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貓咪有著許多可愛的地方,其中「只要被抓住脖子就變老實」的行為就很是有趣。
就拿咱家胖橘來說,無論它有多調皮,只要咱捏住它後脖頸稍微一用力,它就會做出一副特別「乖巧」的樣子,生怕咱要把它怎麼著一樣。
那麼有些貓咪為何會有這種被稱為「捏掐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呢?難道是它們天生就如此嗎?
跟貓媽媽有很大關係
正在撫養孩子的貓媽媽可能會搬家好幾次,這時候它們就得首要考慮如何把小貓快速、安全、安心地帶走。於是貓媽媽就會叼著小貓的脖子移動,這樣可比帶著小貓走路快多了。
而被叼著的小貓並不會發出叫聲,只是老老實實地弓著背。畢竟如果它們在被叼著時大吵大鬧的話,就有可能被敵人發現並遭到襲擊,甚至自己也會掉下去。
所以這是一種貓咪一旦被叼(捏)著脖子就會老實的本能行為,否則貓媽媽可是會生氣的哦。
至於貓媽媽那鋒利的牙齒是否會傷到小貓……放心吧,小貓是不會感到痛的,因為貓媽媽知道能咬住小貓脖子的哪個部位而不會令它們感到痛。
另外,脖子被媽媽們咬住的小貓會老老實實地不動彈(甚至連心率都會很平靜),並且習慣了被叼著的小貓還會把腳自然地垂落著,而不習慣被叼著的小貓就會緊張地縮著腿。
當然咯,貓媽媽咬住小貓的原因除了搬家和教訓外,也就沒有啥其它的意思了。可貓咪若不是被貓媽媽咬住而是被其它貓咪咬住的話,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沒有貓媽媽這般有愛了。
小貓之間的互相「指教」
即使是小貓,也會有時候去咬其它小貓的脖子。小貓之間互相咬脖子的行為可以說成是彼此在指教中拿捏分寸,譬如某隻小貓被咬疼了後,肯定就會發出大聲的喵叫來斥責咬它的小貓。
這樣一來,小貓就漸漸把握了「咬人」的分寸,這在它們以後與鏟屎官相處時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沒有這個過程的小貓容易出現咬人不知輕重的問題)
小貓之間的玩耍基本上不會出現把對方的脖子給咬傷的事情,因此鏟屎官可別一見著小貓們發出吃痛的喵叫聲時就去阻止,還是別去多管了。
決定地位
大貓有時候也會用咬住小貓脖子的行為來讓小貓老實一點,這樣小貓就會知道大貓是能輕易制伏自己的存在,也就會變得規矩一些。所以這也算是貓咪之間的一種決定地位的行為。
當然咯,大貓也一般不會對小貓下重口(好像貓咪基本不會跟小貓一般見識),它們只是在教育小貓而已,鏟屎官可別總是去阻止哈。
交配
貓咪在進行交配的時候,也會出現咬脖子的行為,不過都是公貓咬住母貓的脖子。
公貓為了能安心地與母貓交配,就會咬住母貓的脖子來讓母貓安分,不然中途被母貓打了的話,公貓可沒地方說理。
所以呀,不只是咱們鏟屎官懂得抓住貓咪的脖子來讓貓咪安分,就連貓咪也很好地抓住了這個特性了。
貓咪之間咬脖子時需要注意的事情
當小貓在被大貓咬住時,若大貓不是它們的貓媽媽的話,就可能出現把它們像玩具一樣咬住脖子時到處甩的情況。
這是一個很不好的行為,小貓可能因為這樣的粗魯遊戲而變得虛弱,甚至會產生很大的壓力,所以鏟屎官還是得阻止。
至少得讓小貓有獨立逃跑的能力才行,所以想要給家中添置第二隻貓咪的鏟屎官一定要選擇出生一個月以後的小貓,這樣小貓就不用任由大貓肆意玩弄了。
而且若新來的貓咪跟家中的原住貓都是大貓的話,彼此咬脖子的行為可能不是玩耍,而是真的在打架,所以鏟屎官一定要介入其中才行。
阻止貓咪咬住另一隻貓咪脖子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的一點,無論鏟屎官用何種方法去阻止貓咪之間的這種行為,都不能用「訓斥」的方式。因為貓咪們發生這種行為時可能是在玩鬧、調教以及交配,所以當它們被罵的時候不僅不能理解自己為什麼被罵,還會徒增它們的壓力。
因此鏟屎官只有在某隻貓咪發出低沉威嚇的聲音時才去阻止,畢竟正常玩耍的貓咪是不會因為被咬住脖子發出這種聲音的。
咱在這兒給大家推薦兩個比較有效的方法,都很簡單且不用麻煩其它啥工具。
第一種方法最簡單,當貓咪們在咬脖子時真的發生了爭吵,鏟屎官就立馬用力地拍桌子,以此來分散貓咪的注意力。第二種方法會更有效一下,只要見著貓咪們是真的打架時,鏟屎官就去拿一根打溼的毛巾,就朝著貓咪們不停地甩動。鏟屎官如何抓住貓咪脖子
鏟屎官一定要儘量溫柔地去抓住(握住),畢竟貓咪被抓疼了後可是會擺動的。而且有些貓咪就不喜歡被抓脖子,那麼鏟屎官就不要勉強貓咪。
若是鏟屎官能在抓貓脖子時先給貓咪做按摩,尤其是貓脖子部位附近得重點按摩,貓咪會更加願意被抓住。
但是鏟屎官們得記住,一般都是小貓被抓住脖子,若是超過了3公斤的貓咪被抓住脖子的話,就可能給貓咪帶來疼痛,算是比較危險的一個行為。
所以呀,貓咪的脖子算是它們的一個「軟肋」,只要咱們鏟屎官利用好了的話,就能好好地調教一下貓咪啦!
【大橘為重的胖橘】獨家原創,禁止一切搬運、抄襲、洗稿等等行為。我是你們的大胖橘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