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熊貓IP」打響大熊貓名片

2020-08-07 生態雅安

雅安生態文化資源豐富,是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科學發現地。一直以來,我市一直致力於保護與推廣大熊貓這張國際名片。

8月4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市政府共同組織的《國家大熊貓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雅安國際熊貓城產業核心區)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專家評審會在成都召開,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旅遊學會、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省經濟發展研究院等單位參加評審會。

經專家討論,《規劃》順利通過評審,進一步增強了我市打造大熊貓這張國際名片的底氣。

用好「熊貓IP」打響大熊貓名片

工人正在隴西河一橋上扎鋼筋

規劃引領 城市發展更有底氣

150多年前,法國人阿爾芒·戴維在雅安鄧池溝發現了大熊貓;1963年,全球首隻人工繁育的大熊貓「明明」誕生,它的父母都來自雅安;1979年,全球首隻人工授精繁育的大熊貓「元晶」,它的父母同樣來自雅安;隨著人工繁育的大熊貓越來越多,大熊貓又在雅安重回山林……

大熊貓科學發現至今,雅安與大熊貓一起走向世界,是名副其實的「熊貓故鄉」。

雅安大熊貓國家公園面積6219平方千米,佔全國大熊貓國家公園面積的22.9%,是國家公園試點的主要片區和對外展示大熊貓的重要窗口。

2019年10月29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向雅安市授牌「大熊貓國家公園園地共建先行區」。近年來,我市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中不等不靠,先行先試,在棲息地保護、野化馴養放歸和入口社區建設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不得不說,雅安打造國家大熊貓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具有一定的先天資源優勢和後天發展優勢。雅安將如何打造?《規劃》從資源優勢、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實際情況出發,立足大熊貓國家公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以及四川省「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的戰略高度,提出打造全國首個以大熊貓為特色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會客廳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項目,對雅安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園地共建先行區和成渝地區高品質康養宜居地具有較強指導意義。

計劃在前,行動才更有力。在《規劃》制定的同時,我市加快推進熊貓新城等相關產業項目建設,為《規劃》的落地落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用好「熊貓IP」打響大熊貓名片

位於熊貓新城規劃區內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科普教育中心 本報記者 郝立藝 攝

產城一體 城市新地標正在崛起

8月6日一早,記者在市區青鼻山公園(一期)隴西河橋梁工程(以下簡稱:隴西河一橋)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搶抓上午較涼爽天氣,抓緊施工。「主體結構已經完成,現在正在進行橋面施工、路基防護、擋牆施工等。」現場施工人員介紹,隴西河一橋將於本月底具備通車條件,9月底基本完工。

隴西河一橋靠青鼻山一側,與科研路相交,連接著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橋梁正式通車後,將成為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施工進場的必經之路。

走進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施工現場,多輛工程車輛正在有序作業。其中,一輛挖掘機正在場地上挖掘泥土,進行園區土地平整收尾工作。該部分將結合南側旅遊集散次入口,將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打造成為對接熊貓新城遊客集散南入口的重要節點,成為熊貓文化的展示窗口和市民休閒及近郊旅遊的理想目的地。

在市區的另一角,緊靠青衣江的雅安熊貓會展博覽館項目施工現場同樣是一片繁忙。該項目包括會議會展和酒店兩個部分,各工程節點正抓緊推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雅安又一大地標建築,彌補我市會展功能短板。同時,連接熊貓綠島與大興濱江文化長廊,成為中心城區文旅融合和城市建設的新名片。

目前,熊貓新城其他建設項目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位於雨城區河北街道紅星村附近的成雅高速公路出入口,大熊貓國家公園標誌牌項目正抓緊施工,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科普教育中心正在進行綠化工作,大熊貓演藝中心正在與創作運營團隊合作洽談……一幅「大熊貓+」的畫卷正在這座城市全面鋪開。

