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吉林訊(記者 闞旋) 又像蝦,又像魚,還像蝌蚪,這「四不像」到底是啥?吉林市民徐樹立與同事們都愣住了,誰也答不上來。
「四不像」居住在吉沈線黃旗鐵路道口北側約100米外的鐵道旁低洼處的小水泡子裡。12日10時許,在此施工的徐樹立與同事們偶然發現了他們。
這些「四不像」長相奇特:身長五六釐米,頭部有一個大大的殼,身體慢慢變細,尾部類似於蚯蚓的身體,肚皮呈紅色,上面幾乎全部是觸角。就整體而言,它很像皮皮蝦、蝌蚪與蚯蚓的綜合體。粗略計算,在這30平方米的小水泡子裡,這樣的「四不像」竟有數百隻。它們很少靜止在水中,通常都在一直遊動,行動非常自如。
同事們問徐樹立是不是蝌蚪,徐樹立認真地觀察了半天也答不上來,愣住了。他說,自己活了50多年,還從沒見過這種東西。他現場詢問了一些人,結果沒人知道「四不像」的來歷。於是,徐樹立在水泡子裡抓了4隻,放在一隻礦泉水瓶內帶回了單位。
這種「相貌」奇特的「四不像」到底是什麼?記者帶著它們請教了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唐景文,在經過唐景文查閱資料與研究之後,得到肯定的答案:這種「四不像」學名佳朋鱟(hòu)蟲,俗稱三眼恐龍蝦,是已知的鱟蟲中中國惟一發現的一種。
據了解,三眼恐龍蝦的歷史可回溯至二億五千萬年前恐龍時期 (地球年齡45億年),它是一種甲殼綱動物,外形類似大螃蟹的縮小版!與它類似的生物族群有:龍蝦、螯蝦、水蚤、生陰蝨等。它也有一小部分的族群是類似鹹水蝦、神仙蝦等。三眼恐龍蝦的生命周期並不長,大約90天,成蟲體型可以有2.5釐米至7.5釐米。專家稱,因為它有三隻眼睛,兩側黑色的複眼,還有中間一隻白色感光的眼睛,故稱為三眼恐龍蝦。
與恐龍同一時代的動物如何生存到了現在?專家稱,三眼恐龍蝦多產於天然的池塘,但池塘在乾旱時期都會幹涸消失,成蟲因為缺乏水分而乾死,但是它們的幼蟲卵卻因為乾涸而進入了一個生物界的特殊現象——滯育期。那麼它們的滯育期到底有多長?據目前科學家的實驗室研究,只要保持在乾旱的狀態下,至少有25年之久,也就是說一個三眼恐龍蝦的卵擺上25年,遇上合適的環境,它還是會孵化。而正是因為滯育期,三眼恐龍蝦逃過了恐龍滅絕的年代,在冰河期之後,三眼恐龍蝦開始繼續它們奇妙的生命之旅。