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新區電信四所家屬院老舊小區改造施工現場。
■文/圖 記者 馮煒 通訊員 郜世有
1月12日,在曲江新區翠華路電信四所家屬院裡,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幹得熱火朝天。他們有的在完善樓體外牆漆面,有的在打磨樓道牆面……這些建設者不畏嚴寒、堅守崗位,為市民群眾的家園變得更加美麗,付出了很多人無法體驗的艱辛。
不時有過往居民停下腳步,抬頭張望正在吊籃上作業的施工人員,眼神中既有對他們的關切,也充滿了對新變化、新生活的期待。
樓房穿上了好看的「新衣」
「我們小區的樓有的是上世紀60年代建的,有的是上世紀90年代建的,這麼多年風吹雨打,外牆不但髒,也有了多處破損。」小區居民陳先生說,自從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啟動以來,院子裡的樓房穿上了好看的「新衣」,居民也有了樣式統一的空調主機罩和防盜網。親眼看到自己居住多年的小區變得越來越漂亮,他心裡特別高興,「施工人員非常辛苦,把政府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落到了實處!」
居民馮女士告訴記者,此次改造為樓體外牆增加了保溫層,這個冬天,她覺得家裡變暖和了;施工人員不但把樓道粉刷得乾乾淨淨,還給每個樓梯踏步加裝了防滑條,非常暖心。
「今年冬天特別冷,我們出門穿著羽絨服,還常常縮著脖子縮著手,但施工人員在戶外工作,一幹就是一整天,兢兢業業,讓人特別佩服,很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採訪中,居民們紛紛表達對施工人員的認可,「他們是寒冬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讓老百姓滿意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我們只是城市建設中最普通的勞動者。」聽到小區居民的讚揚,工人白忠文不好意思地笑了。30歲的白忠文來自延安黃龍縣,自去年11月進入老舊小區改造施工現場以來,他每天都要在戶外作業八九個小時,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站在吊籃上,為外牆加保溫層、噴真石漆。
「天氣確實冷,但幹起活來也就不那麼冷了。我們兩個工友一組,每天可以裝20多平方米保溫層,或者每天噴五六十平方米真石漆。」白忠文說,他的妻子和一雙兒女都在老家黃龍縣,「好多居民說,我們幹活,把他們的小區變得越來越美;其實我們幹活,也是通過雙手,讓自己的家人過得越來越好。一想到這裡,所有的冷、所有的累都消失了。」
28歲的彭雪飛來自四川南充市,曾在西安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工地工作過。「我很喜歡西安,能為這座城市的建設流汗出力,我感到很驕傲。」彭雪飛說。
「中交二航局以大國橋梁的品質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改造結果讓老百姓滿意,是我們的最終目標。」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曲江新區老舊小區改造EPC總承包單位項目負責人茶文成說:「我們全心全意給小區居民改造一個舒適便利、具有西安文化氣息的新生活空間,在源頭設計上集思廣益,注重文明施工,與居民建立鄰裡般的良好關係,緊盯細節、人性化施工,將項目又好又快地推進,將曲江新區的民心工程全面落實落地」。
【來源:西安日報資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