未來,我市將增加多處熊貓元素打卡點,助力我市打響大熊貓這張國際名片。

本報記者 戴富麗

相關焦點

  • 為用好「熊貓IP」打響大熊貓名片,雅安做了這些努力
    一直以來,我市一直致力於保護與推廣大熊貓這張國際名片。經專家討論,《規劃》順利通過評審,進一步增強了我市打造大熊貓這張國際名片的底氣。大熊貓科學發現至今,雅安與大熊貓一起走向世界,是名副其實的「熊貓故鄉」。
  • 「大熊貓就是四川的頂級IP」
    知乎創始人、CEO周源:要用科學的方式傳播大熊貓知識  打開知乎,搜索「熊貓」二字,你將看到如下一些熱門問題:「大熊貓的脾氣怎麼樣?」與四川結緣很深 想當熊貓飼養員  大學四年,周源在成都理工大學讀書,用他的話來說,度過了「安逸的大學生活」,他喜歡上了成都人的樂觀與幽默。  大學期間,他去過熊貓基地參觀,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他透過玻璃窗看到熊貓,「只覺得它們比自己過得還安逸。」  創業之後,周源的思維更加開闊,現在的他看來,也許自己頭腦裡,對大熊貓還存在著許多誤區。
  • 大熊貓百科丨成都名片「嬌子」
    2004年,經大眾投票,當選為「成都十大名片」之一。  2006年8月30-31日,龍鳳胎子女「大嬌」(女兒)「嬌小」(兒子)跨夜出生。  2007年8月13日,產下龍鳳胎幼仔,經公開徵名得名 「嬌鳳」「嬌龍」;在飼養員的幫助下輪流餵養龍鳳胎,漸漸學會如何帶仔。(兒子「嬌龍」後不幸夭折,倖存的女兒後得名「科琳」。)
  • 大熊貓+非遺+文創 四川打造最紅IP
    大熊貓+非遺 打造最有特色的四川文化  暑期的成都,寬窄巷子裡人流如織。在國家級非遺、渠縣劉氏竹編專賣店裡,遊客總會注意到杯身編有憨態可掬大熊貓形象的蓋碗茶杯。茶、蓋碗、竹、大熊貓完美融合,四川文化符號與手工技藝精妙結合,打造出一張實用的生活名片。
  • 成都的名片,世界的寶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歡迎來評論區分享你的旅行點滴熊貓,作為瀕臨滅種的生物,以它那圓滾滾,天然呆、自然萌的模樣;那永不退色的黑眼圈,以及好吃好睡的慵懶性格,享譽世界。物以稀為貴,作為可愛與萌物的象徵,今天的熊貓,是中國與世界各國維繫國際政治友好關係的重要禮物,更是全世界人都想親眼一見的萌物。
  • 成都的名片,世界的寶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遊玩攻略
    儘管近年來,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為了繁育熊貓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大熊貓的生存環境依舊堪憂。而四川成都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大熊貓提供了穩定的居所和生存環境,為他們撐起了一把保護傘。也許你會在其他城市的動物園裡也見過熊貓,但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是全球最大的熊貓圈養基地,這裡不僅有100多隻熊貓等著你「吸」,還有其他動物園裡看不到的剛剛出生的小熊貓。
  • 成都綠道將添新名片 熊貓星球裡有座觀光瞭望塔 像顆春筍
    從去年9月開工的「熊貓星球」,最近又有了新動作。成都大熊貓國際旅遊度假區觀光瞭望塔初步設計方案以及效果圖已出爐。觀光瞭望塔形似一顆春筍,建成後將是整個片區的制高點,成為成都熊貓基地的一張新的名片。
  • 先行先試丨熊貓品牌在雅安落地「大熊貓+」產業體系逐步形成
    充分發揮這個超級IP的作用,我市以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為契機,按照省委對雅安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市的明確定位,著力打造全域性、開放式、活態化的國際熊貓城,推動熊貓品牌在雅安落地,形成「大熊貓+」產業體系。作為大熊貓棲息地,雨城區正按照「以大熊貓文化為主要特色的景區型城市」思路,打造國際大熊貓文化會客廳。
  • 建設好大熊貓家園 傳承好大熊貓文化
    在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之際,市委、市政府提出將「天府之肺  熊貓故鄉」作為雅安城市名片。,先後有130多隻大熊貓走出雅安,其中不乏作為「國禮」的「友誼使者」,首開「熊貓外交」先河。為了讓小相嶺的大熊貓種群復壯,隨後又有8隻人工圈養大熊貓在這裡放歸。  2017年11月23日,大熊貓「映雪」「八喜」在慄子坪自然保護區放歸,這是全球第二次同時放歸兩隻大熊貓。  2018年12月6日下午,「四川大相嶺大熊貓野化放歸基地投用揭牌暨大熊貓入住儀式」在四川大相嶺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大熊貓「和雨」和「星辰」入住該基地,接受進一步野化訓練。
  • 熊貓er!好多熊貓er
    聽說四川人手一隻熊貓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大熊貓百圖唐卡長卷》將作為阿壩州一張靚麗的文化新名片,承載著「吉祥、和平與發展」的使命走向世界、走向未來。作品主要內容包括十一個部分,分別是:標題題跋、遠古走來、神話傳說、精靈傳奇、走向世界、多彩阿壩、九寨情緣、熊貓家園、劫後重生、和平使者、熊貓樂園。
