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受排擠時,馬季意味深長地說了句大實話,讓老郭感恩一輩子

2021-01-13 淼淼撩娛

郭德綱在節目上提到馬季時稱,當時相聲界很不景氣,大多數人都選擇轉型了,郭德綱愛這一行,就算是天塌下來,也想頂著拼過去,於是他另闢蹊徑,把重點放在逗樂和讓觀眾買帳上,終於苦盡甘來,讓相聲界重新火起來。可因為作品內容的問題,多了些低俗的成分,遭相聲界聯名抵制。

記者問馬季相聲界都在貶低郭德綱,為什麼就您不說,馬季笑了笑說,我年紀大了,不嫉妒人了,短短幾個字讓郭德綱心懷感激,大家都是因為羨慕嫉妒恨,才不去認可,不把郭德綱當同行看。然而馬季卻敢於說出事實。

還有一件事也讓郭德綱記憶猶新,馬季正寫著德雲社三個字的時候。電話響了,是一位同行打來的,他對馬季說你不要理郭德綱,他這個人不行,馬季卻毫不猶豫地回答,人家郭德綱是在做對相聲好的事,你們不能這樣,類似的事情屢屢發生,但郭德綱所遇到的貴人都對他鼎力相助,讓他有勇氣走下去。

要知道,在郭德綱拜師侯耀文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趕往玫瑰園進讒言,好在侯耀文先生力排眾議,最終郭德綱才順利拜師,時至今日,回頭再看這些事,沒有馬季先生與侯耀文先生的支持,沒有郭德綱的大膽創新,相聲這門傳統藝術可能就真的成為傳統藝術了。

郭德綱從藝以來拜過3位師傅,而侯耀文是對他幫助和指引最多的,為了鍛鍊郭德綱的嘴上功夫,侯耀文每天都讓他咬著一根線線,下面繫著一隻碗,最初侯耀文給郭德綱設立的標準是15分鐘,但每次他辦完事兒以後,都會發現郭德綱依舊在練習,當時侯耀文就篤定這個徒弟將來能成材。

而郭德綱也知道,既然祖師爺賞飯吃,給了他一副唱戲曲的好嗓子,師傅又如此維護自己,就一定要做出點成績,看似簡單的一個訓練,郭德綱付出了不少心血,每次練完後,他都感覺自己的嘴巴麻了,最難受的時候腫了三天,但他還是堅持訓練。

那時候馬季拜師侯耀文來父親侯寶林為師,因此郭德綱每次見到馬季也會親切地喊一聲師叔,馬季也教了郭德綱很多實用的技巧,侯耀文因為突發心臟病離世,郭德綱墊了不少錢幫師傅還債,以至於創立德雲社,郭德綱沒錢了,只好四處去借,歷經萬難,郭德綱終於把德雲社做了起來。

在得知了師叔馬季去世的消息後,他悲痛萬分,帶著一幫徒弟前去現場弔唁,當時天氣有些寒冷,郭德綱順勢披著衣架上的貂皮大衣禦寒,沒想到被有心之人指責,說他狂妄自大,不尊重逝者,一向眼裡容不得半粒沙子的郭德綱,很坦然的回應那些指責他的人,怕是沒有穿過貂皮大衣吧。

郭德綱就是這樣,知世故而不世故,做人坦蕩蕩,知恩圖報,愛憎分明,四十多年來的血雨腥風做人道理,諸多感慨,郭德綱說一個好的相聲藝人,不僅使得好說學逗唱,還必須懂得適應不同的演出場合,掌握臨場應變能力。因為演出場合什麼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做人更是如此,我們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因為不是所有人都配被稱之為人,做人最關鍵的還是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人生在世就是讓人笑,偶爾也笑話笑話別人,任何事不能太在意,更何況能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膽戰心驚之上,只有登高看,才知海天藍。

