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蝸牛」流動教室公益支教活動走進昆明祿勸

2021-01-08 騰訊網

「青蝸牛」流動教室

近日,第26期「青蝸牛」公益支教活動在昆明市祿勸縣皎平渡鎮紅軍小學舉行。此次支教活動為期四天,由雲南工商學院和昆明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

「青蝸牛」流動教室項目由昆明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組織,啟動於2016年,目前已連續開展4年。項目主要圍繞生命教育、安全自護教育、興趣培養、藝術體驗、親情陪伴、家庭探訪、鄉村教師能力建設培訓等內容組織開展實踐活動。重點關愛、服務農村留守兒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截止目前,「青蝸牛」流動教室項目已在祿勸縣九龍鎮、皎平渡鎮、東川區拖布卡鎮、銅都街道和紅土地鎮的28所鄉村小學開展了95期志願服務,共服務農村留守兒童3000餘人,參與服務志願者345人,服務時間近6000小時。

皎平渡鎮位於祿勸縣境北部,是昆明的北大門,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紀念地。皎平渡鎮紅軍小學由上海市青基會捐款、縣政府自籌資金建成。目前共有教師60餘人,學生800餘人。大多學生由其他小學合併而來,多為住校留守兒童;學校教師平均年齡39歲,在面臨老齡化問題的同時教師匱乏的難題也亟待解決。志願者的到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學壓力,給孩子們也帶去了不一樣的歡樂體驗。

為期四天的支教活動中,志願者們分別在聲樂、繪畫、朗誦、舞蹈四個領域展開教學。歌曲《父親》、《童年》讓大家不忘童心,兼顧親情;以「我的家鄉」為主題的繪畫,增強了孩子們對家鄉的認同感;在朗誦《我的祖國》過程中,讓孩子們培養愛國情懷,構造家國一體意識,緊跟黨的步伐;《熊出沒,請注意》、《追夢赤子心》等舞蹈充分激發了學生活力,讓師生聯繫更加緊密.....

雖然支教活動只持續了四天,志願者與同學們卻培養了深厚的師生感情,桌球桌上,籃球場上,都能看到老師與同學們共同的身影。課餘時間,志願者彈起吉他,與同學們共同歌唱,孩子們還為老師們送上自製的禮物......

「我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了,每次我們來了總有一群孩子圍著我們,一聲老師,讓我們倍感溫暖。我相信,一時的貧困只能暫緩孩子們的腳步,但卻限制不了他們心中所嚮往的星辰大海。」雲南工商學院支教志願者陸建楠談到。

