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魚友不斷買魚死魚,詳解其中心路歷程,看我分析的對否?

2020-09-0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今天養魚老道和一位老魚友聊天,其中談到了關於新手不斷買魚、死魚的問題,這位魚友是如下描述的:

老道,最近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我認識的不少新魚友都喜歡不斷買魚,買來後再去不停地下藥,越來越多的頻繁購買、治療魚病,以至於後來不是淘汰就是團滅,這種情況在一年之內,可以惡性循環三、四次。

為什麼就不能好好的養幾條魚呢?

有人可以這樣子折騰兩三年,如果是頭半年這樣折騰,我們還可以理解,昨天有位魚友說,要是像我們老魚友這樣養魚的話,可能觀賞魚行業早就沒了,是不是這麼回事呢?

本來這個問題並不算是什麼大問題的,但是這位魚友突發奇想,希望我以此為話題來寫篇文章,好吧,咱就借這個事情來好好聊聊。

突然間進入到觀賞魚的世界,把飼養觀賞魚這件事情,想的太過簡單

很多新魚友剛接觸到觀賞魚這個圈子,心裡的憧憬和欣喜是不言而喻的,不是說我們就沒有見過世面,而是因為現在的觀賞魚品種實在太多了,我們有太多的選擇餘地,並且又沒有什麼具體的實操經驗。

我們當然期望,自己魚缸裡的觀賞魚品種和數量,越多越好。

當魚缸裡的觀賞魚數量達到了一定的極限值,無論是水質、投餵量還是交叉感染等問題,新魚友都無法去有效控制,只要是水質或者觀賞魚出現任何的風吹草動,哪怕是有一丁點問題,新魚友們的脆弱神經就會受不了的,因為自己之前根本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

而且,比起自己之前的期望值,偏差實在是太大了。

本來以為不就是幾條破魚嗎,我這麼大的魚缸憑什麼它就裝不下?

人家魚店裡不也飼養那麼多,而且都活的好好的,為什麼我買回家的觀賞魚,它就會患病或者死亡了呢?

這個心裡的不服氣,肯定會有。

然後自然而然的就會詢問網上或者店家,之後必定買回來一堆魚藥,還沒正式養魚,就開始大張旗鼓的做起了觀賞魚大夫,結果就是越治越糟糕,治死了一批,還會心存僥倖的,直至第二批、第三批……

通貨品種的大部分觀賞魚,算是觀賞魚中的垃圾股,最起碼體質垃圾

我們並不是說,飼養過於便宜的魚,就是我們沒錢或者沒有水平。

但大部分的新魚友,剛開始飼養觀賞魚的時候,必定會選擇那些通貨品種,並且是極為便宜的。

這是人之常情,這就好比剛開始炒股的,從來不敢去碰高價股是一個道理,基本上玩的都是一些垃圾股或者低價股。

而通貨品種的觀賞魚,如果說句不好聽的話,大部分都是觀賞魚中的垃圾股。

不是說這些觀賞魚垃圾,而是由於人們的不重視,導致了它們的體質垃圾。

換句話說,就是,能夠把它們順利養活的根本就不多,哪怕是有多年經驗的老魚友,如果在選魚上不注意的話,也是根本養不活的。

更何況,還是毫無任何選魚經驗和飼養經驗的新魚友呢?

為什麼我們三番五次的死魚,還是要三番五次的去持續購買呢?成本太低

為什麼很多新魚友,即使已經養死了幾缸觀賞魚,還是會重複再重複的購買、不斷往魚缸裡添加新魚呢,這不是沒記性嗎?

因為我們付出的成本太低。

一缸通貨的小型觀賞魚,根本花不了幾個錢的,誰也不可能剛開始養魚,就去整缸七彩或者紅龍玩玩,大部分還是以孔雀魚、斑馬魚、小型燈科魚、小金魚、草金魚或者小土炮錦鯉為主,就連鸚鵡、地圖魚,一開始養魚就敢於飼養的新手也不多。

低廉的購買成本,使得我們雖然在乎它們的死活,但是,當我們實在無能為力的時候,需要放棄的時候,自然而然還會去購買這樣的魚,有可能飼養金魚的換成了小熱帶魚,飼養小錦鯉的換成了金魚或者燈科魚,其實在本質上還是沒有改變。

我們的飼養水平也未必有所提高。

為什麼會有這種不斷換魚飼養的做法?

