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玩具總動員》系列:每部都拿奧斯卡,它為什麼叫座又叫好?

2021-01-08 伏龜影評

《玩具總動員》系列可以說是一個「奇蹟」。1995年,《玩具總動員1》上映,很快就拿到了多項奧斯卡提名。此後24年又相繼上映3部續集,每一部拿過奧斯卡獎項,第3部和第4部更是奪得「最佳動畫長片」。(這一獎項是在《玩具總動員2》之後才設立的)

從統計學來說,一個系列電影連續獲得奧斯卡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但是,《玩具總動員》系列做到了。

我在重溫《玩具總動員》幾部動畫之後,很是感慨。既感慨於每部電影帶來的優秀故事,也感慨於創作團隊的精神。要知道,很多電影續集的出現只是為了「叫座」,為了賺錢。而《玩具總動員》續集的首要目標則是「叫好」,「叫座」的成功是隨之而來的。正如《三傻》的理念,追求卓越,成功必然相隨。

那麼,《玩具總動員》系列高水準故事的秘訣在哪裡?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有什麼值得借鑑學習的地方呢?這一回,咱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

(一)故事技法

分析《玩具總動員》系列,和常規的電影分析有所不同。我之前分析單部電影的故事性,常常會提到很多故事技法,指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但對《玩具總動員》系列來說,故事技法可能只是它最不起眼的成功因素。儘管如此,《玩具總動員》系列的故事技法依舊有很多優秀的地方,咱們在這裡簡單提幾個要點。

《玩具總動員》系列每一部的片長都不長,大都在90分鐘左右。不過,每一部電影的節奏很快,沒有贅餘的場景。這些緊湊的節奏體現在每一個場景的對白臺詞。

一方面,《玩具總動員》系列的對白沒有廢話。如果不是為了推進劇情、刻畫人物,那通常就是為了營造喜劇效果。另一方面,《玩具總動員》系列的對白蘊含了大量的潛臺詞,它們表達了角色的喜好、欲求、態度等。豐富的潛臺詞,使得電影信息密度很大,從而讓人感覺劇情很緊湊。

同時,《玩具總動員》系列每一部的三幕結構都很清晰。第一幕的激勵事件打破主角的生活平衡,第二幕的新旅程、新朋友、新發現、新敵人,第三幕的高潮與成長。不得不佩服主創團隊的創意和想像。

在《玩具總動員》系列中,每一部的激勵事件、主角渴望和目標、電影主題、對抗力量都是不同的。這不像《007》系列的商業片套路。邦德總是在拯救世界,敵人雖然不同,但是邦德的目標和渴望始終如一,電影主題也沒有什麼變化。對比之下,《玩具總動員》系列的處理,則需要更多大膽想像和創新。

此外,講好故事的關鍵,不僅在於主角的欲求,還在於對抗力量。《玩具總動員》系列每一部的對抗力量、矛盾衝突都在不斷升級。需要注意,矛盾衝突和對抗力量其實是一碼事。

以《玩具總動員3》為例,起初的矛盾衝突是被遺棄,眾多玩具被丟進袋子後決定離開這個屋子。隨後,在幼兒園裡,對抗力量又升級,以抱抱熊為首的玩具團夥在幼兒園建立了一個「監獄」,玩具們都沒了自由。最後,玩具們面臨垃圾場的死亡威脅,主角也面臨是否和大家分道揚鑣的兩難選擇。

可以看到,《玩具總動員3》的矛盾衝突經歷了「心理感受→人身自由→生命安全→人生命運」的層層升級。如此一來,故事就能循序漸進的推向高潮。而這樣的故事技法,在《玩具總動員》系列每一部中都有所體現。

(二)人物群像和主角

關於《玩具總動員》系列每一部的故事技法,其實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但如果一一分析的話,區區幾千字是不夠寫的。因此,本次影評的重點,是將《玩具總動員》系列當成一個整體來分析。一些細枝末節,咱們暫且放一邊。

