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加侖修道院及圖書館,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

2021-01-09 騰訊網

前文提到,來聖加侖主要的目的就是這座修道院內的圖書館,世界遺產。

這是修道院的教堂。

教堂的尾端,衝西,與大多數教堂相反(其實在裡面又反了過來)。

教堂的兩座巴洛克鐘樓,增建於18世紀。

這是大教堂與修道院的平面圖,A是大教堂,B的位置就是圖書館。L是最後要去的聖勞倫斯教堂。

這是大教堂正對面庭院內的一座建築(圖中E),現在屬於市政機構(可能是政府和議會辦公地)。

聖加侖大教堂(St. Gallen Cathedral),也是聖加侖教區的主教座堂。歷史可追溯到8世紀的修道院及教堂,18世紀時,由於建築老舊嚴重,於是在原址重建和翻新了修道院、圖書館和大教堂。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大教堂重建於1755年,歷時十多年完成。

西方的教堂多數是正門衝西,而這座教堂的正面朝東。所以下午時拍教堂的正面則成了逆光。注意看的話會發現,教堂的前面和後面都沒有門,入口在北側(圖中右側)。

大教堂正面上方有兩個雕塑,右邊的是聖莫裡茨,左邊的是聖德西德裡烏斯。

聖莫裡斯(Saint Maurice),三世紀的埃及基督徒,底比斯軍團的羅馬軍官。公元287年,馬克西米安命底比斯軍團翻越阿爾卑斯山,前往高盧鎮壓基督徒的叛亂,而身為基督徒的莫裡斯拒絕服從命名,滯留在今瑞士一帶不肯前往高盧,遂被殺。據說他的底比斯軍團中有6660名基督徒士兵也一同被殺。後來聖莫裡斯成為了瑞士和奧地利的守護人。瑞士格勞賓登州有個小鎮就叫聖莫裡茨(Moritz)。聖莫裡斯通常以身穿羅馬軍裝的形象出現。荷蘭歷史上曾有多位王子叫莫瑞泰斯(Mauritius)以及以荷蘭殖民者命名的國家模里西斯都是源自聖莫裡斯。

聖德西德裡烏斯,也稱朗格勒的德西德裡烏斯(Desiderius von Langres),法國朗格勒大區的大主教。關於他的年代和記載都不是很清楚,有可能在3-5世紀,而且還可能是將兩位聖人合為一人,為什麼會出現在瑞士聖加侖,我也搞不懂了。

我們還是直奔主題,先去圖書館,大教堂稍後再進去看。圖書館有路標,要穿過幾座建築和庭院,有點繞。

這個徽章可能是聖加侖教會的,上面的熊與聖加侖的創建者聖加盧斯有關。

聖加侖(St. Gallen)得名於7世紀的一位隱士聖加盧斯(Saint Gallus,550-646,也有譯作聖加爾的),聖加盧斯是位愛爾蘭傳教士,他們一行十多人來到高盧傳教。約612年,聖加盧斯就在這個地方開始了隱修。並建起了一座簡陋的隱修院。後來這地方也就借用他的名字叫做聖加侖了。

傳說聖加盧斯能與熊交流溝通,熊不但不傷害他,還能為他建修道院充當壯勞力。所以在聖加侖經常能看到熊的標記。聖加盧斯死後就葬在了修道院的教堂內(現在大教堂的地下墓室)。

大概在719年,法蘭克宮相查理馬特命聖奧斯瑪(或聖奧特馬爾,Saint Othmar,689-759)在聖加侖隱修的地方重建本篤會修道院,聖奧斯瑪成為修道院的首任院長,並負責保管聖加盧斯的遺物和遺骨等聖物。

矮子丕平時期,聖奧斯瑪將修道院打造為加洛林風格的大型修道院,修道院有文學、藝術和科學等多方面的研究,正所謂加洛林文藝復興。查理大帝時期,查理曼要求羅馬教皇派最傑出的人員來修道院指導工作,修道院一度成為加洛林王朝的模範修道院。

