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琵鷺。 通訊員李銳洪攝
黃胸鵐。 通訊員劉志堅攝
澤鷸。 通訊員陳海攝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葛宇飛)268種,這是截至今年4月,東莞官方普查和民間觀察記錄到的鳥類種類數量。其中,自去年1月以來就增加了23張「新面孔」,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近年來,東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目前已建成森林公園20個,溼地公園23個,自然保護區6個,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吸引來了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呈現出自然生態與工業文明共存共榮的優美畫卷。
去年以來新增23種
近日,據民間組織——「東莞市觀鳥協會」整理統計,近年來東莞市觀察記錄到的鳥類種類持續增長。根據市林業局的普查數據和近幾年民間觀鳥人記錄的數據,截至今年4月,東莞共記錄到鳥類268種,其中包含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8種。
東莞市林業局總工程師徐正球認為,隨著東莞生態環境越來越優美,適合鳥類生存棲息的空間越來越多,被記錄到的鳥類也越來越多。
僅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東莞鳥類新增記錄就有23種,其中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去年12月初,有攝影愛好者在長安鎮馬尾水庫發現了一隻黑臉琵鷺,這也是近年來東莞境內首次發現黑臉琵鷺。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被記錄的鳥類種類越來越多,與東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息息相關。近年來,東莞按照系統科學精準的要求,深入推進水汙染治理攻堅戰。尤其是以大兵團作戰的方式有效推進茅洲河、石馬河、東引運河—寒溪河等重點流域綜合整治,4個國考斷面水質取得重大突破。去年,全市建成區22條黑臭水體基本完成整治並初見成效,全年整治內河湧109條。以石馬河為例,幾年前還是一條重汙染河湧,而經過整治,去年12月在樟木頭旗嶺附近的河面上,可以看到一群白鷺在嬉戲,在橋頭鎮流域也有攝影愛好者拍到白鷺在嬉戲覓食。
「東莞有山、有水、有灘涂,再通過近年來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等的建設,營造了更多適合鳥類覓食、棲息的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徐正球說。目前,東莞森林覆蓋率37.4%,建成了森林公園20個,溼地公園23個,自然保護區6個,其中溼地公園在珠三角城市數量最多、面積最大。
市民愛鳥護鳥意識增強
2018年,由東莞市委宣傳部、市城市形象推廣辦公室策劃推出的《鳥顏色》作為東莞城市主題系列叢書的「開篇之作」,收錄了各種鳥類與東莞城市和諧共存的生動故事和百餘張在東莞拍攝的精彩鳥類攝影佳作。這本書對於增強東莞市民愛護鳥類、保護環境的意識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各種觀鳥活動的開展,也讓越來越多市民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美。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