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復興碑的文章裡,筆者提到近期國家級媒體對雄安報導有增多的趨勢,再加之其他一些信息,所以猜測,雄安建設在此時進行盤點,可能意味著雄安新機會、新發展的到來。
就在這兩天,人民日報也發布了關於雄安建設的報導,對於千年秀林當前建設(北河照村)情況進行了報導,同時大篇幅提到了雄安第一株樹栽下的地方——大清河片林。
筆者注意到,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個很長時間不曾出現的的名字,那就是城市中央森林公園。
從當前規劃披露來看,雄安規劃了多個大型郊野公園、森林公園或者溼地公園,比如昝崗東側、新蓋房分洪道、唐河河谷等。另外,此前一直被稱為綠博園的容東片區北部,現在暫時叫做雄安北部郊野公園。
上圖為雄安早期披露的森林布局
在這些郊野公園中,建設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當前已經形成規模的,無疑就是大清河片林這一地帶,也就是被人民日報稱為城市中央森林公園的地方。
這一地塊根據雄安總體規劃屬於9號地塊,在雄安諸多建設項目中,這是比較早的一個項目,雄安第一株樹就是種在這裡。能夠向最高層展示雄安建設成果的地方,也是在這裡。如今最高領導曾經登臨的驛站,已經成為一個遊客必去的景點。
說起千年秀林,雖然現在雄安已經種植了30萬畝,但是如果說一定要特指一個地方,那自然就是最高領導曾經駐足的這裡。經過近三年的種植與養護,當年栽下樹木正在茁壯成長。
雄安早期披露的規劃中,這裡就叫做中央森林
在人民日報的這篇文章中,直接把這裡定位為城市中央森林公園,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就如同前面也是國家級媒體把曾經的綠博園命名為雄安北部郊野公園一樣,這一定是來自高層的定位,而非我們老百姓隨便可以更改或者稱呼的。
的確,大清河片林的位置與眾不同,他位於雄縣組團與起步區之間,一面是白溝引河,一面是大清河,基本位於雄安中央地帶,叫做中央森林公園十分貼切。隨著三小王和西槐村北的建設繼續推進,千年秀林面積越來越大,景觀與水系越來越多,這裡一定會成為繼白洋澱之後又一處打卡風景地。
不過,當前千年秀林很多地方需要提升,配套設施還遠遠不能滿足遊人的需要。在雄安全面建設的同時,對既有風景進行景觀提升,更能讓雄安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