九世紀,一座規模較大的圖書館建了起來,也就是今天圖書館的前身。

隨著修道院的名氣不斷升高,規模也不斷擴大,修道院大量收購了周邊的土地。來自各地的朝聖者也絡繹不絕(修道院很有錢的)。

十世紀,隨著馬扎爾人的不斷侵擾,城牆和防禦工事建了起來,聖加侖開始成為城鎮。

後世的德意志國王或神羅皇帝也都對修道院給予了大力度的支持,修道院一度獲得自治權(城市地位)。而聖加侖也成為了由修道院(長)控制的城市。12世紀中後期,隨著城市的擴張,世俗城市逐漸與修道院產生矛盾,並要求分離,大致相當於一個地區的兩個城邦。在一些政策與結盟問題上,世俗城市與修道院經常發生矛盾與衝突,甚至引發各自盟友之間的戰爭,修道院也慢慢走向衰敗。

15世紀時,聖加侖(世俗城市)也獲得帝國自由城市地位。

16世紀的宗教改革時期,聖加侖市也接受了新教(瑞士歸正宗),但修道院肯定還是天主教的,不過由於新教的幹擾,一些修士和宗教人員離開了修道院。

18世紀中,修道院曾一度有復甦跡象,大教堂和圖書館也就是在那個時期重修的。

拿破崙時代,短命的赫爾維西亞共和國將修道院解散了(1805年)。

1847年,修道院大教堂成為了教區的主教座堂。現在,聖加侖的天主教徒人數還是多於新教徒。聖加侖市則成為了聖加侖州的首府,歷史上曾多次與聖加侖發生過戰爭的阿彭策爾州(曾附屬於修道院)被聖加侖州環繞,比較有意思。

這是一個聖加盧斯小堂。門口的還是聖德西德裡烏斯和身著羅馬軍裝的聖莫裡斯。

院內的一個水池。

修道院圖書館的入口木門。

1983年,這個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遺產。一些中文百科把Convent譯成聖加爾女修道院,是嚴重的錯誤。

圖書館的門票12瑞士法郎,不算便宜。

由此上二樓

售票處在這個樓道內,相機和包都要存。

圖書館就在這裡面,進去要穿一個大鞋套,以保護木地板。

圖書館內不讓拍照,相機和包都要存在售票處。只好買了兩張明信片,翻拍了一下。

聖加侖修道院的圖書館(Stiftsbibliothek)始於9世紀修道院的輝煌時代,由於有國王的支持,圖書館當時大量採購各種圖書,後世由於馬扎爾人的侵擾以及各種災害,一些圖書流失。

這裡有世界上最古老且珍貴的藏書,包擴最早繪製於羊皮紙上的建築設計圖紙等珍貴無價的手稿。目前圖書館的藏書約有17萬本,其中中世紀的手抄本圖書及手稿約2000多件(8-10世紀的手抄本圖書就有400多本),其中包括著名的德國史詩《尼伯龍根之歌》。

1755至1768年間,幾乎與大教堂同時,修道院將原來古老且破舊的圖書館改建為現在所見的漂亮的巴洛克式裝飾風格。也許當時流行這樣裝修風格的圖書館。

大廳的建造工作主要是由博登湖(康斯坦茨湖)地區的工匠完成,分土建、木工和粉刷等工程,還有屋頂的彩色繪畫。繪畫內容是天主教史上的四次大公會議(325年的尼西亞,381年的君士坦丁堡,431年的以弗所,451的迦克墩)。

這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且最美麗的圖書館建築之一,不僅是瑞士最古老的圖書館,也是世上現存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

相機不能帶,手機還是可以帶進去的,拍張紀念,算是來過。我之前並沒有見過這樣的圖書館,以為僅此一家,但後來學習發現類似的圖書館還有一些,比如布拉格就有兩家,當然,年代和歷史要比這裡晚上好幾百年了。

圖書館的網站上有很多手稿圖片,這是8世紀的羊皮紙拉丁文聖經。

9世紀的彩色羊皮紙圖書

修道院自釀的紅酒,就以第一位院長的名字命名,叫奧斯瑪紅酒。每瓶25CHF。

從修道院圖書館看教堂。

現在的建築好像有一部分是學校,院內還有個足球場。

這個位置就是圖書館(第二層)。

出了圖書館,我們再來簡單看看與圖書館同時改建的大教堂,也是巴洛克風格的內飾。

四福音書作者與天使

1808年的管風琴。

雖然從外面看教堂似乎正面朝東,但裡面主祭壇還是在東面,也就是說主祭壇在雙塔的下方,這也是很少見的。所以教堂的東西長軸方向都沒有門,門開在南北兩側。主祭壇被金色的欄杆隔開來。

