • 中國首次發現亞洲胡狼 與狼同屬但體型更接近豺
    資料圖 新華社7月8日下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晟向澎湃新聞確認,照片中的動物是亞洲胡狼,系犬科犬屬動物。據李晟介紹所知,這是我國首次通過影像實證記錄的方式,確認亞洲胡狼在中國有野外分布。此前人們從未在中國境內拍攝到該動物。
  • 科考隊在喜馬拉雅南麓拍到亞洲胡狼_資訊_中國西藏網
    中國境內首次發現犬科新物種——亞洲胡狼。TBIC(西藏生物多樣性影像保護機構)提供7月7日,科考隊員彭建生、董磊、徐波、餘天一等人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吉隆溝區域考察時,拍攝到狐狸一樣獸類的清晰影像。7月8日下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晟向澎湃新聞確認,照片中的動物是亞洲胡狼,系犬科犬屬動物。
  • 科考隊稱發現一「中國新物種」:在喜馬拉雅南麓拍到亞洲胡狼
    :澎湃新聞 中國境內首次發現犬科新物種——亞洲胡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亞洲胡狼。  本文圖片均為TBIC(西藏生物多樣性影像保護機構)提供,並授權澎湃新聞使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7月7日,科考隊員彭建生、董磊、徐波、餘天一等人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吉隆溝區域考察時,拍攝到狐狸一樣獸類的清晰影像。
  • 狼出沒!中國喜馬拉雅山區首次發現亞洲胡狼
    據澎湃新聞7月8日報導,中國境內首次發現犬科新物種——亞洲胡狼。  7月7日,TBIC(西藏生物多樣性影像保護機構)科考隊員彭建生、董磊、徐波、餘天一等人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吉隆溝區域考察時,拍攝到狐狸一樣獸類的清晰影像。
  • 我國前天發現的亞洲胡狼到底是什麼動物?
    2018年7月7日,我國科考隊員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吉隆溝區域考察時,拍攝到狐狸一樣獸類的清晰影像,後經辨認,確定照片中的獸類是亞洲胡狼。亞洲胡狼是一種什麼動物呢?亞洲胡狼(Canis aureus aureus)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小米港交所上市,特斯拉全系漲價,首次發現亞洲胡狼
    科考隊首次發現亞洲胡狼:與狼相比,其腿較短TBIC(西藏生物多樣性影像保護機構)科考隊員彭建生、董磊、徐波、餘天一等人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吉隆溝區域考察時,拍攝到狐狸一樣獸類的清晰影像。經確認片中的動物是亞洲胡狼,系犬科犬屬動物。這也是我國首次通過影像實證記錄的方式,確認亞洲胡狼在中國有野外分布。此前人們從未在中國境內拍攝到該動物。
  • 我國三江源地區首次記錄到黑狼,推測或許是狼與狗的「結晶」
    這是三江源地區首次記錄到黑狼這一物種,證明黑狼在我國野外真實存在。黑狼為什麼在青海三江源首次發現?在這裡為什麼罕見?黑狼這一物種又是怎麼形成的?對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動物學專家。「黑色在動物體色裡比較少,因為黑色是一種隱性基因,必須是父母同時含有這種隱性基因,後代才有可能表現出來。
  • 首次發現亞洲胡狼,喜馬拉雅山脈可能存在更多未知生物
    據報導,境內首次發現新物種胡狼,屬於犬科犬屬動物。這一物種的確認,證明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區域,可能有更多未知動植物存在,有待科學考察。據悉,此前在境內從未發現過胡狼,這次考察隊員在海拔3500的草甸、碎石灘區域考察,突然看到一隻類似狐狸的動物出現在鏡頭中。這隻動物快速穿過灌木叢,初一看似豺似狼,經過對比分析,才確認乃是胡狼。喜馬拉雅山脈是個什麼樣的地理位置,緣何屢次發現未知生物?喜馬拉雅山脈,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
  • 雲南首次拍到大靈貓活體影像
    原標題:雲南首次拍到大靈貓活體影像   大靈貓活體影像   本報訊(記者崔雪芹)日前,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所在勐臘縣東北部的中國—寮國跨境區域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聯合調查中,拍攝到雲南省首張大靈貓野外活體影像
  • 西藏首次記錄到雪豹和金錢豹同域分布影像(圖)
    中新網拉薩1月12日電 (張偉)記者12日從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獲悉,位於該縣怒江河谷區域的生物多樣性調查中,首次記錄到西藏境內雪豹和金錢豹在同一地點活動的影像。通過紅外相機,過去一年丁青縣區域共記錄到雪豹、金錢豹、棕熊、狼四種大型食肉動物,豹貓、赤狐、藏狐、狗獾等多種中小型食肉動物,以及馬麝、白唇鹿等食草動物,顯示了該區域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完)
  • 50餘只非洲動物將來青 黑背胡狼首次亮相(圖)
    按照計劃,將從古巴、西班牙、捷克等國家引進非洲獅、斑馬、河馬、黑背胡狼、環尾狐猴5個大的種群,數量達50餘只。其中,黑背胡狼是首次亮相。這是目前省內最大規模的非洲動物引進。本周,「前頭部隊」12隻來自古巴的非洲獅將抵達青島。
  • 北京動物園:黑背胡狼不講衛生,隨地大便,遊客不忍直視!
    北京動物園內的一隻黑背胡狼,猛一看真的像是一條狗,只是眼光似乎比狗要犀利、兇狠些。(王子瑞 攝)黑背胡狼又叫黑背豺,黑背胡狼主要分布於非洲東部和南部的沙漠地帶.足智多謀的獲食者。黑背胡狼個頭較小,長相似狗,行動敏捷,在7種食肉獸中雖是最弱者,但憑它的足智多謀的才能,常常可以智勝所有競爭者而獲得豐盛的美餐。黑背胡狼生活在蘇丹、肯亞、坦尚尼亞等國境內的東非大平原上。隨地大便,遊客不忍直視!在當年出生的黑背豺幼體中,有三分之一的個體將留在母親的身邊,並與母親一起度過下一年的繁殖季節。因此經常會形成由3~5隻成體組成的群體。
  • 荊州首次拍到「亞洲蜂鳥」 為中國境內體型最小的鳥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張明泉 通訊員東籬)曾被稱作中國境內體型最小的鳥——叉尾太陽鳥,在荊州市松滋洈水國家溼地公園首次發現。昨日,意外拍攝到該鳥的荊州市觀鳥協會會員萬述軍告訴記者,這是在荊州首次發現的新鳥種。  萬述軍所在的荊州市觀鳥協會,兩年前承接了對松滋洈水、環荊州古城等國家溼地公園的野生鳥類資源調查。上月18日,萬述軍等4名觀鳥協會會員,前往松滋洈水國家溼地公園,觀察拍攝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