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神曲會一直在我們腦海裡循環播放?

2020-12-04 中科院物理所

在閱讀今天的文章之前,讓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吧~

怎麼樣,這首歌是不是很洗腦,就算沒點開聽的朋友們,一看到歌名,這首歌就已經在腦海裡旋轉了。

說來也不怕丟人,小編最近腦子裡循環的是一首叫不出名字的歌曲,只記得那句歌詞,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完了,小編在敲上這句歌詞以後,腦子裡又要循環播放了,好氣)。

究竟這些歌曲有什麼魔力,能在我們腦子裡循環播放呢?難道我們腦子裡裝了一臺全方位立體環繞音響嗎

具體是怎麼回事,且聽小編跟你叨叨一會兒。

神曲入侵大腦

其實,這種神曲在我們腦海裡循環播放的現象有個有趣的專屬名詞,叫耳蟲(earworm)

雖說這名字像生物,但實際上人家跟蟲子真沒什麼關係,是1979年心理醫生Cornelius Eckert根據德文譯化而來的[1]。

圖片來源:giphy.com

現在,科學家們更願意將耳蟲定義為不自主的音樂想像(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簡稱INMI),主要是指某段音樂在腦中不斷重複的現象

通常情況下,這種現象是不需要刻意想像的,它會在某一時刻突然地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停留可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尤其是當我們很閒,比如收拾屋子、打掃衛生的時候,各種神曲就會突然彈出,然後我們就開始哼哼起腦子裡的那首歌。

圖片來源:giphy.com

就像這樣

這種現象極為常見,常見到什麼程度呢,美國史丹福大學一項調查顯示,在所有被調查的12000人中,99%的人都存在耳蟲現象,而有90%以上的人,每周至少會經歷一次[2]。

那麼這種現象為什麼會如此普遍呢?

說來也怪,實際上關於耳蟲現象的研究非常少。倫敦大學戈德史密斯學院的音樂心理學家維奇·威廉姆森(Vicky Williamson)表示自己就經常被耳蟲現象困擾,她很好奇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在收集很多資料以後,威廉姆森發現,耳蟲現象可以用以下兩個原因來解釋[3]。

首先,威廉姆森認為,音樂可以用多種方式編排,不同樂器的混合會給我們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最終使我們對這段音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此外,很多音樂都飽含了創作者的個性和情感,當我們感同身受時,會對這段音樂記憶尤深。

圖片來源:giphy.com

其次,威廉姆森也收集了很多其他領域專家們的意見,她發現很多專家都認為,出現耳蟲現象是源於人類進化的方式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大部分時間都需要記住信息,例如陷阱的位置,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有毒,以及怎麼處理傷口感染等等

人類出現可以追溯到幾十萬年前,但是發展書面語言也不過是近5000年左右的事情。所以以上的信息多半可能是通過歌曲來進行傳遞的,這也解釋了我們為什麼會不由自主地記住一些音樂。

不過,威廉姆森也表示,耳蟲現象雖然常見,但是每個人所受影響程度會有所不同,有的人很少出現,而有的人則深受影響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出現耳蟲現象呢?這些人又有什麼不同呢?

腦子各有千秋

俗話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過去的幾十年裡,科學家不是沒研究過耳蟲,可就是因為耳蟲現象因人而異,又會在不經意間出現,無法用傳統成像技術進行捕捉,給研究增加了很多難度,以至於研究的人寥寥無幾。

圖片來源:giphy.com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的神經學教授尼古拉斯· 法魯吉亞(Nicolas Farrugia)恰巧就是為數不多研究耳蟲的教授之一[4]。

在經過不斷嘗試之後,法魯吉亞想到了個絕妙的點子,他想,也許不用實時監測很多人,只要找到那些經常出現耳蟲現象的人,把他們的腦部成像與不怎麼出現耳蟲現象的人腦對比,或許就可以知道,經常出現耳蟲現象的人到底有什麼不同了。

