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第一天
有一節很特別的課
它不是數理化,也不是史地政
全國卻有2億多學生
和家長集體觀看
它就是
《開學第一課》
在教育部28日召開的金秋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現場,有一個重磅消息,2020年全國《開學第一課》節目,將於9月1日晚正式播出。
2020年《開學第一課》將於9月1日央視綜合頻道晚8點正式播出。
今年《開學第一課》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節目將邀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以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共同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
同時,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還將講述北鬥衛星在抗疫中的運用,展現科學的力量。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在《開學第一課》講述抗疫經歷。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在《開學第一課》分享抗疫歷史。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在《開學第一課》分享抗疫故事。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在《開學第一課》講述疫苗故事。
結合「雲課堂」的全新概念,2020年《開學第一課》在北京、武漢同時設置了課堂,其中武漢課堂的所在地是曾經的武昌方艙醫院,節目還通過「雲連線」的方式讓全國多地的中小學生參與了課堂互動。
2020年《開學第一課》可通過新媒體平臺央視新聞、央視頻、央視網、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學習強國在線收看。
2020年,是《開學第一課》開播的第13個年頭,相信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也會相當精彩。今天小編整理了開播以來的所有《開學第一課》的主題,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開學第一課
主題:2019年《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
2018年開學第一課
主題: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為全國中小學生獻上一堂生動而有重大意義的教育課。
2017年開學第一課
主題:2017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
2016年開學第一課
主題:2016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主題是 「先輩的旗幟」,圍繞「長徵精神」,為同學們講述紅軍長徵路上的故事。
每年,全國中小學生集體上完《開學第一課》,還有一項有意義的作業,那就是寫一篇觀後感。
在此,小編為各位同學提供一份貼心的寫作指南,幫助大家釐清寫作脈絡和寫作思路。
何為觀後感?
觀後感,即觀看完電視、電影等文藝或文化作品之後的感想、感悟、啟發、聯想或決心。
其中,「觀」是基礎,重點是「感」。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作品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還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或理想。
如何寫好觀後感?
梁衡先生概括出了「文章五訣」,即形、事、情、理、典五個要素,正好對應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典故。
觀後感的寫法可以自由靈活,表達方式可以採用夾雜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但一般情況,離不開以下幾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事件+情感+總體感受
第二部分:簡要概括節目主要內容
第三部分:選取你印象最深刻的內容進行描寫或議論。
第四部分:升華主題 + 扣題
回顧往期《開學第一課》
■ 2018年開學第一課
主題: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為全國中小學生獻上一堂生動而有重大意義的教育課。
觀後感
佚名
新學期開學了,全國上下都關注教育部直發的《開學第一課》。學校下達通知,讓家長陪同孩子一起觀看這重要的一課。
等看完這個《開學第一課》時,已經快11點了,一直堅持看完,看完就一頭扎在床上睡著了。這樣的狀態是我不喜歡,原本應該是一起看完了,兩個人交流一下的。
可是時間實在是太晚了——由此,我也想建議一下,這個開學第一課能不能八點開演,或者就不要下命令通知,看直播了,等到第二天看轉播也行啊。孩子都是認真的,老師通知1日晚上九點開始觀看,他就不折不扣,想讓他看轉播也不行。
開場一曲吳磊演唱的《夢想開始的地方》讓每一個學生點燃*,「學校就是夢想開始的地方」,讓每一個學生開始放飛夢想。開學第一課在這美妙的音樂聲中拉開了帷幕,董卿與撒貝寧兩位名主持閃亮登場。這兩位一出現,讓這開學第一課變得隆重而大氣起來了。
當董卿宣布這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後,精彩一課的內容便慢慢地呈現在了每一個學生與觀眾面前。大家一起開始聆聽前輩們在傳承傳統文化中發生的事,一起走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一起感受屬於我們中華兒女的民族驕傲和自信,從而喚起學生對學習中華文化的求知渴望。
中華民族究竟有怎樣的驕傲?我們和主持人一起從「字以溯源」開始感知。漢字是象形文字,每一個漢字或許都有一個故事,這也許是漢字與世界上的其它文字的本質區別。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王寧教授講述致力於研究漢字六十餘年的故事,追根溯源,鑑古塑今,帶領我們一起領略漢字的魅力。感受文字的起源與變化,從而讓學生知道:只有更好地認識過去,才能更好地擁抱未來。
接著當「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講述他痴迷於漢字的故事時,相信你會與我同樣震撼。沒有想到一個外國人對中國漢字有著如此巨大的熱情,幾十年傾盡家財、不遺餘力地研究與傳播漢字,在此期間遇到了那麼多困難,都沒有放棄。他的故事感動著我,也許感動著每一位中國人。
每一位中國人都該清醒,本該中華兒女做的事情卻讓一個外國人做了,坐在電視機前,讓人汗顏。若我們國人多一些對中華文化如此痴迷的人,我們的文化沒有什麼理由不輝煌燦爛。
「字以溯源」為我們講述了前輩們為了傳承、保護漢字而堅守一生的故事,想如今,我們的「漢字」已經「走出去」,並且在世界上非常流行,這就是我們漢字的驕傲所在,這就是我們中華文化的驕傲所在。
■2017年開學第一課
主題:2017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
觀後感
漢字,我們的驕傲
——2017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佚名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終於播出啦,今年的主題是「我的中華驕傲」。關於中華驕傲歷史書上寫了很多很多,如四大發明、精美的瓷器、絲綢等等。但我覺得漢字更有代表性。正如節日中王寧教授說,漢字和漢字文化能夠綿延不絕,生命就在民間。
一筆一划中涵蓋豐厚的歷史底蘊,漢字帶領我們感受過去,思考未來。它不僅是智慧的結晶,更是傳統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
漢字,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一種文字,同時又是一種文化,它在中國傳承了數千年,蘊藏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保留了古人的思想。漢字是一種擁有無限魅力的文字。
日本、韓國等國的文字,都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的。漢字正在飛速向國外推廣,現在,美國有了「孔子學院」,許多美國人,都到那裡去學習中國的漢字。
