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裡,親戚間相互拜年是最重要的一環了。過年走親訪友有講究,像是什麼禮物該拿,要不要留下吃飯,見了長輩啥能說,啥又不能說,這些對老人來講,屬於「常識」,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有點難了。
畢竟過年,大家都不會在明面上讓對方下不來臺,說話也都很含蓄,怕傷了別人的心。所以必要的察言觀色還是要的,一定要體會出說話者的本來意思,因為有些話看起來是想「留人」,實際是告訴你「該走了」。雖然「是火就熱炕,是親三分內」,但農村老人在年輕人出門時候都要囑咐幾句,多是「到了親戚家,要看好人家的眉眼高低,以免不懂惹了笑話」一定要提前了解,免得到時尷尬。舉三個例子。
一,家裡人手不夠,我去酒店叫個菜,就別走了,一起吃個飯。
大年初一去串門,正巧趕上主家在吃飯,這時候是一起吃呢,還是寒暄幾句趕緊走呢?這時候就得察言觀色了,主人家是肯定沒給你做飯的,你若真的按照客套話的意思,那主人家就肯定都吃不飽了,所以,當主人家邀請你吃飯,還說要加個菜的時候,這一定是句客套話,萬一拜年遇到飯點,寧可晚點進門,也別硬趕著一起吃飯。如果就是趕上飯點了,那就說幾句拜年話,趕緊走吧。
二,別走了,晚上在一起喝點酒,然後住這裡就行。
以前的農村走親戚,都是按天算,因為那時候道路難行,離得遠的親戚來了,留宿或者留飯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了。現在基本家家都有車了,即便離得遠也不是太大問題,所以誰家過年都不會存在住一晚上或者留飯的了。不過,也有一種情況,酒足飯飽後,相互間可以談的話題還沒有談夠,所以就閒聊了一陣子,這一聊就把天都等黑了。這時主家會提議:別走了,晚上再一起喝點酒,然後住這裡就行。這時候,需要察言觀色了,很多時候這話的意思是:該回家了。
三,別著急,再坐會啊,又沒啥急事!
過年去串門,多是閒聊。相互說一些在外遇到的新鮮事,當客人聊的差不多起身要走的時候,主家多會說句「別著急,再坐會啊,又沒啥急事」。這其實在一些情況下,也是客套話,是主家有事情要處理,在攆你走呢。
除了上面幾句,還有像是「你先在屋裡坐著,我給你做飯」。還有「你吃飯了沒?一起過來喝點酒」等等。
其實想想也是,過年時都在串門,聊的都很嗨,誰有心在廚房待著做飯呢?去別人家串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如果不想在人家裡吃飯,坐一會就得了,再高的興致,也別聊天聊得沒完沒了的。在您的家鄉,有沒有表面上是「留人」,而實際上是「攆人」的客套話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