屋頂的巴洛克繪畫。

教堂中部上方的穹頂。

推測是兩幅與聖加盧斯神跡傳說有關的繪畫,右邊下方還有一隻熊。

這組雕刻可能是聖加盧斯之死。聖加盧斯和聖奧斯瑪的墓都在教堂的地下。

耶穌的十二門徒像,分別畫於南北兩側的立柱上,裝飾的像兩個門。

懺悔室(告解室)也都很巴洛克。

側廊比較窄。

管風琴在教堂的西端,下方也沒有開門。

這是教堂的正門,位於教堂的北側,左上方的雕像就是聖加盧斯,他的左手下方有隻熊,可惜沒被我拍全。

大教堂北側不遠,還有一座教堂,聖勞倫斯教堂。

從勞倫斯教堂前看聖加侖大教堂,直線距離也就一百多米。不過歷史上這兩教堂之間的關係可不和諧。

鐘樓的尖塔。

教堂的彩色屋頂

聖勞倫斯教堂(St. Laurenzen),得名於三世紀西班牙的基督教聖人聖勞倫斯。教堂的歷史可追溯至12世紀中。

前面曾提到,聖加侖這個城市始於7世紀聖加盧斯在這裡隱修。後來,以修道院為中心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城市,修道院就是城市的最高權力中心,修道院長就相當於市長。

到了12世紀,城市的世俗部分不滿修道院的統治,與修道院鬧分離。聖加侖就成為了兩個城市,一個是修道院,一個是世俗城市。他們各自與瑞士或歐洲其他的政治實體結盟,比如,修道院就與帝國皇帝的關係密切。而世俗城市則與瑞士老聯邦結盟。當然,世俗城市也需要教堂,於是他們就建了這座勞倫斯教堂,兩個教堂其實是水火不容的,但距離也就一百來米。

教堂建成後的幾百年,一直是世俗城市的核心建築,每逢有重大事情需要商議時,都是在這裡,據說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16世紀瑞士宗教改革時期,城市改信新教(瑞士歸正宗),教堂也改做了新教教堂,與天主教修道院的矛盾更加加深了。雙方有時都不讓對方通過自己區域內的道路,當然,這種對立對修道院更不利,因為他們被城市所包圍,據說修道院的人出城只能走一個門。兩種宗教的矛盾一直持續到20世紀才得以緩和。

