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各位魚友們,大家晚上好!昨天的文章我們和大家講了,魚缸選擇的時候要注意尺寸的問題。那這篇文章我們接著昨天的文章來講一講,不同尺寸的魚缸,它所需要養水時間的注意事項。
因為我們都知道,要把觀賞魚養好之前肯定是需要養水的,這個咱們《養魚說》一開始的文章就一直跟大家強調這一點,所以相信大家,肯定都明白養水對養魚的重要性。但是養水的時間是大概多久比較合適?這點可能大家還不是很清楚。
其實,具體我們魚缸養水時間的長短,還是得根據魚缸的尺寸長短,以及魚缸水體的大小來決定。因為我們養水的本質其實就是要調節出,我們所飼養觀賞魚品種它們所更能適應的水質。整個魚缸養水的過程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除掉自來水裡面對觀賞魚有害的物質,常見的就是自來水裡面的餘氯。
其次,就是要調節這些水的酸鹼度,也就是PH值,以及它的水溫,還有裡頭一些微生物益生菌的含量。這個調節的過程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當水體越小的時候,調節的時間越快,如果水體比較大,那麼調節的時間自然是要長一些。水溫和ph值可以直接測出來,而微生物的含量目前還沒東西可以測,只能根據經驗。之前我們給大家分享過一個小技巧,就是用手指摸魚缸的缸壁,有滑滑的東西,就是出現了一些硝化細菌,可以初步判斷養水順利。
因此,如果是常規40公分左右的魚缸,那麼它養水的時間大概是一個星期。但是如果越往上,比方說40公分到60公分,那麼養水的時間可能要延長到10~12天。而如果是60公分到80公分的魚缸,那麼養水至少是需要兩個星期了。如果是80公分到1米,甚至更大的魚缸,那麼這個魚缸的養水時間至少要21天,也就是要三個星期。
整個魚缸養水的過程它並不是一成不變,因為不同城市不同地區水質有所不同,因此養水這個時間也並非全部統一。具體還是得根據實際情況,所以大家在養水的期間,最好可以配備一些酸鹼度的測試劑,以及氨氮測試劑,亞硝酸鹽測試劑,方便隨時了解魚缸水質的實際情況,以及為魚缸後期做日常維護。
最後,我們來複習一下魚缸養水的操作,其實沒有那麼複雜,越小的魚缸養水過程越簡單。一般來說我們只要打開氧氣泵,然後讓魚缸的過濾槽裡面堆滿濾材,之後讓魚缸空缸運行就可以了。甚至有一些魚缸都不需要額外打氧,只需要一直開著過濾就可以了。在整個魚缸養水的過程中,希望大家一定要沉住氣,耐得住性子,不要那麼快地把觀賞魚放下去。
因為這個時候整個魚缸水質是不穩定的,處於比較大的波動狀況裡面,而且很容易出現渾濁的情況。如果這個時候再把觀賞魚放進去,首先,魚缸水質的渾濁時間肯定是要加長,其次這個魚如果體質不是很好,不適應現在的水質,那麼也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
另外再補充一點,20公分以上的魚缸,在魚缸開缸前期頭一個月,其實都是處於一個水質波動比較大的階段。那麼這個時候魚缸裡面的水質有一些白濁是屬於正常的,這個階段我追求的是魚缸水質儘快穩定,因此千萬別看到剛開缸水質渾濁就又換水。一定要沉下心來等,等後面魚缸水質穩定了,自然而然就慢慢的清澈下來了,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好這個細節。此外還有一點也比較重要,那就是關於魚缸養魚的密度,建議大家在魚缸開缸初期,觀賞魚不要放太多,儘量少一點,等到後面水質穩定了,再逐漸增加一些數量,這樣才比較穩妥。否則就非常容易出現水質一直不穩定,一直白濁的情況。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