於是說幹就幹,研究人員先是招募了44名經常出現耳蟲現象的志願者,讓他們填了一份問卷調查,調查包括耳蟲現象出現的次數、頻率,以及出現時他們的體驗如何,是否會影響日常生活等等。最後再收集這些人的腦部核磁數據,與其他人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顯示,與耳蟲出現頻率低的人相比,這些經常出現耳蟲的人大腦皮層更厚,尤其是右側哈氏回(Heschl's Gyrus,HG)和右側額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 IFG),前者與聽覺知覺和自主音樂想像密切相關,後者則參與了音調記憶的加工

圖片來源:wiki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那些出現耳蟲頻率高的人,他們的右側海馬旁回皮層(parahippocampal cortex,PHC)的灰質體積較大,而PHC的灰質體積增大有利於音樂相關的記憶和情緒的提取。

圖片來源:wiki

這麼看,經常出現耳蟲現象的人,他們的大腦確實與其他人不同啊。

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這種大腦的皮層厚度和灰質體積大小與大腦本身功能是否異常無關。就像有些人手指很長,有些人手指比較短,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手指的功能一樣。

法魯吉亞做完研究後就將自己的研究結果刊登在了《意識與認知》上,他表示,自己的研究還很初級,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研究耳蟲現象背後的神經機制。

小編相信,這一天並不遙遠。

當然,法魯吉亞的研究證明了經常受到神曲侵襲的人,大腦與常人略有不同。而此前威廉姆森的調查也提到了一件事,就是那些有強迫症、對音樂很熱愛的人,往往也會出現耳蟲現象。

那麼耳蟲現象是有害的嗎?如果經常出現我們又該怎麼呢

口香糖來一塊

來來來,大家坐好,小葵花課堂開課了,常受耳蟲侵襲總不好,多半是病了嗎?

首先,小編明確告訴大家,耳蟲不是病,對我們健康也不會造成什麼損害。但是,如果經常出現,會使我們焦慮,失眠。

那麼我們腦子裡經常出現神曲,又揮之不去時該怎麼應對呢

辦法一,咀嚼口香糖[5]。英國雷丁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很多學生在聽完一段上頭的音樂以後,再咀嚼口香糖可以大大降低神曲入侵大腦的頻率。這是因為,咀嚼口香糖時,舌頭與牙齒以及其他部位產生接合,這種開合運動降低了大腦對於音樂的記憶。

辦法二,把神曲一次性聽完。根據研究顯示,最容易導致耳蟲現象的是20秒左右的音樂片段,這與當下短視頻app播放時長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很多某音上的神曲就是利用這種片段侵襲了我們的大腦。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你聽某一段會讓耳蟲有了可乘之機,那麼打破這個規律,一次聽完即可幫助我們減少耳蟲發生的頻率。

辦法三,棄療。如果實在做不到,也不要難為自己,隨它去吧

最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送大家最新洗腦段子。

我們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加油,奧利給

參考連結:

[1]Williamson V J, Liikkanen L A, Jakubowski K, et al. Sticky tunes: how do people react to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J]. PLoS One, 2014, 9(1): e86170.

[2]Liikkanen L A. Musical activities predispose to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J]. Psychology of Music, 2012, 40(2): 236-256.

[3]https://www.bbc.com/news/magazine-17105759

[4]Farrugia N, Jakubowski K, Cusack R, et al. Tunes stuck in your brain: The frequency and affective evaluation of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correlate with cortical structure[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15, 35: 66-77.

[5]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do-you-solve-a-problem-like-an-earworm/

