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伊朗方面以環保問題為由,扣留了一艘韓國籍油輪。對此,韓國方面則通過「炮艦外交」方式予以回擊,立即向荷姆茲海峽派遣了一艘驅逐艦。不過尷尬的是,韓國這一舉動並未刺激到伊朗當局,後者強硬地表示,必須要韓國拿錢贖人。
韓國「炮艦外交」踢鐵板
韓聯社近日報導稱,韓國當局日前以「保護本國商船」為由,將正在中東地區執行反海盜任務的「崔瑩號」號驅逐艦派往了荷姆茲海峽,該艦目前已抵達指定區域。
事實上,韓國採取這一行動的真正目的並非保護商船,而是由於前幾天,伊朗當局扣留了一艘韓國籍油輪。原來1月4日當天,伊朗革命衛隊在波斯灣海域扣留了一艘韓國籍郵輪,伊方解釋稱,該油輪載有7200噸乙醇,這將對附近海域造成嚴重汙染。目前,該油輪已前往伊朗阿巴斯港接受相關檢查。
扣留油輪事件發生之後,伊韓兩國迅速爆發外交爭端,為了表示強硬態度,韓方便向荷姆茲海峽派遣了一艘驅逐艦,此舉意味十分明顯,那便是展開「艦炮外交,登門要人」。不過尷尬的是,韓方的「炮艦外交」卻踢到了鐵板,伊朗不為所動,要求韓方拿70億贖人。
伊朗:掏70億美元就釋放
據了解,韓國此前直接凍結了伊朗的70億美元資金,而這次扣留韓方油輪之後,伊朗便開出條件,必須要韓方歸還這70億美元,否則拒絕放人。面對德黑蘭的強硬表態,首爾也是無可奈何,只得改變之前態度,目前雙方都已派出談判人員,正努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此事。
有分析人士指出,伊朗扣留韓國油輪,可謂一舉多得,既能藉機要回被扣留的70億美元資金,又可以藉機向韓國甚至是美國施加壓力。而且扣船還能夠對外展示自身實力,讓外界知道,伊朗對於附近海域具備實際掌控能力。
而美國對於此事則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態度,不僅沒有呼籲雙方冷靜,反而慫恿韓國當局採取更加強硬的應對措施,美國軍事專家甚至表示,「崔瑩號」號驅逐艦戰力夠強,在與伊朗海軍的對峙中能夠佔據優勢。與此同時,美國還藉機催促韓國加入其主導的「護航聯盟」,共同對伊朗施加更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