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貓會吃掉小貓?
小時候,小編對於小狗小貓的繁衍,特別好奇,很想去看看這隻小貓是什麼樣子的。但是家裡人都說,屬龍屬虎屬鼠的人是看不見的,看見母貓就會把小貓吃掉。這個迷信的說法一直伴隨著我長大。
直到我養了一隻貓,我家的貓生了小孩後,我去隨便看看都沒有什麼影響,後來才知道,影響母貓進食小孩的因素是母貓營養不良,或者是被陌生人傳染。
缺乏營養的原因很好解釋,就是孩子太多,自給自足的奶水不夠養活所有的孩子,所以母貓會堅決吃掉最弱的孩子,這在動物界很常見,很多動物為了補充自己的營養,都會吃掉最弱的孩子,只有放棄一個孩子,才能換來更多孩子的生存。
沾滿陌生人的光這是陌生去看的,小貓身上會沾染陌生人的氣息,生過孩子的母貓本來就生性多疑,會幾次把小貓換掉。一旦沾染上了陌生人的氣息,母貓也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以為這不是自己的,危機感就會讓它去咬自己的孩子。
而產後憂鬱,這種現象在人類世界裡也會發生,所以當母貓懷孕時,要好好陪伴她,給予她足夠的關心。生了孩子後,還要好好補營養方面,同時不要打擾它看東西,減少它的危機感。
據小編所知,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母貓剛出生時。這是因為,有的小貓在出生的時候可能有畸形,導致他們很難存活下來。對母貓來說,將小貓吃掉就可以用於補充因孕育而失去的養分和精力。
貓媽媽在寒冷的冬天和秋天,需要的體力和精力會更多。在野外生活的母貓就有可能會吃掉幼崽以保持活力。還有一種情況是,可能是人的氣味幹擾了母貓的生長,而剛出生的小貓,則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下,進食被視為一種保護機制,特別是一些經驗不足的母貓,如果有危險,會把它們吃掉,但更多的是轉移到孩子身上,因為小貓被人或其他動物咬過也會被吃掉,因為小貓的氣味變得模糊,也會被吃掉。
有些朋友也發表了意見:
永遠不要用人類的眼光來看待動物,貓當然不會覺得吃小貓有什麼罪過,相反,吃小貓也許是件好事,既能避免小貓因疾病或飢餓而更加痛苦,也能避免小貓的屍體被野地裡的腐爛或其他動物吃掉,其實這和人收屍埋屍,火化安樂死等等類似。
母親吃小貓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1、母貓本身體質太弱,生後恢復困難,會導致母貓吃小貓的情況。
生出的小貓身體有缺陷,還會導致被母貓吃掉。獅子也會有這種情況,受傷嚴重的小獅子會被母獅吃掉。
母貓受到強烈的騷擾或驚嚇,或有其他生物與小貓接觸,使小貓的氣味改變,也會使母貓吃掉小貓。
生物界一直遵循自然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因此母貓生一胎時,幼仔較多,但自身體質較差,會出現奶供給不足的情況,而且這種餵養方式也會拖累母貓的身體。它們自誇,其他幼崽一個也活不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母貓會狠心地把體格弱小的幼仔挑出來吃掉,這樣既可以補上自己的身體,又可以減少餵養幼仔的次數。
如果母貓是初生的,則可能有缺乏經驗的原因,導致它從潛意識中發現,在外在行為上不能把幼小的貓咪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照顧。導致母貓無性繁殖有很多原因,如果多次發生「悲劇」,這種母貓不太適合配種,那麼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絕育。
若母貓發現自己的幼仔意外死亡,就會帶著其他幼仔離開家,以免死貓仔被人發現,或是怕死貓弄髒自己的窩,或是直接吃掉幼仔。另外一隻母貓,發現自己變成了貓仔,先天不足,無法生存,便狠心吃掉它。將乳汁留給其他幼仔食用是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
貓咪是個很厲害的獵手,換句話說,貓咪天生就是為了狩獵而生的。那麼對於狩獵者來說,只有強壯的人才能在殘酷的生活裡活下來。也就是說貓咪和狗狗的獵殺並不是因為它們吃得太多。它們捕獵,不是為了包裹腹部,而是出於本能。
動物界是殘酷的,特別是食肉動物。你今天可能是一個獵手,明天也可能是另一個獵手。所以只有持續地變強才能更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