還是因為我們的不服氣,心存僥倖,這種觀賞魚不好飼養,或許換換樣可能就好了,人家某某魚友說了,這種魚就是不好養,那種魚才不容易死。

其實呢?大部分的通貨觀賞魚,哪裡有什麼區別呢?

也就是說,這樣的飼養方式,即使我們飼養一兩年,也未必能真正的吸取到一定的經驗和教訓,也永遠不明白選魚、養水、低密度飼養和不去胡亂下藥的重要性。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補魚,陣亡什麼樣的品種,就補什麼樣的,死一條,立刻補一條,原先在哪裡買的,順路再去購買。

越補越死,這也會與觀賞魚的質量問題和交叉感染有關……這樣就開始了無限的惡性循環。

不死到心痛,不死到肝疼,永遠也不會長記性的,這是很多新魚友必須經歷的過程

不是有個名詞,叫做痛定思痛嗎?

很多新魚友之所以在重複這種惡性循環的真正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痛定,自然也不會思痛,就是如此簡單的道理,這個無需過多解釋了吧?

一開始使用個小魚缸,把觀賞魚養死了,之後有魚友就說了,魚缸太小了,再換個大的,本來一缸魚加上魚缸投資一百塊錢,換上大魚缸,可能就上千了。

但是呢,飼養方法依然不變,雖然過濾加強了,還是有多大的缸,就能塞多少條魚,然後再死,總有一天會死到自己肝顫的,死上三五缸魚,可能半萬就沒了,這時候,也就老實了。

這就是痛定思痛,不好啊,再這麼玩下去,家裡人也不會同意,自己的那點私房錢已經見底了,各種冷嘲熱諷都來了:別再買魚了,買回家也是一個死,就你這樣的根本不能養魚,純屬在浪費金錢啊……

不到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會冷靜思考的:

怎麼能讓它不死呢,要不,先少養點試試吧?還是老老實實選魚、養水吧,在選魚上也會小心翼翼了,飼養起來也是如履薄冰的,連續藥死幾缸魚以後,看到魚藥自己的腦袋就開始發蒙,下藥的手就開始發抖,這個時候,才是我們的養魚水平開始提高了,哈哈。

當然了,這個過程會有長有短,因人而異的,這就要看個人的悟性了。

這裡還會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死多了、麻木了,對於死魚已經不在乎了,心態上首先放開了,不去關心則亂了,也可以把觀賞魚養好,不會去過於折騰。

養順了以後,還會有一波……

當完成了痛定思痛,開始逐步積累養魚經驗和教訓以後,我們的觀賞魚開始養順了,也不輕易死亡了,這個時候,還會有一波添魚的過程,因為感覺自己的水平提高了,仿佛無敵了,可以為所欲為了。

