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天地「糧」心,珍食莫蝕
「倉中有糧,心裡不慌」,餐飲浪費是在浪費資源。糧食是一種重要資源,戰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平時「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洪範八政,食為政首」,古往今來,吃飯問題、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一定要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
-
【地評線】太陽鳥漫談:日子好了 更不能忘節儉之「本」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不久的將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將以專門法的形式,伴隨我們的日常生活。 在中華民族傳統價值理念中,節儉一直是普遍認同的美德。我們黨傳承和弘揚了這一美德,形成了艱苦奮鬥、厲行節約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
不負「糧」心 一「筷」行動 ——岷縣人民法院「節約糧食、杜絕...
不負「糧」心 一「筷」行動 ——岷縣人民法院「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倡議書 2020-09-16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跨越一個世紀的「糧」心故事,有你家的影子嗎?
跨越一個世紀的「糧」心故事,有你家的影子嗎?今天(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粵姐姐邀你一起來讀讀家庭愛惜糧食、節約食品的「糧」心故事☟之前,六歲的小侄子,對糧食的浪費是無感的,每頓飯下來,總會剩下小半碗,在可以飼養家禽的時候還能喂喂小雞,可是住進農民公寓禁養家禽後,就白白浪費掉了。小侄子的光碟行動,是在觀看幾部電影後漸漸取得成果的。電影講述的是幾位少年為了得到活命的食物,不得不遵循叢林法則,為食物而戰。現在餐後,小侄子會習慣性地曬一下他的「光碟」,家人們也相當配合地給他點讚。偶爾外出就餐有餘菜時,十歲的小傢伙還會主動打包呢。
-
張家港市第一中學營造校園節儉文化 開展「糧心」行動 傳承節儉美德
□蘇報記者 水木近日,張家港市第一中學開展了「節儉養德,舌尖有道」主題系列活動,通過攜手多方資源,創新服務理念,強化精細管理,講好校園「糧心」故事。此舉積極營造校園節儉文化,讓節儉信念根植於心,由心化行。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強化人才支撐,方能端牢「中國飯碗」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基本的就是生理的需要,食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顯然糧食的安全與人的生存是息息相關的,也突出了糧食安全在治國安邦中的重要地位,這就需要我們在「倉廩實」上下功夫。只有讓我們的糧倉量足質高,才能更好地解決14億人的吃飯問題,築牢糧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國飯碗」,讓糧食成為國家長治久安的「定心丸」。
-
爭做「節糧小衛士」 北京通州學子花樣踐行「光碟行動」
崇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杜絕身邊的餐飲浪費行為,在全社會共同營造以浪費為恥,以節約為榮的氛圍中,北京通州中山街小學全體師生響應號召,傳承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節約糧食積極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榆陽區春苑社區開展愛糧節糧宣傳
近日,榆陽區崇文路街道辦事處春苑社區聯合崇文路派出所與榆陽區創建辦的黨員志願者,開展了「愛糧節糧,樹立節儉新風」志願服務宣傳活動,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增強廣大居民的愛糧節糧意識。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與黨員志願者在人流量較大的春苑農貿市場向過往居民發放宣傳資料,向人們講解節約糧食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應怎樣健康飲食、綠色生活,號召大家從自身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拒絕餐飲浪費。本次活動對黨員群眾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大家表示,不管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要從自身做起,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糧食。
-
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堅守「糧心」節儉本質
學校以「堅守『糧心』厲行節約新風尚,做新時代最美棗科人」為主題,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書,充分利用廣播、報紙、網絡、「三節園」廣場等校內輿論陣地開展宣傳教育,讓「三節」教育隨處可見、隨時可學,讓節儉觀念入口、入腦、入心。