關於教堂的建築,資料也不是非常完整,大致始於12世紀中,後世不斷翻新-坍塌-重建,現在的主體大致是16世紀的,最近的一次大修還是上世紀中。

教堂的結構,尤其是屋頂,給我的第一感覺好像是在西西里常見的諾曼式建築。

教堂內有兩處管風琴,分別是18和19世紀的。

下午3點左右聖加侖天空的月牙。

下一站,列支敦斯登。

收錄於話題 #瑞士、列支敦斯登

44個

上一篇特裡森貝格,列支敦斯登最大的小鎮下一篇聖加侖,瑞士東部最大的城市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美麗的圖書館
    該圖書館建於1909年,當時尚稱為「京師圖書館」 。1928年更名「北平圖書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北京圖書館」。直到1998年,國家才批准改為現名。安娜—阿瑪利雅圖書館1991年,位於魏瑪(Weimar)的安娜—阿瑪利雅圖書館才得到今天的這一名字。此前300年,它就叫「公爵圖書館」。
  • 歐洲最美的11座圖書館
    歐洲的建築讓人眼花繚亂,可我唯愛浸染了書本氣息的建築——圖書館。【1】薩拉曼卡大學圖書館,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是西班牙最早建立的大學,於1218年建立。 【3】史託拉霍夫修道院圖書館,捷克布拉格圖書館建成於1679年,擁有8世紀20年代早期的裝飾和壁畫。
  • 聖加侖:湖光山色間的袖珍都市
    一百年後,山谷修建了修道院,使聖加侖成為西方中世紀的教育和藝術中心。現在,修道院區已成為世界遺產地,包括圖書館和教堂在內的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建築令人讚嘆不已。如今的聖加侖就是圍繞這座引人矚目的修道院建築形成的。城鎮的歷史仿佛一本畫冊,隨著其建築以及修道院區的建築風格在老城狹窄的街巷和現代化的金融區徐徐展現在遊客面前。
  • 聖加侖,瑞士東部最大的城市
    從魏爾去列支敦斯登的途中,經過聖加侖。聖加侖(St. Gallen)是瑞士東部最大的城市。 有個很小的纜車可以上到高處,長度大概只有幾百米。
  •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樣子:這本新書歷數了歐洲的「人間天堂」
    但如果你相信博爾赫斯所說,「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樣子」,那就請你系好安全帶,準備出發前往人間天堂。Taschen出版社最近出了一本新書,《馬斯默·列斯德裡:世界上最美的圖書館》(Massimo Listri: The World’s Most Beautiful Libraries,註:拍攝者為義大利著名室內及建築攝影師),書中收錄的照片都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的圖書館。
  • 瑞士聖加侖,每一天都是《嚮往的生活》
    瑞士·聖加侖動靜皆宜的絕妙之城Photo:myswitzerland這裡曾是汪涵流連忘返的地方,作為曾經的中瑞文化交流使者 ,這裡有他最愛的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Photo:thurgaubodensee��階梯上的奢侈享受聖加侖堪稱一座階梯之城,階梯總數高達13000個。漫步聖加侖城市之中,爬著城中的這些階梯,不失為鍛鍊身體的最佳方法之一,使有氧運動的效果最佳,和慢跑一樣有效。
  • 寧波天一閣,亞洲最古老的私家圖書館,網友稱為:淨化心靈的聖地
    談及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不禁想起了國內最好吃的湯圓,還屬寧波湯圓。寧波不僅有美味的湯圓,更是一座靈動的文化名城。「書藏古今,港通天下,天一生水,海定波寧」是對它最完美的詮釋。溯古追今,鍾靈毓秀的寧波大地,孕育了數以百計的文學藝術 、科學思想的領袖學家,故得名「東亞文化之都」。相比賞心悅目的港湖之麗,其境內陶冶性情的人文景觀天一閣,美食雲集的千年鼓樓更值得前往。
  • 號稱「世界知識總匯」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最終去了哪裡?
    亞歷山大圖書館始建於託勒密一世(約公元前367-前283年),盛於二、三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館內收藏了貫穿公元前400-前300年時期的手稿,擁有最豐富的古籍收藏,曾經同亞歷山大燈塔一樣馳名於世。
  • 魔獸世界懷舊服血色修道院任務攻略
    魔獸世界的血色修道院是一個玩家最好在35以上完成的任務,這個任務首先要進入血色修道院的墓地,之後還有很多繁雜的過程,下面就是一篇相關的任務流程整理:血色修道院(墓地建議30+級進入,圖書館建議33+級進入,武器庫建議36+級進入,教堂建議38+級進入)任務:1、《部落》《33》《深入血色修道院》幽暗希女王身邊瓦裡瑪薩斯領取
  • 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昆蟲