來源:Dr.Why

編輯:Tim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腦子會自動單曲循環一句歌詞?
    ——各種不同的情緒和事件也會讓你大腦裡響起不一樣的 BGM甚至可能因為揮散不去的「耳蟲」分心、焦慮,甚至不安非常想把腦海裡的音樂關掉為了趕走耳蟲研究發現世界各國的人民>有的人會找出這首歌從頭到尾聽一遍期待播放停止後大腦也能停下來有的人
  • 為什麼我們會被一段旋律洗腦?沒想到是Ta惹的禍
    但不用擔心,有一種方法可以對付腦海裡停不下來的旋律。來自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心理學院的Tim Byron博士專研音樂與記憶的互動關聯,尤其是耳朵蟲。他表示:「文學作品常將耳朵蟲效應稱為不自覺的音樂意象。我們並不會刻意去想起這些歌曲,但它總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而且停不下來,例如考試的過程中。」
  • 耳蟲神曲讓人「陷落」 《法海你不懂愛》成最新耳蟲歌
    如果你這樣發問,就請先聽聽最新網絡神曲《法海你不懂愛》吧。元旦迎新晚會剛落幕,就有網友在微博上吐槽,稱繼《江南STYLE》、《最炫民族風》之後,又一首「耳蟲神曲」誕生了,聽後耳邊會一直不由自主地響起部分歌詞和旋律,忘都忘不掉。記者昨天線下調查時發現,給自己貼類似「耳蟲重度患者」標籤的人比例頗高,甚至有人稱考試時腦海中都會一直單曲循環某首歌。那麼,「耳蟲」效應形成的原理是什麼?「耳蟲症」是一種病麼?
  • 為什麼會被神曲洗腦?原來我們耳朵裡有隻「蟲」
    為什麼會被神曲洗腦?原來我們耳朵裡有隻「蟲」 2019-09-20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些年席捲B站的洗腦神曲,花澤香菜演唱的戀愛循環只能排到第4!
    洗腦神曲是指一首歌曲由於歌詞或者配樂十分有節奏和特點,很容易讓人跟著節奏一起哼唱。比如在睡前聽了一首歌,結果它會在你腦海中循環了一晚上,就像被洗腦了一樣,這就是洗腦神曲的由來。前幾年大火的《小蘋果》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 我們盤點一下B站四大鎮站神曲,有一首沒聽過算我輸
    不知道經常逛B站的朋友們有注意到在B站的神曲嗎?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幾首血洗B站的神曲吧1、《千本櫻》由黑兔P負責作曲及填詞、初音未來製作的歌曲。是一首輕快且伴有急速的鋼琴旋律,帶日本風格的搖滾歌曲。為初音未來的代表曲目之一。
  • 四秒新歌,音樂熱搜榜超過《沙漠駱駝》,網友:最快千萬播放神曲
    四秒新歌,音樂熱搜榜超過《沙漠駱駝》,網友:最快千萬播放神曲大家好最近有一首歌剛發行就佔據了各大播放軟體的熱搜榜第一,而且擊敗了當前各大段視頻最火的歌曲《沙漠駱駝》,聽到這裡相信大家也是很疑惑 ,什麼歌曲竟然只有短短四秒並且擊敗了神曲《沙漠駱駝》這首歌,這首歌就是李榮浩的新專輯耳朵裡面的新歌
  • 有些歌曲並沒有爛大街,但我們就是喜歡循環播放著聽
    說到聽歌,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喜歡的歌手也不一樣,但無論怎麼樣,總會有那麼一些歌曲觸動過你的心弦,使你沉醉其中,也會有那麼一些歌曲,雖然沒有像有些歌曲一樣燴炙人口,甚至被播放到爛大街,我們依然喜歡聽,完全像個人的私藏歌單,循環播放,慢慢回味。我就經常想,這樣的歌曲自己聽著這麼有共鳴,感同身受,為什麼好像傳唱度並不高呢?
  • 腦子裡沒完沒了的單曲循環,能停下來嗎?
    不論是「call me maybe」 、「who let the dogs out」 、「mickey」或者是別的一些差不多的歌曲,總有那麼一兩首歌在你的腦海裡循環播放,問題是循環的總是朗朗上口的那麼一兩句話。這種讓人慾罷不能的歌是從哪裡來的?
  • 考試時魔性的歌曲在腦海單曲循環才可怕
    大家可能都深有體會,考試的時候最可怕的不是忘記知識點,而是腦海裡一直響著某一首歌。南韓更是點名了幾首歌為高考禁曲,除了那幾首有名的洗腦歌外小編再盤點幾首近年來的「考試禁曲」。2、《pick me》——produce 101第一季」pick me pick me pick me up「作為101第一代洗腦神曲洗腦能力果然驚人,現在大家無論看什麼選秀都"pick"不離口。
  • 灑水車工作時,為什麼總是循環播放「生日快樂」歌?原因這麼用心