END

相關焦點

  • 4000餘名昆明市民公益徒步 為先心病患兒募款56萬餘元
    中青在線昆明5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王一迪)今天,記者從「54KM 春城新能量」文明之城、志願之城、健康之城大型公益徒步活動上獲悉,該活動自開放報名以來,共組建隊伍1085支,4000餘名隊員獲得參與資格。截至5月25日,全體隊員通過活動專門通道共籌集善款563,580.38元,共14581人參與捐款。
  • 昆明4000市民公益徒步27公裡 募款56萬元救助先心病兒童
    昆明4000市民公益徒步27公裡 雲南網記者 趙崗 攝雲南網訊(記者趙崗)27公裡徒步,從雲南民族村出發至撈魚河溼地公園,「關門」時間6小時,這可需要不小的毅力。此次公益徒步活動由共青團昆明市委、昆明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旨在通過環滇徒步,倡導志願服務理念,為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等困難青少年群體籌款。
  • 文法青站|「嘿鳳梨行動——看見流動兒童」活動招募令
    LikeYou)以「我們喜歡你」為口號,是一場關注流動兒童公益活動,旨在帶動公眾關注跟著父母流動到城市裡的鄉村孩子,讓這群孩子在城市裡也能被友好對待,快樂成長,發展出面向未來的能力。賺取米粒,將米粒捐贈給【看見流動兒童】項目,參與嘿鳳梨流動兒童公益傳播活動。
  • 昆明祿勸:養蜂讓貧困戶嘗到脫貧「甜頭」
    天興基地蜂群培育,不僅助力祿勸脫貧增收,也為當地未來的新生活預埋了動力。  佔地300餘畝的祿勸天興養殖合作社位於屏山街道發明村斷煙坡,主要從事蜜蜂、胡蜂人工繁育養殖、新品種果樹種植、新品種粉葛種植、老品種黑土豬繁育養殖。「蜂富」一方,這是他們近6年來致力於蜜蜂、胡蜂人工繁育、管理飼養及研究實踐的成果。結合2016年以來祿勸產業扶貧工作,蜜蜂養殖成為全縣產業扶貧中的一項創新之舉。
  • 「責任照亮未來」支教活動:志願者「痛」並快樂著-支教 樂吟東 毛...
    為期一周的「責任照亮未來」支教活動已經過去了三天,但志願者們的熱情絲毫沒有減少半分,根據實際情況,他們每人總結出了不同的教學經驗,有的甚至擁有了自己的小「粉絲」,他們都說嗓子很疼,但心理卻充盈著快樂。他還記得第一次到雲南大理支教時的情景:一進教室,孩子們高興歡呼;拿到支教隊帶去的糖果、文具等小獎品時,孩子們發自肺腑地笑了;離別時,孩子們依依不捨的流著眼淚......這一幕幕畫面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中。
  • 昆明青基會與愛爾眼科開展近視防控公益活動
    2020年9月8日至9月9日,昆明市青基會「睛彩益視」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公益項目陸續走進遠航小學、蓓蕾小學及新蕾小學,開展「開學第一課」公益科普活動。來自昆明愛爾眼科醫院的小兒眼科專家段春玉為近千名小學生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近視防控科普課。據悉,這也是昆明愛爾眼科醫院進校開展的第107期「近視防控大課堂」。
  • 深圳益百分組織萬村支教活動 用愛為農村學子照亮未來
    深圳益百分組織萬村支教活動 用愛為農村學子照亮未來時間:2019-10-30 20:25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深圳益百分組織萬村支教活動 用愛為農村學子照亮未來 最近深圳益百分創始人陳杭州現身與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籤約,這意味著萬村支教活動正式啟動。
  • 騰訊新聞+公益項目獲廣東十佳網絡公益項目
    ,「2018廣東網絡公益宣傳推廣活動」自今年6月中旬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以來,共計有122組公益項目及團隊參與活動徵集,經評委會專家初次評選、網絡展示投票和評委會終評複議等環節,最終遴選出「2018廣東十佳網絡公益項目」和「2018廣東十佳網絡公益團隊」。
  • 昆明非遺盛宴即將開啟
    為進一步宣傳展示昆明非遺保護成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6月13日至20日,昆明市將舉行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通過非遺抗疫作品展、滇劇藝術周、精品滇劇線上展播、「跟著大師學非遺」、非遺微視節目展播、非遺線上商城等線上+線下的六大活動,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非遺的魅力。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的主題為「非遺傳承,健康生活」。
  • 韶關蝸牛公益互助會走進廣東亞北農副產品有限公司
    1月15日上午,韶關蝸牛公益互助會受邀組隊參觀位於曲江經濟開發區的廣東亞北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座談交流中,公司董事長黃秀芬女士對蝸牛公益愛心人士的到來表示熱忱的歡迎,並期待大家凝心聚力去做好「提升產業鏈、分享價值鏈」。她希望廣東亞北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與蝸牛公益能進一步深度合作,共同助力打造好粵北農產品共享的平臺,為農產品扶貧開拓新的市場。