-
五糧液:用最執著的心,尋好糧釀好酒
金沙江、岷江、長江匯合處的宜賓,一代代釀酒人,從不因山高水遠而自我封閉,反而以創新、開放、包容的心,堅守著好糧才能釀好酒的執著,尋找最適合濃香型白酒釀造的原料。 從商周時期僰人釀製的窨酒,到南北朝彝族人用小麥、青稞或大米等糧食釀製咂酒,開啟了多種糧食釀酒的先河;再到唐代用四種糧食釀製「重碧酒」,宋代姚氏家族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製「姚子雪曲」。
-
飯前禱告感謝上帝 心存善念關注糧食危機
今天是世界糧食日,我想我們每一個能夠吃飽飯的人都應該心懷感恩,並且能夠從點滴做起,拒絕浪費,關注糧食危機。」 這是網絡上一條溫暖人心的微博,「世界糧食日」不僅僅是一個日期,還是一種價值觀的傳承。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創建紀念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
-
天地「糧」心,珍食莫蝕
天地「糧」心,珍食莫蝕 2020-09-28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糧食危機看「天糧」
民以食為天,糧食乃是民生首要之物。糧食豐裕,人人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個個面紅體健,延年益壽。糧食告急,人心惶惶,面臨斷炊,誰不憂慮?因此,人人珍視糧食,災害之年積存糧食,但今天我會帶來這樣的信息-從糧食危機看「天糧」。二、耶穌就是生命的糧 其實屬地的糧食,盡人皆知。
-
天地「糧」心,珍食莫蝕(內含視頻,歡迎點擊觀看)
天地「糧」心,珍食莫蝕(內含視頻,歡迎點擊觀看) 2020-11-05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豐收≠浪費,持續做好節糧保「胃」戰
糧食平均畝產423.75公斤,比上年增加7.9公斤。雖然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還要對它始終保持危機意識,這是為什麼?「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自古以來,敬天惜糧、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糧食是人類生存之本,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豐年不忘飢苦,富歲當思節約。」
-
鐵路「小餐桌」看似小範圍實現大節儉
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什麼時候都不能丟。為了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近日新疆鐵路在全國鐵路系統率先構建統一的職工就餐一點支付與清算系統,在管轄區域內各單位職工食堂推廣「鐵路人」APP訂餐系統,不僅方便職工就餐、提升職工食堂管理水平,還有效杜絕了「舌尖上的浪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古就有對食物的敬畏,但食物浪費現象屢禁不止。
-
於青菜、豆腐湯、幹燒餅,他們是古代官吏節約糧食的楷模
在清代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在出貪官的同時也出了一大批清官,他們生活特別節儉,惜糧如命,堪稱節糧模範;且因一生廉潔貧苦、政績卓著,深受老百姓愛戴。可是他對自己苛刻至極,尤其是生活上,自奉節儉,粗茶淡飯,所食常常只是青菜一把。在羅城時,于成龍不懼「蠻煙瘴雨」之境,在草堂裡用石塊壘「案幾」,用棘條樹枝編屋門,床上鋪乾草,堂前支鍋做飯。經過幾年艱苦奮鬥、勵精圖治,于成龍一舉改變了當地落後面貌,百姓收入增高,生活富足了。其間儘管他生活十分清苦,卻從不打百姓的主意。有一次,老百姓見他身體不好,就湊了些錢送去,讓他改善生活。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紮緊制度的籠子,剎住公款旅遊的歪風
公款旅遊的問題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全面從嚴治黨和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下,這樣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難題,這就需要紮緊制度的籠子,用制度關注這些不正之風,才能讓公款不再成為個人旅遊的資金,讓更多的人不再打公款的主意,也才能更好地推動黨風、政風、社風的改變,讓黨員幹部能夠正確地使用權力,真正地做到權為民所用。 公款旅遊的出現首先是黨員幹部的思想滑坡。
-
「好糧有網」二期試點見成效 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引導糧食企業...
按照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總體規劃思路以及年度工作部署,「好糧有網」二期項目將致力於全面推進糧食企業數位化轉型,項目確定德州市發達麵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達集團」)為山東省糧食行業首個數位化轉型試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