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攻挽回、實時指導、快速扭轉對方印象!
前段時間,我收到一個這樣的求助信:
老師,我男友說,他能騙我,我不能騙他,為什麼他這麼雙標啊?
我跟他是在一次同學聚會認識的,他是那個酒店的老闆,因為認識我們同學,就過來打了個招呼。
他彬彬有禮地感謝我們的到來,然後讓我們吃好喝好,還說這頓他請。
大家起鬨讓他留下,他正好坐在了我身邊。
他長得器宇軒昂,又不失儒雅。我也是一個性格活潑的女孩子,很快跟他混熟了,我們加了微信。
飯後,他把我拉進一個群,發了個紅包。
我點開,發現我領了一千多塊錢。
群裡有十幾個人,我看了下別人的紅包金額,他發的應該有五千多。
一來二去,我們熟悉了,他告訴我,他離婚了,對我一見鍾情,想跟我在一起。
我告訴他,我也離婚了,也很喜歡他。
我們戀愛了。
可是,我並沒有離婚,我老公出軌了,還凍結了我的財產。之前我一直過著富太太一樣的生活,現在有些入不敷出。
戀愛半年後,我突然發現,他也還沒離婚!
我生氣地質問他,也告訴了他我也沒有離婚。
他也特別生氣,我們大吵一架,不歡而散。
現在,我才知道,其實他的婚姻早就岌岌可危了,只是現在還沒談好離婚的條件。
而我,為了挽回他,抓緊時間逼著前夫離婚了,我淨身出戶,真正從富太太回歸一無所有。
但他依然不肯複合,說一直那麼信任我,我卻欺騙他這麼久。
可是,他也騙我了呀!為什麼他騙我就可以,我騙他就不能被原諒呢?
這不是太雙標了嗎?這樣的男人還值得挽回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感情中那些雙標的事兒。
其實,雙標只是一個表象,雙標的背後,是有一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01
地位價值不平等:你必須按我的來
不想被雙標,是在追求公平平等。
那麼不平等,會在什麼時候發生呢?
大多是在古代,主子跟下人之間,主人和奴隸之間。
我能要求你,但你不能要求我,因為,我地位價值都比你高,我有優越感,所以,你必須按照我說的來。
很多人在戀愛中,也會有這種比較,你是「攀高枝」了,還是「下嫁」了,誰更有能力,更有錢,誰在關係裡就更有權力,更有地位,更有話語權。
關係中一旦出現了雙標的時候,請先不要責怪對方是個「雙標狗」,想一想,是不是你們的地位太不平等了?為什麼這麼不平等?
就像我這位學員,溝通過後可以發現兩點:
第一,她現在屬於幾乎沒有經濟來源的狀態,因為之前嫁入豪門,工作能力早就退化了,現在想重返職場,就高不成低不就,掙得少的看不上,掙得多的幹不了,只能伸手跟男友要錢。
在經濟上依賴男人的女人,很難有話語權。
第二,跟男友在一起久了,她越來越不注重個人形象了,這個個人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內在形象。
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她特別注重打扮和身材,對男友很溫柔,也比較高冷,理智,可是在一起久了,她越來越懶散粘人愛指責和抱怨,不給男友空間。
這一切都讓他的價值越來越低了。
現在她男友所謂的「我能騙你但你不能騙我」的雙標,不過是因為價值差距大,想分手找的藉口而已。
02
父女/母子的戀愛模式
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有一種不太平等的關係,那就是親子關係。
在一個家庭裡,父母往往是作為權威的一方,而孩子往往是作為服從的一方。
人際關係心理學指出,人的自我是由三種比重不同的心理狀態構成——"父母"、"成人"、"兒童"。
這三種狀態在每個人身上都交互存在,構成人的多重天性。
"父母"狀態的標誌是權威和優越感,通常表現為統治、訓斥、責罵等家長作風。對別人有各種各樣的要求。喜歡說"你應該…"、"你不能…"," 你必須…"。
"兒童"狀態的標誌是順從和討好,容易感情用事,沒有主見,喜歡逃避責任。喜歡說「我不知道」「你覺得呢?」
"成人"狀態就是注重事實根據,比較客觀理智,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空間。
成熟的人談戀愛,就是兩個成年人在談戀愛,彼此成熟獨立,尊重對方的獨立性和價值觀,也很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但是,很多情侶的戀愛模式往往是親子模式,比如媽媽—兒子,爸爸—女兒。
這樣的關係本來就不平等。
比如,很多女生在戀愛中作為「女兒」的角色就很容易要求男友像「爸爸」一樣照顧自己,而自己只是享受的角色。希望對方給自己錢,而不去分享自己的收入。
同樣的,很多男生會要求女生做家務,希望女生像媽媽一樣照顧自己,但自己很少去為家庭負責。
怎麼破除這種不平等的戀愛模式呢?那就是學會用成人狀態跟對方溝通,劃清楚邊界,分清什麼是對方的責任,什麼是自己的責任。才能擁有健康的標準同一的親密關係。
03
共情能力弱,不懂換位思考
共情,是我們作為人類最基礎的能力,也是我們人際交往的基礎。
有共情能力,我們才能跟別人產生情感的連結,設身處地、感同身受,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痛苦,跟別人產生情感的共鳴。
而有很多人,共情能力是非常弱的,甚至的缺乏的。他們對待別人好像是在對待物品,完全忽視別人的感受。
之前有個折磨受害人致死的殺人犯,記者採訪他,你折磨他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他們的痛苦?
他說:不可能,他們很喜歡我這樣。
哪怕那些人已經被折磨致死了,他仍然認為他們是非常享受的。這是因為,這個殺人犯是完全沒有共情能力的,他體驗不到別人的痛苦。
而在戀愛關係中,有的人也極度缺乏共情能力,他們體驗不到自己控制要求伴侶的時候,伴侶的不滿和痛苦。所以,他們往往是雙標的。
因為,他們從來意識不到自己這麼對待別人,別人的體驗和感受到底是什麼。
這種共情能力弱,不懂換位思考的人,在關係中,你們很難感受到來自他們的溫暖。
雙標不可取,但並不是完全無解,對方的改變往往源於我們的改變。
當我們能夠保持好自身的高價值,同時維護好個人邊界,學著向別人傳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幫助對方多理解自己,雙標也能被成功改變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