本來已經精心飼養一兩年的觀賞魚,又由於自己的盲目自信、添加新魚而掛掉了,這個時候,還有第二次的痛定思痛。

加魚必加缸,單品種飼養絕對優於混養,慢慢的也就逐步走向正規了。

大致上新魚友們養魚,之所以不斷買魚、死魚,就是這麼一個過程吧。

至於說,是不是我們如果養不死魚,觀賞魚這個行業就不存在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個與我們暫時的行業不規範、觀賞魚飼養知識沒有徹底普及,都會有一定的關係,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一位魚友養死一缸金魚的心路歷程,是不是很多魚友都經歷過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一位魚友和養魚老道講述了自己初次飼養金魚的,一段心路歷程,養魚老道覺得很有意思,也很有借鑑性,藉此分享給各位新魚友,看看大家是否會有相同的經歷?
  • 新手養觀賞魚,為什麼總是不久死魚?原來竟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文|大李話魚歡迎點右上方【關注】,查看2000餘篇水族文章及視頻資料,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經常會出現這麼一種情況,剛買的魚,放到自家魚缸裡養殖,養不了多久就死了,少則幾天,多則2-3個月,反正是養不了多久。
  • 為什麼很多養魚的新魚友,遇到問題,在網上不能有效解決?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養魚老道早就注意到,很多新魚友遇到的養魚問題,在網上不可能得到有效解決,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那是因為大部分新魚友提出來的問題,在很多老手們看來,都是小兒科,甚至於根本不值一提。如果想要說明白這個問題,還是要從養魚老道的粉絲量談起。
  • 觀賞魚能否養好,就看如何對待病魚和死魚,有些人不適合養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能夠把觀賞魚養好的魚友,並不一定就是自己的水平有多厲害,也不是看他們如何會飼養狀態好的觀賞魚,如果人人都能買到狀態很好的觀賞魚,都能夠提供很好的條件來飼養它們的話。
  • 老魚友或養魚高手,之所以養魚水平高,原因不是新魚友想的那樣
    很多新魚友,平時總在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看看人家的觀賞魚養得多好,水質也清澈、魚兒也漂亮,狀態也好、生長迅速,也沒有什麼大病,看他們平時的管理也不是很費勁,我們什麼時候能夠達到人家的那個水平?為什麼我們養魚就這麼費勁呢?
  • 給新魚友打打氣,老魚友也會繳納智商稅的,和我們一樣
    魚飼料的質量就是好,或者都會治療觀賞魚的各種疾病呢?養魚老道今天簡單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看看是不是像新魚友們想的那樣。看的魚,比我們接觸到的魚要多得多正所謂見多識廣,這是永恆的真理,首先在這一點上,很多新魚友不是做不到,而是懶惰了、頹廢了、只會依靠網絡了……老魚友們之所以能夠養好觀賞魚,主要靠的就是見多識廣。
  • 新手養魚,如何能夠擺脫不斷死魚的煩躁,這篇文章告訴你
    怪不得養魚老道在自媒體發文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在這近萬篇的文章中,哪篇文章能出爆文,哪篇文章閱讀量高,哪篇文章能中獎,我自己心裡那可是一清二楚的,通過這麼多文章的閱讀量來分析的話,我得出了以下結論:為什麼最實用的文章,閱讀量反而低?
  • 為什麼我們不能把高檔觀賞魚的繁殖經驗分享給魚友?
    就在昨天,我在鄭福堂魚缸那裡訂購了一批魚缸,很多魚友評論道我們這是強強聯合啊,哈哈,既然大家都是做觀賞魚行業的,為什麼不可以互相幫助呢,其實我和他之前並不熟悉,也是在自媒體上通過逐步交流而認識的,大家不也成了朋友?
  • 魚缸循環養魚,如果遭遇不斷死魚的問題,需要如此操作為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經常遇到一些新魚友們,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總是會來來回回的死魚,即使我們再仔細,不斷地自我反省或者在網上查找了很多的資料,但是找來找去也未必能夠找得到具體的原因,觀賞魚的患病和死亡情況仍然在不斷繼續,到底這個問題會出在哪裡呢?