作為系列電影,其風格必然是統一的,並且會有一個受觀眾歡迎的IP貫穿始終。《007》系列看的就是邦德拯救世界,《速度與激情》系列看的就是幾個主要人物的賽車,《馴龍高手》系列看的就是主角與龍的故事。可以發現,人物和設定是電影續集IP的關鍵。觀眾喜愛這些角色和世界設定,因此想要看更多的續集,了解更多關於人物的故事,了解更多電影中的世界——這是續集電影的需求根源。

然而,如何處理這些IP,就成了續集電影的難點。比如《無敵破壞王》,破壞王和小女孩賽車手、遊戲角色擬人化的設定吸引了觀眾,觀眾想要知道更多故事。於是,《無敵破壞王2》就出現了。但《無敵破壞王2》沒有處理好這一IP,因此口碑不太好。

表面上看,《無敵破壞王2》也是破壞王和小女孩的冒險故事,也有各種轉折起伏。但深入探究會發現,電影故事的視野變得狹隘,由「遊戲角色擬人化的世界」變為「破壞王和小女孩的關係」。在第一部,觀眾看到了很多遊戲角色,他們對自己的遭遇、經歷有不同的觀念和行動,即便是反派也有自己的執念。這給觀眾帶來了新鮮感,且豐富的觀念和行動構成了內容充實的精彩故事。

而《無敵破壞王2》這一續集,儘管大鬧網際網路,登場了很多角色,但他們都沒有自己的觀念,只是「工具人」角色。電影沒有針對「遊戲角色擬人化」的設定進行創新的想像,於是就變成破壞王和小女孩的情感糾葛,看起來有些單調重複,沒有新鮮感。這是《無敵破壞王2》續集不夠優秀的重要原因。

理解這一點後,再來看《玩具總動員》系列,你會發現其豐富的人物群像。每一部續集都加入了新的玩具,並且他們都有自己的人生觀念,大大豐富了「玩具擬人化的世界」這一設定。

在第2部,女牛仔被主人拋棄過,她寧願不再感受被小孩玩的美好,她認為愛得越深,被傷得越深。而礦工從來沒有被小孩玩過,他憤世嫉俗,想在博物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第3部,抱抱熊曾被主人遺失,努力回到家後,他發現主人又買了個同樣的玩具替代。這讓他心理扭曲,認為玩具的結局就是被當成垃圾,因此他蔑視其他玩具的價值,毫無心理負擔的建立了監獄式的玩具大家庭。

在第4部,女娃娃認為自己不被小孩喜歡,是因為自己的發聲盒壞了。事實上,她只是沒遇到對的人。牧羊女也經歷了相似的事情,但她卻主動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自由,不再以擁有主人為人生唯一價值。

可以看到,每一部續集都在講述不同的「玩具的故事」。豐富的人物群像構築了一曲交響樂,不僅滿足了觀眾的新鮮感,而且還豐富了「玩具擬人化的世界」這一IP設定。

與此同時,《玩具總動員》系列還緊緊圍繞胡迪牛仔這一主角來講故事。《玩具總動員》系列之所以吸引人,除了豐富而有趣的玩具世界,還因為主角的形象具有較高的移情作用。如果將4部電影同時看完,你會發現胡迪是個很複雜的主角。他害怕失寵、被拋棄、一無是處,但他也珍惜同伴大家庭、忠誠於主人、很有使命感、性格堅韌。

每一部續集,《玩具總動員》系列都深入挖掘主角的性格,尋找他的不足、恐懼、焦慮、渴望、欲求。一次又一次的讓主角正視自己的內心,讓主角成長,人物弧光非常清晰。第一部,主角學會了不嫉妒他人;第二部,主角學會了陪伴的意義;第三部,主角學會了眾樂樂,不再享受獨寵;第四部,主角學會了放下執念。也正為如此,《玩具總動員》每一部單獨拿出來,都是佳作。

相比之下,《無敵破壞王2》則沒有挖掘主角新的欲求和不足。第一部中,破壞王想當個好人,受其他人喜愛,這一強烈的渴望驅動了整個故事。而第二部的破壞王,只是想和小女孩玩得更開心,無形中就落了下乘。