相關焦點

  • 有人問:相聲是不是要完了,馬季說出一句話,讓郭德綱難以忘懷
    馬季聽了這話很不是滋味兒,沒有正面回答,一打岔就過去了。但過了沒一會兒,這人又轉回這個話題,繼續追問:「馬先生您倒是給說說,這相聲是不是要完了?現在明顯就走下坡路了。到底相聲是不是就沒路可走了」?馬季先生憋了半天,憋出這麼一句話:「至少現在還有郭德綱」。後來,有人把這事兒轉述給郭德綱聽,郭德綱聽了後連說:「愧不敢當,愧不敢當」,讓郭德綱難以忘懷。
  • 那個有才的藏族小夥洛桑,郭德綱和他還有交情,一張欠條珍藏至今
    與郭德綱是患難之交郭德綱早年學藝也是很艱難的,那個時候只有15歲的郭德綱在文公團裡和20歲的洛桑相識,彼時兩個人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可以說兩個人是相識於微時。在那樣的情況下,洛桑仍然非常照顧這個年紀比他小的弟弟,久而久之兩個人也發展了友誼。
  • 郭德綱說:我給人家當狗人家都怕我咬他,被諷刺是野路子這是為何
    現在說到相聲,首先想到的便是那個「流氓頭子」郭德綱和的他的德雲社,的確現在的德雲社早已非昔日比了,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地位,都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受人排擠任人打壓的相聲社了,老郭這所以能帶著手下的眾弟子們走到今天,除了自身的實力之外有一個人對他的幫助是至關重要的。
  • 馬季葬禮郭德綱身穿貂皮大衣 被質疑後回應讓人信服
    2006年,郭德綱穿著貂皮大衣參加馬季的葬禮,後來他被人指責狂妄自大,不敬重逝者,郭德綱卻從容解釋道:「那些指責我的人怕是都沒有穿過貂皮大衣吧!」最初侯耀文給郭德綱設立的標準是15分鐘,但每次他辦完事以後前去檢查時,郭德綱卻依舊站在外面那塊空地一動不動,當時侯耀文就感覺這個徒弟將來能成材。郭德綱知道,既然祖師爺賞飯吃,給了他一副唱戲曲的好嗓子,便立下誓言,以後在曲藝界一定要做出點成績。
  • 客觀公正地分析,為什麼這麼多網友說郭德綱的相聲越來越無聊了
    還有句老話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句話運用在郭德綱成名後這真是恰到好處。沒有人能想像到在經歷了離婚、被節目當猴耍、兒徒背叛、元老出走這一系列打擊後,他是怎麼把搖搖欲墜的德雲社重新拉回到正軌,並且震動整個相聲圈的。可以說這兩句話承載了郭德綱的過往和現在。看著現如今日漸壯大的德雲社,或許老郭的心裡是百感交集,百味雜陳的吧!
  • 曹雲金:馬季之後無大師,郭德綱不是,姜昆也不是
    前幾天我跟幾個電視臺導演還說,歌頌型相聲並不是不好,是沒有這麼強的演員能寫得出來。馬季先生的歌頌型相聲之所以好,是因為在歌頌的過程當中人家不丟包袱兒。馬季先生去世之後,相聲進入一個沒有大師的時代。我不是要說誰,郭德綱郭先生也好,姜昆老師也好,我認為到馬季先生那兒是一個終結。過去,咱們提得出來的這幾位,萬人迷、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你說他們是大師沒人抬槓。
  • 郭德綱:過去我給你當狗你不要,現在我成了龍
