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自從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的生活水平就在不斷地提高,所以,發展到如今,大部分人都已經進入小康水平,再不會因為缺衣少食而煩惱。但相對應的,人們更加注重精神階層的需求,因此,為了填充這部分的空虛,越來越多的人迷上了養花種草。
在家中的陽臺上或者室內,騰出一些空間,擱置上一些盆栽的花草植物,不但能夠很好地裝飾居家環境,同時還能通過尋常的植物來淨化空氣,優化家居環境。除此之外,由於植物的品種成千上萬,所以喜歡多肉的人也不少,而作為株型小、顏值高的植物,其非常適合家庭盆栽。
而在日常養殖的期間,想要多肉越長越好,則需在下面的幾個地方多費心。
第一點、養多肉,忌諱水多
多肉在盆栽的期間,需要不定時地澆水補充土壤中的水分,但並不適合過多地澆灌,不然土壤中的水分過多,無法及時消耗掉,就會一直囤積在土壤中,形成水澇。
所以,每次澆水都應當"適量",在滿足多肉根部對水分需求以及環境消耗的同時,儘量地讓土壤呈現偏幹的狀態,這樣多肉的莖幹更加容易木質化,形成漂亮的老樁盆景,提升盆栽美觀性的同時,間接地提升植株的身價。
當然,澆水期間,還是應該確保土壤每次都被潤溼透,而在澆水之後,若是土壤的鎖水性比較差則可以不用架高控水,只需簡單的通風透氣即可。而若是土壤中的粘性土比重較大,則需用小石頭將多肉盆栽架高,瀝出多餘的水分。
第二點、養多肉,忌諱肥料濃、次數多
多肉成長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即使如此,依舊不能多追肥,特別是在春秋階段,這個時候正是多肉的生長巔峰,往往多追肥或者追加濃肥的後果,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通常,用顆粒肥,需要將其稀釋、勾兌成濃度相對比較低的水溶肥,兼顧植物對養分需求的同時,避免積肥過剩造成肥害。當然,若是直接用,當儘可能選擇遠離肉根的地方,分為多個小坑,掩埋少量的肥料。
第三點、養多肉,忌諱光照時間少
眾所周知,任何一種植物的成長都不能少了光照的參與,但是因為多肉不耐強光照射,所以一些人習慣性將其擱置在室內,殊不知,光照較弱的條件下,長期將多肉安置在室內太陽照射時間較短的位置上,可促使多肉株苗因為光照不足而徒長變醜。
因此,在沐浴光照的事情上,當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來調整光照持續的時長,若在夏季,溫度高於30攝氏度,每天早晚時間,沐浴光照4小時左右即可。而春秋時節,溫度適宜,低於28攝氏度,每天6-8小時光照;而寒冬溫度過低,當安排多肉盆栽在貼近全天日照的南陽臺上。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園藝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