簡而言之,《玩具總動員》系列對IP續集的把握是很到位的。如果說每一部的故事技法保證了電影基本水準,那麼豐富的人物群像和深刻的主角形象則保證了系列電影的統一風格,每一部都原汁原味。倘若有朝一日,國漫也有大IP續作,不妨從人物群像來挖掘世界觀設定的可能性,從人物維上挖掘主角的深度。

(三)主題升華和新續作的困難

有人可能不喜歡《玩具總動員》系列,認為那是孩童的想像,顯得幼稚。但是,這未免有些狹隘。實際上,《玩具總動員》系列的故事是很有寓意和深度的。我在《玩具總動員》系列看到了一個微縮的人類社會,電影中充滿了對人生的隱喻。

以人生價值的角度來看,玩具的價值就是被玩、有孩童歸屬,但這就是玩具價值的全部嗎?《玩具總動員4》給出了新的回答。是否被玩、孩童歸屬都不能決定玩具的價值,玩具的價值由自己決定。類比人類社會,難道真的能通過是否成功、財富多少、是否有人愛等,來判斷你的人生價值嗎?他人和外物不能決定你的價值,就像玩具的價值不是天生註定的,你可以選擇如何評價自己的人生價值。

以情感的角度來看,當玩具被主人拋棄、遺失、替代等,玩具就只能暗自傷神嗎?《玩具總動員》系列中,很多玩具面對情感上的創傷,都有不同的態度和行動。他們的這些態度,和人類社會頗為相似。親子關係、戀人關係、婚姻關係等,情感受傷了可以怎麼辦?封閉自我,拒絕新的親密關係;仇恨他人,否定自我;主動尋找新的關係……《玩具總動員》系列給了我們很多回答。

以幸福的角度來看,《玩具總動員》系列也有智慧的比喻。很多玩具之所以不幸福,正是因為執著。電影中的玩具,有的執著於歸屬,有的執著於一個令人憤怒的遭遇,有的執著於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當他們放下執念,他們往往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在靈修、佛家思想中,執念正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

你在《玩具總動員》系列中可以看到人生百態。所以說,這絕非幼稚的孩童想像,而是富有深度的故事。羅伯特·麥基認為,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而《玩具總動員》系列做到了。

《玩具總動員》系列是否還會有新的續作,不知道。但可以想像,續作的難度會比之前更高。在《玩具總動員4》,主角與巴斯光年等玩具分道揚鑣,放下了「玩具要有主人才有價值」的執念。這是質變的成長,第四部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

但是,在此前四部,胡迪牛仔和巴斯光年都是男一男二,觀眾也習慣了那群玩具同伴的人設。因此,如果有新的續作,如何處理巴斯光年等配角是一個難點。如果配角全換一遍,那可能少了原來的味道。此外,故事主題的深度如何進一步提升也是難點。對我來說,如果沒有更創新的想法,我寧願只有這4部。

結語

《玩具總動員》系列不僅好看,故事優秀,而且富有深度和啟發性。那麼多的獎項,實至名歸。同時,作為非常罕見、成功的系列電影,其本身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希望未來能見到更多這般優秀之作。