    ,10幾歲的時候周圍的人都沒人找他玩,因為人家都在一旁玩石子、扔沙袋的時候,郭德綱正在一邊的馬路上背詞呢,眾人都以為靠近他沒什麼意思,也就冷落了他誰成想這一冷落可就冷落了半輩子,長大後的郭德綱也不受人待見,彼時的他還是個在京津兩地來回串班的曲藝人,因為自己所說的段子多荒誕不經,有些葷段子讓人聽著刺耳,所以大部分主流說清高讚頌段子的相聲藝術家們看見他都躲得遠遠地
  • 郭德綱回憶馬季出殯,穿貂皮被指責炫富:罵街這人準沒有貂皮外套
    郭德綱來一個!我說您是幹嘛的呀!法醫?那你來一個我瞧瞧!你是大夫?那你來一個我瞧瞧?我在我的工作崗位上,人家花錢買票了,我要是懈怠,那就是我缺德,但街上是街上。這就跟當年馬季先生出殯一樣,我到八寶山去送,冷的都不行了,我有一件貂皮的外套,我穿上去了,很多人就以此來罵我!馬季先生出殯!他竟然穿一件貂皮外套!後來記者問我怎麼想?我說罵街這孫子準沒有貂皮外套!他要有他就不會這樣!我冷我穿件衣服送人家,關我外套什麼事了?你就通過一點小事就能看出人心來!
  • 張文順當年力挺郭德綱,老郭投桃報李!
    後來有人問郭德綱這個問題,郭德綱回答說:不知道這個梗的人,那你肯定是才看德雲社沒幾年,我這個節目是為了紀念一位老搭檔留下來的,這是我們德雲社的社歌!張文順逝世後,世間再無全本《大實話》提起《大實話》這個節目,就不得不說曾經郭德綱的一位恩人,德雲社的最早創始人張文順,早年間德雲社版本的《大實話》就是張文順創作的,全本的《大實話》原先是分為捧哏和逗哏兩部分的,後來老先生病故以後,郭德綱版本的《大實話》裡再也沒有了全本,幾次精簡以後,就成了現在德雲社短版的《大實話》張文順,何許人也?
  • 德雲社恩仇20年:爭食狗、看墳人、金手指,老郭的三次轉變
    說完,孩子們都驚了,其中有個大眼兒孩子心說這是哪路神仙,沒見過這麼說相聲的。這個孩子,就是李菁。 而孫越回憶當年,只說面對一幫「爭強好勝」的小孩兒,老郭很不服氣,所以上臺秀了幾手。沒想到,擂臺打完,馮老闆過來說: 「郭先生您留下吧。」 這句「您留下吧」,不但對郭德綱意義重大,對整個中國相聲界,都意義重大。
  • 黃健翔暗笑郭德綱:恭喜被有關部門認為過長,給你頒布限長令!
    黃健翔揶揄郭德綱:「多長算長?在絕大多數男人都恨自己短的時候,恭喜老郭,有關部門認為過長,給你頒布限長令!」從1995年郭德綱三進北京到2005年德雲社大火,郭德綱奮鬥的10年,也是被相聲同行排擠的10年。自打德雲社起班開始,身邊的同行都盼著德雲社玩完兒。黃健翔暗笑郭德綱:恭喜被有關部門認為過長,給你頒布限長令!
  • 拿可樂酸梅湯祭拜恩師,還要送一輩子,也只有郭德綱能做出這種事
    郭德綱確實是用可樂和酸梅湯祭拜恩師侯耀文。現在德雲社侯耀文先生的遺像旁,還擺著大瓶裝的可樂。這件事可是有些來由,我說說,你聽聽,在想當初……郭德綱來到北京說相聲,因為沒有師承,而相聲實力又超強,因此,遭到了那些飽食終日的同行們,不遺餘力地排擠和打壓。
  • 從「草根」到相聲大師,郭德綱:窮困潦倒時,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乃至後來老郭提起這一段經歷,也是多加感慨:我懇求你們收留我啊。那時候但凡一個有文化的人說「讓他來」,留在手底下當個馬仔,我就認投了呀。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非把我轟出去。結果我成了龍了,生生是他們把我逼出來的呀。