    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昆蟲 > 大約在3億年之前,昆蟲作為地球上最早的飛行家而升入空中。在距今大約3億5千萬年至2億7千萬年的石炭紀時期,地球上的昆蟲隊伍迅速地發展壯大。大家熟悉的蟑螂就是當時地球上佔優勢的一類飛行動物。 科學家從化石中鑑別出了500多種蟑螂。它們雖然沒有現在生活於熱帶地區的一些巨蟑螂那樣大的身體,但是大多數還是很大的。這些古代蟑螂,與今天我們所見到的蟑螂差別不大,部有翅膀,會撲動翅膀作短距離飛行。
  • 上海灘最靈的圖書館!一個個泡過來~
    徐家匯藏書樓是上海現存最早的近代圖書館。 青浦圖書館位於青浦夏陽湖上的浦陽閣內,是上海唯一的「水上圖書館」。圖書館整體呈波浪狀向湖中心延伸,如同湖中一朵綻開的浪花。這裡的書架上擺放著大量與張愛玲有關的書籍,每個角落透露著濃濃的懷舊氣息。 網友說: 路過常德路總是行色匆匆,但還是輕易地就被這家默立在鬧市中的書店吸引。點一杯長島冰茶,聽著小野麗莎,看一本張愛玲的小說,從黃昏到夜幕,突然覺得整個世界都浸沒在王家衛的花樣年華裡。
  • 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排行
    該皺鰓鯊存活了接近1.5億年,是十大現存的史前動物之一。幸運的是,它只是掛出海洋的底部附近。皺鰓鯊為一種原始的鯊魚,是軟骨魚綱六鰓鯊目皺鰓鯊科的皺鰓鯊屬下的唯一種鯊魚。因其腮間隔延長且有褶皺互相覆蓋,故名皺鰓鯊。
  • 鎖鏈、隱修院與大學:中世紀西歐圖書館一瞥
    當今社會,圖書館的作用正在逐漸發生改變,逐漸從一個儲存圖書資料的場所,轉變成了知識交流、文化活動以及網紅打卡的公共空間。但在古代世界,圖書館的作用遠比今天更為重要。在人類文明歷史上,中世紀的圖書館及其所收藏的書籍具有特殊的魅力。一方面,這些書籍中包含著若干古代的歷史文獻,我們現在能夠獲知希臘羅馬古典世界的文本,在相當大程度上有賴於隱修士們在中世紀繕寫室中的工作。
  • 魔獸世界血色修道院多少級可以進
    魔獸世界血色修道院多少級可以進?相信很多的玩家對於血色修道院這個副本都是比較熟悉的,但是不知道多少級能進,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魔獸世界血色修道院等級要求,感興趣的玩家不要錯過。
  • ...梵蒂岡圖書館頻繁遭黑客攻擊,《聖經》手稿或將面臨勒索軟體威脅
    《聖經》,這本被奉為世界經典著作的最早手稿就珍藏在梵蒂岡使徒圖書館(Vatican Apostolic Library)中。 梵蒂岡使徒圖書館擁有80000個極為珍貴且價值不菲的歷史藏品,其中,包括現存最古老的聖經,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繪畫,伽利略(Galileo)的著作,維吉爾(Virgil)《埃涅瓦》的最舊副本以及英國亨利八世要求廢除婚姻的文件等。 然而,現在這座承載著世界文明的珍貴藏館卻正在遭受網絡攻擊。
  • 世界上最「不務正業」的三個地方,有的甚至把圖書館變成標本屋!
    從所周知,圖書館是用來看書的地方,教堂是做禮拜的地方,公園是看花花草草散步的地方,但是你見過圖書館借動植物標本,教堂要趕緊去拍照(去晚了會被吃掉哦!)公園卻變成了一張張塔羅牌嗎?帶您揭秘世界上這些「不務正業」的地方!
  • 圖書館留言的湖北農民工:我又辦了東莞圖書館讀者證
    如在留言中所說,他認為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然在鞋廠的工作只是雜工,儘管在這座城市中他尚無自己固定的居所,可他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並不貧瘠。17年來,打工的日子裡與書為伴,吳桂春在書的世界裡憧憬著未來,在圖書館的閱覽室裡、書架前,捧起書本,他的內心就有安慰、平靜和獲得感。
  • 私人收藏可免費寄存省圖書館
    全省古籍摸家底,武則天詔書現存南華寺  私人收藏可免費寄存省圖書館  本報記者 郭珊  從2007年到2010年,我國將迎來首次全國範圍內的古籍普查工作。預計今年年底,我國將公布第一批使用新分級標準後出臺的《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命名第一批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 寧波圖書館「天一約書」項目獲國際圖聯圖書館營銷獎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日前公布了2020年圖書館營銷獎獲獎名單,寧波圖書館「天一約書」項目被評為10個最富創意的項目之一。國際圖聯成立於1927年,是世界圖書館界最具權威、最有影響的非政府的專業性國際組織。
  • 英國最古老地圖準確度驚人[圖]
    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館藏戈夫地圖約在1360年完成,是英國現存年代最久遠的地圖。既全又準戈夫地圖顯示有200多條河流、600多個城鎮、村莊和3000多條道路的位置。地圖以細長紅線標記道路走向。這些道路共長4800多公裡,構成全英國最初的交通網。地圖標記詳盡,準確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