-END-

如果你想更深度的認知電影,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玩具總動員4》導演喬什庫雷執導《變形金剛》前傳
    今日(4月30日),據外媒comicbook報導,派拉蒙影業和孩之寶任命《玩具總動員4》的導演喬什·庫雷(Josh Cooley)來執導《變形金剛》前傳性質的動畫電影,此動畫電影將與派拉蒙的《變形金剛6》分開。
  • 《玩具總動員4》成為皮克斯第10部獲奧斯卡獎動畫長片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玩具總動員4》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據悉,《玩具總動員4》是《玩具總動員》動畫系列電影第四部,由喬什·庫雷執導,湯姆·漢克斯、安妮·波茨等配音。
  • 《玩具總動員》系列為何無法超越
    皮克斯的當家動畫系列新作《玩具總動員4》今天(6月21日)正式在內地上映了。雖然距離《玩具總動員3》上映已經過去了九年,但從目前爛番茄高達98%的新鮮度來看,牛仔警長胡迪和太空騎警巴斯光年領銜的這群「玩具們」依然沒有讓我們失望。
  • 《玩具總動員4》打破續集魔咒,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近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典禮圓滿落幕,各個獎項的獲獎名單揭曉。在動畫片方面,由喬什·庫雷擔任導演的《玩具總動員》系列第四部《玩具總動員4》獲得了最佳動畫長片獎,擊敗《馴龍高手3》《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遺失的環節》和《我失去了身體》等有力競爭對手。
  • 玩具總動員4獲奧斯卡獎,冰雪奇緣2連提名都沒有
    北京時間2月10日上午,全球電影人以及電影愛好者都會關注的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行,今年已經是第92屆了,而且舉辦的時間還提前了(真可謂給隔壁的「惡搞」頒獎典禮金酸莓獎來了個措手不及)。
  • 《玩具總動員4》贏得奧斯卡最佳動畫 去年在中國吸金2億票房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按照慣例,奧斯卡頒獎禮最先頒出的獎是最佳動畫長片,今年這個大獎落在了《玩具總動員4》頭上,影片導演在喬什-庫雷上臺領獎時表示:「《玩具總動員4》由湯姆·漢克斯、安妮·波茨、蒂姆·艾倫、託尼·海爾等配音。影片於2019年6月21日上映,該片在全球票房高達10億美金,去年在中國上映票房突破2億。《玩具總動員4》是皮克斯玩具總動員系列的第四部作品,從第一部作品至今已經有25年了。這25年時間裡,《玩具總動員》已經成為全球價值最高的動畫片系列之一。
  • 《玩具總動員4》相見恨晚
    如果不是因為被奧斯卡提名,我也許會錯過這部作品。目前為止,玩具系列第一部到第四部的上映,已經有24年了。從一開始的安妮動畫長片獎到後來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玩具》系列從誕生開始,便承擔起引領行業標杆的風向。三部作品,均大獲成功。
  • 玩具總動員,還玩得動?
    《玩具總動員》系列與《尋夢環遊記》一樣,都是是出自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皮克斯打造過很多經典的動畫,《汽車總動員》、《超人總動員》均是出自它手。
  • 《玩具總動員》你真的了解嗎?《玩具總動員2》幕後事解析
    嗯嗯,今天我們接著來聊《玩具總動員2》的事情,如果你沒看過我昨天的第一部的幕後解析的話,我建議你還是回頭去看一下,雖然不影響你看第二部,但是,能夠讓你更好了解整個玩具總動員幕後的一些事情,好啦,我們開始說今天的事情吧!
  • 豆瓣9.0,等了9年,這部口碑爆棚的動畫《玩具總動員》終於回來了
    它創造了太多第一次。是皮克斯首部動畫長片,是第一部完全意義上運用計算機製作的三維動畫,是首部打破傳統故事片對奧斯卡編劇獎的壟斷、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提名的動畫長片。不得不說,能在影院同時看到《千與千尋》與這部皮克斯經典續作,是電影迷和動漫迷的幸運。
  • 《玩具總動員4》結局「可以寫入史冊」
    1995年上映的《玩具總動員》向全世界觀眾介紹了一家動畫界的新興勢力,他們就是致力於用3D動畫顛覆傳統動畫工作室格局的皮克斯;20多年過去了,《玩具總動員》已經成為全球價值最高的動畫片系列,甚至在全球擁有了四個玩具總動員園區;2019年《玩具總動員4》終將上映,近日官方發布了兩支預告片。