  • 張述:一位記者眼中的鄉村支教故事
    此時,新來的支教老師沒經驗,一上課教室裡往往亂成一團。「其實支教老師大部分都是剛畢業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很多是名校畢業,海歸至少佔了1/10,其實以他們的條件,無論是繼續求學深造還是找工作,都會是同齡人當中的佼佼者,但難能可貴地是,他們有一顆赤子之心,希望給農村帶來一些改變。」
  • 平安守護者在行動,給孩子們帶來愛和夢想——2020年平安雲支教百佳...
    在一次公益活動中,幾位平安百佳志願者對於公益和平安守護者行動有一次交流,平安守護者行動可以在多個領域深化推廣,更多踐行平安集團的企業社會責任。正好集團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開展雲支教項目,百佳志願者們產生了組織百佳一起參加這次「一起學習,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雲助學之「平安智慧小學在線支教行動」的想法和行動。
  • 「一小時城市公益」行為藝術公益體驗活動
    「一小時城市公益」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公益活動,為什麼可以吸引到孩子們來參與,並且樂在其中?「一小時城市公益」以惠迪吉獨特的公益「心」智慧為核心內涵,讓人們可以用閒暇時間中的「一小時」參與到優秀的公益項目中來,通過體驗「流動愛」的公益,幫助人們學習和體驗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建構更美好的關係,從而讓公益變得觸手可及,進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城市裡共建「愛生愛、美生美」的社會文化心理氛圍。
  • 為昆明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力量 市僑青會第二屆委員會召開
    多年來,第一屆僑青會在市僑聯的指導幫助下,團結僑界青年,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發揮了積極作用。會議要求,新一屆僑青會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充分發揮僑青會聯繫服務僑界青年的重要平臺優勢,團結帶領僑界青年在服務昆明經濟發展、拓展海外聯誼、傳播中華文化、積極建言獻策、參與社會治理和公益事業、助力脫貧攻堅等方面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為昆明高質量發展貢獻僑界青年新力量、展現僑界青年新作為
  • 在山的那邊 同森·同心同行 愛心助學支教活動系列報導一
    立中華慈善之業,同森公益步履不停12月23日清晨,同森集團王棟先生、嚴崢春女士、楊東先生一行,以及5名2018屆同森之星管培生啟程前往480多公裡之外的中林小學。此行,同森人不僅為孩子們帶去了豐富多樣的學習用品和體育用品,同森之星們也將作為孩子們的新老師為孩子們帶去豐富多彩的支教課程。
  • 走進昆明車家碧流浪犬救助站
    7月4日,昆明美團企業組織員工舉行了主題為「關愛小動物,我們在行動!」的公益愛心活動。這次活動美團公司籌集了50袋盡1噸多的優質犬糧及一些物資。美團號召公司內盡50餘人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和昆明你我它志願者社群一起聯動,來到了昆明西郊的車家碧鄭阿姨流浪犬救助站。
  • 陳宇&孫金龍:兩個「頑童」去支教
    09年,兩人的一次偶遇,便成了莫逆之交,一起創辦了鄉村兒童藝術教育公益組織——德基金,他們通過號召和組織文藝工作者到鄉村學校去支教,幫助改善及提高偏遠地區鄉村小學學生對文化藝術的認知及素質培養。不但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同時也找回了他們自己的「童心」。
  • 探究活動——小蝸牛吃什麼?
    為了方便孩子們觀察,我們把小蝸牛帶回到教室裡給它們找了一個新「家」。       亮亮指著他早上撿來的花大聲說:「小蝸牛不吃我的花。」吳老師問:「那你們知道小蝸牛吃什麼嗎?」小地主看著地上的葉子說:「吃葉子」。老師及時給予了小地主肯定及鼓勵,接著問:「那你們還知道小蝸牛吃什麼嗎?」
  • 「為了花朵的微笑」公益活動開展7年,惠及11.7萬餘名貧困學生和...
    年至今的7年間,該項目以公益捐助、愛心支教為主線,將上海青年企業家的熱情、大愛播撒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山區,已惠及11.7萬餘名貧困學生和留守兒童。圖說:「為了花朵的微笑」公益項目報告會。市工商聯供圖報告會通過紀錄短片,回顧了2020年「為了花朵的微笑」團隊在六鬥小學的支教歷程,支教隊員代表分享了參與支教的點滴感悟和動人細節,並現場與六鬥小學師生進行了遠程連線。屏邊山區學校艱苦的環境、孩子們期盼的眼神以及動人的故事,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