  • 大熊貓是怎樣一步步成為國家的國寶呢?最早的熊貓外交竟是在唐朝
    大家都知道熊貓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是我國的國寶,只有中國才有大熊貓,也有很多外國國家也很喜歡大熊貓,所以來向中國租賃大熊貓,大熊貓畢竟是我國的國寶,租賃的條件很苛刻,有很多國家並不符合租賃標準,所以有很多「假熊貓」的出現。
  • 大熊貓「良浜」在日本生下一隻雄性熊貓幼仔,外交部回應
    中新社記者:根據中國駐大阪總領館消息,11月22日,和歌山縣白濱町「冒險大世界」的大熊貓「良浜」生下一隻雄性熊貓幼仔。發言人能否為這隻熊貓寶寶送上祝福?趙立堅:我也看到了這則喜訊,祝願熊貓寶寶在日本健康成長、幸福生活。藉此機會,我也感謝所有關心愛護這隻熊貓寶寶的「熊貓粉」們!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和名片,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也是當之無愧的友好使者。1972年,大熊貓「康康」和「蘭蘭」遠渡重洋,在日本掀起了熊貓熱潮。
  • 穿越大熊貓棲息地
    「天府之肺 熊貓故鄉」,雅安不僅是世界上首隻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和命名地,還是全球首隻人工圈養大熊貓的放歸地,現有野生大熊貓340隻,已建成兩個大熊貓野化放歸基地,是全球唯一一個實現大熊貓從發現到保護、繁育、放歸完整歷程的地方。
  • 講好四川旅遊新故事 四川大熊貓文創IP「熊來瘋」APP正式發布
    1月18日,一場討論如何用新媒體講述四川旅遊新故事的盛會在四川攀枝花舉行。在會上,大熊貓超級IP「熊來瘋」發表了「出道宣言」,網際網路智能雙語文化旅遊服務產品「熊來瘋」APP正式發布。例如,用LBS技術搭配語音,一進入景區,點開「熊來瘋」APP,手機就會根據您的位置,將所在景點的一切娓娓道來;運用AR技術,只需根據地圖提示站在指定位置,就可以看到那些只存在照片中的古建築,近距離感受古蹟的修建過程,沉浸式的參觀體驗讓人有穿越的感受;基於AR技術的智能規劃功能,只需開啟攝像頭,APP就可以根據景區人流密度和遊客偏好規劃路線,帶遊客獨闢蹊徑,錯峰遊覽。
  • 推薦一個好地方|熊貓媽媽|小熊貓|大熊貓基地
    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一個好地方,那就是成都的大熊貓基地。來到成都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乘車到了大熊貓基地。但沒想到,基地裡卻人滿為患,好不容易才從人群擠了進去。看到了飼養了一家子的熊貓宿舍,它們住在一個有著假山群、小溪流、竹子林和大草坪的家園。我靠在柵欄上,看著它們自由自在的嬉戲著。
  • 打造國寶圖志新名片 抒寫熊貓文化新華章
    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楊頻博士為《大熊貓圖志》題寫書名,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藍天書畫院院長藍天果先生書寫條幅「國寶熊貓和平使者」,增強了圖志的文化內涵。《大熊貓圖志》中文內容基本定稿後,旋即啟動英文翻譯。整個翻譯工作異常煩瑣,不亞於志稿中文內容創作,尤其是後期審讀,需對專業名詞進行反覆核對。
  • 旅日大熊貓生下幼崽 外交部:相信這個熊貓寶寶將成為中日友好的...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時冉):中國旅日大熊貓「良浜」日前生下一隻雄性熊貓幼仔。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3日表示,相信這個在疫情期間誕生的熊貓寶寶將為日本人民帶來歡樂,成為中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友好的見證者。
  • 旅日大熊貓誕下幼崽 外交部:熊貓寶寶將成為中日友好的見證者
    有記者提問:根據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消息,11月22日,和歌山縣白浜町「冒險世界」的大熊貓「良浜」生下一隻雄性熊貓幼崽。發言人能否為這隻熊貓寶寶送上祝福?趙立堅回應稱,我也看到了喜訊,祝願熊貓寶寶在日本健康成長、幸福生活。藉此機會我也感謝所有關心愛護這隻熊貓寶寶的「熊貓粉」們。
  • 為何華南虎比熊貓數量少,待遇卻沒有熊貓好?網友:投對胎很重要
    熊貓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的受歡迎,無論是在我國國內,還是在海外地區,熊貓都成為一種能代表中國的動物。而國內有些動物園,只要園中有一頭熊貓都會收到大家的熱烈歡迎。而一些國家為了能從中國這裡借到一頭熊貓,甚至不惜花費大價錢來「討好」中國。可以看出熊貓確實非常受人喜愛。
  • 構建大熊貓生態文化輸出陣地 佛坪熊貓谷與網易公司首次展開合作
    9 月 10 日教師節來臨之際,佛坪熊貓谷宣布與網易旗下《貓和老鼠》項目展開聯動合作,以數位化的形式將大熊貓生態文化傳播到更廣泛的領域。據悉,《貓和老鼠》項目將推出大熊貓主題地圖、大熊貓 NPC 等全新內容,讓用戶在輕鬆娛樂的氛圍中完成與大熊貓生態文化的親密接觸。位於秦嶺南坡腹地的佛坪熊貓谷,是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