  • 相聲藝術家趙炎迎從藝五十周年,提到馬季,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的相聲表演,從成立之初就區別於其他團體,以表演清新文雅見長,在侯寶林、馬季、趙炎等幾代相聲名家身上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對趙炎藝術生涯的研討也是希望能夠為年輕人樹個標杆,讓這種表演風格更好地傳承下去。
  • 相比于謙,郭德綱是一個乏味的人,除了最愛相聲和讀書,別無所求
    相比于謙,郭德綱是一個無欲無求的人,似乎已經看淡了人生,看淡了一切,別無所求。他自己也曾說過:「我沒有飯局,也不怎麼願跟朋友去聚會,這麼多年,也沒去過夜店,還不喝酒、還不抽菸、還不打牌,我其實是一個很乏味的人。」對於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粉絲們,或者應該了解郭德綱,他除了相聲以外,大部分時間都在家看書,而且老郭特別愛收藏,連自己的徒弟們都沒機會碰自己的書本。
  • 德雲社那麼有錢,郭德綱為何不讓于謙佔股?看完于謙資產老郭太冤
    于謙老師一路陪著郭德綱從小劇場走到現在,如今德雲社的生意火爆異常,一張門票都能被黃牛炒到上萬元,市場估值更是高達20億,那為什麼于謙升為班主卻反而一點股份都沒有,況且郭老師和于謙感情那麼好,難道老郭正如坊間傳聞那般是個忘恩負義之人,事實還真不是這樣的,等我們辦完于謙老師的身家,就知道,其實不是老郭不給,反倒是于謙老師根本看不上。
  • 著名相聲演員馬季,18幅精品書法展,專家:字很好,但不是書法
    馬季馬季的書法可以說是字如其人、字隨人性、一個邘文答武的人是寫不出這手好字的,確實不易。精、氣、神剛裡帶正、勁中帶柔。可以說娛樂界馬季的書法絕對是名列前茅的,若是真要排名的話,馬季、姜昆、徐靜蕾、成龍四位絕對能碾壓群雄。有人說馬季的書法很飄逸,沒有重墨的勁健,也沒有筆力變化的明顯。我曾經就說過,我們不能夠按照書法家的標準去要求表演類藝術者的書法,而是做相對的書法比較。毫不誇張地說,馬季的書法在相聲界絕對是一流的水平。
  • 馬季到小劇場去「偷活」,誤進了高英培的劇場,結下了一生的友誼
    1970年,馬季到天津小劇場去「偷活」,誤打誤撞進了高英培的劇場,結果被發現,從此結下了馬季與高英培一生的友誼。2002年,相聲老藝術家高英培去世,葬禮由高英培弟子孟凡貴負責操持,這時孟凡貴接到了馬季的電話,馬季告訴孟凡貴我不到葬禮不許開始,我要送高先生最後一程。
  • 2018年,博士李宏燁叫板郭德綱「咱們走著瞧」,後來怎麼樣了
    一上場,就給了郭德綱一個下馬威,稱郭德綱帶領的德雲社演員說的相聲沒有笑點。換句話說,就是郭德綱的相聲「不夠高級」,遭到一個新人的質疑,郭德綱又怎能不頂回去。反問李宏燁:「相聲怎麼就不高級了?」面對郭德綱的質問,李宏燁沒有退縮,而是當面叫板郭德綱:「你能讓現場觀眾說段相聲,把其他人逗笑嗎?你不能,但是我可以!」
  • 郭德綱憶當年往事:當時我願意給你們當狗,你們不要,還怕我咬你
    雖然現在是風風光光的,但是在沒成名之前,老郭經歷的苦難也是不少的。當年最早來北京的時候,沒人願意收留他,就這樣一共來了三次北京。最後一次來的時候,老郭選擇了妥協,在一次採訪中說:「和你們一起穿個小西裝,抹個紅嘴巴兒,演一場一百塊錢,一個月兩千塊錢,我懇求你們收留我啊,生生是他們把我逼出來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