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今天養魚老道和一位老魚友聊天,其中談到了關於新手不斷買魚、死魚的問題,這位魚友是如下描述的:
老道,最近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我認識的不少新魚友都喜歡不斷買魚,買來後再去不停地下藥,越來越多的頻繁購買、治療魚病,以至於後來不是淘汰就是團滅,這種情況在一年之內,可以惡性循環三、四次。
為什麼就不能好好的養幾條魚呢?
有人可以這樣子折騰兩三年,如果是頭半年這樣折騰,我們還可以理解,昨天有位魚友說,要是像我們老魚友這樣養魚的話,可能觀賞魚行業早就沒了,是不是這麼回事呢?
本來這個問題並不算是什麼大問題的,但是這位魚友突發奇想,希望我以此為話題來寫篇文章,好吧,咱就借這個事情來好好聊聊。
很多新魚友剛接觸到觀賞魚這個圈子,心裡的憧憬和欣喜是不言而喻的,不是說我們就沒有見過世面,而是因為現在的觀賞魚品種實在太多了,我們有太多的選擇餘地,並且又沒有什麼具體的實操經驗。
我們當然期望,自己魚缸裡的觀賞魚品種和數量,越多越好。
當魚缸裡的觀賞魚數量達到了一定的極限值,無論是水質、投餵量還是交叉感染等問題,新魚友都無法去有效控制,只要是水質或者觀賞魚出現任何的風吹草動,哪怕是有一丁點問題,新魚友們的脆弱神經就會受不了的,因為自己之前根本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
而且,比起自己之前的期望值,偏差實在是太大了。
本來以為不就是幾條破魚嗎,我這麼大的魚缸憑什麼它就裝不下?
人家魚店裡不也飼養那麼多,而且都活的好好的,為什麼我買回家的觀賞魚,它就會患病或者死亡了呢?
這個心裡的不服氣,肯定會有。
然後自然而然的就會詢問網上或者店家,之後必定買回來一堆魚藥,還沒正式養魚,就開始大張旗鼓的做起了觀賞魚大夫,結果就是越治越糟糕,治死了一批,還會心存僥倖的,直至第二批、第三批……
我們並不是說,飼養過於便宜的魚,就是我們沒錢或者沒有水平。
但大部分的新魚友,剛開始飼養觀賞魚的時候,必定會選擇那些通貨品種,並且是極為便宜的。
這是人之常情,這就好比剛開始炒股的,從來不敢去碰高價股是一個道理,基本上玩的都是一些垃圾股或者低價股。
而通貨品種的觀賞魚,如果說句不好聽的話,大部分都是觀賞魚中的垃圾股。
不是說這些觀賞魚垃圾,而是由於人們的不重視,導致了它們的體質垃圾。
換句話說,就是,能夠把它們順利養活的根本就不多,哪怕是有多年經驗的老魚友,如果在選魚上不注意的話,也是根本養不活的。
更何況,還是毫無任何選魚經驗和飼養經驗的新魚友呢?
為什麼很多新魚友,即使已經養死了幾缸觀賞魚,還是會重複再重複的購買、不斷往魚缸裡添加新魚呢,這不是沒記性嗎?
因為我們付出的成本太低。
一缸通貨的小型觀賞魚,根本花不了幾個錢的,誰也不可能剛開始養魚,就去整缸七彩或者紅龍玩玩,大部分還是以孔雀魚、斑馬魚、小型燈科魚、小金魚、草金魚或者小土炮錦鯉為主,就連鸚鵡、地圖魚,一開始養魚就敢於飼養的新手也不多。
低廉的購買成本,使得我們雖然在乎它們的死活,但是,當我們實在無能為力的時候,需要放棄的時候,自然而然還會去購買這樣的魚,有可能飼養金魚的換成了小熱帶魚,飼養小錦鯉的換成了金魚或者燈科魚,其實在本質上還是沒有改變。
我們的飼養水平也未必有所提高。
為什麼會有這種不斷換魚飼養的做法?
還是因為我們的不服氣,心存僥倖,這種觀賞魚不好飼養,或許換換樣可能就好了,人家某某魚友說了,這種魚就是不好養,那種魚才不容易死。
其實呢?大部分的通貨觀賞魚,哪裡有什麼區別呢?
也就是說,這樣的飼養方式,即使我們飼養一兩年,也未必能真正的吸取到一定的經驗和教訓,也永遠不明白選魚、養水、低密度飼養和不去胡亂下藥的重要性。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補魚,陣亡什麼樣的品種,就補什麼樣的,死一條,立刻補一條,原先在哪裡買的,順路再去購買。
越補越死,這也會與觀賞魚的質量問題和交叉感染有關……這樣就開始了無限的惡性循環。
不是有個名詞,叫做痛定思痛嗎?
很多新魚友之所以在重複這種惡性循環的真正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痛定,自然也不會思痛,就是如此簡單的道理,這個無需過多解釋了吧?
一開始使用個小魚缸,把觀賞魚養死了,之後有魚友就說了,魚缸太小了,再換個大的,本來一缸魚加上魚缸投資一百塊錢,換上大魚缸,可能就上千了。
但是呢,飼養方法依然不變,雖然過濾加強了,還是有多大的缸,就能塞多少條魚,然後再死,總有一天會死到自己肝顫的,死上三五缸魚,可能半萬就沒了,這時候,也就老實了。
這就是痛定思痛,不好啊,再這麼玩下去,家裡人也不會同意,自己的那點私房錢已經見底了,各種冷嘲熱諷都來了:別再買魚了,買回家也是一個死,就你這樣的根本不能養魚,純屬在浪費金錢啊……
不到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會冷靜思考的:
怎麼能讓它不死呢,要不,先少養點試試吧?還是老老實實選魚、養水吧,在選魚上也會小心翼翼了,飼養起來也是如履薄冰的,連續藥死幾缸魚以後,看到魚藥自己的腦袋就開始發蒙,下藥的手就開始發抖,這個時候,才是我們的養魚水平開始提高了,哈哈。
當然了,這個過程會有長有短,因人而異的,這就要看個人的悟性了。
這裡還會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死多了、麻木了,對於死魚已經不在乎了,心態上首先放開了,不去關心則亂了,也可以把觀賞魚養好,不會去過於折騰。
當完成了痛定思痛,開始逐步積累養魚經驗和教訓以後,我們的觀賞魚開始養順了,也不輕易死亡了,這個時候,還會有一波添魚的過程,因為感覺自己的水平提高了,仿佛無敵了,可以為所欲為了。
本來已經精心飼養一兩年的觀賞魚,又由於自己的盲目自信、添加新魚而掛掉了,這個時候,還有第二次的痛定思痛。
加魚必加缸,單品種飼養絕對優於混養,慢慢的也就逐步走向正規了。
大致上新魚友們養魚,之所以不斷買魚、死魚,就是這麼一個過程吧。
至於說,是不是我們如果養不死魚,觀賞魚這個行業就不存在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個與我們暫時的行業不規範、觀賞魚飼養知識沒有徹底普及,都會有一定的關係,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