漢字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只有漢字才能獨享「藝術」這個詞。漢字能寫得像水滴滑過荷葉般輕柔,行書流暢,正楷端莊,而英語,只被束縛在四線格中,松也松不開。漢字是有趣的,有的是象形字,模仿得惟妙惟肖,如「人」字,不正像一個人伸長了腿在走路嗎?還有的是諧間字,有地方口音的人,有時會因諧音鬧笑話。
所有的漢字都不是僵硬的符號,它們都有各自的含義。我看見「花朵」這兩個字,仿佛聞見了花兒的芳香,看見了花兒的美麗純潔。
我看見了「綠草」這兩個字時,我好像站在綠油油的大草原上,一種清涼的感覺向我襲來,我仿佛觸到了小草,柔軟,舒適。當我看到「光」字,我便覺得有一道溫暖的光照射到我身上。
暖暖的,柔柔的。我又瞧見了「愛」,一種朋友之間的、家人之間的,一種很溫暖的愛,把你包了起來。當你寫到「人」時,一股敬佩之情傳遍了我身上。偉大的古人為我們創造了漢字,讓人類文明得以傳承下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 2016年開學第一課
主題:2016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主題是 「先輩的旗幟」,圍繞「長徵精神」,為同學們講述紅軍長徵路上的故事。
觀後感
佚名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問父親:"紅軍爺爺長徵時為什麼不喝健力寶,為什麼不吃巧克力呢?"對於他們,長徵已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流逝,長徵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們到長徵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萬中央紅軍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突圍西行,開始了"萬水千山只等閒"的長徵。
在長徵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當她看到戰士們吃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時,她落淚了。她把自己要飯討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裡。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乾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老媽媽聽著戰士們自編自唱的,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鬥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 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裡緊緊攥著一塊銀圓,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交黨費。長徵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
這就是長徵精神,這就是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這就是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徵。
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著歷史和時代的挑戰。這種挑戰,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並非那麼艱難,那麼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網路遊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武打小說,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著肯德基,喝著沃爾瑪,為超女瘋狂的時候......
想一想長徵吧,想一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說當年所面臨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權的話,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則是用我們的勤勞和智慧使我們的祖國闊步邁入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
這關係到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關係到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命運!作為當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徵,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徵!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
我們要接過長徵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重踏長徵路,弘揚長徵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歷年主題
2008
首屆《開學第一課》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奧運會的背景下,以「知識守護生命」為主題,對全國孩子們進行應急避險教育和生命意識教育。
2009
第二屆《開學第一課》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背景下,以「我愛你,中國」為主題,為全國中小學生展示了一臺愛的主題班會。
2010
第三屆《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節目分為「我的夢」、「堅持夢想」、「探索夢想」、「中國夢」4個篇章。
2011
第四屆《開學第一課》,以「幸福」為主題,在由孩子、家長、學校、社會構成的全景視野中,討論「如何讓中國孩子擁有幸福」。
2012
第五屆《開學第一課》,以「美在你身邊」為主題,通過運動美、堅持美、夢想美和自然美向大家介紹身邊美。
2013
第六屆《開學第一課》,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
2014
第七屆《開學第一課》,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
2015
第八屆《開學第一課》,以「英雄不朽」為主題。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通過一個個英雄的故事,共同緬懷這段歷史。
2016
2016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第九屆《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圍繞「長徵精神」,為同學們講述紅軍長徵路上的故事。
2017
2017年第10屆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我的中華驕傲」。
2018
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為全國中小學生獻上一堂生動而有重大意義的教育課。
2019
2019年《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
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為全國中小學生獻上一堂生動而有重大意義的教育課。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註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年,註定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將經歷的磨礪和考驗。
2020年《開學第一課》以「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為主題,我們期待著《開學第一課》告訴我們成長的方向,給予我們樹立理想、秉承信念、充滿向上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