  • 一位資深老魚友,對於新魚友,如何養好蝶尾金魚的解答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為什麼養魚老道喜歡看魚友們的評論呢?因為一個是可以找到更好的寫作素材,再一個就是,可以偷取到很多的養魚真經啊。這不,下述兩位魚友的評論對話,又被我偷到了,哈哈。
  • 一位資深老魚友,對於新魚友,如何養好蝶尾金魚的解答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為什麼養魚老道喜歡看魚友們的評論呢?因為一個是可以找到更好的寫作素材,再一個就是,可以偷取到很多的養魚真經啊。這不,下述兩位魚友的評論對話,又被我偷到了,哈哈。
  • 新魚友養不好觀賞魚,不是網絡知識看太多,而是不知如何去看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這裡呢,我們暫且不談人家魚店老闆如何如何,我們只談魚友們在網上學習知識,看文章或者視頻,最終會導致哪些結果,為什麼新魚友往往會盲從盲信和偏聽偏信?這也會與自媒體作者的寫作出發點有關,當然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人氣和閱讀量。
  • 魚缸過濾,按照普通飼養密度設計,而新魚友按照最高密度飼養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連續接到了幾位新魚友,因為魚缸的水質出現問題,而導致死魚現象的發生。或者是洗棉了、換水了,水質處理不了了,只能在那裡乾等著了。
  • 魚友也分三六九等,看你屬於哪類人群,我算普通魚友
    後來我又去參觀了金魚的繁殖基地,我是周日去的,後來了解到,那位喜歡金魚的年輕人,它是周六去的。我真的沒想到,觀賞魚愛好者,能痴迷到這種地步,通過這件事情,我想給「喜歡」觀賞魚的玩家分一下類。想把魚養好,還在進階的路上飼養觀賞魚,有個兩三年經驗,懂一些養魚知識,但是還有些模糊不清,時長還會遇到死魚的現象,對觀賞魚的品類有些許要求,例如群遊性,體色,個頭,可能是它們追求的目標,至於是熱帶魚,還是冷水魚,那就無所謂了。
  • 觀賞魚患病,哪種魚藥最好用,為什麼老魚友很少使用過多魚藥?
    對於新魚友來說,只要是我們的觀賞魚患病了,其他所有的問題都是次要的,只有一樣,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你只要告訴我哪種魚藥能治這個病,用量是多少、什麼時間能好就可以了,或者是你可以告訴我問題出在哪裡,這條魚為什麼死了?
  • 觀賞魚患病,哪種魚藥最好用,為什麼老魚友很少使用過多魚藥?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對於新魚友來說,只要是我們的觀賞魚患病了,其他所有的問題都是次要的,只有一樣,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你只要告訴我哪種魚藥能治這個病,用量是多少、什麼時間能好就可以了,或者是你可以告訴我問題出在哪裡,這條魚為什麼死了?
  • 新魚友注意:一直被誤解的硝化細菌,不分解魚便
    魚友勸我不要太迷信硝化細菌,但我就是管不住自己,不死魚的感覺太香了。反而對人來說,影響更大點:買多了浪費錢。在魚友圈,硝化細菌是很神奇的物質,有人說它能分解魚便。其中涉及到了魚糧、觀賞魚、魚便、異養菌、硝化細菌跟水草。
  • 新魚友之所以出現急躁、焦慮情緒,是根本沒有認清養魚的一個事實
    所以很多魚友說,養魚老道,你的養魚心態可真好啊,那是、那是,這是毫不客氣的,因為我早就鍛鍊出來了。養魚從來就沒有順風順水的,永遠是面對著一個接一個的打擊,這個事實,很多新魚友根本沒有看清楚很多新魚友,為什麼會遭遇到水質問題、遭遇到觀賞魚的疾病問題,就開始極度的焦躁或者毫無頭緒?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期望值太高,而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認清楚飼養觀賞魚的事實。
  • 為什麼說很多新魚友養不好水,養不好魚,永遠也不知道錯在哪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經過了大約一周的飼養期,養魚老道的小蝦缸已經是水清蝦亮了。聽魚友們說,養蝦需要浮萍,我這裡有啊,所以加了一些浮萍,之後又有魚友說,養蝦主要依靠的是絲藻,我這裡也有啊,直接從室外飼養魚蟲的整理箱裡,又撈取了一大團絲藻。
  • 新魚友注意:一直被誤解的硝化細菌,不分解魚便
    新手覺得只要對觀賞魚好的東西,就是救命稻草。於是我在半年多的時間裡用掉了其餘的4瓶。    魚友勸我不要太迷信硝化細菌,但我就是管不住自己,不死魚的感覺太香了。  他說好用的東西並不是在任何場景都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