  • 為什麼打磨了兩年的魅族17Pro卻叫好不叫座?黃章兩行淚
    有一說一,雖然魅族17 Pro的銷量不理想,但它在業內依舊收穫了不錯的評價。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魅族17 Pro叫好不叫座呢?難道真的是「天不助黃章」?原因一:魅族營銷太過乏力,只能靠魅友們的鼎力支持。學過市場營銷的朋友都知道,一款產品賣得好不好,先看它的廣告投放量有多大。
  • 4部24年,《玩具總動員》為什麼還能令我們這些成年人動容?
    那個曾經做出第一部三維動畫長片,創造業界神話的創業公司。那個擁有《玩具》《海底》《超人》《美食》等等總動員優秀作品的動畫公司。那個以原創起家,最近幾年卻連續陷入創作危機的創意公司。《玩具總動員4》(以下簡稱《玩4》)上映之前,大多數人(包括我)應該都做好了把這部電影,釘在皮克斯「狗尾續貂」恥辱柱上的思想準備。
  • 《玩具總動員4》:是玩具,還是垃圾?
    近日,奧斯卡頒獎禮各項大獎一一揭曉,《玩具總動員4》奪得最佳動畫長片獎。《玩具總動員4》是《玩具總動員》系列時隔9年的最新作,首映以來收穫了極高的口碑評價,新鮮度一度高達100%,豆瓣評分8.6分,愛奇藝評分7.9,前作《玩具總動員3》也曾在第83屆奧斯卡獲得最佳動畫長片獎。
  • 《玩具總動員》官方衍生短片上線,這跨越20年的IP為什麼這麼好看
    皮克斯的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自1995年第一部上映之後就點燃了收視浪潮,牛仔警長胡迪和太空人巴斯光年也成為了很多孩子心中最喜愛的玩具。玩具們與主人安迪的感情,也能感動一代又一代收看這部動畫的孩子,甚至是成年人。並且每部作品都是八分以上的成績,足以見證這部系列動畫在觀眾心中的地位。
  • 《昆蟲總動員》叫好不叫座 精製作輸給山寨名、零宣傳-昆蟲 總動員...
    東方網8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歐洲動畫大片《昆蟲總動員》上周五在國內公映,排片欠佳,上映前三天只收穫了大約千萬元的票房,與其優質的口碑發酵並不匹配,成為又一部「叫好不叫座」影片。雖然有強大的口碑效應,但是片方用於營銷的投入幾乎為零;儘管製作精細,中文片名卻起得頗為潦草,很有些「山寨」的感覺。
  • 新片上映丨《玩具總動員4》上線,重逢玩伴,無限可能
    皮克斯在動畫界就是佳作的代名詞,皮克斯至今一共製作了21部長片動畫,對於一個動畫公司算不上高產,但卻拿到了9個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的殊榮,這項成就沒有一家動畫公司能比。而《玩具總動員》系列,則是皮克斯的招牌。1995年上映的《玩具總動員1》,被稱為史上最佳動畫片之一。
  • 《玩具總動員》等了九年,這部動畫片終於回來了!
    25年前,一群玩具的故事讓全球為之瘋狂25年後,那群可愛的玩具們終於又回來了是的,我說的就是皮克斯動畫長篇電影的經典系列《玩具總動員》!近日,《玩具總動員4》確定國內正式定檔6月21日,與北美同步並放出了《玩具總動員4》的終極預告迪士尼老牌ID《玩具總動員》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之一。
  • 迪士尼出品3D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4》欣賞
    《玩具總動員4》講述:胡迪總是對自己身處這個世界的使命感到自信滿滿,他的首要任務永遠都是要先照顧好自己的「孩子」——不管是老主人安迪還是新主人邦妮,但是當邦妮把她自製的、不情願當玩具的Forky放進來後,胡迪將和他的新老朋友一起踏上一場公路冒險之旅,也讓他明白作為一個玩具他所面對的「世界」會有多大
  • 豆瓣評分8.6,玩具總動員4拿下奧斯卡獎,很搞笑也很深刻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了,在這次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大家熟悉的《玩具總動員4》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篇,不少粉絲朋友都挺高興吧? 這也是為什麼胡迪那麼主動的承擔照顧叉叉的任務。自信又富有責任心的胡迪一直是玩具們的領導,但在邦妮家承受著巨大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