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一個新聞很火,某網際網路職員在線相親,對女方的要求是:
身高162cm以上,江浙女孩,月收入要過萬,願意婚後生兩個孩子,主要功能是在家裡相夫教子。
這條新聞一出,就引起軒然大波,有贊同的,也有不贊同的。
贊同的一方認為這挺好的,明碼標價把自己的要求講清楚,畢竟這個男孩的經濟條件可以,值得這麼做,而反對的一方,卻認為這就是物化女性,這就是貶低女性!
而在談論這件事情的時候,我想談一談,我最近看的一部電視劇《父母愛情》,在這部電視劇裡也發生了同樣的故事。
《父母愛情》是一部老片子,男主郭濤飾演,是一位從鄉下進城的將軍,而女主梅婷飾演,是一位城裡的大小姐。
按道理來講,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是不可能在一起過一輩子的,可是恰好相反,他們還真的在一起過完了一生。
而從他們的愛情故事裡,我得出了這麼三個婚姻觀:
第一個:婚姻的基礎一定要是愛情。
現在的年輕男女,在談到愛情,在談到婚姻的時候,總是喜歡談論一些無關愛情的東西,比如車子,比如房子,比如工資多少。
而那些重要的,那些最應該關心的東西,卻總是視而不見。
比如三觀相不相符,比如興趣相不相投,當然最重要的是男女之間,有沒有愛情作為基礎,有沒有愛情作為包容。
如果一對男女之間,連最基礎的感情都沒有,連最基礎的互相包容都沒有,別說過生活,能做到不閃婚閃離已經是萬幸了。
所以,在我們談到愛情,談到婚姻的時候,一定要銘記這一點,那就是那些物質的,那些外在的東西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兩顆心,是不是真的有那麼一瞬間碰撞出了火花,是不是真的曾經為對方心跳過。
就想郭濤和梅婷那樣,即便是存在著身份的鴻溝,即便是存在生活習慣的不同,但是他們還是能在一起一輩子,就是因為,他們真的相愛過,就是因為他們真的心動過。
第二:婚姻最需要的是磨合。
以前的婚姻和現在的婚姻觀不大一樣,之前的人,夫妻之間出現了矛盾,出現了裂痕,首先想到的是修修補補,首先想到的是縫合。
但是現在的人,一旦婚姻中出現了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一旦出現了很小的矛盾,就會要離婚,就會要分手。
多少夫妻,都是在衝動中結婚,也在衝動中離婚,把婚姻看得太輕,把自我看得太重,這本身就是對於婚姻的不尊重。
還聽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對年輕夫妻去民政局離婚,兩個人出了民政局就將結婚證扔在了垃圾桶裡面,一左一右的走了,而他們身後的孩子,卻爬進了垃圾桶裡小心翼翼地將那撕碎的結婚證又拿出來細心撫平。
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的心頭一痛,真的,「婚姻並不是兒戲」,不要因為婚姻中遇到一點挫折就要放棄,不要因為婚姻中遭受一點磨難就要獨身出戶。
就像電視劇《父母愛情》裡的郭濤和梅婷,雖然也會有爭吵,雖然也會有矛盾,但是吵過、鬧過,明白彼此立場,明白彼此的心以後,兩個人還是會在一起好好生活,好好愛。
這樣的婚姻,才是美滿的,這樣的夫妻才是幸福的。
好事需要多磨,愛情也是同樣的道理!
第三:婚姻到頭來,還是夫妻兩個人的私事!
看《父母愛情》的時候,有一幕特別讓我感動,梅婷飾演的妻子突然發病,而郭濤飾演的丈夫,一下子就慌了。
任由兒女們怎麼說,他都不肯離開病房,都不肯離開妻子的身邊。
而在前段時間,我住院的時候,也發現了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多數時候,守著病人床前的都是妻子,都是丈夫,而所謂兒女,所謂父母,這個時候,真的沒有配偶來得實在和仔細。
也是那一刻,我才突然明白那一句話:「所謂父母兒女,不過是漸行漸遠,最後能陪在你身邊的人,肯定只有妻子,肯定只有丈夫!」
所以說,婚姻到底來說,還是夫妻兩個人的私事,你對他好,他就對你好,你對她兇,她就對你兇。
對身邊的愛人好一點,對身邊的妻子好一點,這其實就是為自己好。
所謂「少來夫妻,老來伴」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希望所有年輕的男女,在談論愛情,在談論婚姻的時候,應該更多的看到內在的東西,更多的看到深層次的東西,不要被物質世界迷花了眼,不要被外在表象挑花了眼。
愛就是愛,摻不得半點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