    灑水車工作時,為什麼總是循環播放「生日快樂」歌?原因這麼用心現在城市的環境是在逐漸的改善,藍天白雲,現在也越來越多見了,有關部門對於城市的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現在是管控的越來越嚴,灑水車和垃圾車也是不斷的在工作,每天都在保證著空氣的新鮮,但是細心的人們都發現了,垃圾車和灑水車都有一個特點,他們在工作的時候總是循環的播放著世上只有媽媽好和生日快樂歌?這到底是有什麼原因呢?這個歌曲和他們的工作完全的牽連不到一起,為什麼會播放這首歌呢?
  • 冷知識科普:你為什麼會被神曲洗腦?
    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刷了很長時間抖音,關了後,有些歌的旋律還是會迴旋在腦海中,甚至跟隨你很久。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科學研究發現,其實不一定是那些「洗腦神曲」,很多音樂旋律都會產生這樣的效果,西方學界統一稱這種現象為「耳蟲效應」。什麼是「耳蟲效應」?「耳蟲」是由德文 Ohrwurm直譯而來,形容旋律如蟲子一般爬進耳朵,讓你久久難以擺脫。
  • 2016十大神曲排行 粵語神曲創作才子梁劍東《夜色》入圍前五
    原因在於魔性奇葩的音樂,《屯兒》原本是影片裡夏洛成名之後給劉德華寫的一首歌,其實就是翻唱了《鄉村愛情故事》裡的《咱們屯裡人》的曲調,再把歌詞改成粵語,走紅如此之快連沈騰都始料未及,而劉德華也曾表示被此曲魔性洗腦,笑稱這是自己從未嘗試過的曲風。  排行 5 《八戒八戒》
  • 喜歡聽網絡神曲,就活該被鄙視嗎?
    再後來,神曲從廣場上大分貝的音箱中傳來,「中國第一天團」鳳凰傳奇的歌聲飄蕩在千萬個廣場的上空。大媽們喜歡的東西,年輕人自然看不上。好在短視頻和直播借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東風,迅速給小青年們送去了《學貓叫》《帶你去旅行》《沙漠駱駝》等「精神食糧」。 你看,任憑時代怎麼發展,十幾年來,神曲一直在我們身邊,從未走遠。
  • 為何灑水車一直無限循環播放《蘭花草》這首歌?專家的回答很意外
    到了夏天的時候灑水車還肩負著給道路降溫的重任,我們經常能看到水花在陽光的照耀下出現一道美麗的彩虹。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灑水車一直都在無限循環播放《蘭花草》這首歌。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開,能將夙願償。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 聰茂健康|被神曲洗腦了?都是「耳蟲」在作祟……
    「耳蟲」是耳朵裡長的蟲子?聽上去怕怕的~NO!NO!NO!才不是呢!相信每個人的耳朵都有被「神曲」轟炸的經歷很多人大概還記得——「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打賭你一定是把這些歌詞唱出來的)這些曲子不用刻意去學就能情不自禁地唱起來甚至夜深人靜之時都會在腦海中迴旋想擺脫都擺脫不掉為什麼這些歌曲會在腦海揮之不去呢
  • 「腦殘神曲」PPAP是如何讓你中毒的?
    這種大腦現象解釋了簡單的歌曲為什麼會對我們進行「洗腦」,讓我們覺得它是首「好歌」,儘管你有時因為歌曲本身過於「幼稚低級」,而並不想承認這一點。據悉,現在很多作曲家也在研究耳蟲效應,以期自己的歌曲能被大腦「捕捉」到。
  • 看到就忍不住唱出來,神曲是怎樣給你洗腦的
    一段旋律能在腦海中單曲循環,其實是「耳朵蟲」在作祟。耳朵蟲(earworm),並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蟲,它其實是大腦的一種神經活動。專門指某個音樂片段在腦海中反覆出現,並且不受控制的反應。大腦是很聰明的器官,信息的存儲往往是具有相關性的,當你主觀意識的提取A信息時,與其相關的B信息也會下意識的被觸發。記憶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把這種現象稱為:非自主記憶提取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補」。
  • 抖音裡的泰國神曲盤點 抖音裡的超火的泰國神曲
    18183首頁 抖音裡的泰國神曲盤點 抖音裡的超火的泰國神曲 抖音裡的泰國神曲盤點 抖音裡的超火的泰國神曲 來源:www.181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